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30 03:35:18

❶ 贵州省农业经济活动区位条件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包括哪些各有何影响

1、 自然条件 (1)气候。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左右,农业气候资源的主要特征为:立体农业气候显著;农业气候类型多样;热量丰富,降水充沛,热水光同期,夜雨较多;阴雨多,光照少,湿度大,风速小.贵州农业气候资源还具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资料类型丰富多样;光热水匹配协调;散射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紫外线较多等优势, 日照时数虽少,但热量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以无霜期来说,高原西部稍微短些,大约在225天左右,其它地区一般都在270天以上,热量条件最好的高原南部地区,则长达335天以上,几乎全年都是生长期。高原上的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20摄氏度之间,冬季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一般在6摄氏度以上,南部更高一些在7-8摄氏度以上,夏季七月份的平均气温通常在14-26之间,总的来说,贵州高原的气候冬季比较暖和,夏季比较凉爽。同时提出合理而又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贵州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遵循农业气候资源规律,建立合理、高效的种植制度;调整农村牧业和各业内部结构;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水源。 贵州的水资源大部分为降水,由于降水量丰沛,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贵州的部分地区在春冬两季相对缺水。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年降水量1100毫米~1300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全年日照时数约1300小时, (3)地形。 贵州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 24°37′ —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地貌的特征之一是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4)土壤。 贵州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4%。土壤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一黄壤地带。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北亚热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此外,还有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 2、社会条件 (1)市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产品生产已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产品生产已是大势所趋。了解市场,掌握市场,开拓市场,是当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必须具备的“硬件”。我省农村因经济落后,规模经营不足,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对市场的研究和开拓重视不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生产的扩大和农产品生产的增多,市场左右农产品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软肋”进一步显现出来。贵州的农副产品市场总体上说需求量比较大,有些特殊的农副产品还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我们也要看到, 贵州的产业化经营只是起步阶段,规模小、产量低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更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2)交通。 贵州地处祖国大西南民族聚居区,交通欠发达,对外交通以铁路为主,湘黔、川黔、贵昆、黔桂4条铁路是贵州交通运输的主要干线,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郑州、武汉、广州、湛江、北海、成都、重庆、昆明、怀化、柳州等城市。省内,贵阳——六盘水(黄果树)、贵阳—玉屏(梵净山)开通了旅游列车,贵阳与桐梓、凯里、都匀之间也有管内旅客列车往返。 航空方面,贵阳机场是省内唯一的民用机场,距市中心仅9公里,现有西南、四川、南方、深圳、厦门等多家航空公司在贵阳开设民航业务,开通航线30余条,可直达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 公路方面,以贵阳为中心,湘黔、黔桂、滇黔、川黔4条国道及贵阳—安顺—黄果树、贵阳—遵义2条高速公路向省内各地、市、州呈辐射状延伸。 (3)政策。 农业产业化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是政府职能的优化过程.推进农业产业化要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有正确的定位,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系统工程来抓,要注重自身并引导相关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协调的利益机制,进行组织创新与产权改革,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并强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建设. 贵州政策性农业保险将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选择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保险模式,研究建立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政府扶持机制。探索建立多形式经营、多渠道支持、多层次分担的农业巨灾风险防范与救助的保险保障体系。探索发展相互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贵州还将大力发展适合“三农”的商业人身和财产保险。积极探索运用商业保险建立“三农”风险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针对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完善农村保险服务机构,因地制宜研发保费低廉、保障适度、缴费灵活、条款通俗、投保理赔简便的农村简易人身保险和住宅、农机具等财产保险业务。从外出务工农民较为集中的县、乡入手,积极开展外出务工农民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切实提高农民工意外伤害风险保障水平。为此,政府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中介机构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延伸保险服务网络;并尝试对欺诈误导、无理拒赔等违法案例进行曝光,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加强行业诚信建设。积极探索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有效方式,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支持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业务,建立被征地农民的长期补偿机制。 (4)科技。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科技投资,就是对农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的投入,就是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条件,确保农业科技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贵州目前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38%左右,落后全国平均水平大约10个百分点,差距进一步拉大。贵州建立质量型农业增长模式,任重而道远。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针对贵州省情和市场需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贵州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数量增长与质量增长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贵州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首要任务。 (5)工业基础。 我省主要以水电.煤矿.铝矿.锌矿-----等的产业为主,由于受到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6)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贵州省人口3931.12万,其中农业人口3258.0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3%;有农村富余劳动力800万左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沉积在农村,既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和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又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农村劳动力的构成看: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就占转移人数的53%,初中及以上的人数占66.17%,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还是农村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员,他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尽管全省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仍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结构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的人数就占近60%。人力资源充足,但质量却不令人乐观,全省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3.贵州省农业布局:主要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 一是自然资源优势要突出;二是产品发展有基础、技术成熟度要高;三是目标市场明确,发展潜力大;四是地方有积极性,有投入基础。在产业布局上要分别对待。总体上,贵州的地理环境(气候、水源)决定了农业的种植作物与布局,贵州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山区土地比较肥沃的地区。与区域地理结合考虑农业区位因素。贵州的农业大部分以轮耕为主,夏季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冬季种小麦和油菜等。由于贵州处于特殊的喀斯特地区,在底凹的地区主要种农作物,而在上面种的是果树或者其他经济林。

❷ 评价经济活动区位条件时,如何把握经济活动利益最大化特征

(复1)位置指的是经济活制动实体在地理空间中占据的位置(区位)为了正确选择合理的空间位置,应全面分析经济活动的需求条件和区位的供给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区位,做到地尽其用,物得其所。
(2)强度指的是经济活动实体在地理空间分布的范围大小和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强度,包括密度。为了保证经济活动强度的适宜,要充分考虑经济活动的规模、范围、以及环境的承载力,使两者的结合相宜和谐。
(3)关系指的是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及各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应全面考虑经济活动的各类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不断优化各类关系,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全面协调、稳定高效的发展。

❸ 什么是政府行为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名词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A自然环境版条件对权区位选择的影响B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效果反过来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2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A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经济合理性B市场地域范围的大小(也是一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C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D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3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

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它自然与人文环境等。主要介绍产业集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4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A政府通过制定规划以及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引导经济活动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B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客观上起到增加该地区预期收入的作用,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C在促进国土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经济活动在某一地区发展以及限制经济活动类型

❹ 原材料与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有什么影响

【原材料】
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并且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利用多种原料,且原料配合比例及价格变动不一,导致原料对区位的作用发生变化。那些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口等)成为原材料型工业企业的优良区位。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扩展到全球范围。要求在全球生产组织与体系中寻求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价格相对低廉并且供应有保证的原材料供应商。
【劳动力】
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劳动成本(工资)的空间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成为劳动力移动的主要动因。

对性质不同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度可能不同。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与服务的自动化程度逐步加强,现代经济活动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明显减少。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显现出强劲的活力,知识和技术越来越多地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就使得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替代了劳动力数量,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

❺ 区域经济活动特征与其区位条件的关系

根据各区位因素的得分平均值,对15个区位因素进行排序,并分析其对外商投资的相对重要性。所有15区位因素平均得分值,表明所有区位因素对外资企业都重要。依次是水电气供应及其成本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当地的减免税收政策、接近北京和天津大市场、环境方面的考虑、以及劳动力供应和工资水平。这些区位因素比较重要,主要涉及生产投入成本、市场和环境因素。政府办事效率、较低的行政费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供应,这些因素有些重要,主要涉及交易成本。其他有些重要的因素还包括相关产业的发展、社区服务设施、较低的融资成本、以及文化娱乐设施等,他们反映外资企业的经济文化环境。

对15个区位因素进行相关的结果表明,各区位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我们有必要采用统计方法找出主要的区位因素。因子分析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Varimax直角转轴法,根据解释方差大于5%的原则提取5个因子,这5个因子可以解释。
第一个因子解释了将近30%的总方差,主要的区位因素(即因子载荷量大于0.50)包括文化和娱乐设施、社区服务设施、相关产业的发展、环境方面的考虑、较低的融资成本以及土地和房地产价格,这些因素反映当地经济文化环境,因而可称为城市环境因子。第二和第三个因子分别解释了15.81%和13.31%的总方差。第二个因子主要包括政府工作效率、政府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以及较低的行政费用,这些因素反映交易成本的高低,可以称为交易成本因子。第三个因子主要反映劳动力供应和工资水平、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供应,可以称为投入供应因子。第四个因子解释9.33%的总方差,主要包括接近北京和天津大市场以及接近港口和交通干线,可以称为市场因子。最后水电气供应和价格以及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合成第五个因子,可称为投入成本因子。总之,影响外商在当地投资的因素包括城市环境因素、交易成本因素、生产投入供应因素、市场因素和投入成本因素等。

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可以确定这些区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是否因外资企业开业时间、投资规模、投资来源、投资产业、企业经济类型以及是否出口而不同。外资企业的归类方法与前述相同。根据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交易成本因子和投入成本因子的假设检验都在10%的水平不显著,表明交易成本因素和投入成本因素并不因不同的投资特征而不同,这些区位因素是影响外商在该地投资的普遍因素。检验结果表明,一个外资企业是否出口对投入供应因子要求不同,其检验在5%的水平显著。相对而言,非出口企业认为投入供应因子对其选择在该地投资影响更大。保证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供应与外资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结合可以增强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因为在市场经济并非完善的中国,能否从市场上采购到企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出口的外资企业可能已经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市场网络,可以相对容易地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所需的生产要素。

市场因子主要反映接近北京和天津市场以及接近港口和交通干线,其重要性因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商独资企业而不同。其检验在5%的水平显著。而对其他投资特征如开业时间、投资规模、投资来源、投资产业以及是否出口的差别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别主要反映在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的差别上。中外合资企业更重视市场因子,这是因为他们主要着眼于开发中国国内市场。因此,市场规模和潜力以及交通状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外资企业的开业时间、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方式的不同并没有改变他们对城市经济文化环境方面的要求,但是投资来源、投资产业以及企业是否出口影响其对城市环境因素的重视程度。对投资来源的检验在10%的水平显著,表明存在着微弱的差异;对投资产业和外资企业是否出口的检验在1%的水平显著,表明存在显著的差异。投资产业的差别主要反映在农林牧副渔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差异。与农业相比,制造业企业更重视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出口企业相比,不出口外资企业可能要求更好的城市环境。
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扩大和占有中国市场、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是外商在中国投资最重要的动机。此外,利用当地减免税收政策、投资回报率高、向本国和第三国出口以及与中国大陆存在感情和血缘关系等也是重要的投资动机。由于各投资动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根据因子分析,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动机可以归纳为生产投入与市场动机、生产服务动机、文化联系和感情动机、利用优惠政策和降低投资风险动机、竞争动机以及出口动机。方差分析和T检验表明这些投资动机并不因企业开业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投资规模和外资来源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投资动机不同。投资产业、经济类型以及企业是否出口等方面的差异则更可能导致外商具有不同的投资动机。这种外商投资动机的差异性对于制定吸引外商投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影响外商在某地投资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接近港口和交通干线、水电气的供应和成本、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减免税收政策、接近北京和天津大市场、劳动力供应和工资水平等也比较重要。其中,城市经济文化环境因素对不同来源的投资、投资产业和出口企业的重要性存在差异,生产投入供应因素的重要性因企业是否出口而异,市场因素则对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❻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可以出哪些论述题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专作用时,总需求属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影响因素有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偏好改变等等因素

❼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论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用一句话来概括是:经济地专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属区
位、
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这句话涵盖了经济地理学研究对
象的绝大部分内容,下面论述一下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

首先,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区位,
先分析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区位是人类活动
(人类行为)
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
占有场所的理论;
区位条件主要是影响人类活动在局地地点分布的原因;
区位因
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然后探讨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
响,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技术和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
响。再次探讨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在内的区域环境对
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最后单独讨论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❽ 李小建 主编的《经济地理学》(第二版)的相关习题

就是这本书
我们老师要出的题型有
1、选择题
2、名词解释
3、读图分析
4、简答题
5、问答题

先给20分,因为每次都很少人回答问题
最后我只好关掉问题
浪费了很多积分
偶的积分也来得不容易啊!!

阅读全文

与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