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在明确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政府的经济行为之后,还必须对政府的经济行为作出界定,这事实上构成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而言,从政府的经济职能出发,研究政府经济行为也有了以下几个层次的内涵:
第一层次:是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是由市场来界定的,即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不要界入;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领域,即市场失灵的领域,就是政府行使其职能和发挥其作用的领域。据此确定的政府经济职能的集中体现,就是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还必须解决好外部效应问题及公共选择问题等。
第二个层次:是研究政府收支。政府职能的正常行使须借助于政府支出来提供财力支持,政府支出又要依靠政府各项收入来保障。政府根据法律征收的税金,根据政治程序决定的预算支出各项费用是政府经济行为的核心。既然政府也是一个经济主体,政府的收支也应该讲求经济效益。
第三个层次:是研究政府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政府收支原先只是维持政府人员生存和政府机构运作的非生产开支。但随着政府的扩大和职能的扩展,不仅为自身存续所必需的收支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扩大,而且由于受现代经济理论和政府干预经济主张的影响,政府收支的作用不仅限于维持政府自身的存续,而且已经成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
第四个层次:是研究包括政府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和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二战之后各国政府出于调节经济和扩大社会福利的需要,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不断增加,连同政府收支一起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庞大的部门,因此,人们不得不对如此庞大的公共经济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认真研究,弄清楚为什么要维持如此之大的公共经济,如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引出了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共定价与政府收费等诸多问题的讨论。
第五个层次:是对公共部门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政策协调、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会对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充分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和手段,妥善处理政府与非政府主体之间,以及政府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协调好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关系,对经济运行的某些方面实施必要的政府管制,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以上几个层次的研究内容,基本上界定和涵盖了本书的结构体系。
『贰』 政府经济学里公共物品指的是什么
公共物抄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袭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用是否具备排他性和对抗性来确定。
如果某种物品同时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种物品无疑就是纯公共物品,很容易与私用物品区别开来。可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特征不一定同时存在。如果某种物品只存在一个特征,可称其为准公共物品或准私人物品,即混合品。因此,整个社会的物品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纯私用物品,纯公共物品和混合品。
『叁』 2014行政管理(本)政府经济学01任务(小组讨论)答案
『肆』 政府经济学案例分析 急急急
考核内容与形式: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某个案内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容省校责任教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供5个案例,学员任选其一,字数在1000字以上)
考核要求:案例分析没有固定的答案。在分析案例时应注意:
1、 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2、分析时要抓住重点;
3、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前后呼应;
4、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
5、应注意掌握教材上的案例分析方法。
6、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案例分析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伍』 政府经济学案例分析 至少600字 越详细越好
实际上,共有地悲剧的产生是因为外部性。当一个家庭的羊群在共有地上回吃草时,它降低答了其他家庭可以得到的土地质量。由于人们在决定自己有多少学时并不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结果羊的数量过多。
如果预见到了这种悲剧,镇里可以用各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控制每个家庭羊群的数量,通过对羊征税把外部性内在化,或者拍卖有限量的牧羊许可证。
但是,土地的这个例子还有一种较简单的解决方法。该镇可以把土地分给各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可以把自己的一块地用栅栏圈起来,并使之免于过分放牧。用这种方法,土地就成为私人物品而不是共有资源。
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减少共有资源的使用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把共有资源变为私人物品。
『陆』 国开大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03任务
第1题 按照( )分类,公债可以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A. 债务期限的长短
B. 发行地域
C. 公债本位
D. 应募条件
正确答案是:发行地域
第2题 根据( )的不同,债务可以划分为公债与私债。
A. 资金来源
B. 债权人
C. 债务币种
D. 债务人
正确答案是:债务人
第3题
( )是用一系列定量指标去衡量风险的高低,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防范和规避。
A. 政府债务风险估测
B. 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C. 政府债务风险识别
D.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正确答案是: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第4题
按照( )分类,公债可以分为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A. 公债本位
B. 应募条件
C. 发行地域
D. 债务期限的长短
正确答案是:债务期限的长短
第5题 ( )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其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估。
A. 政府债务风险识别
B.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C. 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D. 政府债务风险估测
正确答案是: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第6题 在公债发行方法中,( )是指政府向由政府管理的某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直接发行的公债。
A. 特别发行法
B. 承包募集法
C. 自由认购法
D. 银行承销法
正确答案是:特别发行法
第7题 按照( )分类,公债可以分为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A. 公债本位
B. 债务期限的长短
C. 发行地域
D. 应募条件
正确答案是:公债本位
第8题 按照( )分类,公债发行方法可以分为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
A. 公债发行对象
B. 公债发行规模
C. 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
D. 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
正确答案是: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
第9题 在公债发行方法中,( )是政府提出一个最低的发行条件,向全社会证券承销商招标,应标条件最优者中标,负责包销发行,政府按包销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中标者手续费。
A. 直接公募法
B. 自由认购法
C. 间接公募法
D. 公募招标法
正确答案是:公募招标法
第10题 ( )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分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A. 政府债务风险估测
B. 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C. 政府债务风险识别
D.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正确答案是:政府债务风险识别
第11题 按照( )分类,公债可以分为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A. 债务期限的长短
B. 发行地域
C. 应募条件
D. 公债本位
正确答案是:应募条件
第12题 按照( )分类,公债发行方法可以分为公募法与非公募法。
A. 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
B. 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
C. 公债发行规模
D. 公债发行对象
正确答案是:公债发行对象
第13题 ( )是指公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债券票面值。
A. 底价发行
B. 平价发行
C. 折价发行
D. 溢价发行
正确答案是:溢价发行
第14题 按照( )分类,公债发行方法可以分为直接发行法和间接发行法。
A. 公债发行规模
B. 公债发行对象
C. 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
D. 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
正确答案是: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
第15题 按照公共物品的( )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性公共物品。
A. 性质
B. 收益范围
C. 作用
D. 来源
正确答案是:收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