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中的所有的公式和字母分别表示的意思
TFC:固定总成本
TVC:可变总成本
TC:总成本
AC:平均成本
AFC:平均固定成本
AVC:平均可变成本
MC:边际成本
TP:总产量
AP: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
MR:边际收益
AR:平均收益
TR:总收益
MC:边际成本
AC:平均成本
TC:总成本
Ⅱ 有关西方经济学中效用函数的计算——
已知效用函数为:U=X2Y2,分别求出张某对X商品、Y商品的边际效用。
MUX=dU/dX=d(X2Y2)/dX=2Y2X
MUY=dY/dX=d(X2Y2)/dY=2X2Y
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即满足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Px*X+Py*Y=M
2X+5Y=500
MUx*Px=MUy*Py
2Y2/2=2X2Y/5
Y=2/5x
X=125,Y=50,即最佳组合是(125,50)
Ⅲ 西方经济学中MRS,MRT和MRTS 各自的公式是什么:-)
1.MR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12=-△X2/△X1,2.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dK/dL
3.MRT边际转换率,表示在技回术水平不变,资答源利用充分的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必须放弃若干其他产品的数量比值
Ⅳ 快考试了。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常用公式,绝对高分。绝对追加。
价格弧弹性公式
e=(ΔQ/ΔP)*(P/Q)
价格点弹性公式
e=(dQ/dP)*(P/Q)
价格中点弹性公式
e=(ΔQ/ΔP)*[(P1+P2)/2]/[(Q1+Q2)/2]
效用总函数
TU=f(Q) Q是产量,TU是总效用
MU=dTU(Q)/dQ MU是边际效用,即在效用总函数的基础上对产量Q求导
边际效用是逐渐递减的,即当你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得到的满足效用最大,然后随着吃的包子增多,每个包子的效用递减,直至为零,此时就是你不饿的时候,再吃的话效用就是负值了。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P1*X1+P2*X2=I MU1/P1=MU2/P2=a
必须同时满足其上两个式子,P1为商品1的价格,P2为商品2的价格,X1是购买商品1的数量,X2是购买商品2的数量,I是货币总数,a是常数。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RS12=-ΔX2/ΔX1
MRS12是指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
在一定收入水平下,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MU1/P1=MU2/P2
在生产一定的情况下,达到最大产量的条件
MPL/w=MPK/r
MPL指劳动力的边际产量,w指工人工资,MPK是指资本的边际产量,r指资本的价格
短期成本中有这些符号
TFC 总不变成本
TVC 总可变成本
TC 总成本
AFC 平均不变成本
AVC 平均可变成本
AC 平均成本
MC 边际成本
AC=AFC+AVC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
MR=SMC
MR是边际利润 SMC是短期边际成本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
MR=LMC=SMC=LAC=SAC
LMC是长期边际成本 LAC是长期平均成本 SAC是短期平均成本
西方经济学大多公式都需要结合图画进行深刻理解,对于符号概念也要有一定认识,如果要考试建议还是参考一下书本。
Ⅳ 西方经济学的预算线方程的概念以及公式
据题意,可知预算方程为: P1X+P2Y=M 预算线斜率为: -P1/P2 由于无差异曲线是直线,且斜率专为-a,所以无属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为a 所以,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为: 1、a>P1/P2 最优商品组合为(M/P1,0) 2、a
Ⅵ 在西方经济学里,幸福的公式是怎样表达的
幸福=效用/欲望
欲望不变时,拥有的财富效用越高越幸福。
效用不变时,欲望越少越幸福。
Ⅶ 西方经济学中MRS,MRT和MRTS 各自的公式是什么:-)
MRS是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T是生产者,投入不变时,无差异曲线的斜回率,MRTS是生产答者,生产要素的替代率。
MRS:MRS12=-△X2/△X1。
MRTS:MRTSLK=-dK/dL。MRS=MRT
MRTS:当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值时,表明两种生产要素可以互相替代,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必须减少方能使产量维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只有具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示这两种要素的替换时有效率的。
(7)西方经济学的公式扩展阅读
举例说明
例如完全替代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为一常数,这时无差异曲线为一直线,斜率不变。这种情形表明消费者关心的是两种商品的总数量,而非其差异。
又例如完全互补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替代,而是始终以一种固定比例捆绑消费。这时其无差异曲线就呈现为一直角线。好比说左鞋和右鞋、牙膏和牙刷。
Ⅷ 西方经济学stc公式
△表抄示差异的意思:delta
△STC=STC2-STC1 即两次取值的差异
△X=x2-x1 两次取值的差异
△STC|△X表示函数STC(x)的导数:含义为总成本对x的敏感程度
SMC=△STC|△Q=0.3Q^2-12Q+140 这里x应该为Q吧
Ⅸ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
(1)TP=Q=10L-0.5L^2-32
边际产量(MPL)函数 就是上式对L求导。MPL=10-L
平均产量(APL)函数 就是总产量除以投入的劳动。APL=TP/L=10-0.5L-30/L
(2) 当TP最大时,MPL=0。令MPL=10-L=0 ,解得L=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总产量TP达到极大值。
当APL最大时,是APL与MPL相交的时候。令APL的导数=0,解得L=2倍根号15(负值舍去),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当MPL最大时,是TP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由MPL=1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