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移动,分别是什么情况啊
因为需求曲线来斜率为负,所源以只要左右平移,必然上下也移动。从经济意义上解释。向右移动,可以理解成价格不变,消费数量增加。数量增加意味着商品边际效用减少,那么消费者还愿意购买,说明随着他的收入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也变小了。
向上移动可以理解成消费数量不变,出价提高。商品边际效用不变,而花在最后一单位商品上的货币数量增加,唯一解释就是单位(边际)货币效用减小。
(1)微观经济学需求曲线课件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其中需求量是不能被观测的。需求曲线可以以任何形状出现,符合需求定理的需求曲线只可以是向右下倾斜的。
需求曲线通常以价格为纵轴(y轴),以需求量为横轴(x轴),在一条向右下倾斜、且为直线的需求曲线中,在中央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一,而以上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一,而以下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则小于一。
❷ 微观经济学 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
6.C,再增加1单位,边际效用为负
7.3,就是上面的小三角形面积
❸ 微观经济学: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就是它的需求曲线
这是两个问题,不是因果关系。
1、市场只有一家厂商,所以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是市场需求。
2、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线与需求线重合。
❹ 微观经济学习题: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其特点是什么
推导个人需求曲抄线
1 基数法。因为mU递减,而MU/P=入,所以当X上升,MU递减,而“入”不变,所以P递减——可以推出X和P的关系
2 序数法,画图!P变动,然后预算线转动,然后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能知道X——可以推出X和P的关系
至于市场需求曲线: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另外,这些问题你找本课本可能说的更清楚,高鸿业就可以了
❺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需求曲线的不同
1、描述的经济关系不同
市场需求曲线描述的是单个产品的市场价格与市场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它用于说明在其他所有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化对其市场需求的影响。总需求曲线描述的是所有产品价格的平均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它并不是单个市场需求曲线的简单加总。
2、曲线横纵轴不同
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需求曲线以纵轴表示单个商品的价格,以横轴表示该商品的产量,并假定其他商品价格及消费者的总收入保持不变。而在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曲线上,一般价格水平沿纵轴变化,总产量和总收入沿AD曲线变化。与此相反,在微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里,收入和产量是保持不变的。
3、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斜率为负,是由于消费者用其他商品来代替所讨论的商品。如汽油价格上升导致对汽油需求量的下降,这是由于消费者用自行车或乘坐公共汽车代替乘坐私人汽车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们可以用相对便宜的商品来替代已变得较为昂贵的商品。
但是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则完全不同。当总体价格水平上升时,总支出数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必须通过提高利率、紧缩信贷和降低总支出等手段在货币需求者之间进行分配。
❻ 在微观经济学中为什么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贵,对应的需求量就越少。在图像中,可以看到,随着价格的降低,需求量增长。
❼ 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是否会与坐标轴相交
需求曲线是由来商品价格(Y轴)源,需求数量(X轴),用来考察价格变动对于该商品需求的影响。
与Y轴相交说明该商品价格不被市场接受,一个需求都没有。
与X轴相交说明这个商品价格为零(白送),需求无穷大。
你这个微观学的~~~~
❽ 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和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有什么区别
微观经济学里讲的总需求曲线一般认为是个人需求的加总,其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是通过消费者选择理论推出来的,一般只说明需求的一般性质。而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是按照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需求曲线,其二者性质应该是相同的(需求定理),但是表述方式和理论的基础不相同,最后分析的用处也不相同。
❾ 为什么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P .Q与表达式Q=A-BP,与数学中的函数方程是相反的,在蛛网模型中
通常经济学的函数图习惯把平时的数学函数图的横轴和纵轴反过来画。横纵是价格P,纵轴为数量Q。
❿ 微观经济学题求需求曲线
效用函数为U=X^2*Y^2,其中(,x,y分别是两个商品的消费量,U(x,y)是消费这回样一个消费束给消费者答带来的效用,原式可写为U=Q(X)^2*Q(Y)^2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500=p(x)Q(X)+P(y)+Q(y)=2Q(x)+5Q(y)
Q(x)=(500-5Q(y))/2代入效用函数U(x y)=Q(X)^2*Q(Y)^2 ,U=((500-5Q(y))/2)^2*Q(Y)^2
对Q(x)求导得X的函数
Q(y)=(500-2Q(y))/5代入效用函数U(x y)=Q(X)^2*Q(Y)^2,U=Q(X)^2*((500-2Q(y))/5)^2
对Q(y)求导得Y的函数
不会求导数,你自己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