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7月8日 09:44 2005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努力克服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好地完成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全区经济继续保持近年来增长加快、效益较好、稳定性和协调性增强的良好势头。全区生产总值4016亿元,增长12.5%;财政收入475.4亿元,增长17.7%。经济发展“双过千”目标胜利实现。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区域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0亿元,增长35%,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重大项目建设实现突破;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开放合作不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取得新成绩,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保建设得到加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农产品价格下降,使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空间受到挤压;煤电油运供求仍然偏紧,尤其是电力短缺的约束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和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为了加快推进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和平安广西建设,全面实现2006年发展目标, 建议: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制定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着力抓好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抓好农业支撑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动植物防疫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步伐,提高农业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措施,继续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 启动水稻良种补贴试点,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整合各渠道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
(二)积极促进工业快速增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加快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大力培育强优企业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重点行业生产集中度和整体技术水平;加大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开工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入园进区;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会展、信息咨询等生产型服务业,为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统筹抓好煤电油运供求衔接。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抓紧编制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规划和南北钦防城市群发展规划,启动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工程,加快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前期工作,促进沿海工业布局,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强中心城市和新设地级市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以及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城市产业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强重点镇建设,扩大产业和人口规模,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四)积极扩大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更多地运用市场和开放的办法筹措建设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进政银企合作,扩大直接融资,促进社会投资,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展筹融资渠道。进一步整合统筹政府各类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向重点领域、重要产业、重大项目、关键环节倾斜。把扩大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继续抓好自治区层面和各市层面统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新开工,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一批重大项目按计划竣工投产,切实抓好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成熟的项目储备,保持重大项目建设的连续性。
(五)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力度,下大力气抓好企业节能降耗,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
(六)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扎实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步伐,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继续深化投资、价格、财税、粮食流通、科教文卫、行政管理体制等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举全区之力办好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国内外资金规模。加快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化开发经营活动,积极推进利用境外资源性项目工作。
(七)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要切实关注民生,关心群众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重点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大龄失业人员再就业,把发展服务业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旅游、商贸餐饮、社区服务、养老、物业管理、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认真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开拓城乡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保持价格基本稳定。加快“两基”攻坚进程,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创新文化发展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加强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加快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高度重视和加强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抓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集中财力为民办好一批实事。
Ⅱ 就 如何看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来写一篇150
目前,广西县域抄经济发展存在的问袭题与困难有:
(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2)产业调整未能深度发展,增长方式式粗放。
(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4)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
总体上,广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需逐步优化升级,由原来的“一、二、三”传统格局变为“二、一、三”的工业化起步阶段格局,第二产业只比第一产业略强,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低于第一产业。在产业关联度方面,工业的发展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各县(市)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加工产品也因技术起点不高,更新换代慢,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第三产业没有很好地形成为农业、工业服务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广西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多是一些传统型行业的发展,而一些为社会化大生产服务的现代供销渠道、社会保障、融资市场、房地产、科技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Ⅲ 广西经济十强县
广西十强县 % O% P+ y$ z9 D, l5 s
县域经济单位/西部排名/全国排名/竞争力动态/竞争力等级/居民收入水平/科学发展环境
1广西平果县 33 235 相对稳定 B级 B级 A级 . A9 k$ U# _7 u0 f! z. |
2广西北流市 59 384 相对稳定 B级 B级 A级 8 b# s& L! |! O- v
3广西灵山县 66 422 相对稳定 C级 B级 A级 1 {* k: D4 F& O' I: l6 D) @
4广西柳江县 70 444 上升 C级 A-级 A级 . ^4 }9 c" W* c% f1 |6 R
5广西临桂县 77 467 相对稳定 C级 B级 A级
6广西合浦县 80 472 注意 C级 B级 A级
7广西武鸣县 82 477 相对稳定 C级 B级 A级 ' A7 }5 O: b' t7 V& L
8广西桂平市 85 487 相对稳定 C级 B级 A级
9广西鹿寨县 94 510 注意 C级 B级 A级
10广西扶绥县 97 520 上升 C级 A级 A级 1 _, f5 t1 @7 ^
Ⅳ 广西十大具有发展潜力县城
1-平果:潜力指数9。伴随铝工业的发展,一举跃居广西第一强县,有雄厚的财政收入。随着城建的完善和铝工业的产业链拉长,将继续领跑各县。缺点是,县域人口较少,山地面积比重较大,制约城区的扩展。
2-平南:潜力指数9。随着南广高铁,贵梧高速,柳肇铁路,荔铁高速的规划建设,将成为区内重要交通枢纽和内河港,将成为华南和西南物资的集散地,港口吞吐量甚至可取贵港而代之成为区内最大内河港。自然条件优越,地处浔郁平原渔米之乡,农业发达,淡水充足。规划中的核电站,也可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能。回归10强县指日可待。
3-横县:潜力指数8.5。南宁东部门户,水陆交通便利。地形平坦,人口多,多丘陵旱地,且地处南宁下游,适宜发展大工业和农副产品基地。随南宁城市东移,将成为大南宁的重要工业区。
4-北流:潜力指数8。经济基础较好,有较强的商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中小企业众多。缺点是,企业以建材陶瓷为主污染较大,位置有点偏不是处在重要的铁路线上或重要河流沿岸。
5-合浦:潜力指数8。与北流类似的是,地形平坦,人口稠密,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位于北部湾经济区内,沿海工业海洋渔业都大有可为。
6-扶绥:潜力指数8。位于中越交通线上,紧靠南宁,受南宁的辐射和边贸的影响,潜力很大。缺点是,县域人口较少。
7-靖西:潜力指数7。铝矿产资源丰富,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活跃,发展将令人刮目。缺点是,位置太偏。
8-荔浦:潜力指数7。随着柳贺高速,荔铁高速开通,将成为桂林南部的经济中心。缺点是,基础太弱。
9-岑溪:潜力指数7。桂东重要交通枢纽,临近广东,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利于吸引东部产业转移。岑罗高速开通后,优势将更加明显。
10-兴业:潜力指数7。玉林联系区内各地市的门户,交通便利。畜牧业发展突出,有春茂,美凤,温氏等区内知名畜牧业企业。缺点是,新建县底子薄。
Ⅳ 广西县域经济实力总产值突破200亿元的有哪些
兴宾区、抄玉州区和袭桂平市2011年GDP总量均超过200亿元。具体见http://hs.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7124924.html
Ⅵ 谁有广西所有的县城经济排名啊,我要全部的从富裕到贫困的
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 天峨县、兴安县、临桂县、藤县、靖西县、鹿寨县、武鸣县、天专等县、属大新县、阳朔县 广西经济发展进步县: 南丹县、德保县、象州县、浦北县、全州县、大化瑶族自治区县、贵港市港北区、苍梧县、横县、玉林市玉州区、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荔浦县、宁明县、陆川县、宾阳县、忻城县、兴业县、上思县、西林县、合浦县、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山县、钦州市钦南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田林县、东兰县、博白县、乐业县、容县、扶绥县、灵山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德保县、贺州市八步区、平乐县、龙州县、灌阳县、资源县、平南县、防城港市防城区、贵港市覃塘区
Ⅶ 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议(1500字的论文)
我也是,可是我根本不了解广西,无从下手
Ⅷ 广西各县经济排名
广西十强县县域经济单位/西部排名/全国排名/竞争力动态/竞争力等级/居民收入水平/科学发展环境
1广西平果县 33 235 相对稳定 B级 B级 A级 2广西北流市 59 384 相对稳定 B级 B级 A级 3广西灵山县 66 422 相对稳定 C级 B级 A级 4广西柳江县 70 444 上升 C级 A-级 A级 5广西临桂县 77 467 相对稳定 C级 B级 A级
6广西合浦县 80 472 注意 C级 B级 A级
7广西武鸣县 82 477 相对稳定 C级 B级 A级 8广西桂平市 85 487 相对稳定 C级 B级 A级
9广西鹿寨县 94 510 注意 C级 B级 A级
10广西扶绥县 97 520 上升 C级 A级 A级
Ⅸ 如何看待广西县域经济的现状
广西的抄县域经济基本上是被地级市吸血...我称之为吸血型经济发展模式.
这里以广西北流市(县级市)和玉林市作为说明.
广西北流市一个在陶瓷和农副产品方面很厉害的市.北流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规模优势明显,已形成以日用陶瓷、水泥、兽药、罐头食品、机械、皮件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09年为广西经济GDP最高的一个县,经济总量排在西部地区20强县(市),但是由於是托管在广西玉林市.每年要上交一定额的税费.优先发展地级市.所以造成了经济很强劲但是在本市的民生和基础设施却不够完善.所以.党广西区提出要县域经济改革的时候玉林慌张张的成立玉东新区.位的就是不让北流这颗摇钱树被广西区直管...现在玉林已经提出了一个玉林-北流-福绵一体化.想在五年之内把一个县级市并入玉林.
Ⅹ 广西钦州灵山县经济发展前景
建议你购买小型的收割机,考虑到有些地方的田地不平坦,轻巧型的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