⑴ 改革开放30年广州有哪些变化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广州的变化真让人惊叹不已。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广州已摇身一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
1998年前,珠江堤边连栏杆都没有,那时的路又烂又窄,路边一排密密匝匝的商铺,中间只剩下一条不到三米的小道。以前的珠江到处都是漂浮的垃圾。人们淌过涌上江堤的珠江水以后,回家都要赶紧洗脚,因为老人们说那些黑乎乎的水是把脚泡烂的。现在,珠江水变清了,也不再发出难闻的异味。市民们最满意的还是那条人行道。政府把人行道扩宽到10米多的人行道,既宽敞又舒适,晚上乘乘凉,早上做做运动。还种上一排排茂盛的树木,把路遮的严严实实,恐怕是全市最茂盛的地方呢!
说起以前,马路上的汽车的尾气很重,人们回家后鼻孔黑乎乎的,不知吸进多少废气。感觉周围的空气总是灰蒙蒙的,想看蓝天白云,简直是一种希望。这几十年里,广州的空气真的改变了很多,政府的力气总算有了实效,蓝天白云也不再是什么希望了。偶尔推开靠马路的窗户,抬一下头就可以看到一片片蓝蓝的天。
以前,一些主干道旁总是会出现一些破破烂烂的民居。这些民居既影响市容,又存在安全隐患。经过迎亚运的穿衣戴帽工程后,这些民居变得焕然一新,看上去也舒服多了。
还有,从前的主干道路总是有些坑坑洼洼,旁边的人行道有些也没有种树,并且洒满了随地的垃圾。行人走过时仿佛就像一台吸尘器,把汽车的尾气都吸进肚子里面了。又是趁着迎亚运的春风,街道变整洁了,也种上了小树,路也修好了,司机和行人都纷纷伸出了大拇指。
经过近几年政府的大力整治,广州变漂亮了,空气也好了。广州正一步步走向一座宜居宜业,草美花繁,青山碧水的现代化的花城。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建设我们心目中的美好花城。
回望旧广州
当人们匆匆地走过每一天的时候,城市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日千里的城市里,时间悄悄地留下它走过的痕迹,为人们留下成长的佐证,点点滴滴仍在心头,每个地方是这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让我们一起重拾昨日稍有发黄的旧照片,一起钻进时间隧道,回到旧日熟悉的地方,回顾昨天,展望未来……
⑵ 广州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
广州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1、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东莞的虎门进行虎门销烟,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设译馆,使广东成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首先进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1841年英军扩大对华战争时,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3、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如广州的陈连升(土家族)、虎门的关天培等。广州附近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4、《中英南京条约》中,香港岛被割占。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都属岭南地区)五处被开放为通商口岸。1840~1856年,广州多次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战场之一,广东是当时对外通商区域,是外国商品及鸦片走私贸易的集散地。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1、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袭击广州城,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成立了联军委员会,扶植柏贵建立了地方傀儡政权。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英法联军在广州维持了近四年的殖民统治。
2、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基本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岭南地区,如曾国藩的安庆军械所(安徽)、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上海)、左宗棠办的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在上海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在汉阳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在东南沿海,例如广东南海县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三、19世纪末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民主政治的策源地
1、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招徒讲学,阐发维新变法思想,1910年孙中山、黄兴在广州黄花岗发动武装起义,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事实上确定了“联俄、俄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进行了两次东征。1926年5月上旬,广东革命政府派遣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为北伐先遣队,从广东挺进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1、1979年广东三个经济特区,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广东有广州、湛江两个,珠江三角洲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逐渐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地理上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国家给与优厚宽松的政策,如最早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
(2)改革开放对广州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
广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邻近香港、澳门,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⑶ 广州改革开放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十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3%的速度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对外开放重点区域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20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农业
广州农业以“高质、高产、高效”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为主体。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乡镇企业也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广州农业正向现代化都市型农业转变。
工业
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工业体系。全国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4个。广州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3。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广州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一带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外贸
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对外通商贸易的口岸,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享誉全球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在广州举行,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的称号。新建成的广交会场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将把“中国第一展”提升到世界级博览会的层次。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会展中心。其总用地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首期用地面积约43.9万平7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9.5万平方米,是一座能够满足国际级商品交易会、大型贸易展览、大型国际会议等需要的多功能、综合性、高标准的际会议展览中心。 2008年第二、三期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展览面积最大的展览馆。
商业
广州的商业网点多、行业齐全、辐射面广、信息灵、流通渠道通顺。全市拥有商业网点10万多个,为全国十大城市之冠。大型购物商场、大型货仓式批发零售自选商场、灯光夜市、集贸市场等构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网络。
北京路商业街区、江南大道商业街区、人民路商业街区、第十甫商业步行街、上下九路商业区、长堤商业区、东山口商业区、天河商业区、珠江新城等。
⑷ 广州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十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3%的速度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对外开放重点区域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20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农业 广州农业以“高质、高产、高效”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为主体。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乡镇企业也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广州农业正向现代化都市型农业转变。 工业 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工业体系。全国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4个。广州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3。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广州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一带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外贸 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对外通商贸易的口岸,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享誉全球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在广州举行,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的称号。新建成的广交会场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将把“中国第一展”提升到世界级博览会的层次。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会展中心。其总用地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首期用地面积约43.9万平7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9.5万平方米,是一座能够满足国际级商品交易会、大型贸易展览、大型国际会议等需要的多功能、综合性、高标准的际会议展览中心。 2008年第二、三期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展览面积最大的展览馆。商业 广州的商业网点多、行业齐全、辐射面广、信息灵、流通渠道通顺。全市拥有商业网点10万多个,为全国十大城市之冠。大型购物商场、大型货仓式批发零售自选商场、灯光夜市、集贸市场等构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网络。 北京路商业街区、江南大道商业街区、人民路商业街区、第十甫商业步行街、上下九路商业区、长堤商业区、东山口商业区、天河商业区、珠江新城等。
⑸ 广州改革开放发生什么变化
比较具有广州特色的变化可以说表现在5个方面。
首先最为基础的变化可以说是广州的社会地位,由备荒备战前线到投资引商前沿转变。所谓备战备荒前线是指改革开放以前,台湾、香港、澳门都未统一到祖国的怀抱中来,产生对抗的可能性很大,广州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临近港澳地区的原因,成为是准备战争准备拓荒的前线,它无法成为国内投资的重点,工业农业基地也都没选择在这里,因此有很多人因为贫困偷渡去港、澳、台地区。改革开放后,正是由于具有离港台地区近的地理优势,广东在全国率先享受了经济政策的各种优惠条件,成为投资引商的重点和先驱城市,因此广州地区摇身变为改革开改的前沿阵地,各种优厚的条件使广州地区成为经商的乐土,不少偷渡到港台的人在改革开改后甚至带着资金又重新回来。
其次,由于广东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变化,当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人员的流动,方向明显由北上到南下转变。改革开改以前及初期,内地人是不愿留在广州生活和工作的,到广州地区参军的年轻人复员后都愿意回到北方,那是因为广东的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留在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接收的信息快而新,收入分配制度的灵活,用人观点的新颖,具有活力的广州地区吸引力也与日俱增,成为吸引和凝聚人才的地方,因此内地不少人才纷纷南下,寻找发展空间。同时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民工南下打工也成为风潮,甚至有说法称“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再次,城市概念产生巨大的变化,从乡下到都市的范围及内涵今昔对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广州人习惯将广州以外的地方都称之为乡下,这反映的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差别,更是经济文化心理上的差别,但现在就不能这样说了。由于广州中心城区的高速发展引致土地、环境与交通运输设施的需求急剧扩展,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与基础设施建设均无法支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因此城区面积不断扩展,今日的广州城与昨日之广州城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同时广州周边城镇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城乡的差别减少,东莞、深圳、顺德、佛山、南海渐渐与广州连成一片,以前的城乡变为大小城市连成一个城市群整体,形成珠三角经济圈的整体概念,这不可以说不是投资引商、改革开放的直接成果。
第四个方面就是人们的生活情趣发生转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这从黑妹牙膏的流行到“美在花城”的风行可见一斑。1986年广州推出“黑妹”品牌牙膏,以广告中清纯、活泼的少女形象闻名全国。随着黑妹牙膏的家喻户晓,广告片里美丽的清晨,宽阔的街道,嬉闹的青春少女,手持大哥大的时尚青年,传递出一种黑妹独有的健康活力、清新欢乐,有自信的感受。“黑妹”的称呼也开始流行,有人甚至因为长得黑,被别人叫作“黑妹”牙膏。其广告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美的标准,牙膏要选品牌,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质量。现在“美在花城”的选美活动随着广州的发展也影响到全国,不仅吸引广州地区的选手参加,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参与进来。广州可以说是全国选美的发源地,它较早引入港台的娱乐模式,反映出广州人观念的先行一步,并逐渐得到了认可。从黑妹牙膏到美在花城的变化至少可以说明,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第二代移民已然成长起来,使广州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在容貌上都有所体现。
第五,“远看是洋货、近看是广货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广州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等原因,品质好的货品,多是进口的洋货,追求时髦的人们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买洋货。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投资引商的深入,广州地区以其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迅速掌握了各项先进技术,广货开始大行其道,内地卖的很多货品都是产自广东的,曾经有“吃广州粮,饮珠江水”的说法,比如内地卖的饼干多是广东产的,比如威化、克力架都是粤式说法。广东产的各种电器新颖美观,在全国很有影响力,而广东的服装款式也常常成为潮流的风向标……广东产品时尚、新颖,无论是产品的品种多样化,还是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广货都走在了前面,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全国各地的厂商都喜欢到广州地区进货。这种从追洋货到追广货的变化,不仅反映出广东人勇于开拓的精神,更表明了人们对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广东人的向往心理。
⑹ 改革开放新时期,广州是经济特区吗
中国的经济特区
深圳(2020平方公里)
珠海(1687.8平方公里)
厦门(版1565平方公里)
汕头权(2064平方公里)
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当时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喀什(111794平方公里,介于经济特区和其他特殊经济区的一种国家级试验区)
⑺ 改革开放给广州带来的变化
比较具有广州特色的变化可以说表现在5个方面。
首先最为基础的变化可以说是广州的社会地位,由备荒备战前线到投资引商前沿转变。所谓备战备荒前线是指改革开放以前,台湾、香港、澳门都未统一到祖国的怀抱中来,产生对抗的可能性很大,广州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临近港澳地区的原因,成为是准备战争准备拓荒的前线,它无法成为国内投资的重点,工业农业基地也都没选择在这里,因此有很多人因为贫困偷渡去港、澳、台地区。改革开放后,正是由于具有离港台地区近的地理优势,广东在全国率先享受了经济政策的各种优惠条件,成为投资引商的重点和先驱城市,因此广州地区摇身变为改革开改的前沿阵地,各种优厚的条件使广州地区成为经商的乐土,不少偷渡到港台的人在改革开改后甚至带着资金又重新回来。
其次,由于广东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变化,当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人员的流动,方向明显由北上到南下转变。改革开改以前及初期,内地人是不愿留在广州生活和工作的,到广州地区参军的年轻人复员后都愿意回到北方,那是因为广东的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留在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接收的信息快而新,收入分配制度的灵活,用人观点的新颖,具有活力的广州地区吸引力也与日俱增,成为吸引和凝聚人才的地方,因此内地不少人才纷纷南下,寻找发展空间。同时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民工南下打工也成为风潮,甚至有说法称“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再次,城市概念产生巨大的变化,从乡下到都市的范围及内涵今昔对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广州人习惯将广州以外的地方都称之为乡下,这反映的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差别,更是经济文化心理上的差别,但现在就不能这样说了。由于广州中心城区的高速发展引致土地、环境与交通运输设施的需求急剧扩展,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与基础设施建设均无法支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因此城区面积不断扩展,今日的广州城与昨日之广州城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同时广州周边城镇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城乡的差别减少,东莞、深圳、顺德、佛山、南海渐渐与广州连成一片,以前的城乡变为大小城市连成一个城市群整体,形成珠三角经济圈的整体概念,这不可以说不是投资引商、改革开放的直接成果。
第四个方面就是人们的生活情趣发生转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这从黑妹牙膏的流行到“美在花城”的风行可见一斑。1986年广州推出“黑妹”品牌牙膏,以广告中清纯、活泼的少女形象闻名全国。随着黑妹牙膏的家喻户晓,广告片里美丽的清晨,宽阔的街道,嬉闹的青春少女,手持大哥大的时尚青年,传递出一种黑妹独有的健康活力、清新欢乐,有自信的感受。“黑妹”的称呼也开始流行,有人甚至因为长得黑,被别人叫作“黑妹”牙膏。其广告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美的标准,牙膏要选品牌,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质量。现在“美在花城”的选美活动随着广州的发展也影响到全国,不仅吸引广州地区的选手参加,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参与进来。广州可以说是全国选美的发源地,它较早引入港台的娱乐模式,反映出广州人观念的先行一步,并逐渐得到了认可。从黑妹牙膏到美在花城的变化至少可以说明,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第二代移民已然成长起来,使广州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在容貌上都有所体现。
第五,“远看是洋货、近看是广货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广州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等原因,品质好的货品,多是进口的洋货,追求时髦的人们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买洋货。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投资引商的深入,广州地区以其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迅速掌握了各项先进技术,广货开始大行其道,内地卖的很多货品都是产自广东的,曾经有“吃广州粮,饮珠江水”的说法,比如内地卖的饼干多是广东产的,比如威化、克力架都是粤式说法。广东产的各种电器新颖美观,在全国很有影响力,而广东的服装款式也常常成为潮流的风向标……广东产品时尚、新颖,无论是产品的品种多样化,还是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广货都走在了前面,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全国各地的厂商都喜欢到广州地区进货。这种从追洋货到追广货的变化,不仅反映出广东人勇于开拓的精神,更表明了人们对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广东人的向往心理。
⑻ 广州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具体有那些内容
城市改革开放的含义太大了
最早是以企业活力和明确产权结构为主导的
近年来主要是环境建设,包括生态,城市规划,基础建设
可预期的未来必须将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基层民主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⑼ 改革开放30年广州有哪些变化
听爸爸说,广州以前特别穷,只有几间简陋的小屋,泥泞不堪的几条小路,要到城外才能找到商店,经济萧条。
然而,现在广州已经发展的非常快,简陋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烟稀少,在广州的中心,新建了步行街,那儿繁华热闹,接上的商店让你眼花缭乱;此外,广州也修建了许多旅游区,如梁启超纪念馆,小鸟天堂,圭峰山等等。这一切,使广州焕然一新,繁华美丽。
随着三十年祖国的改革开放,广州在教学事业上也是大有发展的。在这方面,我也是深身体会到的。听学校的老师说,以前的学校设施非常简陋,只是一些小祠堂,那凳子都是自带的,还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问题,导致不能上学(3COME文档频道)。
现在,国家对教学事业重视了,新建学校,而且学校的设置齐全,有宽阔的操场,图书室,多媒体室等。在校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深入了解,还新建了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和葵博园等, 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行了义务教育,使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也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学去,减轻家庭负担。
三十年来,经过了多少艰苦历程,经过了多少风险考验,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依然不断的前进着,发展着,奋斗着,为着祖国的强盛兴旺,为着家乡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广州,我们的祖国正在变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