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宏观经济学中的Y,I,C,G,S,D,X全称及意义
Y: Yield、国民收入、抄国民产出或GDP等袭
I: Investment、也可用于国民收入或消费价格指数等
C: Consumption、消费
G: Government purchases、政府购买支出
S: Saving、储蓄
D:Demand shock、需求
X:export、出口
Ⅱ 宏观经济学中s(y)代表什么意思
s(y)代表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
S = f(Y)
因为: Y = C + S S = Y − C C = a + bY
所以: S = − a + (1 − b)Y
Ⅲ 经济学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经济学里有很多字母都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列举如下:
P:价格 Q:数量 D:需求 S:供给 E:均衡(或期望) e:弹性
es:供给的价格弹性 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U:效用 TU:总效用
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 C:成本 STC:短期总成本 TFC:总不变成本
AC:平均总成本 MC:边际成本 LTC:长期总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 SMC:短期边际成本 TR:总收益 AR:平均收益
PS:生产者剩余 MP:边际产品 VMP:边际产品价值
MRP:边际收益产品 MFC:边际要素成本 r:利率
Ⅳ 西方经济学两部门经济中s指什么
西方经济学两部门经济中s指储蓄。
储蓄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经济行为,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储蓄概念是指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减去被消费掉的部分。从资金运用角度考察,储蓄等于投资。因此,广义的储蓄按储蓄主体标准划分包括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按照储蓄构成标准划分包括货币储蓄和实物储蓄,其中货币储蓄包括银行存款、手持现金与各种有价证券。狭义的储蓄则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等储蓄机构的存款。
在我国,储蓄的概念是狭义的。储蓄是指个人把节余下来的或暂时不用的钱有条件地存入银行等储蓄机构的一种信用行为,即把货币的使用权暂时让渡给储蓄机构的一种信用行为。储蓄的对象仅指货币资金,不包括实物;储蓄人单指个人,不包括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在银行等储蓄机构存款;储蓄的形式仅指存款人把货币资金存入储蓄机构,不包括个人自行保存的现金和购买的国库券、公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可见,储蓄的本质是指货币所有者以保值、取得收益和调剂生活为目的,把自己结余的或暂时闲置的货币存入储蓄机构的一种信用行为。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储蓄反映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Ⅳ 宏观经济学中S=I如何推理
收入=支出
两部门经济中,收入=C+S 支出=C+I ,由C+S=C+I推出 S=I
三部门: 收入=C+S+T 支出=C+I+G ,推出 S=I
四部门……
Ⅵ 经济学中s是短期什么是长期
经济学中短期——s表示:
short
长期为——l
long
long 英[lɒŋ] 美[lɔ:ŋ]
adj. 长的; 长时间的; 冗长的,过长的; 长音的;
adv. 长久地; 始终; 遥远地;
n. 长时间,长时期; [语] 长音节; (服装的) 长尺寸; 长裤;
Ⅶ 西方经济学中的is曲i和s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I--投资,S--储蓄
Ⅷ 经济学中的i表示什么意思 比如i等于s(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i大于s(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I代表投资 S代表储蓄,在两部门(居民和企业)经济中,总需求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供给是全部劳务和产品的总和,也即是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总和,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可以用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来表示即为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即为居民的收入总和,居民的收入可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因此:
总需求AD=C+I 总供给AS=C+S 总需求=总供给时即C+I=Y=C+S I=S
因此,两部门国民经济均衡的具体表现:投资=储蓄
I=S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当S<I时,说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或供给不足,这时在国民经济中容易导致超前消费,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当S>I时,说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或供给过剩,这时在国民经济中容易导致物价下降,产品滞销,企业开工不足和设备闲置,出现失业;所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S=I,这时才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失业。在国民收入均衡中,储蓄可以看作是经济中一部分货币的暂时离开,对国民收入具有收缩作用,是漏出因素。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刺激作用,能使国民收入扩张,是注入因素。如果注入小于漏出,国民收入收缩;注入大于漏出,国民收入扩张;注入等于漏出,国民收入实现均衡。
Ⅸ 微观经济学中的s.t. U(X,Y), 表达式中的s.t.是什么意思,如图
是subject to的缩写 就是说目标函数“受到”下面约束函数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