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自然资源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26 06:24:47

❶ 土地是自然资源,是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生存的

(1)一般说来,耕地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地势平坦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及盆地,内北方地区多容旱田,南方地区多水田,主要种植农作物。林地多分布于降水较多的山区,盛产木材、水果等。草地多分布于西北内陆地区,畜牧业发达,畜产品丰富。城市多为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多分布于戈壁、沙漠、高山、石山等地。(根据具体情况作答) (2)由于不合理利用和人口的增加,常常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问题。(根据具体情况作答) (3)一般说来,东部季风区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小;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未开发土地相对较多,但土壤贫瘠,气候条件差。(根据具体情况作答) (4)本着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既充分利用,又保护生态平衡。(根据具体情况作答)

❷ 自然资源对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

1、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型产业的影响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各需求者竞争的结果必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上升。摆脱了长期以来计划体制制约的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将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困扰我国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危机”将得到缓解。

2、加工型产业的影响

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约束的同进,还受到许多保护,廉价的自然资源产品的供给便是其中之一。

在原材料价格很低而成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仍存在亏损,一旦自然资源进入市场,资源产品价格上升,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

3、自然资源市场化将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使资源型产业部门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例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增强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这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2)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自然资源特征

1、数量的有限性。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2、分布的不平衡性。指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

3、资源间的联系性。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强调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

4、利用的发展性。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❸ 经济发展需要依靠自然资源,你觉得呢

是的,固然经济发展不能完全依靠自然资源,但脱离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完回全是缘木求鱼,经济活动是答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它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能源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是人类立足生存之本和发展进步的源泉。
经济的发展是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体现,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消耗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继续沿袭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资源的可采储量将不断减少,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

❹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推动性作用,也就是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如果有自然资源相对无自然资源的来说版当然发权展有潜力些。比如山西多的煤老板,鞍山的矿产,中东地区的石油。等等。但是也并不全是。除了自然资源以外还是要发展高科技。日本的自然资源相当的匮乏,但是却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就是人家的科技发达。望能给你做点参考

❺ 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国内外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出:租金是使用缺乏弹性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可以认为,资源(如土地一类可出租带来租金的资源)的租金是缺乏供给弹性的任何一种资源的服务价格,假设资源在其余下的使用年限内可出租给生产者,那么它的所有者可望获得一系列的租金收入,这一系列租金收入的贴现值可以用来估计该项资源的现期价值。估计模型建立如下:
其中:Vt为未来资源租金收入在t年的贴现值,即t期资源价值的现值;QT为各期预期开采量;NT为单位资源的租金;r为贴现率。
为实现资本投资收益最大化,资本在不同生产要素之间不断发生转移,直到在各要素上实现的利润率相等,则应有:
Nt + 1 = Nt(1 + r)
进一步,可得:
比较Vt与Vt + 1,两期开采总量相差不大,单位租金Nt + 1 = Nt(1 + r),可以发现t+1期资源价值或价格高于t期,解释为某一资源的价值或价格随着消耗引致的稀缺性不断上升。 机会成本的概念是[[新古典经济学派]]提出的。用机会成本确定自然资源价格,不仅意味着将一部分资源开发利润计人成本,也意味着必须将未来所牺牲的收益计人成本。在无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用机会成本来间接计算资源价格,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而机会成本理论被广泛地用于自然资源定价。其中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模型就是较为先进和流行的一种。
边际机会成本(MOC)理论认为:自然资源的消耗使用应包括3种成本:①边际生产成本 (MPC),它是指为了获得资源,必须投入的直接费用;②边际使用者成本(MUC),即将来使用此资源的人所放弃的净效益;③边际外部成本 (MEC),外部成本主要指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外部环境所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目前或者将来的损失。上述3项可以用下式来表示:MOC=MPC+MUC+MEC。该理论认为:MOC表示由社会所承担的消耗一种自然资源的全部费用,在理论上应是使用者为资源消耗行为所付出的价格 P,即P=MOC。而当P<MOC时则会刺激资源过度使用,P>MOC时会抑制正常的消费。
MOC将资源与环境结合起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度量使用资源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它弥补了传统的资源经济学中忽视资源使用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以及后代人或者受害者利益的缺陷,可以说是一个新突破。另外,MOC可以作为决策的有效判据用来判别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是否合理,包括投资、管理、租税、补贴以及自然资源的控制价格等。但将其应用于自然资源价格测算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①应用较困难。在公式 MOC=MPC+MUC+MEC中,MPC的获取比较容易,而MUC、MEC则比较困难。②缺乏可比性。由于同一资源在不同地区MUC、MEC的计算的内容方法不同,使MOC缺乏可比性,难以进行时空分析和从宏观上把握资源价格的变化。 自然资源使用制度,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涉及资源与保护和产权诸方面的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的总和。我国自然资源使用制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化改革方面。通过对我国资源传统产权制度进行制度经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前,资源产权制度类型主要为公有制基础上的工资契约制度和集体分成制度。两种类型在本质上都属于多层代理经营关系,容易产生 “政府代理失效”,造成资源的配置效率极低。作为自然资源的公共产权主体,国家不仅对资源拥有积极的权能,既可以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资源,也可以行使其消极的权能,即排除一切非法的侵犯。但国家是个抽象的、不清晰的集合,权利无法被具体界定到某个人,因而,要切实行使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国家必须把这一所有权委托给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不可能直接控制那么多的资源,所以又必须委托给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去管理;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又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全面控制和管理这些资源,它们必须寻找代理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管理。这样,自然资源的产权必然被层层委托给众多具体代理人去行使,其间必须经过很多中间环节。然而,国家及其各级委托代理人都有着不同的行为和利益目标。每个环节的代理人与它的委托人的利益目标都可能存在差异,从国家到最后代理人,这种利益目标差异可能会越来越大。这样,就存在着代理人行为严重背离自然资源公共产权主体和终极所有权人利益的可能。为了协调自然资源各级代理机构的目标,督促它们恪尽职守,国家还需设立相应的协调、监督机构。同代理机构一样,各级协调、监督代理机构及其组成人员都有着各自的行为目标,其目标可能既有经济性的,又有政治性的。因而,各级代理人和协调、监督机构在履行职责时,必然要作利益衡量,而衡量的标准是自己的利益目标。当行为结果符合自己的目标时,就会积极行动,自然资源公共产权主体的委托目标就会实现,公共产权主体的所有者的地位得到维护;反之则相反。这里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代理者被俘虏、代理者有限理性及代理者创租卖租等政府失效和代理失效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代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大大地降低了监督成本,但资源的维持成本以及流转交易成本很高。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传人国内。同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指导思想上也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背景条件下,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集中于利用现代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尤其是产权理论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传统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产权制度模式。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渐进步伐的加快,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也发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这种渐进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从公有产权 “完全”所有阶段——开发利用产权无偿授予阶段 ——开发利用产权有偿获得和可交易阶段。其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特定产权制度安排,总体上制度变迁在向有利于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向渐进。无论从资源配置效率,还是从制度变迁角度进行分析,其结论都表明市场化是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横向和纵向的数据比较表明,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市场配置的效率是低效的。这可从每年发布的环境公报中得到证明,并可从近些年我国环境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在排名国家中连续多年排在倒数几位甚至倒数第一位中得到佐证。
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看,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应是“使自然资源在时间上的配置对社会最优”。由于私人最优与社会最优的条件是有差别的,加上可再生自然资源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决定了自然资源在自由市场中的个人最优配置与社会最优配置之问存在着巨大的偏差,私人最优会背离社会的高效率配置,且不能保证代际平等。此外,最优配置原则在配置动态发展的自然资源时,对很长时间范围的利率适用性、风险、不可逆性等问题,市场机制还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对涉及很长时间范围、具有大量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并且缺乏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必要条件的自然资源管理的决策问题时,保护主义者处理方法中固有的谨慎、反对冒险和采取自我克制的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在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市场化改革方向已成为共识的情况下,理论界对自然资源产权市场具体模式、机制的分析研究逐步展开。对于资源产权市场的性质,主流的观点认为应该是使用权交易市场。在我国,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使用权交易市场的性质是符合这一所有制前提的。关于资源产权市场的结构,考虑到我国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应是一个多层次的权力关系体系:包括国家有偿出让资源经营权给资源经营者,资源经营权在经营者之间的流转等层次。
王万山(2003)从自然资源产权市场交易的三个层次,即初始产权界定、交易权规定和交易制度安排上综合研究了我国资源产权市场的制度优化建设途径,提出了三步连续而渐进的制度改变策略:第一,建立市场化的资源公共产权规制模式;第二,在现有的资源所有权安排条件下,实现资源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第三,实行多元化和市场化的资源所有权制度,形成公私产权对接的完善的资源产权混合市场。根据自然资源产权多样化特征,应分门别类建立起多样的所有权体系,建立和健全具有权威性的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利用产权制度规范自然资源产权市场的建立和运行。对于产权界限比较清晰的自然资源,应在平衡公共利益和所有者与使用者利益前提下,根据其使用、经营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大小,将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分配或拍卖给不同的产权主体;对于产权边界模糊而难以界定、外部性很大的自然资源,应继续以公共产权主体为所有者,但需要改变目前政出多门的所有权结构,由统一的政府机构组织作为单一的所有者来管理,以减少相互危害的外部性。其间可考虑建立政府监督管理和委托代理制度,从而实现对各类型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我国自然资源政府管制与市场对接的混合市场安排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至今仍然保持强大“计划”惯性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如何引人市场机制以建立政府一市场一企业(农户)相融合的中国自然资源“混合市场”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与上述观点不同,有学者认为我国资源产权市场属性应是所有权交易市场。其理由主要有:(1) 自然资源所有权交易是自然资源成为商品,最终成为资本和资产的前提;(2)自然资源所有权交易是厂商实现利益最大化、政府代表公共选择的保证。这一观点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所有权经济上的实现与市场的关系,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相容问题。其中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容问题是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国际资源利用的制度主流来看,大多数国家还是建立以资源国有为基础的产权市场。

❻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有什么矛盾

穷国和富国之间、南北之间的差异和由此而引起的贫困问题,是当代又一个重大的全球问题。据世界银行统计,90年代全世界127个国家(地区)中,低收入国家人口为31.27亿,占全球人口的58.4%;人均年收入在275美元以下的人口为6.3亿,占全球人口的18%。造成这种贫富差异,除了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外,资源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大批受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国家通过不屈不挠的民族解放斗争纷纷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这些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受孤立的地位,经济上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工业化国家的控制。这些国家大体可以分为3类:1.开始实行工业化的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等;2.经济增长潜力基本上依靠自然资源的国家,如产石油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产铜的扎伊尔、赞比亚、智利、秘鲁,产锡的泰国、玻利维亚、印度尼西亚,产铝的牙买加、几内亚,产可可的加纳等;3.缺乏自然资源且非常贫困的国家。战后这些国家在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无法完全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经济上遭受严重剥削。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大多粮食不能自给,采矿业、采油业受发达国家的控制。

石油方面,企业收归国有后,有些发展中国家依旧由外国企业经营,石油工业的下游产业,如炼油、运输、销售等环节仍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石油公司控制。

其他在外贸、技术和资金领域,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也给予了较多的限制,迫使他们无法脱离其影响而真正走上经济自立的轨道。

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控制的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很大依赖。一是对能源的依赖。发展中国家的产油国控制了世界50%的进口量和70%—80%的出口量,发达国家所需石油的75%依靠发展中国家。如美国40%的石油靠进口,日本、德国、法国的石油90%依赖进口,这种趋势今后还将继续。二是对原料的依赖。除石油外,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农业和矿产原料的60%。美国13种基本工业原料中,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1/2以上的就有9种,其中大部分来自非洲。西欧、日本的矿产原料90%以上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才能解决。三是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依赖。这一点在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经济危机时期更是如此。四是对投资场所的依赖。发展中国家历来是发达国家剩余资本的最佳投资场所。五是对石油资金回流的依赖。为进口所需石油,发达国家不得不花费巨额“石油美元”,仅中东地区每年就拥有上千亿美元。如此大量的“石油美元”如能够回流发达国家,当然是这些国家迫切期望的。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中东石油生产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中东石油禁运,形成了全世界第一次波及范围空前的石油危机。以此为转折,少数工业国家垄断世界资源、控制世界经济的历史被冲破了一个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依赖资源廉价供应而获得的持续增长时期开始终结,逐步进入了长期的持续的“滞胀”时期。

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发达国家和贫困国家之间人均消费的资源量也极为悬殊。据统计,低收入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量为339千克油当量,中等收入国家为1375千克油当量,而高收入国家为5158千克油当量。高收入国家是低收入国家的15.2倍。从人均用水量看,低收入国家中居中等水平的几内亚为115立方米/年,高收入国家中居中等水平的法国为668立方米/年,后者为前者的5.8倍。

因此,在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重大因素——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发达国家也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❼ 如何处理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要在发展中保护好环境就要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是什么?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虽然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环保问题,但无可否认,我们身边天不再蓝,水不再绿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经济发达的重工业区。难道发展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么,如何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为此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以“环保”为主题,实地走访了新昌嵊州两地,详细了解了当地近年来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同建绿色和谐家园,共享清澈碧水蓝天的口号”。

嵊州是我的家乡,自古就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美誉,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圣王羲之晚年隐居卒葬于此,谢灵运、李白、杜甫、白居易、朱熹、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多次来嵊游历。嵊州还是著名人口理论家马寅初、革命音乐家任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围棋国手马晓春等名家名人的故乡,中华世纪坛40位文化名人嵊州占了两位--王羲之和马寅初。嵊州是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是著名的"越剧之乡"、"领带之乡"、"围棋之乡"、"竹编之乡"和"茶叶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7月17日下午,我们实践小分队顺利抵达了嵊州,隔了好几个月再回嵊州,倍感亲切,稍作休息,我们前往市发展计划局了解情况。从领导口中我们知道随着近几年嵊州发展的加快,面临着一系列的环保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曹娥江污染问题,因上游新昌江的水质污染导致嵊州靠近新昌的部分村庄环境恶化,并一度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第二天我们来到嵊州较为著名的百丈飞瀑景区.进入景区,满眼尽是葱翠,身旁就是潺潺流水,沿着山间小径拾阶而上,别有一番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忽见一帘幽水自天而降,层叠而下,在阳光照耀下飞洒出一片旖旎的光晕。景区内环境清幽,游客较少,恍如人间仙境。下午我们来到王羲之墓。王羲之墓于1984年重修,圆形,朝南,墓碑刻“晋王右军墓”。另有墓道及古牌坊一座。在欣赏嵊州景区优美的环境的同时,我们重点关注景区环境及对于环境的保护,在百丈飞瀑就见到了天然的竹篓垃圾筐,我们还在景点内进行了你丢我捡的活动。

第三天,我们又来到新昌大佛寺进行万人签名活动。大佛寺群山环抱,奇岩突兀,亭台楼阁环布,古树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刹”之称。寺内依山崖开凿30年的石弥勒佛像,南朝文学家刘勰誉之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旷代之鸿作”,后世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沿途有锯解岩、誉为“江南敦煌石窟”的千佛岩、放生池、隐岳洞、晋昙光舍利塔、隋智者大师法塔、朱子亭(朱熹于此著书立说)、朱梅、硅化石,石门幽谷、磨崖石刻等景观。我们在风景秀丽的大佛寺山门处摆开阵势,拉开有“同建绿色和谐家园,共享清澈碧水蓝天”的宣传横幅,并请游客们在横幅上签字。游客们知道我们的活动后都十分支持,主动前来签名,为宣传环保出一分力。经过一天的活动横幅上密密麻麻的签满了热心环保群众的名字,我们都十分有成就感。

第四天我们上午参观浙江绿环粉体工程有限公司,参观废旧轮胎粉碎合成体育跑道生产线,下午参观华发科技生态公司,参观用玉米淀粉为材料生产塑料制品生产线。浙江绿环橡胶粉体工程有限公司是集橡胶专业设备制造、胶粉改性及橡胶制品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企业。公司多项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并列入国家环保产业化国债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获得国家科技型创新基金支持,并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我们走进车间看到了建成年产一百万平方米预制型橡胶运动地面生产线。虽然设备看上去不怎么先进,但利用废旧轮胎生产预制型橡胶运动地面的技术却是极为先进的。众所周知过去处理黑色橡胶垃圾只能用回收再生产的方式,不仅原料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也极为有限。而绿环却做到了可以将废旧橡胶原料用来生产塑胶跑道大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和原料利用率,有效地减少了黑色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下午我们来到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业研究、生产、销售生物质降解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它将玉米、木薯淀粉进行改性,与PLA、PHBV、PCL等脂肪材料共混,通过偶联、聚合等反应,采用独特工艺,制得生物质将解材料制品。在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下的今天,华发技生态公司开发更优秀的生物质产品来缓解地球环境压力和替代石油副产品资源。以玉米淀粉为材料生产塑料替代品,尽管这样的成本比过去的塑料制品高,但它的环保贡献却远远超过高出的成本。

7月21日是我们实践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仙岩镇的嵊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嵊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是嵊州、新昌两市县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属国家重点急需项目,它承担着嵊州、新昌两市县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任务。污水厂对污水的处理主要靠活性污泥的生化处理,而这活性污泥的接种驯化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且由于曹娥江属于内河水系,规划为宁波地区水源地,有机物含量排放标准远远高于周边地区,使得污水处理难上加难。但我们还是欣慰的看到污水从刚进厂时的乌黑发臭直至出厂时的清澈透明。烈日下,污水经过一道道工序从预处理池,旋涡室除泥,沉淀池到氧化池,渐渐恢复了水的原貌。

经过五天的实践,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就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应突出解决六大关键问题:一是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 理直气壮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反对不符合国情、大肆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发展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渗透到一切社会管理工作之中。二是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状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特别是建立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三是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继续开展绿色创建”试点示范活动。四是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五是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 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六是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支持和协助,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

❽ 自然资源与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要适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做到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❾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与布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有哪些

中国人口总数大,对经济发展来说,利的是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使工业专成本降低,促进经济发展属,同时也促进了消费,但人口素质不高,高科技产业人才难觅,使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人们的节约和保护意识薄弱,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工业,农业,生活对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使中国的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人口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多,再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够强,生态环境自然差。

阅读全文

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