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经济适用房税费怎么收
你不说我抄也知道满5年了,因为没有满5年,国家是不允许交易的。
个税:成交价的1%
契税:90平米以下1%,90-144㎡收1.5%,144㎡以上3%
营业税免,
土地出让金:大概就是20多一个平方。(按建筑面积算)
其他还有一些,合同印花税、土地勘测税、工本费等,加起来也不过几百元。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2. 经济适用房交易的非税是如何计算的
2016经济适用房买卖最新政策:
1、经济适用房规定未满5年不得正式上内市交易;
2、政策规定满5年后,补交土地出容让金把经适房转为商品房后就可以合法销售,补价后房子就成为一般的商品房,不是经适房,房产证不会再有“经济适用房”字样;
3、目前还未满5年情况下,签署的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补价是用来缴纳土地收益等价款的,由于购买时政府对房屋有补贴,所以相应的增值部分应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政府,用于后续的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至于比例的大小,各市规定的百分比各不相同,而且有的是以差价为基数乘以百分比,有的是以目前的市价为基数乘以百分比。
3. 经济适用房非税计算
2016经济适用房买卖最新政策:
1、经济适用房规定未满5年不得正式上市交易内;
2、政策规定满5年后,补交容土地出让金把经适房转为商品房后就可以合法销售,补价后房子就成为一般的商品房,不是经适房,房产证不会再有“经济适用房”字样;
3、目前还未满5年情况下,签署的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补价是用来缴纳土地收益等价款的,由于购买时政府对房屋有补贴,所以相应的增值部分应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政府,用于后续的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至于比例的大小,各市规定的百分比各不相同,而且有的是以差价为基数乘以百分比,有的是以目前的市价为基数乘以百分比。
4. 划拨土地改出让土地为什么要交出让金划拨地和出让地有什么区别
划拨土地改出让土地要交出让金进行各种用于征地、开发、支农、建设等支出。
《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支农支出和城市建设支出等。
《土地管理法》规定:在土地国有的情况下,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土地出让的高低与土地的用途、位置和土地出让年限紧密相关。土地出让金一般一次性支付。但有的土地的出让金金额巨大、办理出让手续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也有多次支付的形式。
土地出让金,实际上就是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若干年限的地租之总和。现行的土地出让金的实质,可概括为它是一个既有累计若干年的地租性质,又有一次性收取的似税非税性质的矛盾复合体。
土地出让金具有地租而非税性质。税收是国家作为管理者对纳税人为国家缴纳的经济义务,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土地出让金,将累计若干年地租总和,采取一次性收取,则又似有税收的非租性质。
划拨地和出让地的区别:
1、二者性质不同
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划拨:划拨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2、使用期限不同
划拨:划拨土地使用权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出让:出让土地使用权则有土地使用年限的限定。
3、取得方式不同
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协议、招标、拍卖。
划拨: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4、费用不同
出让:获取出让土地使用权要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
划拨:获取划拨土地使用权无需缴纳土地出让金,
5、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出让:土地所用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的法律形式的界定,是一种独立的物权,使用权人具有法定范围内任意的处置权,如转让、出租和抵押等。
划拨:划拨土地的土地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使用权人在行使财产权利时要受土地权人的控制或干扰,还不能成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物权。
(4)经济适用房非税怎么收扩展阅读
划拨土地如何转为出让土地:
1、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需要转让的,应当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一般为土地所在的市、县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出让手续,缴纳土地出让金。应缴出让金最低不得低于该出让土地价格的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了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其中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所以具体地块的使用年限是按上述规定,在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的,不一定都是70年。
3、划拨土地补办出让手续的,出让年限自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