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20-12-30 10:23:05

Ⅰ 毛概新时代如何推进经济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二、以加快创新驱动战略发展
第三、激活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Ⅱ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和谐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描绘“两版个一百权年奋斗目标时明确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由此可见,社会和谐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社会发展领域的根本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

(2)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扩展阅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

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新和谐公社,都反映了对和谐社会的憧憬。马克思恩格斯勾画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Ⅲ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驱动力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驱动力是:消费升级、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消费升级的六大方向,主要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旨在通过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培育形成新供给的力量。

近几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2017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比上年同期上升2.8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7%,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继续升级换代,消费对增长起着基础性作用,是主要驱动力。

(3)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扩展阅读:

新时代经济强国方略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并强调,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央党校周跃辉的新著《新时代经济强国方略》一书,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如何快速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这一战略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述。

《新时代经济强国方略》一书以宽阔的视野、独到的分析和严谨的推演,既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及王朝盛衰演变历程,又对英国、美国、德国等经济强国崛起的历程和启示做了深刻阐述。

同时,针对我国迈向经济强国征程中所需制定的一些发展战略也做了深入阐释,这对于指导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走向、进行重大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Ⅳ 新时代经济有哪些发展

中国经济在新时代将呈现三个特点:
超大规模的实体经济、要素相对成本的逆转、国民需求的高端化和多元化。

Ⅳ 简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1、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即更加注意在经济增长基础上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强调以高效益为中心任务;主要依靠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从事内含扩大再生产;开发物力资源和开发人力特别是智力资源并重;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5)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扩展阅读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提出,从1982~2000年,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到21世纪中叶,努力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使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确定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是战略重点;在战略部署上分三步走:前十年(即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打好基础,人民生活实现基本温饱;后十年实现经济振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从21世纪开始,努力实现国家的基本现代化。

Ⅵ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拓展内容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Ⅶ 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表述正确的是什么

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了小康社会概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2020年6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



(7)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扩展阅读: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深刻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康水平的特点,阐述了巩固和提高小康水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而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进入小康社会是一个分领域、分地区、有先有后的发展过程。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社会历史阶段的大门,处于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这时候我们所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在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Ⅷ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扩展阅读: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具体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第一步目标、第二目标已实现。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Ⅸ 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会怎样

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9)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扩展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任务的形成,经历了几代领导人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到2000年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仍不全面、低水平、不平衡。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

其维度不仅仅是经济、政治,也包括生态环境文明等多方面。因此四个全面的龙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后三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胡鞍钢表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面的小康社会,不是片面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而不是惠及少数人口的小康社会;是进入共同富裕阶段,告别了先富论阶段。为了确保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个阶段即‘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基本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第二个阶段即‘十三五’规划,继续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重大关系协调发展,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阅读全文

与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