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媒体经济发展

媒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5 10:20:09

① 媒体对经济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体现在 1 媒体对经济具有指导性 引导性的作用
2 媒体对经济有监督性 制约性
3 媒体可以宣传经济 可以让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4 媒体互补经济
5 经济也可以促进媒体的健康发展

② 为什么大力发展传媒产业

一、2010年中国传媒业发展情况概览
自2004年至今,中国传媒产业产值实现了翻番。而移动传媒与互联网发展快速,正在逐步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动力,而相较于此,报业、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尽管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但在总体产业格局中的比重正在下降,整个中国传媒产业结构也正发生着改变。

1、报纸

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印张增长2.01%。

近几年,我国报纸广告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尽管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而伴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广告市场也逐渐回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报业广告实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75%。这一数据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达到了23.53%、19.46%和13.78%。根据慧聪邓白氏的调研数据,2009年,我国报纸媒体的全年广告投放额突破900亿,达到了911亿元。截至2010年8月,报纸媒体的广告额已经达到了63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到18.2%。

在广告经营增长的同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报业广告市场并未与整体广告市场同步增长,二是广告结构恶化。2010年我国报业广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支柱行业的广告集中度下降,房地产、IT等优质的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如央视CTR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报业广告刊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零售业增长35.7%,汽车大增50.9%,而作为报业第一大广告行业的房地产广告仅增长1.6%,其在报纸媒体的广告投放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报业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和增长。

2、期刊

2009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02.3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种数增长3.16%,平均期印数下降1.85%,总印数增长1.53%,总印张增长5.23%,定价总金额增长7.96%。定价总金额较"十一五"第一年的152亿多元增长了近33%,总印数增长近11%,总印张增长超过21%。

但与此同时,期刊业的广告经营额与发行收入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期刊广告经营总额为30.37亿元,较上年的31.02亿元下降2.1%,发行收入为166.3亿元,较上年的167.1亿元下降了4.8%。此外,我国期刊业年总产值和年广告总收入在我国整个新闻出版行业10000亿元的年产值中,占比不到4%。同时,期刊结构目前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在9800多种期刊中,科技期刊有4900多种,大学学报2000多种,行业期刊有1000多种,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二的期刊不面向市场,而真正面向市场的消费类期刊不到1000种,这与发达国家的期刊结构差距较大,我国的期刊结构亟待转型。

3、广播电台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广播综合覆盖人口率达到96%以上。2009年,中国广播电台整体广告收入为81.46亿,增长12.79%。其中,实现自营广告收入71.87亿元,同比增长低于整体增速,同比增速下降(08年同比增速为8.79%);在全国广告收入中占比由上一年的3.60%下降至2009年的3.52%。

尽管传统媒体广告正在逐渐被分流,但就广播电台来说,随着私家车数量的迅猛增长,逐渐受到了广告商的青睐,甚至获取了电视广告的部分分流,其增速领跑其他传统媒体。不少广播电台获得了新的发展,如浙江电台交通之声今年广告额破亿,成为浙江首个广播亿元频道。

2010年,中国广播业的一大进步是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进行积极地探索,尤其是在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数字化发展、跨媒体经营等方面不断尝试。在全媒体应用方面不断升级,逐步由内容生产者和制作者向信息集纳者转变。北京广播电台先期已经开播了DBA视频频道并上线手机WAP网站,2010年3月,北京广播电台又开通了问城网,并在实现北京全境广播数字化的基础上,推出推送式广播服务,使终端产品大大丰富。

4、电视台

据国家广电总局初步统计,2010年1-10月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目前虽然电视广告播出时间缩短,但是我国电视业经济效益却保持增长态势,2011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额超过12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创17年来的新高。据预测,2010年我国广播电视收入将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行业内外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广电产业发展预期普遍看好,电视广告收入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010年,我国三网融合正式启动,今年试点实行了"不对称进入"格局,以广电为主,政策全力支持广电进入电信,广电获得了先期发展权,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正在提速。

5、互联网媒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中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了2.92亿,在互联网用户总数占比超过一半以上。网民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20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预计2010年该数字有望达到300亿元。随着3G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和移动传媒正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目前互联网使用终端多样化的程度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加剧。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带动了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发展。

二、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传媒单位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将经营性媒体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并支持媒体企业发展,是近年来和今后一段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媒体生产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深入推进传媒体制改革,发展传媒产业指明了方向。

不可否认,只有新的体制和机制才能顺应新的时代要求,激发生产活力。我国是传媒产业大国,但要成为传媒产业强国还需要在深化体制改革上做文章,以往事业身份的传媒机构通过改制重组,引入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理念和机制,才能彻底摆脱旧有体制的束缚。

在出版领域,我国出版社机构陆续完成转制任务。此外,49家党报党刊集团也实现了宣传编辑和经营业务的分离,经营部分正在转企改制。目前,中国已组建了29家出版集团公司、24家国有新华发行集团公司、3家期刊经营集团、49家报业经营集团,市场主体更加明确,有效开辟了市场化融资渠道。《中国文化报》作为全国第一家部委主管整体转制的报纸,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公司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经营班子、监事会,一开始就明确了转制后的企业与主管单位和出资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2010年10月,辽宁日报集团所属辽沈晚报社获中宣部批准,成为全国都市报作为非时政类媒体整体转制的试点单位;这一举措也拉开了我国非时政类媒体转制的大幕。

广电领域的改制主要以"制播分离"为切入点,将广播电视频率频道资源、编播管理、新闻采编、播出总控等保留事业体制,作为政府出资主办的事业单位,履行广播电视运营的管控职责;将广播、电视中市场属性较强的节目制作(除新闻外)、推广发行、广告经营和衍生业务及其他经营性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2010年,央视提出"破中心、立频道"的战略思路,节目的制作与管理将更加直接,频道制会更加科学化;2009年末,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原辽宁电视台、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和辽宁教育电视台合并为辽宁广播电视台,同时开始全面实施制播分离、产业延伸的广播电视体制的全面改革;此外,湖南广电集团借鉴上海文广"一分为二"式的制播分离理念,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多元产业,并积极谋划上市融资。

2010年,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东方网、北方网、千龙网、大众网、浙江在线、四川在线和华声在线等10家新闻网站完成转企改制,成为首批选定登陆A股的新闻网站上市对象。

截至2010年10月底,国内A股市场共有40多家传媒类上市公司,累计融资金额达到300多亿元。这4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是通过借壳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与此同时,上报IPO的文化企业已达上百家,其中绝大部分为传媒企业。无法回避的是,转型同时也伴随着"阵痛"。目前,绝大多数媒体改制的难点还在于员工对过去"事业"身份的留恋。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并创造性地改革内部人事机制,在维护转制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突出激励性管理,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事制度和人力资源保障。

(二)媒体数字化转型迈出新步伐

随着印刷成本和发行成本的日益提升,国内媒体也深刻的认识到,向下一代数字媒介终端整合已不仅仅是发展的要务,而是未来生存的保障。传统媒体与数字化终端和移动网络的融合,成为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体来看,中国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基本是从编辑制作手段的数字化起步,向终端平台的数字化发展。其具体途径为:一是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来改造传统媒体,使其更加适应数字时代受众阅读和视听需要;二是主动向数字媒介终端延伸,开辟新的媒介"蓝海":

2009年12月28日,CCTV的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正式上线,并于2010年正式取代央视网成为网络传媒产业的一支航母级新军;而作为首家登陆iPad的中国媒体,《中国日报》也开启了中国媒体新一轮数字化转型的热潮。此后,国内众多媒体纷纷针对ipad推出应用程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借助三网融合的东风,集成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对传统广播内容进行可视化开发,开拓视频新天地;《光明日报》着眼于切实提高新媒体的驾驭能力,自主研发移动新媒体"光明云媒",国内首次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实现了传统纸媒的版面设计;在出版领域,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江苏移动合作、开发电子书项目,通过打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信息服务、数字化内容出版三大平台,并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基础,借助数字化战略形成了竞争新优势,推进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新华社借助新的媒介技术,开播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电视台,大大提升了中国新闻的海外影响力,它借着数字化战略转型的机会,向全媒体华丽进军。

(三)资本运作和多元化经营取得新业绩

通过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体制培育和资产重组三大功能,借助资本运营的手段可以使传媒业尽快实现市场化和规模化经营,同时使我国传媒企业的经营运作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而多元化投资作为一种增加企业收益机会、分散经营风险的有效市场策略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传媒机构所运用。

报业方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秉承"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媒体"的发展理念,依托传媒主业,首创了"一媒体一公司"的运营模式,做强主业。"以报为本,多元发展"培育了资本经营,房地产和高新技术三大重点多元业务,收获颇丰;2010年8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分拆采编和经营,以42亿报刊经营业务资产整体注入粤传媒,至此广州日报社传媒类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2010年,河南日报集团总收入中的报刊经营收入比重由以前的90%以下降至50%左右,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走在全国报业集团前列。

③ 媒体发展水平是什么意思

媒体(medi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s",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媒体是指传播信息内的媒介。容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发展水平亦称发展量。动态数列中的每项指标值。它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期的规模或水平。正确地计算发展水平是编制动态数列和计算各种动态分析指标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发展水平一般是指绝对数水平,但也有不少统计学家认为它也可以是相对数水平或平均数水平。

④ 网络媒体怎样产生经济效益

集文字、语音、视频于一体的微信,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交与生活。当自媒体迅速崛起,微信公众号广泛受宠,微信已拥有7亿用户,微信圈成为人们晒心情、晒活动的社交圈时,媒体营销人蓦然发现,以电视、广播和纸媒为途径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遇到了成长的“天花板”,而以微信朋友圈口碑传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信营销,因为拥有了海量用户和实时、充分的互动功能,正成为营销利器。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已经来临。微信营销,这个以分众和精众市场为目标诉求的营销模式,正是这个营销新时代的先锋和代表。我们总结了今日早报公司在融媒体营销上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当前企业和媒体营销的主要手法,总结出了媒体人微信营销10种思维,供大家分享。

一、助力思维:病毒式传播,全民嗨

助力营销,是病毒式传播的一种,它是通过朋友间的不断转发支持,实现快速传播和全民关注。助力思维通常的方式是,技术公司在制作活动微网页时,添加助力一栏。用户参加活动时,在活动页面上输入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后,点击报名参与,即进入具体活动页面。用户如想赢取奖品,就要转发至朋友圈并邀请好友助力,获得的好友助力越多,获奖的几率也就越大。为发挥助力者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参加助力的好友抽奖。就这样,因为有大奖的吸引,你就可以通过报名者与其众多好友的关注和转发,达到了泛传播的目的。

今年5月,由今日早报公司全案策划的“广厦国际登山节”微信报名活动,就是一个经典的助力思维营销案例。这个题为“你登山,我送房”的微信报名活动,在全国征集1200人参与登山,其中有400人从助力活动中产生。由于登山者有机会赢取价值200万元左右的大宅,因此微网页上线当天,就在微信圈引发了转发、注册报名和助力的狂潮,当天就创造了近40万的点击量,影响力覆盖全国。数据显示,参与助力活动的400人中,大部分人的助力数在500个以上,最高者达到1500多个。也就是说,为了登山,最高者在微信朋友圈发动了1500多人来支持他。

运用微信助力思维,不但可以在后台清晰地掌握到报名者的基本数据和信息,比如名字、性别和手机号码等,也在最大程度上发掘了他的朋友圈资源,让更多的人关注甚至参与此项活动。这种经济学上的乘数效应,使得活动消息得以成倍扩散,企业品牌得以迅速传播。

二、抢红包思维:精众传播,立竿见影

抢红包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红包,通过抢的方式吸引社会积极参与,引起强烈关注,找到潜在客户,并实施针对性营销。抢红包的思维方式比较适合电商企业,客户得到红包后即可在网店中消费,这样一来,既起到了品牌推广作用,又拉动了商城销售。 红包思维营销一般由商家提供一笔总体金额,由此分散出N多个不同金额的红包。想要参与的用户首先得关注并填写注册信息,成为某商家的会员,然后到活动页面领取红包,并在指定时间内抵扣消费。

今年春节,腾讯公司最先在微信平台上推出了抢红包活动,一时热闹非凡,但这次抢红包的钱是由用户自己掏腰包,然后分享给自己好友的。此后,抢红包思维在企业中生根开花。京东商城在“6·18”活动中,出资10亿元作为红包与全民分享。不同的是,京东将红包的种类分成了两种,普通红包和群红包,普通红包只要刮开就可得到一定的金额,最高面额618元;而群红包,则是另一种方式的扩散,一个群红包内有10-15个普通红包,用户可将群红包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关注这项活动,打开群红包的每个用户也能相应得到随机金额。每个群红包可以被多次分享,直至金额全部领完。

时至今日,很多商家已习惯在店庆或节庆时,推出抢红包游戏,让全民嗨抢。其实,商家看似发了红包,让了利,但实际上得到了自己的目标消费者,有力地推动了商品销售。因此,抢红包思维对于电商来说,是个十分有效的营销手段,既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获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

三、流量思维:痛点营销,快速传播

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网站如果没有流量,那就简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对手机上网族而言,流量就像“人之于水,车之于油”。因此,抓住消费者的痛点,也就抓住了营销的根本。流量思维的基本思想是转发送流量,用户只要转发某家公司或某个产品的微网页,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流量。

如果你每天准备送出1万元流量,那么按每人5M/2元计,每天将有5000人受益,而为抢流量转发的可能会达到1万人甚至更多。试想,如有1万人转发活动微网页,以每个转发者平均拥有300个朋友计算,每天就有300万人在关注活动。1万元让1万人参与活动,同时获得300万人的眼球,这就是流量思维的魅力和魔力所在。如果你的品牌想要实现快速传播,你就可以用流量思维。

用流量争取客户,是运营商们常用的手法。比如广东移动,从8月4日起,只要关注“广东移动10086”微信公众号,即可参与微信流量红包抽奖的活动,在活动中可

⑤ 行业媒体推动产业发展

潘沐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众媒体传播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和企业的宣传需要,一种专业的以服务行业和企业为己任的媒体——行业媒体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为行业和企业宣传的重要载体,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随着珠宝首饰行业的快速发展,珠宝行业媒体也应运而生,它们是珠宝圈内信息交流的平台。行业媒体的信息及时、准确、专业、有深度,是珠宝首饰企业在建立分销网络、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最佳选择。对行业信息的传递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交流作用,为行业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珠宝行业媒体的发展阶段

1.1雏形和兴起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珠宝行业迅猛发展,珠宝首饰企业在生产、销售和产品市场上有很多信息需要沟通,急需专业媒体来引导宣传行业,这就催生了建立在珠宝首饰行业基础之上的媒体。媒体只立足珠宝首饰行业,专门报道这个行业的生产发展、新工艺、新设计、新产品、销售价格、市场需求等信息,形成早期的珠宝行业媒体。如《中国宝玉石》、《中国黄金报》、《中国宝石》、《宝玉石周刊》就是在这情况下出现的,它们为推动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2专业化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6年之间,珠宝行业发展到另一个高峰期,这样导致从生产商到经销商之间,从经销商到消费者之间,都有庞大的信息需要传递,现有的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行业机构宣传的需要了。这就促使《凤凰珠宝》、《深圳珠宝》、《时尚珠宝》、《财富珠宝》、21世纪珠宝网、中国黄金资讯网等兴起。这些媒体增加了一些行业新闻和产品信息,专业性、技术性更强;行业媒体开始了网络信息化的资讯平台的建设,都开始注重打造自己的优势地位。

1.3纵深多元化发展阶段

2006年后至今,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纸质报刊杂志成本高,而且发行覆盖面总是有局限性。加上其他方面资本的不断涌入,仅仅靠广告收入来维持经营变得艰难,这就促使各行业媒体不断地向多方面发展。

有些资深的广告媒体公司注重行业数据库的建立和积累,注重广告信息发布的平台效应,并且开始建立珠宝网站平台,为行业客户提供新的服务方式,公司媒体形成了,如中港珠宝网、国际珠宝网、中国玉石网等,还有一些珠宝公司,如七彩云南、东方晓鸣、海润珍珠等都办起了企业刊物,这对宣扬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这个时候具有行业特色的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网、深圳珠宝网、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网及各省市珠宝协会网站等协会机构网络平台纷纷建立,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珠宝通讯、省级珠宝协会主办的相应的珠宝杂志等应运而生,它们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行业信息交流的最主要的平台。

为了突破受众狭窄、发行量低、满足大众消费者的市场经济需求,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中国最具实力的时尚传媒集团共同创办了《芭莎珠宝》,作为中国杂志市场第一本国际化高级珠宝时尚杂志,它将珠宝与时尚、服装相结合,创造了珠宝的时尚风潮,它开启了珠宝的行业媒体新时代。

2.珠宝行业媒体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行业媒体和行业的关系,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关系。行业媒体依附于行业而发展,行业发展有赖于行业媒体的传播和启蒙功能,行业发展催化着行业媒体的作用。到现在为止,珠宝专业媒体、时尚媒体、协会媒体、公司媒体的多元化发展为行业的全面发展、信息的及时沟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们为推动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促进国内外交流,引导珠宝首饰的消费,繁荣中国珠宝市场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1直击珠宝行业问题,平衡报道

针对行业内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平衡报道,具有准确把握行业舆论,正确引导消费者的作用。

2.2重大事件背景下的专业化报道

作为以珠宝首饰行业为报道中心的行业媒体,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凸显珠宝首饰行业价值,促进珠宝首饰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对珠宝行业每年所发生重大事件,如珠宝首饰展览会、珠宝专业论坛、首饰设计大赛等进行专业化的全方位的报道。

2.3为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积极谏言

通过新闻评论为珠宝首饰行业发展谏言,从而起到促进行业发展甚至影响相关决策的作用。

2.4为企业提供广告的平台

珠宝行业媒体在珠宝产品向珠宝文化产品的转型当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珠宝企业在行业媒体打广告,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在行业能有好的形象,就会降低对外合作、人才集纳成本。另外,珠宝企业在行业内的形象与影响力,是其树立大众形象和影响力的基础。

3.珠宝行业媒体存在的问题

3.1杂志本末倒置,内容反而变成了其次

对于靠版面费和广告费生存的行业媒体来说,采写新闻和访问变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广告页面越来越多,深度报道越来越少。

3.2遵循单一的版面模式:“广告——论文——广告”的版面模式

偶尔登篇新闻,距离真实发布日期大概已经半个多月了,新闻也成了旧闻。厂商的平面广告拼命地在触犯广告法的边缘,拐弯抹角地标榜自己是“行业第一”。内容版面创新不足,可读性不强。

3.3定位模糊

某些珠宝杂志并没有完全找清楚自己的定位,在专业和时尚之间徘徊,让专业人士觉得轻浮,消费者觉得缺少时尚。更有杂志为了完成广告任务,将其他行业的广告也牵强附会地排在珠宝杂志里面。

3.4缺少专业的采编队伍

中国是珠宝产业大国,每年珠宝首饰出口数量非常大。但是,中国境内的珠宝英文媒体却很少。

4.珠宝行业媒体的发展前景,要突出特色,打造行业媒体的权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珠宝企业应对媒体已经理性化、成熟化。珠宝行业媒体能否指导、服务好行业和企业,需要看其是否有全方位的指导、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素养,能否真正成为行业的喉舌。在创新中增强引导力,在竞争中把握先机,在策划中彰显个性,对行业媒体提升价值、扩大影响、打造权威性至关重要。

一要站在珠宝首饰行业的高度和广度去挖掘报道行业,即要站得高、看得远。在当前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每个媒体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差异化的媒体,肯定举步维艰。在宣传报道上,要以世界的角度、以国际眼光看问题,注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局部市场与市场全局的联系、不同行业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在联系比较中来观察、判断问题,才能把握世界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要建设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采编队伍。媒体没有高水准的采编队伍,就如同打仗没有精良的部队一样。要培养记者对珠宝首饰行业的敏感度,快速、准确地捕捉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动向。

三要重视服务,为珠宝首饰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媒体要有全新的宣传机制和运作方式,努力使媒体成为政策和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

四要打造行业媒体优势,提升珠宝首饰行业形象。举例说,以“打造第一本国际化高级珠宝时尚杂志”为宗旨的《芭莎珠宝》,立足高端、品牌、品位、思想、文化、奢华、高贵、时尚,通过一年的酝酿创新,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专注于经营管理、营销技巧、研究理论等的《中国宝石》,也为许多业内人士所喜爱。《21世纪珠宝网》、《中国黄金报》则建立起信息、资讯平台,发挥着自身的优势。作为行业信息化快速平台的《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网》、《中国黄金资讯网》等行业主流网站,发挥着平面媒体所发挥不到的作用。

五要不断创新,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上不断创新,把业务范围拓展得更广、更稳健,全面打造行业媒体优势,把媒体办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争取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要在扩大受众量方面多做一些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只有吸引住更多的受众群体,赢得消费者的欢迎,媒体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行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也强化着行业媒体和行业之间的关系。作为珠宝行业媒体,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珠宝首饰行业的形象,展示着整个行业的精神。

行业和行业媒体的发展是互动的,行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行业舆论引导正确,行业的发展就有一定的保证。反过来,舆论环境不宽松,甚至出现误导,行业发展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行业的发展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行业媒体只有从行业发展中吸取营养,强身健体,积极为行业发展服务,才能体现出行业媒体的真正价值。

图7-2-3 2009年珠宝行业宣传工作研讨会

⑥ 新媒体的经济学特征

中文的“新媒体”一词是英文“New Media”的直接翻译,所以要了解“新媒体”的起源,还得从“New Media”一词的来源说起。一般认为,“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的一个专有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一个叫P.戈尔德马克(Peter Carl Goldmark)的人提出来的。P.戈尔德马克是LP(留声机唱片,the long-playing microgroove 33-1/3 rpm vinyl phonograph disc)和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的发明者,还是参与制定彩色电视NTSC标准的重要成员,曾担任过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技术研究所所长。他在1967年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商品的计划,在这个计划里他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之后,有一个叫E.罗斯托(E.Rostow)的人,他是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他在1969年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New Media”(新媒体)一词从此以后,“新媒体”一词就开始在美国社会流行,并逐步流传到全世界,“新媒体”也逐渐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话题。[2]
含义
广义的新媒体包括两大类:一是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形态的变革,尤其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终端等;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前已经存在,现在才被应用于信息传播的载体,例如楼宇电视、车载电视等。狭义的新媒体仅指第一类,基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媒体形态。
实际上,新媒体可以被视为新技术的产物,数字化、多媒体、网络等最新技术均是新媒体出现的必备条件。新媒体诞生以后,媒介传播的形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如地铁阅读、写字楼大屏幕等,都是将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移植到了全新的传播空间。这种变化包含如下几个技术元素:
首先,数字化的出现使大量的传统媒体加入到了新媒体的阵营,这一改变主要呈现为媒体的技术变革,不论是内容存储的数字化,还是传播的数字化,都大幅度提升了媒介的传播效率。
其次,媒介形态也因新技术的诞生而呈现出多样化,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电子阅读器等均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移植到了新的媒介平台上。[3]
可以从下四个层面理解新媒体的概念。
技术层面: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
渠道层面: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
终端层面:以电视、电脑和手机等作为主要输出终端;
服务层面: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
发展历程
根据新媒体使用主体及受众群体的变化,新媒体的演进历程可划分为精英媒体阶段、大众媒体阶段以及个人媒体阶段。
1.精英媒体阶段
在新媒体诞生之初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仅有为数不多的群体有机会接触新媒体,并使用新媒体传播信息,这部分人多数是媒介领域的专业人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及社会阶层身份,因此这一时期是精英媒体阶段。
“精英”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指精选出来的少数或优秀人物,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诸多方面都超越了大多数人,对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期使用新媒体的人群在媒介受众群体中属于少数派团体,他们具有前卫的媒介传播意识,也掌握着更先进、更丰富的媒介资源,是新媒体的第一批受益人群。
2.大众媒体阶段
当新媒体大规模发展并得到普及时,其发展历程就进入到了大众媒体阶段。直至今日,以手机等移动媒体为主的新媒体已为广大受众所享有,利用新媒体传递知识、信息也成为媒介传播的一种常态。
由精英媒体向大众媒体发展,离不开媒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传播成本的下降,新媒体以更低廉的传播成本、更便捷的传播方式以及更丰富的信息传播内容成为一种大众媒体,其传播的内容及形式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媒介本质的理解。
3.个人媒体阶段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以往没有占据媒体资源和平台,且具备媒介特长的个体,开始逐渐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通过平台展示给受众,这是个人媒体阶段到来的一个标志。

⑦ 公共政策对媒介经济发展的作用

(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编辑(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作为特殊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在规范人们行为时,指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能够做的,什么是不能够做的。通常,这些准则、规范来自于统治阶级的利益需求与价值偏好。公共政策主体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还常常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政策主体对社会成员行为的规制直接关系到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社会成员甚至是全人类的公共利益,体现出政策主体的权威性和号召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公共政策主体将哪些问题列入公共政策议程,直接决定了对公众观念和行为将产生什么样的引导。所以,公共政策主体首先要具有充分搜集公共问题信息、最大程度地一般了解把握公众意愿的能力,从而针对某些公共问题制定政策,以便更好地、更有成效地引导公众的观念和行为。公共政策主体引导公众观念行为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主体自身观念的影响程度以及行为的规范、模范程度。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和程度的提高以及多元化价值观思潮的影响,公共政策主体引导人们观念、行为的能力就显得更困难、更具挑战性,同时也更有必要、更不可缺少。(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公共决策是公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选择一种主观最满意的方案的动态过程。这个为实现有效管理的过程也是对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公共政策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政策,就决定了对哪些利益关系进行调控,这要求政策主体以大局为重,尊重市场规律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平衡各种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原则,来调控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其调控能力的强弱,表现在确定要调整哪些利益关系以及所优选的政策方案,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众需求、平衡各种利益矛盾。(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公共政策的本质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解决对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问题。因为任何公共政策都必将取之于一些人而使另外一些人受益,所以社会中的个体都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求出发来对待公共政策。思想观念的差别、知识水平的差别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导致不同人有不同的、永无止境的利益需求。“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怎么分配、最佳分配是什么”就成为公平分配社会资源中的核心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就说明公共政策主体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强。(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除了政府这个核心公共政策主体外,执政党、利益团体、社会团体、第三部门等准公共政策主体以及公众、新闻媒体等共同构成一个公共政策系统。在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中,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能力也是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们的互动及整合能力将决定整个公共政策体系的能力。一般来说,互动的范围越大、频率越高,越有利于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作为一个系统,在各主体相对独立、具备较高能力的情况下,公共政策体系有一种天然的整合能力和机制。从上面第五条中可以看到政府主体是核心部分。

⑧ 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媒体被誉为是国家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它由以下四个信条构成:(1)新闻媒介摆脱外部干涉;(2)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知情权”服务;(3)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映真理;(4)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毋庸讳言,这种以新闻自由为核心的新闻价值观是为现存社会秩序服务的。
新闻媒体与社会共生并相互促进,媒体的作用在于树立公共意识、宣扬自身所代言的政治势力的的基本立场、监督政府、代表公众发声、倡导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对全社会的思想碰撞做基本的导向(抑恶扬善)等等。
通过媒体,社会发展的问题才得以充分暴露,使其被决策者提上议事日程并获得解决的机会;
通过媒体,决策者和智囊团的意见最终传达到千家万户,而近几年来流行的民意测验则可以将民众关于决策项目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政府和管理者,政策通过这样的博弈更加趋于双赢,每个人都能为自己代言,这对于形成一个持续性、高效型的政策很有裨益;
通过媒体,政府被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预算、绩效等各项指标都更加公开透明,极大地遏制了官僚化、平庸化、低效率、高贪腐等行政弊病,改善了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同时约束政府更加偏重于服务而非管制;
通过媒体,可以将一个社会最终极的价值理想加以大肆的宣传,如美国侧重于宣扬民|主、自|由等价值观,而中国侧重于宣扬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等意识形态,当一个国家面临空前的信仰危机的时候,就会开动媒体这架宣传机器,将声音放大、放广,媒体的这一作用需要区别对待,利弊都是有的。
通过媒体,某些利益集团借此渠道实现自己的目的,各种财团、联合会借由资助媒体,使得媒体被染上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派别,如台湾的泛|蓝和泛|绿两大阵营,各有自己旗下的媒体,他们当然也都具备着媒体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职业热忱,但是一旦扯上政|治这个话题,就会各为其主,殊死搏斗;
通过媒体,将黑暗的事件、人民所遭遇的各种不公的待遇诉诸报端和影音媒体,更多的人了解事实,并向主政者施加压力,以求改进和革新,荡涤社会的污垢,使人们的思想焕然一新,督促人们热爱思考,鼓励独立和创新的意识,致力于在全社会培养有担当、有抱负、有思想、有能力的公民,最终形成良性发展的公民社会。

希望我的答案另您满意!

⑨ 媒体广告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媒体广告对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传递经济信息,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对于人民生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⑩ 什么是媒体媒体发展至今有多少分类

什么是新媒体,我们且看各方定义: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分众传媒CEO江南春:“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传媒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 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以下摘自网络知道)------------------------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对2005年新媒体研究中的焦点话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何谓新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 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二、新媒体的特点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三、聚焦几种新媒体 研究2005年,学界除了对新媒体做了综合的研究之外,还有一些文章针对新媒体中的一些具体形态进行了详尽而独到的分析。 1.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 杨春兰在她的文章指出:“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 对手机广播的研究不外乎“政策支持”和“运营模式”的探索,有学者就此分析了其典型的运行模式,并且提出在手机媒体产业链中,“内容提供商、移动网络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之间,如何相互合作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还有研究者则着重在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广告互动上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政策上来看,手机媒体成为新广告媒介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并分析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之间的互动形式和广告互动中存在的不足。 对于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却认为,尽管新技术的狂热崇拜者及追随者们,坚信手机电视是新技术催生下的又一颗金蛋,但手机电视受到受众心理、内容和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手机电视是辅助媒介的主流想像”,“技术的指挥棒为人类指向的下一站,有可能是‘技术的高地’,也有可能是‘技术的漩涡’”。 有学者认为,“现在也许还没有人认为手机报纸的用户会赶上或超过报纸网络版或印刷版的读者数量。但是,手机报纸确实是用一种21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路的公众提供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 2.IPTV,传受互动进行时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 互动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指出,“IP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 网络电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制度上的弊端。业界人士提出,“网络电视不仅是电信运营商的一场盛宴,对节目制作商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然而,“在新媒体产业领域,广播电视已不再享有原先的政策保护和市场垄断优势,与市场接轨的企业制度安排至关重要”。 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有学者指出,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规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数字交互电视的发展还使得“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 3.数字电视,产业链有望增长 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数字电视同样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广电总局正式将2004年定为“数字电视年”,并计划2005年完成3000万用户的目标。2005年对数字电视的研究依然集中呼吁加快完善广电政策的制定,以有利于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增长。有人指出,“可以预见,快速增长的数字电视用户将推动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快速发展,虽然要实现市场意义上的盈利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但作为政府作用的体现,传媒产业政策的放开、数字电视产业政策的推进为传媒企业指明了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还有文章从实证调查入手,对数字电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浙江传媒学院课题组通过市场调查数据说明:“数字电视点潜在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影响数字电视发展前景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了数字付费推广的USP(Unique Sel l in gProposi t ion)发展模式,即认为数字电视应该有独特的销售主张,因为数字电视是“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两者合一的综合体,而且必须以后者为核心,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老年人收视群体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专家提出,老年受众是付费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之一。因此付费数字电视要兼顾老年人,启动老年市场。 4.移动电视,强制收视的是与非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移动电视的发展迅速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它具有覆盖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 对于公交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公交移动电视的强制性传播使得受众身在公交车上,没有选择电视频道的余地。这种受众被动接收状态,无疑会降低公交移动电视的收视率,然而目前尚无良策改变这种状态”。 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他们提出:“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巨大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等候电梯等短暂的无聊空间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还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这种强制收视的缺陷:“公交移动电视虽然为乘客提供了电视节目,但也必须保护乘客的公共利益”。 5.博客,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 从2002年博客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2005年对博客的研究依然方兴未艾,较之于以前的研究更加深入,而且考量的角度更加多样化。博客的发展使得有的研究者对其充满了信心,“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也的确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能力,同时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无论是否走向商业道路,无论是否代表个人或机构或政府组织,博客们有望成为公众的网络信息代言人。” 还有学者对博客传播中的传者进行分析,认为博客实现了多重的传播效果,“即横跨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3种类型。”同时,还指出博客传者的传播动机与“外部环境的挤压、内心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几方面的因素有关。 从传播学角度对博客的研究中,有学者总结了博客的传播模式及传播性质,认为“博客突破传统的网络传播,实现了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 对于博客的自由问题,有学者认为,博客的即时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话语自由,这种自由颠覆了“把关人”的概念,但事实上,博客世界里的自由同时也带了很多负面的东西,需要网民有自律的意识。 6.播客,新一代的广播? “播客”是2005年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的又一个让人们耳目一新的词汇。“同21世纪初低调诞生的博客相比,播客似乎一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注。”“通常指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网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 2005年8月,上海还举办了中国首届播客大赛。对于“播客”的研究始终避免不了与“博客”的对比。有人认为,“如果说博客是新一代的报纸,那么播客就是新一代的广播。” 朱红梅撰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播客”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认为,播客实现了从文字传播向音频、视频传播转化,增加了娱乐成分。播客还满足了人们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的需求,同时还加强了媒介汇流与互动。并且,播客将来会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免费走向收费,免费与收费播客共存。 四、简短结语 总体上说,2005年学界对新媒体的研究比较充分,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多,各主要核心期刊都开辟了相关的专题,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相关的研究文章有30篇之多,但研究的重点基本上比较集中,话题相似,创新不多,一些文章给人以重复、雷同之感。一些学者所提出的观点比较肤浅,有的提出了问题却并没有阐述解决途径。 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 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s)、动画(Animation)和声音(Sound)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使计算机由办公室、实验室中的专用品变成了信息社会的普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 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集成性 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 (2)控制性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 (3)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 (4)非线性 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将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以往人们读写方式大都采用章、节、页的框架,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将借助超文本链接(Hyper Text Link)的方法,把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5)实时性 当用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 (6)信息使用的方便性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偏爱和认知特点来使用信息,任取图、文、声等信息表现形式。 (7)信息结构的动态性 “多媒体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征重新组织信息,增加、删除或修改节点,重新建立链 1.2 文件 表示媒体的各种编码数据在计算机中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的,是二进制数据的集合。文件的命名遵循特定的规则,一般由主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主名与扩展名之间用"."隔开,扩展名用于表示文件的格式类型。 1.3 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及特点 (1)文本 文本是以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信息形式,它是现实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用文本表达信息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它主要用于对知识的描述性表示,如阐述概念、定义、原理和问题以及显示标题、菜单等内容。 (2)图像 图像是多媒体软件中最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决定一个多媒体软件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 (3)动画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也包括画面的缩放、旋转、变换、淡入淡出等特殊效果。通过动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许多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迁生动有趣。合理使用动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声音 声音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最方便、最熟悉的方式之一。在多媒体课件中,按其表达形式,可将声音分为讲解、音乐、效果三类。 (5)视频影像 视频影像具有时序性与丰富的信息内涵,常用于交待事物的发展过程。视频非常类似于我们熟知的电影和电视,有声有色,在多媒体中充当起重要的角色。 1.4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是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两部分组成。 一、 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 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硬件除了常规的硬件如主机、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显示器、网卡之外,还要有音频信息处理硬件、视频信息处理硬件及光盘驱动器等部分。 (1)音频卡(Sound Card) 用于处理音频信息,它可以把话筒、录音机、电子乐器等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A/D)、压缩等处理,也可以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的声音信号通过还原(解压缩)、数模转换(D/A)后用音箱播放出来,或者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 (2)视频卡(Video Card) 用来支持视频信号(如电视)的输入与输出。 (3)采集卡 能将电视信号转换成计算机的数字信号,便于使用软件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剪辑处理、加工和色彩控制。还可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输出到录像带中。 (4)扫描仪 将摄影作品、绘画作品或其它印刷材料上的文字和图像,甚至实物,扫描到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加工处理。 (5)光驱 分为只读光驱(CD-ROM)和可读写光驱(CD-R,CD-RW),可读写光驱又称刻录机。用于读取或存储大容量的多媒体信息。 二、 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 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必须在原基础上扩充多媒体资源管理与信息处理的功能。 多媒体编辑工具包括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声音编辑软件以及视频编辑软件。 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创作工具(Authoring Tools)用来帮助应用开发人员提高开发工作效率,它们大体上都是一些应用程序生成器,它将各种媒体素材按照超文本节点和链结构的形式进行组织,形成多媒体应用系统。Authorware、Director、Multimedia Tool Book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阅读全文

与媒体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