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2013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3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25 22:55:13

㈠ 哪位给一下苏大东校区各栋楼的简介啊,急用,越详细越好

苏 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目前,苏州大学已发展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 百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10多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董寅初、著名的法学专家倪征日(奥) 、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木梁)、查良镛、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桑漪,以及李政道、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

苏 州大学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专业8个)、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04个硕士点(含自设专业8个)以及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98个,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22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近50000人(其中研究生11000多人、本科生25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12000多人):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近 年来,苏州大学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了应用性、开发性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00多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苏州大学SCI索引名列全国高校第27位。

苏 州大学现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2125亩,建筑面积近120万平方米,此外,占地面积约880亩的独墅湖校区一期已经投入使用。学校图书资料丰富,图书馆馆藏图书388万册,中外期刊5000余种;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服装中心、网络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学校还编辑出版了多种学报、《国外丝绸》等刊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交流。

我 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途径。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8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00余人来校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

近 年来,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后勤社会化道路,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目前,天堂学府——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识争创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以日新月异的姿态拥抱二十一世纪。

㈡ 苏州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来答题啦~我们苏州大学可是人才辈出的211高校啊,下面我来列举一下三位杰出的校友。

第一位就是大家熟知的金庸老先生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作家,他笔下的张无忌、杨过、令狐冲等鲜活的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金庸曾经在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谈到苏州,他说苏州是他记忆深刻的城市,金庸的祖母就是苏州人,很小就吃过奶奶做的苏州菜,经常听她讲苏州话,苏州是他从童年开始就特别喜欢的城市,喜欢苏州的粉墙黛瓦、园林建筑,还有听不够的吴侬软语。

苏州大学人杰地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苏大人,在苏州大学的这段时间,我收获了知识也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欢迎大家来苏大~

㈢ 苏州是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吗

社会上已经传的沸沸扬扬。据说8月30号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已经传达。但专红头文件确定苏属州行政区划调整,没确定被列为计划单列市。
苏州升格为计划单列市,古城3区合并为姑苏区。园区升格为副省级新区,原相城区阳澄湖镇、吴中区甪直、昆山周庄、张浦、巴城、锦溪、吴江同里划归园区管辖;常熟辛庄划归相城区管辖;吴江松陵划归吴中区管辖,吴中区新政府驻地搬迁至松陵镇;新设吴江区,区政府驻地盛泽镇。

㈣ 近年来苏州市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

进入新来世纪以来,苏源州有两组数据足以让世人刮目相看。在经济建设方面,2004年苏州完成GDP达3450亿元,列全国大中城市第4位,超过了全国14个省份;进出口总额达1032亿美元,占全国近十分之一,是天津市、山东省之和;实际利用外资额50.3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总额超400亿美元,占全国九分之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9.6亿元,列江苏省第1位,而且超过了陕西省的总量。在历史文化方面,苏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有9处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起源于苏州的昆曲被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拥有的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41处,占到江苏省的五分之一,苏州拥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占全国总数的九分之一。

㈤ 苏州工业园区是哪一年开始建设的近年来苏州市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了《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李岚清副总理和李光耀资政分别代表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起动。

苏州工业园区吸收了国内外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又有自身的显著特点:第一,它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签署协议兴办的国际合作项目;第二,园区的行政管理由中方全权负责。成片开发由中新合资的开发公司负责。对外招商引资由中新联合共同负责;第三,国务院同意在苏州工业园区自主地、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经验。

1999年9月14日,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召开了第四次会议,确定了园区今后三年的发展目标:集中建设首期8平方公里,全面建成首期8平方公里的工业区,以及相配套的住宅区。同时按照园区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以滚动的方式向前发展,根据市场要求,继续开发2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对于未来的发展,双方一致认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经济技术合作的重中之重,双方合作框架不变,开发主体合资性质不变,长期发展目标不变,双方合作支持园区发展的承诺不变。
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千米,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2002年02月23日,经报请省政府批准,苏州市政府同意撤销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镇政府驻娄葑。区划调整后,娄葑镇行政区域面积90.84平方千米,总人口8.04万,辖10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

【苏州工业园区2003年区划一览】 2003年,辖4个镇;将跨塘镇临湖村划归娄葑镇管辖。(** 区划名录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跨塘镇 辖:居委会(桥北、新镇);村委会(蠡塘、娄江、娄东、娄中、湖滨、剑湖、古娄、上楼)。
唯亭镇 辖:居委会(唯亭、亭南、泾巷、东亭家园);村委会(浦田、夷陵山、施家滨、悬珠、阳澄湖)。
胜浦镇 辖:居委会(胜浦镇街道、金苑新村、吴淞新村、园东新村);村委会(金港、金东、吴巷、胜巷、旺坊、南盛)。
娄葑镇辖:居委会(新苏、葑谊、葑塘、团结、星湾、独墅湖、斜塘);社区居委会(苏安南、苏安北、官渎、东港家怡、东港家乐、金益、莲香);村委会(板阳、洋泾、倪庄、金厍、群力、东旺港、华莲、周葑、宅前、墩头、斜浜、金田、东巷、盛墩、建国、联合、南旺、南夏泾、姚东、西马、田巷、南沙里、临湖)。

【2004年底】 辖4个镇。(** 此处乡镇面积人口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2004年统计数据。**)
娄葑镇 面积72.56平方千米,人口228728人。
跨塘镇 面积33.59平方千米,人口 39751人。
唯亭镇 面积82.15平方千米,人口 32171人。
胜浦镇 面积16.20平方千米,人口 49266人。

2005年,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同意调整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5]33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和跨塘镇实施合并设立唯亭镇。据此唯亭镇将形成115.86平方千米的行政区域,人口5.8万,辖1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

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率先发展

http://www.subaonet.com 2006年09月02日 苏州新闻网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苏州波澜壮阔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建设史,是振奋精神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史,更是轰轰烈烈继续在高平台上加快发展的发展史。五年来苏州经济发展的一组组掷地有声的数字,令人振奋,令人自豪。细细地解读这些数据,可以真实具体地展示苏州经济发展的亮点和特色,可以深刻地领悟苏州率先发展的时代风采。

GDP居全国第五位

“十五”时期,是苏州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连续跨越大台阶的五年。继2002年、2004年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跨越2000亿元和3000亿元的台阶后,2005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6亿元,在总量上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66766元,折合人均超过 8000美元。短短五年,GDP连续跨越三个千亿元级的大关,年均增长15.5%%,增速比“九五”时期高出3.9个百分点。GDP列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之后,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5位,比2000年提升了2个位次。

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十五”时期,苏州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大好时机,积极加强“三带”(即沿沪宁线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长江的基础产业带和沿沪浙的配套制造业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两个”计划(即“IT产业倍增计划”和发展规模企业“220计划”),努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2005年,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7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31.1%%;总量继续扩大,工业生产总值跨过万亿元大关,达 121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08亿元,五年间年均分别增长27.3%%和32.8%%。苏州的工业总产值列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之后,位居全国第2位,比2000年提升了4个位次,苏州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实际利用外资居全国第二位

五年来,苏州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等有利机遇,主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坚持把开放型经济作为第一性经济来抓,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着力加快5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和功能的提升,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在较高平台上实现量增质升。“十五”时期,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107家在苏州投资,累计注册外资5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98亿美元,分别为“九五”时期5倍和2.6倍。2005年,全市(按原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2位。

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三位

五年来,苏州积极推进进出口主体、产品、市场和方式的多元化,重视推进大通关和口岸建设,促进进出口贸易继续高位增长。“十五”时期,苏州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年均增幅双双达到47%%以上。特别是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59.5%%上升到2005年的81.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了27.5个百分点。2005年,苏州进出口总额1405.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727.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仅次于上海、深圳居全国第3位,比2000年又提升了1个位次。

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国第六位

五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加快发展、新增长点的大量涌现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加上全市各级充分发挥财政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全面推进和深化各项财政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增收的积极性,从而使全市财政收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地方财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对国家的贡献也日益增多。2005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18.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6.8亿元,均比2000年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0%%以上;一般预算收入的总量、增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6位,显示了苏州雄厚的经济实力。

民营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五年来,苏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其注重完善所有制结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全面实施《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腾飞的决定》以及各项配套政策,加强了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力度,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构筑服务平台,为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005年末,全市提前一年完成“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确定的民营经济注册资本三年翻番的目标。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分别为9.24万户和 23.08万户,数量名列全省第一位;注册资本分别为1706亿元和94.6亿元,私营个体经济注册总资本比“九五”期末增长7.6倍;民营企业的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29.5%%,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由此,也促进苏州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和规模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基本形成。

服务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位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制定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决定》,确定了服务业发展的三大重点,明确提出要形成结构优化、特色明显、功能完善、开放度高的服务业体系,使服务业成为“打造苏州起飞的另一翼”。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的鼓励推动下,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拓展,新兴服务业日益壮大,传统性服务业加快提升。2005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56.3亿元,位居全省第1 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8%%。五年来,苏州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确是令人瞩目的。苏州以占全国0.46%%的人口、0.09%%的土地面积,创造出了占全国2.2%%的国内生产总值、2.3%%的财政收入、9.9%%的进出口总额和8.5%%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佳绩。虽然数据不能代表苏州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但数据是最有说服力和直截了当的事实。上述一组组活生生的数据不仅诠释了苏州过去五年经济发展的辉煌,而且也预示着苏州又一次经济起飞的未来。

㈥ 苏州职业大学能专升本吗

不能专升本,苏州职业大学是专科学校。

苏州市职业大学(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简称苏职大,坐落于苏州市,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苏州市职业大学起源于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是江苏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职业大学之一。

截止2019年1月,苏州市职业大学占地1262亩,建有石湖、干将路、潭山、吏舍弄等校区;设有9个院(部),拥有54个专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万人。

是一所区域品牌院校。目前正致力于建成一所立足苏州,面向江苏,辐射全国,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苏州学院”。

(6)2013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扩展阅读:

据学校官网2014年10月信息显示,学校先后荣获了江苏省首批平安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先进学校等称号。

2011年-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7项;其他社会服务科技项目474项;授权专利530项;知识产权数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2010年-2014年,学校获共出版专著45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3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418篇;学校在多个领域为地方经济建设、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并承担课题研究。

参考资料:网络-苏州职业大学

㈦ 苏州吴中供水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江苏吴中集团组建于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累,目前已形成房地产、城市建设与开发、城市公用事业、旅游酒店、教育和高科技投资、准金融和资本市场运作、汽车销售与服务、实业制造等多产业架构,保持着良性的快速发展。1999年,集团旗下“江苏吴中”股票挂牌上市,被誉为“中国普教第一股”;2006年,“吴中受益凭证”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民营基础设施类资产证券化第一单。集团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发展企业及江苏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中国服务企业500强称号(列198位)、江苏省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江苏省民营纳税大户、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前500强、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列239位)、苏州市百佳民营企业、苏州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先进单位。集团已连续八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苏州市纳税大户”,并连续四年进入前十五名,2009年进入前九名;连续五年被评为“吴中区纳税大户”第一名。

自创建以来,吴中集团始终与中国经济、苏州经济的发展共成长,开拓性地整合公共资源,积极参与地方的城市、经济建设,创造性地确立自我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同时适时把握、调整公司的发展节奏、时机和战略,使之全面融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之中,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吴中集团坚持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自己健全的经营治理结构、完善的财务结构以及风险管控能力。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集团逐步确立了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即:“让吴中集团成为社会上令人尊敬的企业,让吴中集团的每个岗位成为社会上人人竞争的岗位,让吴中集团的每个家庭成为社会上人人羡慕的家庭”,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提出了朴实而宏大的目标,体现了吴中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吴中集团始终将人才作为集团最核心的资源,2010年集团引进全球最着名的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美世咨询,启动“招聘与人力资源优化项目”;同时建立了北京大学吴中集团教学研究实习基地,为吴中集团的下一步发展广揽人才。

应对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展的需要,吴中集团诚招社会有志之士加盟,我们将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一流的办公环境,欢迎社会各界优秀人才加入我们。
法定代表人:施凯
成立日期:1996-01-10
注册资本:17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江苏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506251663992X
经营状态:在业
所属行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英文名:Wuzhong Water Supply Co., Ltd.
人员规模: 1000人以上
企业地址: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吴中大道70号
经营范围:生产、供应:自来水;管道工程设计、安装及技术咨询;销售:机电设备、给排水管道及配套器材。(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阅读全文

与2013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