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G20峰会后,中国经济政策应该怎么转变
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凸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负责任体现在对宏观形势的客观判断上。8年前,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同舟共济,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本次杭州峰会,世界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当口。中国会同参会国家和组织客观研判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情况,认为世界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正是基于这种客观的判断,才为峰会取得系列成果奠定坚实基础,也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严谨态度。负责任体现在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应对上。本次峰会中国结合五大发展理念,给世界经济发展开出了“中国药方”,提出了“中国方案”。最后,各方努力下,杭州峰会形成了“五大决心”的成果: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正是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负责的公心,才能形成各方的共识。负责任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上。杭州峰会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全球宏观政策、可持续发展均需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话语,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助力。在中方的推动下,杭州峰会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代表性最广泛的一次峰会。峰会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和《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正是重视发展中国家,才会取得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成果。相信,此次会议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让二十国集团从杭州再出发,引领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㈡ 如何理解g20杭州峰会的重大意义
中国举办G20峰会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乏力。
比如美国的经济增长稍有起色,但仍然不够稳定;欧盟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比较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危机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难民和恐怖袭击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日本经济一直在恢复增长和衰退之间挣扎,虽然日本民众对安倍经济学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日本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却令人失望,一直处于低位徘徊。
二、由于各国的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一些国家企图借用所谓公平贸易、绿色环保、保护知识产权等名目扼杀自由贸易的原则。
不断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并封闭自己的市场,打击对方国家贸易的进展。这种情况如果不遏制,新的贸易壁垒将不断以变种的形式出现,也会危害到整个世界贸易的局势,导致世界贸易总量下降。
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石油、煤炭、钢铁、天然气、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普遍下滑,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新兴工业国家也面临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调整,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引领能力和贡献度正在下降,后续的增长动力严重不足。
四、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对本次G20杭州峰会充满期待。世界经济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对策解决,需要提振信心,而这恰恰是G20杭州峰会的优势所在。
1、分享经验,提振信心。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长期较快增长,中国本身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提振人们对世界经济的信心,中国可以通过G20峰会,分享这些有益的经验,促进全世界人民提高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2、制定务实、宏大的经济发展计划。
中方正在同各方一道,力争打造G20杭州峰会十大成果,即制定创新增长蓝图,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制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制定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深化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创立三位一体的反腐败合作,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合作倡议,制定创业行动计划,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尽早生效。
这样的增长思路和计划,有助于得到各国的普遍理解,更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其中的增长蓝图,贸易增长战略和国际金融改革,都有助于释放现有的经济能量,采取更开放的原则,促进世界经济整体的增长。
3、G20杭州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抓住了当前世界经济的要害,如果能够落到实处,不仅是对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一种指导,也是促进未来5到10年间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务实的路线图。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亟需创新经济的引领。这就需要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联动是指首先要进行各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和河流运输、航空运输、油气管线、电力输送、海底电缆和通讯系统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体制和政策的互联互通,这样才能极大地缩减经济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增长。包容是指让世界经济的增长,惠及到各种各样的国家,惠及到各个层面的人民大众,促进公平公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㈢ 本次g20中国提出了哪些观点
升为领导人峰会。2009年9月举行的匹兹堡峰会更是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与G7或G8不同的是,G20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最广泛地代表了世界各地的发展状况。同时,G20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运作,这让新兴市场国家同发达国家能够在相对平等的地位上就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交换看法。
此外,G20会议的重要决定并不是简单而无实质意义的声明,相反地,这些决定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G20机制已形成以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G20平台所具备的这些突出特点,为中国全面深度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关注中国成就,认识、理解以及接受“中国方案”提供了机遇与可能。
其次,G20平台在强化中国国际地位的同时,促使中国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一直以来有声音认为,“G20是西方国家无法挽救经济失败转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治理成本和责任的机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拿去挽救西方经济,是不折不扣的‘冤大头’”。这种声音看到了“西方认识到原有全球治理机制的不足,进而转向寻求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全球治理理念和机制”的特点,但同时却片面地看待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所作出的贡献,忽略了G20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对外依存度接近50%。世界经济的冷暖中国总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与日俱增。G20为中国提供自身方案和意见,为世界了解中国思路和能力提供了良性互动的平台。在危机应对时,中国对国际金融改革的意见,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对态度,都通过G20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得以充分展现;在治理转型时,中国所强调的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诸多倡议,也为世界所熟知,并在各国政策协调中得以具体体现。从这个角度看,G20不仅是个需要中国的平台,也是个有利于中国的平台,不仅强化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拓展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
此外,G20平台有效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治理中的话语权,让世界能够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中国。中国经历了30余年快速发展,逐步融入全球治理体系。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也稳定在30%以上。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对世界所作出的贡献与中国所应得到的尊敬以及话语权是不匹配的,即便是现在,中国在有关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仍与自身实力不匹配。G20的出现,客观上是提供了让中国发言的平台,也提供了世界观察中国方案的窗口。
当前,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机制进行“增量”的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中国倡议推动成立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这与G20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无关系。
即将举行的G20杭州峰会,将是中国首次以主席国的身份参加。这次会议的举行,恰逢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放缓的关键时刻,全世界对这次会议也抱有不小的期待。这种背景让G20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及规则制定提供了一个全世界聚焦的机会,中国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来展现自身在改革、发展和开放中的宝贵经验,如何引导国民有更多的世界意识,如何积极在世界经济“增量”改革中发挥作用,都是值得期待的看点。
㈣ G20 会议给中国人带来什么机遇
继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中国即将迎来又一重磅主场外交——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主办G20峰会使中国再次置身于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不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同时也会给中国的长远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杭州峰会首次将创新纳入G20议程并作为第一主题,将“创新增长方式”作为重点议题。峰会上,各成员将就制定《G20创新增长蓝图》达成共识,出台《G20创新行动计划》,并在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领域制定具体行动计划,这与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中国不久前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5强,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中的“领头羊”。同世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与融合发展,也将为中国经济创新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业态与世界同步前进,也将为中国老百姓带来更多便捷和实惠。
提振世界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当前悲观预期笼罩世界经济,唱空中国经济的负面声音随之增多,“危机论”、“崩溃论”、“拖累论”等论调不绝于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G20杭州峰会适逢其时,为外界了解中国经济现状,把握未来发展前景搭建了有效平台。各国领导人及各界代表将通过聆听中国领导人的权威阐释,同中国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中国产业发展现状,见证中国经济蓬勃向上的势头,感受未来发展强劲有力的脉搏。
营造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利环境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增速放缓,保护主义、排外主义抬头,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风险。近来,中国企业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投资遇阻。
本次峰会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确立为四大重点议题之一,呼吁G20成员发挥全球贸易大国作用,推动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并采取制定《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等具体举措。这将有助于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有利于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也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
增强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声音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乏力,风险和不确定性突出,暴露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失灵失效的现实。各方日益认识到,改革完善现有治理机制,增强发展中国家发言权和代表性,进而凝聚最广泛的国际共识刻不容缓。
杭州峰会上,中国将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关注减贫、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并重启沉寂多年的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等。
这将充分彰显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领导力,带动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自主发展,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身为地球村的一员,开放的中国早已与世界密不可分。G20杭州峰会将树起一面旗帜,在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也将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㈤ 说一说G20峰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12日落幕,会议通过《首尔宣言》,同意设立衡量贸易失衡的“指标性指引”,明年上半年进一步商讨细节。美国提出的诸多动议没有获得广泛认同。此次峰会显示美国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都已大大削弱,而由于中期选举大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跛脚”迹象也逐渐明显。 确定了:排除贸易保护主义,并消除阻碍发展中国家增长的障碍。奥巴马12日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各国领袖却反应冷淡。奥巴马无法化解外界对美国故意让美元贬值,以促进出口的疑虑。美国指控他国操纵汇率,联准会砸6000亿美元买公债,才是不折不扣的操纵汇率。尽管达成协议的机会不大,但是美国企图拿中国汇率说事,迫使人民币升值的意愿落空。明年仍是谈判关键年。
㈥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要加入G20集团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G20是一个名片,加入G20后就被承认是一个发展大国,也证明了本国在世界经内济中的地位,这是一个身份容的象征,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加入G20集团。
G20集团促进各国经济的合作,带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讨论和研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㈦ 2016年G20峰会对杭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G20峰会将给杭州 带来三方面效应
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美誉度 有助于招商引资与转型升级 极大提升杭州市民幸福指数
2016年G20峰会花落杭州,让人艳羡,让人期待。
G20是一个大国俱乐部,其构成兼顾了全球最为重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成员包括了发达国家中最为重要的“七国集团”,也包括了发展中国家中最为重要的“金砖五国”,涵盖面广,代表性强,GDP占全球经济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
中国主办G20峰会,源于中国贡献
中国主办2016年G20峰会,源于中国在G20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全球的重要贡献。自G20成立以来,中国出席了历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和峰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G20会议机制升格为领导人峰会,此后,中国国家主席不仅出席了历次峰会,而且在会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对全球经济的立场,提出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主张,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负责任大国”的角色。依靠G20平台,中国不仅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也在防范经济危机、保障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航者。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3年的5年间,中国一国贡献了全球总GDP增长量的37.6%,起到了全球经济火车头的作用。2014年以来,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达到1/4。中国的贡献,不仅首先源自中国自身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更是来自于增长路径的设计和互利共赢的实际行动。
我们相信,杭州一定能够交出一份令各方满意的答卷
G20峰会花落杭州,将带来三个方面的效应。
有助于提升杭州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对于中国来说,杭州无疑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国际上,客观地说,杭州没有拥有相应的知名度。笔者近年来多次外访,所到之地,很多外国人知道上海,那是东方国际大都市;知道温州,那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知道义乌,那是世界级的小商品集散地。但是,很少人知道杭州,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遗憾。G20峰会花落杭州,给了杭州一个极好的机会。G20的领导人汇聚杭州,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媒体人、全球企业家和大量游客。届时,杭州必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杭州的曝光率大为增加。G20峰会会让全世界的人关注杭州、了解杭州,必将极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知名度,如果我们办好了,也必将极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美誉度。
有助于杭州引进招商外资。招商引资是增加新资源、新要素、新动力的主要载体。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抓住招商引资这个关键环节。G20峰会,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企业家莅临杭州,直接了解杭州,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对接机会。不久前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开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开放性的政策理念和主张,体现了战略视野和政治远见。浙江省和杭州市要抓住G20峰会这一难得机遇,积极营造氛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对接全球优质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统筹发展。
有助于改善杭州环境、交通,提升城市生活品质。G20峰会是重要的国际盛会,我们要努力展现杭州最好、最美的一面,必须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期待古人所说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够再现。为了保障大会顺利召开,推进道路、机场、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设施,大会来宾使用只是一时,留下来都是杭州市民的宝贵财富,必然有助于提升杭州市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杭州市民的幸福指数。
G20盛会是对浙江省和杭州市的一次重要检验,对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组织能力是一个挑战,对杭州市民的文明素质也是一个检验。我们期待,我们相信,杭州一定能够交出一份令各方满意的答卷。
㈧ g20为什么对中国这么重要
对世界经济来说,杭州峰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节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货币与财政刺激成了世界多数国家应对危机过程中最常见的手段。然而,被部分国家近乎无限制使用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不但没有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繁荣,反而带来更多更严重的新问题和负面外溢效应。鉴此,中国提出把今年G20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首次把“创新”提到峰会主题当中,把创新增长方式、挖掘增长潜力作为峰会核心任务。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找到全球增长的新动能。
对全球治理来说,杭州峰会是从稳增长到促发展转型的节点。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的增长,是G20到去年为止的首要议程,这一议程把主要政策资源用到“稳增长”上。而去年的G20安塔利亚峰会,明确把G20的首要议程聚焦到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上来。这一目标体系涵盖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目标,而“增长”只是发展的一个“子集”。G20的使命,通过与联合国的全人类愿景相结合,实现了“转型升级”。今年,G20已将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的突出位置,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制定了行动计划。2016无疑是实践这一使命的破题之年,G20杭州峰会将是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节点。
对G20机制来说,杭州峰会是从危机应对到长效治理转变的节点。G20领导人峰会机制,最初是由于应对危机的紧迫需要而出现,而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则要求G20向长效治理转变。今年,G20已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建立了更多的部长级会议机制,为增强长效治理能力而强筋健骨。为实现全球性发展,G20杭州峰会还邀请了东盟主席国、非盟主席国、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以及77国集团主席国等参会,更好地体现了“包容”的主题。
对中国作用来说,杭州峰会是中国为世界作出经济贡献到提供“中国方案”转折的节点。说起全球经济增长和复苏,当然离不开中国。2008-2015年,中国贡献了全球GDP增长总量的47%,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火车头”。去年,全球贸易出现两位数负增长,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却从12.2%上升到13.8%,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着全球贸易局面。可以说,比对全球经济规模的贡献度,中国堪称“劳模”,当然中国还可以作出“更大贡献”。正因为如此,中国为此次G20杭州峰会作出了巨大努力,力求为形成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打造富有活力的世界经济提供“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各国都身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走出经济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中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因此,G20杭州峰会无论对于世界还是对于中国,都十分重要,都将是机遇。 收起
㈨ 经济学G20峰会关于人口和产业发展提供哪些共识
经济学g20峰会,关于人口和产业发展的提供的共识,就是人口是绝对的生产力,人口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㈩ G20峰会会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创新发展方式。各国要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特别内是通过财税、金融、投容资、竞争、贸易、就业等领域的结构改革,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结合,让创造财富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市场力量充分释放。我们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中方在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将互联互通作为核心议题之一。中国支持二十国集团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支持世界银行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并将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途径,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作出贡献。
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各国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
第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各国要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