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6 08:45:48

Ⅰ 高储蓄率对经济增长(GDP增长)的积极影响除了从资本积累角度,还能从哪些角度说啊

保值,增值...物价可能会下降...

Ⅱ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我想人均经济增长率跟很多因素有关,各国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拉动人均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不一样。

1、第一种增长率公式适合于象美国一样的国家,其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生地位,其生产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愿意工作的人都已经有工作做了,并且一天的工作时间已经不能再增加了,如工人不愿意多工作,多挣钱他们也不干,或者法律已经规定了最低休息时间,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想扩大生产规模多挣钱也不行了,因为他们雇不到工人,这样整个国家劳动力处于紧缺状态,劳动力的增长马上就会加入生产,人均收入不会因为人口的增长而降低。在这样的国家,经济要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率在劳动生产率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在这样的国家人均增长只跟技术进步率有关而跟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无关。

2、第二种增长率适合于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很多,很多人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如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动力,这样的国家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也就是跟储蓄率成正相关的关系。在这样的国家人口增长都将成为富余劳动力,所以人均经济增长跟人口是负相关的。当然人均增长率也跟折旧率成负相关,机器报废了也不能生产出产品了,而在发达国家固定资产更新不是问题。

我也没看过这方面的资料,只是一些自己的想法而已,请大家批评指正。

Ⅲ 储蓄与经济增长有何关系

储蓄增长,居民消费减少,经济增长减少。反之增加。
这是短期的说法。
从长期看,储蓄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宏观经济学里有个黄金储蓄率,是50%。超过50%就不能推动经济增长了。

Ⅳ 索洛模型中储蓄率的提高为什么会使经济暂时增长

首先,不要用嘴说用脑子想
数学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你一定知道资本的增长率k'=sf(k)-(n+g)k(假设无折旧)
n与g不受s的影响
而资本k是不能突变的,也就是说资本要积累,不能跃升
所以说当s变大时
k'是变大的
也就是说资本要增长
所以k也会逐步上升
资本要素的增长必然带来经济的增长
但是最终会再次均衡,所以经济增长是暂时的

Ⅳ 储蓄率增加会如何影响产量增长

The steady-state level of capital, and thus the steady-state level of output, depend positively on the saving rate. A higher saving rate leads to a higher steady-state level of output; ring the economy’s transition to the new steady-state, a higher saving rate leads to positive output growth. But(again ignor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long run, the growth rate of outputs equal to zero, and is thus independent of the saving rate.

资本的稳态,和产量的稳态实际上依赖于储蓄率。较高的储蓄率会导致产量达到一个较高的稳态;当经济转变为一个新的稳态时,较高的储蓄水平会引起产量的实际增长。但是(再忽略技术进步)从长期来看,产量的增长率等于零,因此与储蓄率无关。

An increase in the saving rate requires an initial decrease in consumption. In the long run, the increase in the saving rate may lead to an increase or a decrease in consumption. The long-run outcome depends on whether the economy is below or above the golden rule of capital, the level of capital at which long run consumption is maximized.

储蓄率的提高需要消费最初的减少。从长期来看,储蓄率的提高可能导致消费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这种长期的结果则取决于经济是否高于或者低于资本的资本指导原则,长期消费量在这种资本水平上是最大的。

Most centuries appear to have a level of capital below the golden-rule level. Thus, an increase in the saving rate will lead to a decrease in consumption in the short run but an increase in consumption in the long run. In thinking about whether or not to take policy measures aimed at changing the saving rate, policy makers must decide how much weight to put on the welfare of current generations versus the welfare of future generations.

多数国家都表现出资本水平低于资本指导原则。因此,储蓄率的提高会导致短期消费量的减少,但是会导致长期消费量的增加。在考虑是否采用政策方法来改变储蓄率时,政策制定者必须决定与下一代人的福利相比这一代人的福利有多大。

While most of the analysis of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capital accumulation, output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both physical and human capital. Both forms of capital can be accumulated, one through investment, the other through ecation and training. Increasing the saving rate and / or the fraction of output spent on ecation and training can lead to large increases in output in the long run.

虽然本章的大多数分析集中于实物资本积累的影响,但产量取决于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水平。两种资本形式都可以积累,一个通过投资,另一个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储蓄率或将产量的一部分用于教育和培训,从长远看可以引起产量的大幅度增长。

Ⅵ 储蓄率的提高会促进经济增长吗

储蓄并没有沉淀在银行,而是被贷出投资,但能否有收益则不确定,中国前几年的投资为什么能有高收益?因为有出口顺差;现在为什么投资放缓,乃至减少?原因就在于外需萎缩,而内需不振。
外需来自哪里?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借贷消费,如果没有借贷消费,那么不但中国的增长无法持续,就其本国同样萧条。
经济学有个人人皆知的节俭悖论,即古典学家坚持储蓄能发家致富,但凯恩斯却说,大家都节俭了,必定萧条。
新宏观主义认为:两者说的都是一定道理,之所以结论完全相反,就在于两者的视角不同,前者是从微观个体所言,后者则是从宏观整体而论,即前者是微观规律,后者是宏观规律,前者不需要考虑市场的容量与规模,后者则担忧其宏观边界。
单方面的提高储蓄,而不去设法解决最终需求瓶颈制约,那么到头来可能消费债务减少了,也就是次贷危机避免了,但产能过剩一定来临,恰如中国当前窘境,这一药方并不比美国的高明多少。
今年的孙冶方经济学论文获奖者刘鹤的《两次全球经济大危机比较研究》得出的第九条结论认为: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往往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大萧条后,世界在绝望中发生了凯恩斯革命。在这次危机中,虽然凯恩斯理论再一次获得生命力,但人口老龄化、全球产能过剩、资源约束强化所导致的潜在生产能力下降,加上劳动力市场更加“粘性”,使单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撞到天花板。同时,全球通缩压力、欧洲主权债务恶化等导致的负面效应显现,全球经济又一次进入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境地。前一段兴起的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相结合的不少研究引人注目,目前兴起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呼声提高,这说明全球都在等待着理论创新。这次理论创新可能围绕全球经济最实质和困难的问题展开:世界出现的总需求萎缩和资本、技术与劳动力在全球宏观配置失衡的局面,加上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陷入绝境,既带来本国的社会政治问题,也快速向全球传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尚无明确思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单个国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而大国相互合作又如此困难,急需提出一个可行方案,解决这个全球性的复杂问题。
显然,理论解决方案不是增加储蓄,这仅仅是经济学常识而已。

Ⅶ 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收入水平以及稳态增长率的

从短期看,更高的储蓄率导致了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增长率的增加。从长期看,随着资本的积累,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又落回到人口增长的水平。总之;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却实能够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即储蓄率的增长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

索洛稳态时满足sy=(n+δ+g)k即y/k=n/s+(δ+g)/s,代入数据即有0.2=0.2+(δ+g)/s,所以δ+g=0,即这是一个不考虑折旧和技术进步的简单索洛模型;

当经济达到稳态时,经济增长率即为劳动增长率为0.01,当储蓄率增加时只会暂时影响经济增长率,当再次到达稳态时,经济增长率依然为劳动增长率即0.01。

(7)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扩展阅读:

索洛指出,Gw和Gn之间的这种脆弱的平衡,关键在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劳动力不能取代资本,生产中的劳动力与资本比例是固定的假设。倘若放弃这种假设,Gw和Gn之间的“刀刃平衡”也就随之消失。基于这一思路,索洛建立了一种没有固定生产比例假设的长期增长模型。

索洛建立的模型向人们显示出:在技术系数可变的情况下,资本与劳动力比率具有随时间推移而向均衡比率自行调整的倾向。如若最初的资本与劳动力比率大,资本和产出的增加就会比劳动力的增加慢得多;反之,亦然。索洛是从资本与劳动力比率入手集中分析均衡(即稳定状态)增长路径的。

Ⅷ 急急急:储蓄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谢谢。

恩~节俭悖论: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越慢,储蓄总额也变少。中国储蓄率高达版40%+,gover-ment天天喊扩大内需就是权要降低他。
但是储蓄过低的话会使资金市场不充裕,影响利率和投资进而也影响经济发展,但这个问题可以由国际资本流入解决。美国储蓄率为负,但其依靠亚洲和产油国的美元流入,依旧增长。

Ⅸ 在索洛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率

中国的储蓄率过高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的适意性储蓄还没有达到版,所以中国人收入的大部分权都会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这也是中国内需拉动不起来的原因之一!要消除中国储蓄率偏高现象就要使得人们的适意性储蓄得以实现,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老百姓通过储蓄自己实现,二是政府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降低人们的适意性储蓄!只有当适意性储蓄实现之后,人们才会将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消费,才会真正实现其拉动经济的马车作用!

阅读全文

与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