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和上海近几年哪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快
上海这几年比北京发展快,本来北京可以不断拉进同上海的距离甚至可以超过上海经济的,可是这几年北京搞产业像河北和天津转移,拉低了北京增长速度,北京上海gdp差距变大,将来甚至会被重庆超过,退居全国第三!不过北京是全国达官贵人,明星巨富剧集的地方,财富远远超过上海,全国大多数名人在北京有房子,即时不常住北京,中国名人有京城情节!
❷ 在上海开埠以前,全国经济最繁荣的是哪一座城市
上海开埠前,全国经济最繁荣的是扬州。在隋唐之后,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突然有了飞速发展的势头,各个城市慢慢开始崛起,而其中,发展速度最迅猛,发展效果最好的非扬州莫属了。扬州经济有多繁荣呢,这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古城,那时候闻名全国,无论谁说到了扬州,都称赞不已,心生向往之情,扬州物产丰盛、富饶美丽,经济方面更是碾压其他城市。他的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长安以及洛阳,几度辉煌。
有句话叫盛极而衰,繁荣昌盛到巅峰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没落,古代文明的扬州遇到现代文明的撞击,最后也无法幸免于难。但昌盛时期的扬州,留下了许多瑰丽的历史文化和宝贵经验,这些对后人都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
❸ 读图了解上海的城市职能,归纳上海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81页图.27,图8.28
楼主绝对山大附中的.
❹ 分析上海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
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
2.便利交通
3.农业基础雄厚
4.政策的支持
5.人才众多,劳动力素质高
不利条件:
1.矿产资源缺乏
2.土地面积小,房价高
❺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的上海,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下一个纽约吗
上海未来会发展成下一个纽约。
它是中国外资总部最多的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轨道交通的里程和高铁的平均每日班次在全国排名第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分别位于西侧和东侧,位于上海的门户网站上,2018年的旅客共计1.2亿人次,为全国之首。在教育和医疗方面,上海有4所985,6所211,32三级医院。如果中国经济保持6%左右的增长,那么到2027年左右,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预计上海将成为未来可与纽约媲美的全球核心城市和经济中心。
❻ 上海的发展与繁荣对长江经济带有何重要意义
上海就是长江经济带的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上海经济好,长江经济带就发展好
❼ 上海洋山港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上海洋山港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洋山深水港是是世界最大的海岛型深水人工港,港区位于浙江嵊泗崎岖列岛以北,距上海市南汇芦潮港东南约30公里的大海里,由大、小洋山等十几个岛屿组成,平均水深15米,是距上海最近的天然深水港址。港口北距长江口72公里,南距宁波北仑港90公里,向东经黄泽洋水道直通外海,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扼守亚洲—美洲、亚洲—欧洲两大国际航线要道,是上海港的中转集装箱码头,也是上海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工程。
九十年代上海港口贸易量发展迅速,但是也遇到了瓶颈,主要是黄浦江内码头岸线已经用完,没有深水泊位,长江口进港航道水深太浅,远不能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要求,跳出黄浦江,越过长江口,到大海建深水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深海中建造大型港口,是对人类工程技术能力的巨大挑战。洋山港地处风大流急的杭州湾外口,这里还是强台风经常光顾的区域。大、小洋山由十几座不相连的小岛组成,工程人员要在平均水深20多米的岛屿之间,用吹沙填海的方式将岛屿间的海域填平,造出长6公里,宽1-1.5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平整陆地。这相当于在1000个足球场的面积上,将沙子堆到七层楼的高度,砂石抛填总量超过一亿立方米。孤悬海外的洋山岛港区,通过世界第二长跨海大桥——东海大桥,连接到南汇芦潮港。东海大桥耗资105亿元,总长32.5公里,其中跨海部分2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可抗12级台风、七级烈度地震。大桥共消耗钢材50万吨,浇筑混凝土150万立方米,足够装满500列火车。经过万余名建设者六年多的努力,一座海岛超级港口终于神奇地出现在了东海之上。
洋山深水港概况
洋山港港区规划总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包括东、西、南、北四个港区,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自2002年至2020年分三期实施,工程总投资超过700亿元,其中2/3为填海工程投资,装卸集装箱的桥吊机械等投资约200多亿元。到2012年,洋山港将拥有30个深水泊位,年吞吐能力达1500万标箱,可使上海港的吞吐能力增加一倍。
东港区为能源作业港区,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海底输气干线,建设规模为每年进口300万吨LNG,每年可向上海市区供应约40亿立方米LNG。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与西气东输、东海天然气形成多气源供应局面,共同保障上海的能源安全。其中LNG接收站位于洋山深水港区中西门堂岛,主要建设3座16万立方米LNG储罐、3台LNG卸料臂及其他相应的回收、输送、气化设施和公用配套工程,占地39.6公顷,并预留二期扩建场地。LNG专用船码头包括一座8万至20万立方米LNG专用船码头及重件码头配套设施等。用LNG船运来的进口天然气将通过东海大桥预设的40公里长的海底输气管线送到临港新城输气站,进入上海城市天然气高压主干网系统。
东港区还是远东最大的成品油中转基地,规划建设1900米长的油品码头作业区,这是一座国家战略储备油库,共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是成品油库和生产生活设施区,2009年3月投入使用,可储成品油42万立方米;远期工程完成后可储存成品油270万立方米,将用中小型油轮转运至上海等地。
南港区以大洋山本岛为中心,西至双连山、大山塘一带,东至马鞍山。将作为洋山港2020年以后的规划发展预留岸线。
北港区、西港区为集装箱装卸区,是洋山港的核心区域。规划深水岸线10公里,可布置大小泊位30多个,可以装卸世界最大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货轮和巨型油轮,全部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可达1300万标箱以上,约占上海港集装箱总吞吐量的30%,单独计算可跻身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北港区以小洋山本岛为中心,西至小乌龟岛、东至沈家湾岛,平均水深15米,岸线全长5.6公里;分为三期建设。
北港区一期工程由港区、东海大桥、沪芦高速公路、临港新城等四部分组成。于2002年6月开工,2005年12月竣工,总投资143亿元。共建设5个10万吨级深水泊位,前沿水深15.5米,码头岸线长1600米,可停靠第五、六代集装箱船,同时兼顾8000标准集装箱船舶靠泊,陆域面积为1.53平方公里,堆场87万平方米,年吞吐能力为220万标准箱,由上港集团独自经营。作为配套工程的东海大桥于2002年6月开工,2005年5月25日实现结构贯通。沪芦高速公路北起A20公路(外环线)环东二大道立交南,至东海大桥登陆点,全长43公里。临港新城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万,将建成独具风貌的滨海园林城市 北港区二期工程东端与一期工期相连,于2005年6月开工,2006年12月竣工,总投资57亿元。共建设4个10万吨级泊位,前沿水深15.5米,码头岸线长1400米,陆域面积为0.8平方公里,吹填砂400万立方米,堆场86.1万平方米,年吞吐能力为210万标准箱。由上港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等五家中外巨头的合资公司运作。
北港区三期工程分两个阶段建设,一阶段工程2007年12月竣工,二阶段工程2008年12月竣工,总投资170亿元。共建7个10万吨级泊位,前沿水深17.5米,码头岸线长2650米,其最东端可停泊15万吨油轮。陆域面积5.9平方公里,年设计能力为500万标准箱,由上港集团、新加坡港务集团、中海集团及法国达飞轮船等合资公司运作。
三期工程顺利竣工,标志着洋山深水港北港区全面建成。北港区现已建成16个深水集装箱泊位,岸线全长5.6公里,年吞吐能力为930万标准箱,吹填砂石1亿立方米,总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更为壮观的是,在连成一片的5.6公里的码头上,整齐地排列着60台高达70米的集装箱桥吊,这些庞然大物每天可装卸3万只集装箱。规模如此庞大的港区工程能在短短六年半时间里完工,这在世界港口建设史上罕见的。 根据建设的规划,从2009年开始,洋山深水港区建设的重点将转移至西港区。西港区紧邻东海大桥,平均水深12米,码头岸线总长4000米,将建设10-12个7-10万吨级的集装箱专用泊位,陆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年设计能力为700万标准箱。该港区是一个江海联运的集散中心,重庆、武汉、南京等沿江内陆港口的中小型船舶将由此集散,再通过北港区转运至世界各地,大大提高洋山港的水水中转能力,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作用。西港区计划2010年交付第一批泊位,2011年再交付一批,至2013年全面建成。为了满足洋山深水港区运营管理的要求,还将布置若干个工作船码头。此外,根据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有关协议,还将在西港区建设洋山客运中心,为往来嵊泗、岱山、普陀山、舟山本岛的人员、车辆提供便利。
洋山港建成后每年要周转上千万只集装箱,公路运输是洋山港集装箱集散的主要途径,近70%的货物要经过东海大桥联通公路网络向周边地区辐射。作为配套工程,铁道部和上海市投资76亿元,修建了全长117公里的浦东铁路,将芦潮港与华东铁路网相连,为洋山深水港建立了一条集装箱海铁联运的通道。集装箱在进入洋山港区后,装车经东海大桥运进芦潮港站的路程大约需要50分钟。转运列车把集装箱从芦潮港站运到阮巷站,约需40分钟。然后列车再经金闵铁路支线、沪杭线、沪宁线就可把货物转运到全国各地。此外浦东国际机场的扩建工程也已完成,满足洋山港“海空”联运的需要。
洋山深水港观光游览区地处小洋山岛,面积约1.5平方公里,由大观音山、小观音山和城子山3座山组成,故也有三山岛或三塔岛之称。景区共建有4座观景台,由长约2600米的游览栈道连接。位于大观音山顶141.7米处的4号观景台可以纵览整个洋山深水港的繁忙景象,绵延10余里的集装箱码头尽收眼底。
【工程简介】2005年12月10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正式开港,连接洋山港和陆地的通道东海大桥同日开通,从此上海告别了没有深水良港的历史。该港岸线长1600米,第一期建成5个7―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可停靠当今最新一代的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年吞吐量达300万标准箱以上。
【战略评点】或许,很难有哪座港口的开港,能像洋山那样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这是全球唯一建在外海岛屿上的集装箱码头,是我国港口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工程,并且是由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个保税港,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对上海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可能带来非同一般港口的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山港是仅仅为上海添了座码头,还是能以此为契机催生更广泛深刻的变化,将是评判这个“世界级工程”成败的关键。
洋山港:按照航运中心国家战略打造东北亚枢纽 面积
参观洋山深水港的必经通道是东海大桥:东海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全长32公里,桥宽 31.5 米 ,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连接上海南汇区芦潮港镇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岛。2座大跨度的海上斜接桥、4座预应力连续梁桥,大量的非通航孔桥以及连接两个岛屿之间的一条海堤。大桥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经济和国际航运发展的新趋势,根据中国经济现状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又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而东海大桥作为洋山港区连接上海陆地的唯一通道,如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一大“动脉”,在洋山港一期工程启动时,东海大桥的贯通,改写了上海不“上海”的历史。碧海滔滔,一桥飞架,从上海至东海上的洋山港30分钟就可直达。上海,从此名归实至,这个东方大港由“江河时代”迈入了“海洋时代”!
参观洋山深水港,定能使你心旷神怡,耳目一新!
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从2002年6月开工,到今天建成运营,只有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工程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工期安排之紧、作业条件之苦,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外,由大、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是中国首个在海岛建设的港口。洋山港西北距上海市南汇芦潮港约32公里,南至宁波北仑港约90公里,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是距上海最近的深水良港。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
[编辑本段]“一个龙头、三个中心”
决策后,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随后,上海市政府提出在洋山建设洋山深水港区的战略构想。200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率有关部委领导,视察了大小洋山港址现场,对加快洋山深水港区建设作了具体部署。同年,国务院批准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经过一系列可行性研究,2002年6月26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05 年12 月10日洋山深水港一期开港。 2006年12月,洋山深水港二期工程建成投用。2008年底,洋山深水港区三期工程建成投用,这标志着洋山深水港北港区工程全面建成,集装箱专用泊位达16个,岸线全长5600米,设计年吞吐能力为930万标准箱。 从已经投产的码头经营状况看,洋山深水港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2007年、2008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二位,2009年有望保持这一地位。 随着北港区的建成,洋山深水港的建设重点将转向靠近东海大桥方向的西港区。由于西港区的自然条件比北港区差,且水流等情况复杂,建设的泊位级别将比北港区低。根据规划,西港区将建设10至12个5万吨级到10万吨级的集装箱船专用泊位。 预计到2020年,洋山深水港布置集装箱深水泊位将达50个,设计年吞吐能力为1500万标准箱以上。 此外,沿线还将建设工作船码头、小洋山客运中心等配套功能,开展港口、物流、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等配套服务。 在洋山深水港诞生了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与洋山深水港一期同步于2005年12月10日启用。洋山深水港行政区划隶属于浙江,但在上海市与浙江省的通力协调和密切配合下,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科学、高效地实现了洋山深水港的开发和洋山保税港区的建设。 洋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负责组建,海关和检验检疫等部门、上海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政府和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参加,在洋山港区建设省市联合协调领导小组指导下,统一负责保税港区的日常事务管理,协调保税港区有关政策的落实。 洋山保税港区由小洋山港口区域、陆上区域和连接洋山岛与陆地的东海大桥组成,已封关运作面积8.1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区域合作建设,实行海关统一监管的特殊功能区域。 洋山保税港区具备集装箱枢纽港口、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功能。国际中转方面,可以开展集装箱装卸、堆存、集装箱国际中转、集装箱拆拼箱、国内进出口货物中转、集装箱多式联运等业务;采购和配送方面,可以开展货物采购、仓储、商业性加工、货物国际分拨、物流配送等业务;进出口和转口贸易方面,可以开展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货物转运、商品交易、商品保税展示以及相应的技术服务等业务;出口加工方面,可以开展加工制造、再制造、保税维修和产品研究开发中心等业务。 目前,洋山保税港区已经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正在进一步完善各项功能,推动航运市场的繁荣,服务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
个人港口与航线作业,严禁转载!青岛港湾学院!
❽ 上海与香港在经济发展条件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上海与香港在经济发展条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地都是利用港口来发展经济,以及在金融发展方面也有相似之处。
❾ 上海的发展史
上海的历史变迁 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
❿ 上海对全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上海的GDP,真的是很高,所以说,上海的经济发展对全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拉动了全国的GDP指数,如果没有上海的话,中国的GDP应该是比较低的,所以,不愧是大城市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