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潜力无限 海洋产业集群初见端倪
彰显中国海洋发展活力
用4D数字化技术模拟的数字海洋、在深远海建立的海上龙宫、千万亿次每秒的超级计算机,彰显着中国海洋发展的活力。在数字海洋、透明海洋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海洋产业正从传统产业转变为向科技要潜力、向远洋要资源、向业态创新要未来的创新性产业。
海洋经济成经济新增长点
随着我国海洋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原本汹涌澎湃的大海,变成了潜力无限的聚宝盆。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海洋经济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近3.8万亿元,同比增长6.9%。预计2018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会突破80000亿元大关。随着海洋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升,预计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万亿元。到2035年,力争实现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推动一批涉海企业全球布局,从而占据全球海洋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显然,在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调整的阶段,海洋经济无疑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海洋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也让众多沿海省份纷纷提出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路线图。
海洋产业集群初见端倪
山东、广东、浙江等地相继发布了加速推进建设海洋强省、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方案,涵盖海洋信息化建设、海洋新兴产业等各个方面。中国沿海地区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格局基本形成,重点海洋产业集群初见端倪。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广阔
与传统产业相比,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明显。首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优势突出,可助力我国在新一轮世界经济布局中抢得先机。其次,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节能环保的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发展潜力巨大。第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够吸纳高素质劳动力。
不过,目前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基础研究比较薄弱,技术储备不足,仍受到发展实力、客观条件等因素制约,急需在新时期重点研究与突破。
要加强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牧场管理信息化、生物驯化、自动化采收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海洋牧场从近海向深海拓展。
未来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向好,但同时仍面临诸多风险。其中,陆源入海污染压力仍然较大,而海洋灾害也对我国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② 中国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的
中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坚持新发展理念的话,还是按国家的统一思想的意义
③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坚持新
高质量的海洋经济,要抄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深化海洋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新亮点、培育新动能。
针对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强化创新驱动,更加突出协调推进,更加注重绿色低碳,促进海洋生态文明,更加扩大开放合作,更加明确共享目标,持续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加快发展动力转变、促进发展效率提升,不断推动海洋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
④ 中国怎样振兴海洋经济,发展对外贸易
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生产总值突破8万亿大关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引擎作用持续发挥。2018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达83415亿元,同比增长6.7%。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基本稳定。为沿海地区提供了3684万个工作岗位,对国民经济增速的贡献率接近10%。
2014-2018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及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海洋经济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⑤ 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物质决定意抄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发展海洋经济,必须树立资源意识,发挥正确意识的反作用。
③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发展海洋经济,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④同时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海洋经济,还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
⑥ 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发展海洋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活动范围多方向扩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这样的趋势和特点是带有普遍性的,同期,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步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⑦ 我国海洋经济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目前,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随着“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国家在政策和规划层面对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日益提高,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5~1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景与趋势,可归纳为以下4点。
第一,海洋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提高。随着我国"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与海洋科技进步的加快,海洋开发技术逐渐成熟,海洋开发能力显著增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科技进步的依赖性将持续增强。
第二,海洋经济增长将持续保持巨大潜力。我国海洋经济多年来保持高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持续趋好、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发展贡献的逐渐加大,我国海洋经济增长完全有可能保持12%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第三,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取得重要进展。随着未来15年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发展循环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缓解海洋资源环境的约束与保护健康的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将取得重要突破,我国海洋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质量和效益有较大提高,海洋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第四,海洋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将进一步优化。未来15年,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实施,海洋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海洋经济发展将实现较大的飞跃,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海洋产业在海洋经济总量中比例不断提高,海洋产业的区域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海洋经济将逐渐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⑧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已经发布。那么,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都有哪些特点,请看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的解读。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稳步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高,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取得显著成效,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海洋经济总体实现稳步增长
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经济“引擎”作用持续发力,海洋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2%,高于国内生产总值0.1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20年连续保持在9%左右,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3年稳步上升,2019年超17%。
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海洋服务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增强。海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2%、35.8%和60.0%,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连续9年稳步提升,拉动海洋生产总值增长近5个百分点,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5%。2019年滨海旅游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态势良好,海洋原油生产增速由负转正,扭转了2016年以来产量连续下滑的态势,产量4916万吨,比上年增长2.3%;海洋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达到16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4%。海洋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6427亿元,比上年增长5.8%;海洋货运量36亿吨,增长8.4%;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92亿吨,增长4.3%。海洋船舶工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国造船完工量3672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6.2%;全年实现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随着海上风电补贴政策窗口期的临近,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显著提升。截至2019年底,累计并网容量达59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3.4%。
区域海洋经济不断壮大,北部、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生产总值分别为26360、26570和36486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9倍、2.1倍和2.8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持续发力,南部海洋经济圈持续领先,2010年以来其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速达12%以上,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33%增长到2019年的41%。
海洋经济对民生改善的贡献日益增强
海水产品保障方面,海洋渔业稳步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能源供给和保障方面,渤海海域发现大型油气田,探明超千亿方天然气地质储量、超亿方凝析油地质储量,可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总装机规模达1700千瓦的浙江LHD模块化潮流能机组连续运行时间居世界首位,至少可以满足900户海岛居民日常生活用电。生活便利度提高方面,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220千伏珠海叠泉输变电工程海底电力隧道全线贯通。生活品质提升方面,邮轮旅游呈回暖态势,全国邮轮码头出入境旅客近413万人次,从2019年5月起,连续8个月降幅呈现收窄趋势。
海洋对外贸易总体向好发展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我国不断提高涉海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海洋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对外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持续扩大,我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运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6%,其中,出口增长6.7%,进口增长1.6%。我国海运出口同比略增,海运出口贸易总额为166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2%。涉海产品进出口贸易趋势向好,重点监测的涉海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3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6%,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海洋船舶完工出口同比基本持平,全国完工出口海洋船舶991万修正总吨,比上年下降0.6%。
海洋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海水淡化工程加快实施,可每日淡化海水18万吨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海洋生物医药业取得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的海洋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有条件获批上市,填补了17年来全球抗阿尔兹海默病治疗领域无新药上市的空白,成为全球第14种海洋药物。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球首个波浪能装机达120千瓦的养殖平台“澎湖号”交付使用,可提供1.5万立方米养殖水体。海洋船舶领域取得新成绩,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首航南极,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凯征”轮交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涉海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重点监测行业中新登记涉海企业共2.3万个,比2015年翻了一番;2019年末,实有涉海企业比上年增长10.7%,连续4年增长过万。其中,海洋旅游业实有企业基数大、增长快,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洋技术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实有企业数量增速较高,5年来年均增速分别为39.9%和20.4%。规模以上涉海工业企业效益状况保持稳定,重点监测的规模以上涉海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1%,高于全国同期4.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规模以上涉海工业企业利润略有下降,利润总额为1439亿元,比上年下降2.5%,降幅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企业营业收入有所下滑,2019年为14199亿元,比上年下降2.6%;二是成本出现小幅上升,挤压了利润空间,涉海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79元,虽低于全国同期5.1元,但比上年增加1.1元。
⑨ 中国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的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回西,是发展思路、发展答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⑩ 为什么要发展海洋经济
1.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2.海洋功能的利用效率仅仅局限在海洋捕捞、客货航运、近滩养殖,近滩旅游,微乎其微的海洋油气开采,以及海洋国家安全战略潜、舰、飞机的巡航等等,海洋功能的利用远远未有达到实际使用效能。海洋空间的利用极其广泛,极其广阔,极其远大。应当科学的规划,科学的设计,科学的开发,科学的应用。3.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极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公共交通发展,铁路的发展建设、公路的发展建设,土地面积因各项发展而只减不增的制约限制。发展海洋经济就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有效的开拓空间。4.中国在发展海洋经济这方面起步较晚,思维单一,利用失衡,需要积极的加倍研究、开拓、发展、推进,积极的建设海洋经济,积极地发展海洋经济,努力将海洋大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这不仅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更为人类开发海洋走向海洋创造标版与榜样,意在当代,利在千秋。5.发展海洋经济应当设计规划短期、中期、长期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海洋经济短、中、长期的发展任务和海洋经济短、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这应当是国家经济思维创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创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思维创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进步创新。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强国思维的创新突破。仅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