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论改革开放对海南经济的影响

论改革开放对海南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8 14:02:18

1. 为什么说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经济特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寻找新的方位,把握好新的战略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型产业加快增长。2017年,海南12个重点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旅游业,互联网产业,金融服务业,会展业等多个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论改革开放对海南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海南因改革开放注意事项:

40年的实践表明,开放也是改革,大开放促进大改革,深层次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全面开放推动全面改革。

对于海南而言,闯出发展新路子,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需要一个能够有力牵动体制机制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这就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旅游消费水平,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是党中央赋予海南经济特区的新使命,将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和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生动范例,成为这个新时代的新亮点。

2. 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确实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中国的GDP大幅度增长.不过这种增长是以大内量耗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容为代价的,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的加工中心,中国所耗费的能源占世界的1/3.可是所取得的效益确实很低.所耗费的人工最多.中国人的工资很低,生活条件还很差.大部分增加的社会财富,都落入了少数人的手中.致使中国成了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38.官方统计,实际上已经达到0.56.已经超过0.4的危险线.这就是不管黑猫是白猫逮住耗子是好猫.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结果.也就是说为了经济的发展可以不顾公平.不过邓小平同志还说,等到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就要考虑公平,就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3. 改革开放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放和抄发展社会生产力,提袭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3)论改革开放对海南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回顾3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探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进一步指导实践。

改革开放指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4. 改革开放30年来海南省的变化(只要海南省的)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至2004年底,全省有2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4个县,6个民族自治县,1个经济开发区,1个办事处(西南 中沙群岛 办事处,县级);基层设置180个镇,20个乡,18个街道办事处。

地级市:海口市、三亚市

县级市:五指山市、 文昌市 、琼海市、万宁市、儋州市、东方市

县: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临高县

自治县: 白沙黎族自治县 、 昌江黎族自治县 、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

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

海 口 市(地级)
(辖4个区24个镇17个街道办事处)
区:龙华区、琼山区、秀英区、美兰区
镇:长流镇、新埠镇、城西镇、西秀镇、海秀镇、灵山镇、演丰镇、大致坡镇、甲子镇、三门坡镇、龙泉镇、龙桥镇、三江镇、云龙镇、红旗镇、大坡镇、旧州镇、龙塘镇、新坡镇、永兴镇、遵谭镇、东山镇、石山镇、府城镇
街道办事处:博爱、白龙、国兴、蓝天、海府、 白沙 、海甸、人民、和平南、 中山 、大同、金贸、海垦、滨海、金宇、秀英、海秀

三 亚 市(地级)
(辖5个镇):崖城镇、天涯镇、凤凰镇、田独镇、海棠湾镇

五指山市(县级)
(辖3个乡4个镇):冲山镇、毛阳镇、番阳镇、南圣镇、毛道乡、水满乡、畅好乡

文 昌 市(县级)
(辖16个镇):文城镇、会文镇、重兴镇、东路镇、冯坡镇、潭牛镇、抱罗镇、锦山镇、铺前镇、翁田镇、龙楼镇、东郊镇、文教镇、昌洒镇、蓬莱镇、东阁镇

琼 海 市(县级)
(辖12个镇):嘉积镇 长坡镇、塔洋镇、大路镇、万泉镇、潭门镇、博鳌镇、中原镇、龙江镇、阳江镇、石壁镇、会山镇

万 宁 市(县级)
(辖12个镇):万城镇、龙滚镇、山根镇、和乐镇、北大镇、后安镇、大茂镇、长丰镇、东澳镇、礼纪镇、南桥镇、三更罗镇

儋 州 市(县级)
(辖17个镇):那大镇、南丰镇、雅星镇、和庆镇、大成镇、新州镇、光村镇、东成镇、中和镇、峨蔓镇、兰洋镇、王五镇、排浦镇、海头镇、木棠镇、白马井镇、三都镇

东 方 市(县级)
(辖2个乡8个镇):八所镇、感城镇、三家镇、板桥镇、四更镇、新龙镇、大田镇、东河镇、天安乡、江边乡

定 安 县
(辖10个镇):定城镇、新竹镇、龙湖镇、雷鸣镇、龙门镇、岭口镇、翰林镇、龙河镇、黄竹镇、富文镇

屯 昌 县
(辖8个镇):屯城镇、南坤镇、新兴镇、西昌镇、坡心镇、南吕镇、枫木镇、乌坡镇

澄 迈 县
(辖10个镇):金江镇、老城镇、永发镇、文儒镇、瑞溪镇、家乐镇、中兴镇、桥头镇、福山镇、仁兴镇

临 高 县
(辖11个镇):临城镇、东英镇、波莲镇、调楼镇、新盈镇、南宝镇、加来镇、和舍镇、多文镇、博厚镇、皇桐镇

白沙黎族自治县
(辖7个乡4个镇):牙叉镇、七坊镇、打安镇、邦溪镇、南开乡、元门乡、阜龙乡、细水乡、青松乡、金波乡、荣邦乡

昌江黎族自治县
(辖7个镇):石碌镇、昌化镇、海尾镇、七叉镇、十月田镇、乌烈镇、叉河镇

乐东黎族自治县
(辖11个镇):抱由镇、万冲镇、大安镇、志仲镇、千家镇、九所镇、利国镇、黄流镇、莺歌海镇、佛罗镇、尖峰镇

陵水黎族自治县
(辖2个乡9个镇):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辖3个乡6个镇):保城镇、什玲镇、加茂镇、响水镇、新政镇、三道镇、毛感乡、南林乡、六弓乡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辖3个乡7个镇):营根镇、湾岭镇、红毛镇、黎母山镇、长征镇、中平镇、和平镇、什运乡、上安乡、吊罗山乡

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地永兴岛
【简述】
2003年全省经济在面临“非典”疫情冲击的严峻形势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当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69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增幅高于上年1.2个百分点,自1995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1.35亿元,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171.92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268.42亿元,增长7.7%。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5%、37.0%、30.5%。
全省经济继续在景气区间运行,其中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平均为124.4,比上年上升9.5个百分点;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指数平均为124.3,上升9.1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200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6.34亿元,增长22.4%,增速较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6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0.8%。从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看,资本形成为54%(其中固定资本形成对全省生产总值贡献率为49%),最终消费为38%。二是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已由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增长,由外生性增长转变为内生性增长。据对全省420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跟踪监测,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0.3%,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企业自主性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3年对工业的企业自主投资达66.3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由上年的16.6%迅速上升至27.8%,增幅为109.9%,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8.7%。

【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农业增加值251.35亿元,比上年增长9%。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种植业产值152.57亿元(当年价),增长7.3%。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继续减少,瓜菜、水果等优势产业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全年粮食产量195.85万吨,减少3.7%;瓜菜343.82万吨,增长6.4%;糖蔗402.08万吨,增长7.3%;水果148.05万吨,增长6.4%。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畜牧业产值64.77亿元(当年价),增长7%。肉类总产量52.57万吨,增长5.8%。渔业生产快速发展。渔业产值103.11亿元(当年价),增长12.7%。水产品产量123.07万吨,增长12.6%,其中海水产品104.15万吨,增长13.4%。在海水产品中,海洋捕捞89.56万吨,增长13.5%;海水养殖14.95万吨,增长15.4%。林业生产增长较快。林业产值53.33亿元(当年价),增长7.8%。人工造林面积7.52万公顷,增长251%;森林覆盖率54.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热带作物稳步发展。年末热带作物总面积49.93万公顷,增长3.7%。橡胶干胶产量31.6万吨,增长4.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19.74万千瓦,增长4.5%,其中排灌机械动力36.04万千瓦。有大中型拖拉机4547台。化肥施用量(折纯)86.08万吨,增长13.3%。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7.73万公顷。

5. 分析海南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海南省经济增长的办法,2000字左右

海南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2003年,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到1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在85%以上。但目前对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把握还不够全面,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全面掌握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的覆盖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统计数据库系统,全国开展了从2004年6月开始筹备,至2005年6月结束的历时一年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作为此次海南省经济普查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认真完成了普查任务,掌握了海南经济金融发展的第一手资料。[1]本文在这些原始资料基础上,对海南省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对促进海南省经济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海南省经济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经济普查获取的数据,我们全面了解了海南省金融机构目前的发展状况。总体来讲,金融业对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身改革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城市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县域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发展支持不力。普查数据显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48%的金融机构集中在海南经济实力最强的海口、三亚两个城市,同时,这两个城市还拥有政策性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分设的大量网点。[2]不仅如此,各家商业银行普遍上收县级分支机构的贷款权限,有的甚至是逐笔报批,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成为单纯的吸纳存款的网点,通过上存形式将本就十分稀缺的县域资金源源不断地向大城市、大企业输送,其结果是由于信贷资金投放的高度集中,不仅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不高,而且埋下很大的潜在金融风险。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发育不充分。大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县域商业银行经营网点稀少而且规模小,县域发展资金匮乏,县级农发行基本成为“粮食收购银行”,业务萎缩,功能单一;农村信用社虽然是农村金融的主力,但目前海南农村信用社存在着从历史包袱到观念到管理的一系列问题,支持“三农”已是勉为其难,从事其它信贷业务也显得力不从心。农村金融服务这种格局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海南省经济发展缺乏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在海南省有服务于大中型企业的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服务于“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却缺乏服务于中小型企业和私营个体业主的小型商业银行。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非国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属于民营企业。据了解,2004年末海南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约5.8万户,正在营业中的企业约2.34万户,约占注册企业的40%,而在营业的企业中,98%以上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潜力大,发展速度快,但由于投入资金少,规模小,不符合各大商业银行严格的信贷条件,加上海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匮乏(仅2家),且资本实力薄弱,造成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融资难。可见,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海南省经济发展速度,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欠佳,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相对较好。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经营效益欠佳。这有历史包袱的原因,也与经营理念更新缓慢、股份制改革滞后等原因分不开。值得提出的是,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自身定位方面趋于相同或相似,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眼光也共同盯着规模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而发展最快、最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主、个体户却较少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成立时间晚,在资金规模、品牌效应方面比不上国有商业银行,但由于经营理念很早就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经营灵活,人员素质高,国际化和专业化的程度高,在金融创新特别是在中间业务发展上领先于国有商业银行。因此,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海南的经营网点不多,但经营效益却比国有商业银行好。

二、促进海南省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建议

透视海南省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有些是由于经济发展历史上遗留下的问题,有些是在当前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消除海南省目前经济和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的因素,本文认为:

1.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岛外资金投入。[3]解决目前海南省资金总量不足的问题,光盯着信贷资金是不够的,要大力吸引省外资金,包括国外资金进入海南省的资金流转过程,不断增加社会资金总量和资金流转。可以通过选择一批好项目,争取省外大型企业投资,争取国外投资。海南省目前的博鳌亚洲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其品牌效应已经引来了中信集团百亿资金的后续投资,直接使琼海和万宁这两个县市受益,不仅如此,其辐射效应将影响海南省东部地区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目前即将建设的还有中海油东方化工城项目,这些省外资金投入和大项目的引进,对迅速提高了海南省的经济实力,保持海南省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其意义无疑是深远和巨大的。

2.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促使其成为支持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4]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收缩县域分支机构,因此,地方县市金融服务将出现缺位,做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是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要在省政府的指导下,赶上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后一班车,加快改革步伐,明晰产权关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逐步向现代商业银行方向转变。二是国家要继续帮助农村信用社彻底解决历史包袱。建议国家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分批拨付财政资金,逐步冲销农村信用社历史上因政策调整形成的呆坏账,并通过适当降低营业税和所得税率以及减少存款准备金率、放松利率管制等途径进行必要的扶持。三是银监会要放宽政策,业务范围上允许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拓宽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范围,如可办理农村保险、买卖债券和证券业务等,增强“造血”功能,夯实家底。

3.稳步推进银行业改革,促进理念和经营策略的转变。一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步伐。普查数据表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后,经营效益明显提高,说明股份制专业化改造是国有商业银行摆脱目前困境的正确出路,而且改革时间、力度均与效益成正比。改革越早,就越早受益;改革力度越大,就受益越多。[5]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性商业银行的功能,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不足。海南省经济基础薄弱,在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公共产品行业发展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由于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基本不愿涉足这些社会效益高、投资回报时间长、收益不明显的大型公共产品项目,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发挥政策性财政资金的作用。海南省应尽量争取中央在琼投资,同时争取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完善与经济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行业建设,为省外和国外资本在海南的投资和开发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4.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这需要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共同努力。在贷款方式上,银行方面尽量简化手续,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在贷款利率上,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灵活定价;在贷款担保上,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担保。目前在澄迈进行的中小企业贷款试点的“信用协会”,就是一个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国家开发银行提供贷款支持,风险由政府、担保机构、企业共同负担,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组织,是海南省为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做出的有益尝试。

5.整顿海南资本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要通过整顿和规范海南资本市场,使其规范化、法制化,还其生存和发展的清洁环境,重新树立投资者对海南资本市场的信心。一是要进一步整顿金融秩序,打击各种非法金融活动,防止资金过度分流;二是要在规范的基础上,稳步发展资本市场,防止对股票市场的过分投机,避免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给银行带来的巨大冲击;三是要解决好资金分流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问题,引导资金流向海南省经济发展最需要的行业和领域。

6. 今年是海南改革开放20周年,请问改革开放对海南的影响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近20年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海南特区的生命线。 第一,改革开放改变了海南的命运。海南岛位于中国南端,是历来被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边缘化的海岛,一向默默无闻、孤悬海外,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而正是这个贫穷落后的海岛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骤然被推上改革开放的前沿,一跃成为中国唯一省级建制的大特区。还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就十分重视加快海南岛的开发建设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2月就提出开发海南岛的战略构想,指出:“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到一个重要的阶段,市场取向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发展,迫切需要选择一个新的、更大的改革开放试验田,正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作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促成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崛起,使海南从国防前哨转变为改革开放前沿,从而历史性地改变了海南的发展轨道。 第二,改革开放改变了海南的面貌。从1983年中央决定开放海南岛起,海南的落后面貌迅速发展变化,尤其是建省办经济特区后,一系列先行改革开放试验,使海南快速地实现了由比较封闭到对内对外全面开放、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转变,吸引外资140多亿美元,从而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新的生机,造就了海南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近20年中,海南经济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人民生活总体进入小康水平。 第三,改革开放是海南特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近20年历程中,出现过两次潮起潮落,既创造过令人瞩目的辉煌,也经历过曲折的发展,事实充分表明,什么时候勇于变革、敢立开放潮头,什么时候就能把握好机遇,发展就快,就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胜利前进;反之,思想保守,过于求稳,改革开放迈不开大步,发展就缓慢,特区事业就会出现停滞。

麻烦采纳,谢谢!

7. 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GDP增长显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
1979-2004年我国GDP平均每年递增9.6%,而同一时期世界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4%之间。在这26年中,有将近一半年份的年增长速度超过了10%。人均GDP的增长态势与GDP总量增长基本类似,1979-2004年我国人均GDP平均每年递增8.3%。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巨大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巨大的改善,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全球的亮点区域,与发达国家无本质区别。中央政府现在每年拨款60多个亿解决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用电与城市用电实行同网同价;87%的农村通客运班车;为修建沼气池解决燃料问题的农户补贴1000元以保护部分地区生态平衡;2007年9月起全国农村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新型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三)东部地区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东部地区结构调整趋于优化,经济发展的集约性进一步体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部地区经济形势总体比较稳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幅同比分别提高了3.78、15.54和13.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发达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迅速提高。
(四)三十年投资建设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30年前,中国老百姓还在为购买生活必需品大费周折,30年后,他们可以在商品丰富而充足的市场上随意购买。巨大的反差告诉我们,3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独领风骚。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年均近10%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翻番增长。到2007年,我国GDP达到24.66万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五)城乡消费迅速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强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消费增幅的差距不断缩小。2006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1543亿元,城市和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2002年增长64.3%和48.4%,年均增速分别为13.2%和10.4%。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21.3%提高到2006年的30.2%,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2.5个百分点提高到4.1个百分点。与上年增幅相比,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额的差距也逐渐缩小,由2002年的7.7个百分点缩小到2006年的1.7个百分点,表明城市消费一头热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

8. 结合改革开放相关理论,谈一谈为什么说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海南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供内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容发展稳中有进、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型产业加快增长。2017年,海南12个重点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旅游业、互联网产业、金融服务业、会展业等多个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阅读全文

与论改革开放对海南经济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