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济持续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悖论。因为一个经济体无法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时候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动需求的强劲,而需求的强劲必然使物价指数上升,造成通货膨胀就是既成事实了。
通货紧缩往往与经济低迷和需求不足联系在一块,原因和通货膨胀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是一样的。
但是正所谓物极必反,当经济持续增长造成的通货膨胀达到极限之后,经济就会崩溃,进入通货紧缩和低增长时期。
而通货紧缩到了极限,经济就会在需求的刺激下逐渐恢复。此所谓一个经济周期。如是周而复始,概莫能外,而如何削峰填谷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也就成为经济学家重要的研究课题了。
(1)gdp的增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扩展阅读:
一、通货膨胀原因: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如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或平衡汇率(例如中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等原因增发货币。
通胀可能会造成社会财富转移到富人阶层,但一般情况下的通货膨胀都是国家为了有效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而采取措施无法避免的后果。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良性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
1、直接原因。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深层原因。
(1)需求拉动
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我国1979年至1980年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即是由财政赤字而导致的需求拉上。
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2)成本推动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二、表现形式
一般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作家三盅说:通货膨胀书写价格历史,供求关系描绘价格波段。(The decision of the price history is inflation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price curve is supply-demand relation.)
1、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2、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3、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4、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
5、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才是通货膨胀。
㈡ GDP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增长速度)与社会、经济生活之间的有何联系
电量增速与GDP增速
或能耗总量增速之间没有什么比率或公式,他们之间没有完全内一致的对比的基容础因素。因为电量的使用量的增减,受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新能源的替代减少用电量,GDP反而增加。又如节能减排,能耗总量减少了,GDP也反而增加。就像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水量大小有没有什么比率或公式一样。
㈢ GDP为什么一定要增长,增速为0可以吗
GDP一定要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每年新增大量就业人口,如果GDP不增长,意味失业率会上升;二是如果一国GDP不增长,那么将会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所以增长为0是不可以的。
㈣ 2018年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增长向好,那为什么GDP增速下降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6.8%、6.7%、6.7%、6.6%,呈现稳中微降的发展趋势,2017年全年GDP增长6.7%,比上年略微下降0.2个百分点,仍然保持在平稳较快的合理增长区间。从定性因素上分析,这种微幅波动下降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进入了微幅波动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GDP基数大幅提高,数据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有所减弱;我国政府对经济调控手段逐渐成熟,宏观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18年GDP仍将保持微幅波动状态。
(2)经测算,2018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继续小幅下滑,因此,若国家不出台强有力的刺激政策,那么我国经济实际增速将在其潜在增长轨迹上运行。
(3)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第一大国和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其经济政策的变动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战略下的单边贸易保护举措,不仅不利于中国的出口企业,也可能引发全球的贸易战,从而给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4)在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的基础上,2018年基础设施计划投资额继续大幅增长,依然成为带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然而随着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以及环保是否达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冲动得到有效约束;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剥离后,债券发行不足以满足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无法支撑投资规模的大幅扩张;而且美国政府的连续加息政策,可能使中国央行被动提升基准利率,从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2018年,在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毫不动摇、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下,房地产价格得到有效遏制,这一方面将限制和降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另一方面也会削弱房地产对家电、家具、建材等行业的拉动作用;另外,导致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持续低迷的主要因素(利润不断下滑、盈利前景恶化、信用风险上升、融资成本过高、投资领域受限、市场壁垒难以真正破除等)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仍将持续低迷。
(5)从经济先行指数角度来看,通过经济先行指数来判断经济运行趋势,是国际学术界进行经济预测的方法之一,根据中国社科院数技经所的中国经济先行指数(该指数由12个子指标构成),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是全年最高点,然后呈现平稳微幅下调的发展趋势。
以上来自网络,供参考。
㈤ GDP为什么一定要增长,增速为0可以吗
GDP增长才是经济在发展,一般我国的经济都在发展,所以都是在增长的。虽然GDP为零看似没有损失,但是物价再涨,如果为零的话,就是经济在退步。
㈥ 如何解释经济增速在下降,而gdp总量在上升
其实,来gdp也是增量。大致可以理自解为你的劳动产生的生产价值,在理想状态反映的是“生产效率”。
而,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采用GDP增速)下降,则意味着GDP增速下降~~~实际上,GDP仍然是在增加的。也就是说,你的生产效率仍然是在增加的,只是增加的速度变慢了。
~~这里,要强调一点,GDP本质也是增量。同等GDP,并不等同于同等财富占有量~~~你现在的生产效率跟人家一样,但是,人家已经这样维持了一百年了,可你之前却是远远没有达到这个GDP水平的,那么,你显然要相对穷的多。
㈦ 中国GDP增速放缓会有什么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全球增长。
《华尔街日报》1月31日报道,中国增长放缓的经济正在通过其主要贸易伙伴,对全球增长构成影响。报道称,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制造业及消费的下滑正在影响中国自亚洲其他国家、美国及欧洲的进口。多年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过去10年间,中国占全球进、出口增量的五分之一,并在欧元区金融危机等脆弱时刻充当了支撑全球市场需求的重要角色。
现在,全球各国均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影响。中国对半导体加工设备及智能手机配件的需求下降,使日本去年12月出口同比下降3.8%,创两年多来最大跌幅;尽管努力增加对华出口,但德国经济去年仅丝线1.5%的增长,为五年来最低水平;牛津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美国等主要大型发达经济体及其他亚洲国家去年的对华出口额同比下跌近10%。
澳大利亚投资公司AMPCapital首席经济师ShaneOliver表示,中国作为全球增长主要贡献者的角色如此重要,以致于中国经济增长一旦放缓,将对全球造成影响。在亚洲,中国增长的放缓使亚洲其他国家间商品出口,尤其是半导体产品出口的竞争压力加大;
对欧洲而言,2017年中国已成为欧盟在美国之后第二大出口市场,占欧盟出口份额由2007年的5.8%提升至10.5%,中国经济放缓的趋势是政治不确定性和贸易摩擦之外,欧洲经济面临的又一不利因素;在美国,中国市场销量下跌使一些美国制造商持续三年的业务蓬勃期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