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种常见运输方式特点比较
序号、方式: 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铁路造价高,占地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需长途运输的货物。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短程、量小的货物。
3、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4、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很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大量流体货物。
(1)公路运输对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讲,应从物流系统要求的服务水平和允许的物流成本来决定。可以使用一种运输方式也可以使用联运方式。
决定运输方式,可以在考虑具体条件的基础上,对下述五个具体项目认真研究考虑:
(1)货物品种
关于货物品种及性质、形状,应在包装项目中加以说明,选择适合这些货物特性和形状的运输方式,货物对运费的负担能力也要认真考虑。
(2)运输期限
运输期限必须与交货日期相联系,应保证运输时限。必须调查各种运输工具所需要的运输时间,根据运输时间来选择运输工具。
运输时间的快慢顺序一般情况下依次为航空运输、汽车运输、铁路运输、船舶运输。各运输工具可以按照它的速度编组来安排日程,加上它的两端及中转的作业时间,就可以算出所需的运输时间。在商品流通中,要研究这些运输方式的现状,进行有计划的运输,希望有一个准确的交货日期是基本的要求。
(3)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因货物的种类、重量、容积、运距不同而不同。而且,运输工具不同,运输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在考虑运输成本时,必须注意运费与其他物流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互为利弊的关系,不能只考虑运输费用来决定运输方式,要由全部总成本来决定。
(4)运输距离
从运输距离看,一般情况下可以依照以下原则:300公里以内,用汽车运输;300~500公里的区间,用铁路运输;500公里以上,用船舶运输。一般采取这样的选择是比较经济合理的。
(5)运输批量
运输批量的影响,因为大批量运输成本低,应尽可能使商品集中到最终消费者附近,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是降低成本的良策。一般来说,15~20吨以下的商品用汽车运输;15~20吨以上的商品用铁路运输;数百吨以上的原材料之类的商品,应选择船舶运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运输方式
B. 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章 交通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运输是指利用交通工具完成人员或货物的空间位置移动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根据交通工具的不同,现代交通分为公路运输(汽车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5种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一、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
1.道路的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道路管理机构出现于中国,早在4500年以前,中国就已设置过掌管道路的“司空官”。约在公元前3000年时,古埃及为修建金字塔而修筑了运输建筑材料的大道;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修建了巴比伦街道,这是一条有路面的道路;公元前500年左右修建了东方丝绸之路,等等。
在古代道路中最有名的是罗马帝国道路,这是罗马帝国为其统治而修建的。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上述罗马帝国道路也就消失了。此后,对道路来说,是一个持续了1000年的黑暗时期。但是在欧洲,随着文明开化和产业革命,开始使用以牲畜作动力的车辆,即出现了作为道路交通工具的马车。进人马车交通时代以后,以前的砂土路被车轮压出很深的车辙,致使路面破坏。作为防治措施,需要铺砌路面,但是已不同于罗马帝国时代的路面。19世纪末,欧美已经修建了相当多的碎石路。这种碎石路虽然造价很高,但是对马车很适合。美国在1839年采用了木块路面,1872年又采用砖块路面,这就是块料路面的开始。
此后,以马车交通为主的道路交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市内交通,而且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即长途运输,也广泛地采用了马车。因此,道路也得到了改善和建设,马车交通愈加兴旺,并继续向前发展。1885年汽车的出现,标志着道路交通工具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队
第3页
前的马车依靠畜力,而汽车以内燃机为动力。从这一点来说,这是交通史上的一次革命。但是初期的汽车不仅故障多,性能也差。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利用流水生产线生产出大批量并且廉价的T型车,由于提高了性能、速度,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作为道路交通工具的汽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尽管汽车性能提高了,路面也大大改进了,但是陆地长途运输仍然由铁路承担,汽车只分担从火车站到终点的局部运输,即末端运输。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打破这种状态的是高速公路的出现。希特勒为了侵略而在1932年修建汽车专用高速公路(Auto-hahn,德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全长3 860公里,修建历时11年。
2.铁路的出现和发展
17世纪前后,英国的煤矿开始用木轨和有轮缘车轮的车辆运送煤和矿石。又因为术轮在行驶中受路面铺板磨损严重,于是改用铁车轮。可是铁车轮又损伤铺板,所以又把铺板改为铁板,而后又发展成棒形,这就是最初的“铁轨”。1776年,英国的雷诺兹首次制成凹形铁轨。1789年,英国的杰索普提出了车轮上装上轮缘的方案,因此就用不着防备脱轨的铁轨凸缘了。当时的铁轨形状已接近“I”字形。
促使铁路获得巨大发展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和锻铁铁轨的出现。1804年,英国的特里维西克制成了牵引着货车在铁轨上行驶的机车。1825年,英国的乔治·斯蒂芬森在斯克顿和达林顿之间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的公共铁路。
1830年英国开始用双头轨。1831年,美国人设计了现在使用的平底铁轨,后在英国首次制造。到了1855年,已经能用钢来制造钢轨了,其形状和长度与现在的钢轨相似,它对铁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到了19世纪,英国、美国和西欧各国都进入了铁路建设高潮,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这种形势也影响着其他一些国家,到u世纪后半期,已扩展到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各国。从此,铁路成了陆地交通的主要工具。
1879年,德国西门子第一次用电作动力开动了电车。接着德国在1881年正式使用电力机车。以后又用以柴油机为主的内燃机作动力的机车。当时,铁路运输是分别用电力机车或内燃机车来牵引整列客车或货车的。后来又发展到把电动机或内燃机分别直接装在客车上,这就是电车和内燃机车,从而缩短了列车的间隔和适应了小运量列车的编组。由此,进入到铁路的现代化时代。
3.船舶与水运的历史
(1)船舶的出现和发展
在中国的周朝或其以前,就已出现了独木舟。春秋时期,吴国已建造了乘载92人的中型木船。秦汉时期造船技术更加发达。汉武帝刘彻时,已建成能乘载千余人的大木船。到了u世纪前后,出现了航行在远洋上的商用帆船。
人类于14世纪发明了磁罗盘,15世纪已经能绘制航海天文历,航海技术有了飞跃发展。178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提出用蒸汽机作为船舶动力’的方案,起名叫轮船。
1836年史密斯发明了螺旋推进器。1839年轮船首次安装了螺旋桨。到了1850年,迎来了烧煤的安装着螺旋推进器的轮船的全盛时代。后来,作为船舶的动力,1883年瑞典的德拉瓦尔和英国的帕森发明了汽轮机,1897年获赛尔发明了柴油机。这种内燃机被用于船舶,于是船的燃料就从煤变为柴油。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客轮就已经成为各大陆之间最主要的客运手
C. 交通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经济问题
(一)资金保障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公路建设与运输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我国政策力度在经济形势转变后出现了倾斜状况。现阶段,我国交通基础设计的建设还处于紧张阶段。从目前公路工程建设来看,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造价提升,导致建设成本的极大提高,但现阶段银行信贷政策与地方融资政策的改变,地方、国内外经济组织正处于恢复期,致使严重限制了银行投资,减少了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
(二)城乡公路建设进度不均衡
我国地域广阔,进而增加了公路建设的难度,同时又受到施工条件、地方配置及资金等问题的限制。目前在交通运输经济建设中我国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差距。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可以有效缓解城乡的供需矛盾,实现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才能充分发挥路网的功能。但农村公路因其具有较低的技术标准、较差的路况质量及较低的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导致城市与农村公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严重制约了公路网的完善和农村的发展。
(三)运输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日益增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求道路运输必须提升其安全性,确保在乘客、货物空间位移次数与范围增加的同时,加大其安全保障措施。造成道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运输单位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制度不健全,对安全运输重视程度不足,无法真正做到安全行驶。二是客货运站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为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客货运站安全管理如无法达到管理需求,将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三是道路客货运输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现阶段,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普遍存在客货运输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操作技能低,安全服务意识低等。在执行运输任务时部分驾驶人员存在违章操作、超载超速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大量出现,将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
(四)道路运输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的经济意义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也就是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在道路交通运输中,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自20世纪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状况越来越严重,这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基础下,交通运输产生的外部性成本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交通运输减排工作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运输结构合理性较低、代替燃料推广力度不足、车辆减排标准不完善等。这种情况下,在大力发展交通经济的同时,必须为其产生的外部性成本买单,这样将给道路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五)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各地区在2010年上半年就突发事件报道中造成道路阻断的信息就有1660条,在总比例中最多的就是恶劣天气,总比例在80%。特别是第二季度,我国大范围集中降雨就发生了9次,暴雨下公路损坏情况各不相同,交通中断、受阻的道路中高速公路为28条、国道为15条、省道为10条以上。路基冲毁累计为11000公里,路面冲毁累计17000公里,桥梁损坏累计1425座,产生的坍塌位置就有67000处。相比2009年,2010年我国上半年公路因自然灾害损坏的数量就比2009年全年还多。
欢迎登录长风网获取最新物流资讯。
D. 公路运输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运输业快速发展。从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看,公路客运已成为主要的客运方式,公路货运量远远超过其他运输方式,周转量也快速增长,这充分说明公路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我国公路运输服务方式和经营主体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1.服务方式多样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公路运输经营者不断扩展其服务方式。在客运方面,从等客上门到想方设法"引客上门",尽可能为旅客出行全程便利着想,在售票网点设置、售票方式(电话订票、送票上门、优惠票等)、站点安排、车辆设施配置、途中服务等方面,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服务措施。除了常规的购票乘车外,还有计程包车、定时包车。近年来,又出现了车辆租赁业务,目前一些省市正在采取措施取消公务用车,定向服务客运应运而生。在公路客运车辆配置方面,有大、中、小型客车;有普通车、空调车、豪华空调车;有直达班车,定点停靠班车;有快速客运班车、普通客运班车。在货运方面,有整车货运、零担货运;有直达快运、普通货运;货车车辆有普通货车、专用货车;有合同运输、非合同运输;按承运方承担的责任分,有全责运输、非全责运输;按货物运送的要求分,有特种运输、通用运输;有单纯运输服务、储运结合服务和运销结合服务。至于在租赁、计价结算及提供运送保障等方向的服务方式就更显多样化的特点。服务方式多样化,大大地促进了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这也是发展市场经济对公路运输行业带来最大的而且是根本性的变化。
2.运输经营主体多元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交通部先后提出了"有路大家走车,有客有货大家运,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一起干,国营、集体、个体和各种运输工具一起上"的措施,以缓解公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弊端,充分利用运输生产力。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公路运输业形成了多样化的经营主体。其中有多家大中型运输企业(有的改造为股份制公司,有的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绝大部分已进行了公司制改造)、股份合作制运输企业、中外合资合作运输企业、私营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在公路客运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占主导地位,干线运输任务主要由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承担。在公路货运方面,个体运输户所占的比重较大,许多营运车辆挂靠在企业,实质上相当于个体运输户。据统计,我国2000年国营汽车货物运输的平均车辆保有量为3.3辆。一些批量较大的合
E. 运输公路经济师岗位职责与任务
职责表述:
1.协助总经理对公司进行战略管理和计划管理
2.分析公司计划执行过程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为总经理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3.负责指导有关部门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拟定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4.协助总经理制定公司长期、中期、近期的生产经营计划
5.协助总经理对公司经济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安排、调研、预测和分析
职 责 一 工作任务:
分析研究公司运营形势,协助总经理制定改革方案,并组织或参与实施改革方案。
职责表述:
1.协助总经理进行投资管理
2.研究公司资本的最佳投向,提出决策建议供总经理参考
3.负责协助总经理策划公司大型的经济活动,如资产收购,拍卖及兼并等
4.研究公司及下属公司、企业的运作,分析和评价公司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效率,提出整改建议供总经理参考
5.对公司及下属公司、企业的投资的可行性报告进行经济效益评估,提出审核意见
职责二 工作任务:
协助总经理对所属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职责表述:
1.协助总经理建设和维护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协助总经理制定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监督贯彻落实情况
3.指导人力资源部拟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4.分析研究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体系缺陷并优化改进
5.分析公司组织运行情况,提出组织结构调整和定岗定编方案
F. 公路运输最佳经济里程是多少
1公里
G. 分析道路交通的发展对珠海有哪些经济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建设,珠海已初步建立起了陆海空立体化的交通综合运输网。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作为交通枢纽海港和空港,其集疏运系统没有配套完善;高速公路比例小,对周边城市骨架未建立;交通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通等等。为此,珠海市确定了未来交通发展的目标,即将珠海建设成以“双港”(珠海港和珠海机场)为核心的、与“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相适应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到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园、区、镇经济发展服务的方便、快捷、高速的运输体系,并为实现此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珠海经济的发展对公路运输提出了新的需求:港口、机场、铁路等交通枢纽迫切需要现代化公路运输系统,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加大公路建设,大量中短途运输依靠公路来承担等等。加强高速路建设,铺就畅通公路网络。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使珠海市运输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与之配套的硬软件设施还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为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珠海市交通局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交通行业管理,实现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作风的根本转变;改革精简审批制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健全交通法规体系,推进依法行政;通过政策引导和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促进组织结构、运力结构和经营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大力培育扶持珠海交通协会、维修企业协会、出租车协会等交通行业中介组织,发挥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在企业间的协调、组织作用。同时,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高速客运、集装箱快运、旅游运输、汽车租赁等产业。
H. 公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公路交通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版来越重要的权作用。它以强大的通行能力,快捷的运行速度,灵活的运行方式等特性极大地提高和丰富了运输的能力和内容。公路运输对创造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以及发挥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均有着重要意义,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运输的支撑。
I. 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多少km以内。
公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