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唐代钱币的经济影响

唐代钱币的经济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9 23:54:41

A. 关于唐朝金钱

古代把铜币用线穿起来,一千个为一贯。习惯用法是一文钱为一个钱,即内1000文为一贯。一容文钱的单位值跟现在的一分钱差不多,但价值可要大多了。400贯即为4000元钱。但在唐代时,家有4000元钱,可是富甲一方了。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万元户更有名气的。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
还好吧。这个说的还算比较简单????
求通过

B. 唐代主要钱币是什么

李渊初入长安时,民间使用的是隋代的轻钱,积八九万枚才满米斛,乃于武德四年,一改历代以“铢”“两”为钱名的货币制度,铸行成为“通宝”的钱币,取名为“开元通宝”。开元通宝钱币币材多种,除铜以外还有金、银等,其中银钱较多,金质开元传世较少。唐高宗时,政府看到通货紧缩的利益却为私铸者所得,大感不满,命令取缔私铸,并以五比一的比率用官钱换私钱。但缺少人问津,甚至有把私钱收藏也不兑换的。于是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推出“乾封泉宝”,以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行使,目的似在于增加发行,刺激物价,使私钱失去存在的依托。 唐玄宗后期发生的“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叛将也发行过钱币——“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唐肃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请铸行“乾元重宝”,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唐代宗大历年间似曾铸有“大历元宝”钱,史书未有明文记载,但传世有实物。 此外传世有“建中通宝”钱,钱径2.1厘米,重1.8-2克,钱文隶书,旋读,光背无文。这两种钱铸造较粗糙,在新疆等地发现较多,而内地倒较少见 。会昌五年,李炎在他登基后的第五个年头,毅然下令毁佛铸钱。他规定西京(长安)只留寺庙四座,东京留两座,其余的一律拆毁,僧人还俗,没收寺院良田,和尚尼姑们遣回原籍,从事生产。把寺院内的佛像,僧尼钵盂、钟磬、用具统统砸碎,化铜铸钱。会昌开元已经发现的背文计23种,有“昌、京、洛、益、蓝、襄、荆、越、宣、洪、潭、兖、润、鄂、平、梓、兴、梁、广、福、桂、丹、永”。其中“平、桂、丹、福”少见,“永”字尤罕见。“开通玄宝”是唐代最后一种钱,直径2.2厘米,大小和乾元重宝小平钱相似,钱文隶书,光背无文。据史书记载为桂阳钱监所铸,数量极少。因其钱文为“玄宝”,一般认为是功德钱,是为讨信佛的唐懿宗欢喜所铸。
开元通宝是唐朝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铸行了近三百年,时间长,数量大,版别也较多,但绝大多数为小平钱,大钱非常罕见,也有争论。

C. 关于唐代的货币流通

大唐为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飞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雏形,版也是近代世界各国权学者所公认和认可的最早纸币。唐代大城市中出现了柜枋和飞钱。

柜枋经营钱物寄付,在柜枋存钱的客户可以凭书贴(类似于支票)寄付钱财。这些都说明了商业在唐朝中期的繁荣。唐末,因为黄巢之乱和藩镇战争,户数锐减,社会经济规模再也未能达到开元盛世的水平。

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品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䌷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



(3)唐代钱币的经济影响扩展阅读

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由货币发行和流通两个环节共同决定的。通常发行是由国家控制,流通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银行在开展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时可以创造出大量流通货币,这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转的一个基本原理。

在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当中,国家只要发行/回收少量的基础货币,就可以通过银行的信用扩张来增加/缩减大量的社会流通货币。

D. 唐朝的钱币有几种

八种。唐朝的钱币有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会昌开元、得壹元宝、顺天元宝等。

1、开元通宝:为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的时候,一改历代的货币制度,铸行属于唐朝的被称为“通宝”的钱币,取名为“开元通宝”。

2、乾封泉宝: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时,由唐高宗推出,钱径是2.5厘米,钱上的文字是隶书,旋读,光背,铜料精纯,铸工良好。

3、乾元重宝:在乾元元年七月,由唐肃宗下令铸行推广开来。钱径是2.7厘米,重5.97克,钱上的文字是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

4、大历元宝:唐代宗大历年间似曾铸造的一种货币,没有明文记载但却有实物存在,钱径2.3厘米,钱文隶书旋读,为小平钱,背无文。

5、建中通宝:钱径2.1厘米,重1.8-2克,钱文隶书,旋读,光背无文

6、会昌开元:淮南节度使李绅率先铸造进呈一种背面铸有“昌”字的“开元通宝”钱,以纪年号“会昌”。

7、得壹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史思明进行发行的,存世不长,但却见证了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8、顺天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安禄山进行发行的,存世不长,但却见证了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4)唐代钱币的经济影响扩展阅读

古代货币指的是相对于现代货币,具有历史性、贵重性、交换性的货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剩余物品的增多,人们逐渐互相依赖,收到别的物品,需要输出自己多余的物品,这是最早作为中间媒介的古代货币。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

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E. 唐朝时期货币是怎样的

唐代是一个经济文化都发达的强盛朝代。据考621年铸行“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而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的年号,宝文体系铜铸币。

“开元”有创始,首创之意,“通宝”即流通的宝货。其在重量单位上有大突破,古代衡法二十四铢为一两。开元通宝开创十进位制,每枚重二铢四为一文钱,积十文钱重一两,即十钱一两“以钱代铢”。

开元通宝在唐代铸行200多年而使币制长期稳定。唐以文计数,以钱两为重量单位的宝文钱体系沿袭至清朝历时千年。另相传唐高祖铸行的开元通宝由初唐书法大家欧阳间所书的增文采,被誉书法币。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对付财政困难,铸造大钱,称“乾元重宝”。这是最早称“重宝”的钱,一文重宝当开元钱十文,引起通货贬值,物价飞涨,盗铸严重,人心不安。至晚唐唐武宗废佛,取佛铜大量铸“会昌开元”钱,使延续了半个世纪的通货紧缩现象才有所缓和。“乾元”,“会昌”均为纪年。

五代十国是军阀割据混战分裂时期,由于政权林立,货币五花八门,是一个货币混乱时期。币材除铜外还有锡、铁等。大额钱币当十当百,甚至当千当万流行。钱制的混乱复杂反映出割据战乱带来的经济恶化。

综上所述,铜铸币方孔圆钱从铢两体系转变为年号,宝文体系为货币发展一大转折时期。

F. 唐朝货币种类有哪些唐朝货币的变迁史是什么呢

唐朝是我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一个朝代,也是人才辈出的一个朝代。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他们的作品直至今日仍然被后世广泛传诵。正是因为唐朝的繁荣和繁盛,才留下了中华民族无数的文化瑰宝。在那个时候百姓安居乐业,富足安康。而现代社会的人文大多数关注的焦点,都在于如何挣钱养家的目标上。由此看出,从古至今,钱的多少是一个人民最关注的问题。那么作为中国古代最繁荣繁盛又令无数外国人羡慕的朝代,唐朝的货币种类和变迁史是什么呢?

再在之后唐代宗铸过大历元宝,但是这种货币应用的时间也不是很长。直到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货币才得到了真正的统一。

G. 唐代中叶以来在货币流通领域产生钱荒问题有何影响

<div> C <div>
试题分析:北宋时期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排除A;飞钱具有汇兑功能,而不是货币,排除B;D说法过于绝对化,因此选C。

H. 唐朝钱币的发展 唐朝钱币的种类有哪些

I. 古代唐朝使用什么货币唐朝货币有哪些特点经历了哪些演变

唐朝时使用开元通宝,不过在统治者刚来长安时大家还使用的是前朝的货版币,一直到了四年后权,才改成以另外钱名的交易体系,有了唐朝独特的钱币。后来还有什么别的通宝比如开通玄宝之类的。

唐武宗在他当上皇帝的第五年,决定让他们把佛像拿来造钱。于是让僧人还俗,尼姑返回原籍,把寺庙里的佛像用来打造钱币。唐代最后一种货币和乾元重宝差不多,写的是隶书,反面光滑没有写任何东西。一直在唐朝使用到都最后。

J. 唐朝用什么货币

开元通宝。

从唐高祖李渊到昭宣帝李柷,终唐一代凡290年,只发行了七八种钱币,而见于正史的仅有三种,即前述“开元通宝”和“乾封泉宝”、“乾元重宝”两种年号宝文钱。

这种情形与此前历代王朝让人眼花缭乱的钱制,自是一个鲜明的对照。从这里可以看出,唐朝的货币政策是十分稳定、有效的,而稳定的基础当然还在于钱币本身在市场流通中的积极表现。

唐朝早期社会开放,经济繁荣,“开元通宝”始终是货币流通中的主角。早期统治者对于控制物价,使通宝保持合理币值及较强购买力十分努力,这也是此时期被称作盛唐的重要特征之一。

至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发行了大面值、“以一当旧钱之十”的“乾封泉宝”,此钱制作精美,形制略大或等同于开元钱,但次年就因引起通货膨胀而停铸,又恢复了开元钱的行用。这是唐朝首次推行的大面值钱币。

(10)唐代钱币的经济影响扩展阅读

唐朝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

唐代大城市中出现了柜枋和飞钱。柜枋经营钱物寄付,在柜枋存钱的客户可以凭书贴(类似于支票)寄付钱财。这些都说明了商业在唐朝中期的繁荣。唐末,因为黄巢之乱和藩镇割据,人口锐减,社会经济规模再也未能达到开元盛世的水平。

唐朝中期的780年,统治者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税收3515.1228万贯、石,唐后期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余缗,其中盐利达278万余。随着唐朝对盐商压迫日益加剧,直接引发了黄巢起义。

阅读全文

与唐代钱币的经济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