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跨专业考研经济学
跨专业考研困难重重,建议你还是选好考的。
就算南大,武大的专业好,你也不一定考得上。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我说话难听一点,但是很实在。
我当年考复旦微电子的研究生,死的那个惨啊。
想以后就业的话,学金融吧。毕业可以去投行,咨询公司,证券,银行之类的。
数学学得好的话,可以转精算。
但是金融出国不太好拿奖学金。
㈡ 经济学考研跨专业难吗
读经济学的话基本上很少人考研,差不多都是保送。另外,保送的话,研究生基本上都能回保到好一点学校的答研究生。然后,这个专业出国深造的机会也不少,有机会建议可以去。(结合个人学习能力以及经济条件)不过,学经济学实际的工作经验会更重要一点。要想学的好的话,当然是了解的越多越好。建议你可以上网络找“师兄指路”,里面都是师兄师姐关于各种专业的介绍之类的,蛮真实的,应该会帮助到你。
㈢ 2019经济学考研,如果是跨考的话难度大吗
经济学专业考研各院校难度分析
(1)人民大学:考研难度较大,优势:全国重点,在大学里,经济学学的整体实力最强,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不论是货币银行,证券投资还是国际金融都有一手.地区优势明显,学生素质高。
(2)西南财经大学:以前是人行直属院校的老大,隶属金融体系。金融专业是很有影响力的。西南财经大学传统强校,金融学全国前10。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考研难度较大(比较公平,招生规模大:250人左右 ),是全国重点大学,金融学中的货币银行学在全国最强,从他的硕士招生规模就可以看出来,校园环境好。劣势:不注重数学,思想保守,区位没有优势,近些年走下坡路。
(3)上海财经大学:创始于1917年,是教育部直属211院校,又位于经济中心上海,其学生在长三角区域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上海财大是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财经类院校,海归学者趋之若鹜的地方,学术方面也很厉害。考研难度较难(比较公平,参加联考,招生规模100人左右)。
(4)北京大学:考研难度较难,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就业情况较好,学校景色建设好。
(5)厦门大学:考研难度较难(比较公平,可能可以调剂 招生规模75人左右),是985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环境优美,学生素质比较高。
(6)复旦大学:考研难度较大(公平,参加联考 招生规模中等),是985全国重点大学,全国仅次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在各方面都比较强,尤其是国际金融,货币银行。接受西方知识比较新,学校氛围也好,有几个好老师(姜波克)。
(7)对外经贸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学校始于1951年创建的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1954年合并组建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因此该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全国都属一流。同时在2000年,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因此金融专业也很强。考研难较大(公平,注意有两个金融学,金融学院的容易 招生规模小),是全国重点大学,十分注重抓英语,注重实用能力,区位优势明显。
(8)南开大学:考研难度较大(公平,招生规模75人左右,参加联考),是985全国重点高校,学生素质高。
(9)中央财经大学(原隶属于财政部):是教育部直属的财经类强校,地处我国首都北京,又因为地处北京,区位优势很明显,在经济学类下的各个专业都有所建树,其经济类专业大部分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力量雄厚。考研难度较大(比较公平,自己学校好学生都不考 招生规模一般60人左右)
(10)东北财经大学(原隶属于财政部):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是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高校。东财前身是1952年10月开始组建的东北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成为省部共建大学。跨考教育郑炳老师提醒大家东北财经的产业经济学在全国排名靠前,考取难度较大。
㈣ 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是否明智
任何行业都没有升值贬值直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前些年国贸之类的专业很火,现在饱和了,毕业生找工作都困难。只要你做到一定水平,任何职业都是升值的。
如果想做高校老师,如果是做行政之类的,一般都是硕士毕业生留校,在校期间入党,多组织学生活动,和老师搞好关系等等,还要看运气等。如果是做教学类工作,至少是博士,现在博士竞争激烈,一般的学校都要名牌大学博士或海归。现在有学校会要求本硕博读同一专业,并且都是98,211什么的,不同学校不同要求,你自己打听去。另外,高校教师算不上什么所谓的比较自由的职业,如果是做行政工作要天天上班,做教师倒是不用天天上班,但是有科研要做,评职称的话还要写论文!
注会很难考,而且也不是要你在家工作!不要道听途说。我有同学是注会,三天两头出差。因为没有公司会把自己的财务信息让你拿回家做!除非你不干活,可以天天在家。
本科阶段的高数和高中时期的数学是两码事,不要觉得高中是理科生就可以轻视高数。一般经济学研究生考的是数三,也有些牛校考数一。
所以,自己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到底想干什么,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不管干什么,自由只是有钱人的奢侈品。
㈤ 跨专业考研经济学难不难
首先,有几个问题:
你还有多久考研?
你数学基础怎么样?
你的逻辑能力怎么样?
㈥ 经济学是不是很多人跨考跨考经济学对就业有什么影响吗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特别快,导致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人才非常紧缺,所以一些在职人员选择在职研究生学习的时候都选择跨考专业。下面介绍:选择跨考金融学在职研究生的三大理由。一:发展前景好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而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报考者在选择跨考时,就是跨到了一个广阔的就业前景上,它不仅是在帮助在职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是在帮在职人员提高社会竞争力。二:就业范围广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等的人才,毕业后学员可以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验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等从事金融工作。所以,在就业范围上选择是特别多的。三:更适合报考人员很多人在高考时并没有选择一个理想的院校或专业,所以有再次报考的机会时,就会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选择跨考金融学的考生可能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但是考生在选择跨考专业前一定要分析和考虑自身的条件,以及其能否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只要所有条件合适,选择跨考也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㈦ 跨专业考金融学研究生难吗
说实话,一般跨专业考研都不容易,而且金融类专业比较热门,报考人们院校竞争很激烈的。而这个难度不一定是考试的难度,是录取难度高,录取人数有限制,报考人多,所以也就要求必须要高过国家线以及院校分数线才能有机会吧。
金融学专业考研科目主要有英语,政治,数学再加一门专业课。
英语,政治,数学为公共课部分,由国家统一命题,其中金融专业研究生, 学术型研究生初试考英语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初试考英语二。数学考数学三(少部分考数学一),政治不进行区分。
专业课内容由考生报考学校自主命题,因学校不同而不同,其中金融联考考的有16所学校参加 北航、东南大学、复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山大、上财、苏州大学、厦大、浙大、浙江工商、中山 考金融学基础:宏观微观经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5门,其他学校考试科目会有所变化但大同小异。
㈧ 考研跨考经济学具体专业该怎么选
考经济类。因为管理类主要需要的是你的经验而不会更多的看中你的理论内知识。而经济类有更多研容究和学习的余地,并且读完研究生出来就业面更广。
经济学和金融学其实有很大交叉,你学哪个都一样。
这两个一般会考的专业课不是考西经就是考西经+政经。规定是参加金融联考的学校,考西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
就业有以下8个方面:
一、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
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做金融官员,对于金融研究生而言应是首选。首先,中国金融学是立足于宏观经济学,基于金融市场宏观调控,专业应用较易入手,政策把握比较到位;其次,在行业管理部门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实践机构至少能给个中层以上的职位。其局限在于:要进入这几个行业主管部门难度较大,可能还需要背景依托,本科生想进较难,除非本人确实非常优秀。
㈨ 要跨专业考经济的难度是不是很大,如果,需要那些资料,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麻烦你,帮我一下
你想考哪所学校呢,不同学校用的书籍不同。
经济学的主要几门课程是微观经专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中级微属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
在国家统考中考察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内容,参考书目主要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两本。
如果是一些自主出题的院校需要自己查阅其参考书目哟。
不懂可以追问,我是经济学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