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埃及旅游业增长对埃及的社会经济意义
埃及境内工业、农业都不是特别发达,日渐衰落的经济只能靠侨汇、旅游等支撑,所以必须重视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② 哪个行业在埃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农业在埃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2%。1998年全国可耕地占全内国面积容的3.5%。政府极为重视农业发展和扩大耕地面积。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甘蔗、亚麻、花生、水果、蔬菜等。
埃及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宏伟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极为优越的条件。主要旅游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爱资哈尔清真寺、古城堡、希腊罗马博物馆、卡特巴城堡、蒙塔扎宫、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王陵之谷、阿斯旺水坝等。旅游收入是埃及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埃及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海陆空运输能力增长较快。铁路全长7000千米。开罗第一条地铁全长42.5千米,第一期工程已于1987年9月竣工通车。公路全长4.8万千米。有海港7个,年吞吐量3050万吨,主港口有亚历山大、塞得港、苏伊士等。有国际机场5个,开罗机场是连结亚、非、欧的重要国际航空港。财政来源除税收外,主要靠石油、侨汇、运河和旅游四大项收入。
③ 埃及是什么经济体系
埃及的经济模式正从纳赛尔时代的国有经济逐步改革成穆巴拉克时代的自由市场经济,属于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额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埃及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食品加工等。农村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旅游、侨汇、苏伊士运河运输和石油是埃及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也是埃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
④ 尼罗河对埃及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促进了埃及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社会的进步。~~~~
别的问度娘去!
⑤ 尼罗河对古埃及的经济影响文化影响政治影响
经济:尼罗河为古复埃及制提供了饮用和灌溉水源,泛滥后的土地肥沃适合耕作,促进了古埃及人由狩猎向农耕的转变。由于尼罗河作为重要的沟通南北的桥梁,所以以造船业为代表的古埃及手工业得以发展。
政治:由于治理尼罗河泛滥,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所以,埃及形成了以法老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而行了阶级社会,正是尼罗河使埃及成为“东方专制主义的典型”。
文化:尼罗河畔诞生的埃及,是大河文明的代表,所以,文化和思维都融入了大河文明的特征。
(1)科学技术:每年尼罗河泛滥后,被冲毁的田地需要重新丈量,所以,在丈量土地过程中促进了数学和几何学的发展。 通过对尼罗河泛滥周期的计算,埃及人创造了历法。
(2)宗教信仰:由于尼罗河的周期泛滥,使得埃及人有了轮回概念,和开天劈的概念,这些概念逐渐形成了古埃及的原始宗教。
(3)文学艺术:尼罗河为文学艺术提供了素材。
⑥ 埃及成立时间和影响。
埃及是四大来文明古国之一。公元自前3100年出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连续形成了31个王朝。
埃及经济的多元化程度在中东地区名列前茅。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着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埃及也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地中海、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
⑦ 尼罗河对于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尼罗河是埃及最重要的水源: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1530千米,在流入地中海的最后160千米内处分成众多支流,成为容扇形三角洲.其两岸的狭长地带是埃及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区.80年代初水资源统计,埃及现有水资源年总量615亿立方米,其中尼罗河水量为555亿立方米,且利用率很高
1对农业的影响: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却,留下大量肥沃的河泥,成为庄稼生长的上乘肥料.人们在这里栽培棉花、枣椰、水稻和小麦,孕育了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的“绿色长廊”.每年6月17日或18日,尼罗河水呈绿色,向人们传达河水即将泛滥的信号,埃及人便开始举行庆典,到8月,洪水溢出泛滥,庆典则进行得更大规模,以感谢尼罗河为埃及带来的沃土甘露.
2对古代埃及文化的影响:埃及人根据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周期定出一年365天的历法;在每次洪水泛滥后重新丈量土地的实践中发明了几何学;埃及最早的文字就写在用尼罗河畔的纸莎草做的纸上……说明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灿烂的古代文化.
⑧ 简述埃及重要经济支柱的变化过程.
荷兰驻埃及使馆的贸易官员最近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评论埃及的经济形势,现摘译如下。
埃及经济目前正经历一场衰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东形势紧张,主要还是埃及政府没有一个明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埃及的经济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中期的,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进一步恶化了目前的经济形势。从短期来说,主要问题是埃及的金融危机和不稳定的埃镑汇率,使埃及的经济运行产生了混乱。在这种形势下外国的投资者不可能向埃及投入大量资金(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除外),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能否赚得足够的外汇以支付项目的运营费用。埃及的外汇市场缺少现实和稳定的汇率,迫使外国投资者持币观望。
从中期来说,主要问题是埃及一直实行高关税保护的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理由是很充分的,要保护埃及的民族幼稚工业。但是我们都知道一句成语,"没有免费的午餐",埃及政府正在为这种政策付出高昂的代价。在高关税壁垒的安全保护下,埃及的工业失去了国际竞争的动力。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昂贵,埃及的工厂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便在国际上竞争没有什么积极性,反而表现出一幅自满和昏昏欲睡的状态。埃及的工业长期处于这样的低水平低效率状态,早晚要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家外国公司在埃及投资生产电视机,但成本要比其它国家生产的贵2-3倍。那么这家外国公司想利用埃及的地区中心地位,向邻近国家出口的计划就落空了。
埃及经济中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陈旧的银行系统。前一段时期,银行在没有足够担保的情况下,大量发放贷款,结果是出现了惊人数量的呆坏帐。埃及目前各界的资金都极度紧张,如果你想知道钱都到哪里去了,只要看看周围那些大量半截子豪华住宅就明白了。政府是不能允许国营银行破产的,对这些银行的支持使埃及经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现在要说一下埃及的海关当局了。你可以随便问一位商人,他对埃及海关的评价如何,此人立刻就会给你讲出许多可怕的贪污腐败和愚不可及的故事。我想,任何政府如果是打算认真吸引外资的话,首要的工作是建设一个完善的海关当局。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增加法律的透明度,使投资者在发生经济纠纷时可以通过法律得到快速和公平的解决。如果没有这样的法律保证,投资人只能选择更安全的国家去投资。
对一个病人来说,简单的快速的治疗方法往往会产生更坏的结果。止疼片可以止疼,但伤口却在悄悄发炎溃烂。在克服经济危机方面,埃及可以学习东欧国家的经验。如匈牙利整整用了10年时间,经济才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但如今仅PHILIPS公司在匈牙利就投资建设了16家工厂,年出口额达到20亿美元。要想有收获,就必须付出代价。
埃及政府当前要做的事,首先是要恢复国际社会对埃镑的信心。建议实行一种"爬行固定汇率机制"(crawling peg),其操作方式类似埃及政府前一段实行的有限浮动汇率制。新汇率机制的核心,是根据市场的趋势提前将埃镑贬值,然后汇率相对固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埃镑将逐渐实现其同美元的真实价值,货币的走向也有了可预见性。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尽快取消关税壁垒,最好是在WTO和同欧盟签订的协议规定的时限之前取消。如果埃及的企业想真正成为有实际意义的出口商,以便在国际市场上赚取大量外汇,埃及就必须投入国际竞争,越早越好。埃及国内反对的意见,担心取消高关税将导致大量失业。实际上,如果埃及改善了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埃及的工业体系将得到全面更新,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下一件要做事但不是最后,如果埃及政府能全面改革海关和银行系统,埃及的经济将受益无穷。
埃及是一个拥有很大潜力的国家,但要将潜力转变为现实,埃及政府必须进行正确的、长期的、有时还是很痛苦的改革。迟迟不做决策,只能使埃及在国际竞争中落后得更远。
⑨ 尼罗河对埃及有何重要意义
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她的意义就像黄河之于中国的意义一样。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地专中海沿属岸,处在尼罗河的中下游,而尼罗河流经了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季节性明显的自然带,使得尼罗河水量季节变换显著。
1、在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古埃及人在与尼罗河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了自己的科学知识,尤其是天文学、几何学方面,根据河水的定期泛滥,制订了完善的立法,能够求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等等,促进了古埃及文化的繁荣。
2、尼罗河下游形成的冲击平原,土壤肥沃,水量充足,光照充足,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埃及的长绒棉驰名世界,尼罗河的河水为埃及提供的充足的生产、生活水源。
3、尼罗河沿岸优美的风光,促进了埃及旅游业的发展。
4、尼罗河河床落差很大、水量较大,十分有利于发展水利处在埃及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的阿斯旺水坝曾经为埃及提供了大量清洁的水电,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埃及的国殇。尼罗河下游,因阿斯旺水坝的修建,已经引起海水内灌、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诸多灾害。
⑩ 埃及的经济有没有状况
概况
属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50%。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5%,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4%。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四大外汇收入来源。
2011年初以来的埃及动荡局势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埃及政府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增收节支,吸引外资,改善民生,多方寻求国际支持与援助,以渡过经济困难,但收效有限。2013年7月临时政府上台后,经济面临较大困难,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大量财政支持下,经济情况较前有所好转。2014年6月新政府成立后,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017/18财年):44374亿埃镑。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7/18财年):45699埃镑。
经济增长率(2017年):5.3%。
通货膨胀率(2018年):20.3%。
失业率(2018):9.9%。
外汇储备:445亿美元
货币名称:埃及镑。
官方汇率:1美元≈17.8埃及镑 [1]
工业
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工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工业产品出口约占商品出口总额的60%,工业从业人员274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4%。埃及工业企业过去一直以国营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埃及开始积极推行私有化改革,出售企业上百家。 [1]
农业
埃及是传统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农业从业人员约550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31%。埃及政府重视扩大耕地面积,鼓励青年务农。全国可耕地面积为310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近年来,随着埃及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棉花、水稻、马铃薯、蚕豆、苜蓿、玉米、甘蔗、水果、蔬菜等。主要出口棉花、大米、马铃薯、柑橘等。棉花是埃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为中长绒棉(35mm以下)和超长绒棉(36mm以上),因其绒长、光洁、韧性好,被称为“国宝”。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农业生产实现了稳定增长,是经济开放首当其冲和见效最快的部门。但随着人口增长,埃及仍需进口粮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之一。为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产出,2015年塞西总统提出“百万费丹”土地改良计划。 [1]
旅游业
埃及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很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主要旅游景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阿斯旺高坝、沙姆沙伊赫等。2011年以来的动荡局势对旅游业影响较大,赴埃旅游人数、饭店房间价格、旅游投资均明显下降。2012年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收入约100亿美元。2013年6月底埃及局势再次动荡后,多国政府颁布赴埃旅行警告。2014年,埃及旅游收入为75亿美元,同比增长27%,赴埃及游客数量为1000万人次。2015年,埃及旅游收入约61亿美元,赴埃及游客数量为930万人。2016年,埃及旅游收入约34亿美元,赴埃及游客数量为450万人。2017年,埃及旅游收入约53亿美元,赴埃及游客数量为830万人。2018年,旅游收入98亿美元。 [1]
外贸
埃及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沙特、阿联酋等。由于出口商品少,外贸连年逆差。为扩大对外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埃及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发展民族工业,争取生产更多的进口替代商品;限制进口,特别是消费性制成品的进口;争取扩大出口,特别是原油、原棉以外的非传统性商品的出口。
埃及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谷物、电器设备、矿物燃料、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及其制品、木及木制品、车辆、动物饲料等。主要出口产品是矿物燃料(原油及其制品)、棉花、陶瓷、纺织服装、铝及其制品、钢铁、谷物和蔬菜。埃及出口商品主要销往阿拉伯国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