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用途
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的四个主要方面:1、结构分析是对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它研究的是当一个变量或几个变量发生变化时会对其它变量以至经济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经济预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从经济预测,特别是短期预测而发展起来的。50年代与60年代的成功应用。70年代以来人们对计量经济学模型预测功能的置疑。
3、政策评价:政策评价是指从许多不同的经济政策中选择较好的政策予以实行,或者说是研究不同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目标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异。
4、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1)检验理论:按照某种理论去建立模型,然后用表现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样本数据去拟合,如果拟合很好,则这种理论得到了检验。
(2)发现和发展理论:用表现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样本数据去拟合各种模型,拟合得最好的模型所表现出来的
(1)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有扩展阅读
计量经济模型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随机方程式,它简洁有效地描述、概括某个真实经济系统的数量特征,更深刻地揭示出该经济系统的数量变化规律。是由系统或方程组成,方程由变量和系数组成。其中,系统也是由方程组成。
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广义地说,一切包括经济、数学、统计三者的模型;
狭义地说,仅只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经验数据的模型。
2. 好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具有哪些性质
一个好的抄计量经济学模型应当具有如下性质:
1.随机干扰项的期望值为0;2.消除了异方差,即总体回归函数中的随机误差项满足同方差性;3.解释变量无多重共线性;4.消除了模型中由于惯性、设定偏误、滞后等带来的自行关。
3. 好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具有哪些性质
好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要素应该有三个:理论、方法和数据。
1. 理论,即经专济理论,所研究的经属济现象的行为理论,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计量经济模型
2. 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与手段,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主要特征。
3.数据,反映研究对象的活动水平、相互间联系以及外部环境的数据,或更广义讲是信息,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原料。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4. 计量经济学中,我在做实证分析时,模型既有异方差又有自相关,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是怎么处理的呢
首先,若是横截面数据主要考虑异方差,若是时间序列主要考虑自相关。
你现在的情况同时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建议你先考虑产生自相关的原因是模型误设还是纯粹的自相关。如果只是纯粹的自相关,可以用FGLS解决自相关的问题。
而你在解决了自相关后发现,还存在异方差的问题。但是通常情况下方差都是未知的,我们不方便再做加权最小二乘了。这时要解决异方差的问题,可以采用怀特的“异方差稳健标准误”,基于这个标准误构造出的统计量可以做出有效的统计推断。
再说一种方法吧,当同时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时,你可以直接使用HAC,也就是异方差自相关一致标准误,基于这个标准误构造的统计量可以做出正确的推断。它的前提是你的样本需要足够大。
最后,还需要你根据自己的情况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模型,上面那些只是理论上的参考。
5. 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中,通常选择哪些类型的
计量经济学中,对不同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从经济社会中收集的数据主要有三种:
1、横截面数据
2、时间序列数据
3、集合数据
横截面数据是指某一时间内对不同对象进行调查所得来的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连续观察所取得的数据,如改革开放以来的GDP的数值。
面板数据是指对同一组对象在不同时间中连续跟踪观察所得来的数据。
6. 急求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案例思路。
这个里面那个城镇居民的数据不平稳,因为是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后,二阶差分都平稳,而且汽车产量也是不平稳的,是一阶单整,就连因变量私家车数也是二阶单整,所以直接建模得出的是伪回归,需要用修正后的数据建模。最后建模后再进行经典假设的检验。
7. 计量经济学都有哪些模型啊,具体怎样运用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确定变量和数学关系式-模型设定;分析变量间具体的数量关系-估计参数;检验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模型检验;经济分析和预测-模型应用
#分布滞后模型估计的困难有哪几个
A.自由度问题。自由度过分损失,到时估计偏差增大,显著性检验失效。
B.多重共线性问题。滞后变量常存在多重共线性。
C.滞后长度难以确定。
#工具变量法
1.与所代替的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2.与随机扰动项不相关
3.与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以免出现多重共线性
#虚拟变量的基本概念
虚拟变量是人工构造的取值为0和1的作为属性变量代表的变量
#联立方程模型的区别
A.联立方程组模型由几个单一方程组成。被解释变量不只一个。
B.模型里有随机方程,也有确定性方程,但必含有随机方程。
C.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不仅是单向因果关系,也可能互为因果。
D.解释变量可能与随机扰动项相关。
#非完全多重共线性后果:
1.参数估计量方差增大
2.对参数区间估计时,置信区间趋于变大
3.严重时,假设检验容易作出错误判断
4.严重时,可能r2较大和f检验显著性高,但t检验可能不显著,得出错误结论
#多重共线性检验:
1.简单相关系数检验
2.方差扩大因子法
3.直观判断,如回归系数标准差大,或与经济理论背离
4.逐步回归法
#自相关:
经济系统的惯性。经济活动滞后效应。数据处理造成的相关。蛛网现象。模型设定偏误。零均值,低估参数估计值的方差,对模型预测的影响,高估t,f,r2不可靠,对模型影响,降低预测精度。
#异方差:
模型中省略某些重要解释变量。模型设定误差。测量误差的变化。截面数据中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无偏,一致,非有效,夸大估计参数的统计显著性,对预测影响,Y的预测非有效。
8. 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大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结构分析,即研究一个或几个经济变版量发生变化及结构权参数的变动对其他变量以致整个经济系统产生何种影响。其原理是弹性分析、乘数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
2经济预测,即用其进行中短期经济的因果预测。其原理是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
3政策评价,即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政策变量变化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是对不同政策执行情况的模拟仿真;
4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即利用时机的统计资料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某个理论假说正确与否。其原理是如果按照某种经济理论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实际观察数据,则意味着该理论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反之则表明该理论不能解释客观事实。
9. 计量经济学模型有哪些
截面数据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
不同数据有不同的假定继而衍生出不同的模型
10. 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各自
1-9.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1-10.试...?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1.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