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林耀华「民族学通论」2003或者1997的电子版。麻烦百度云上载。急需。谢谢大家了。
97版,如需的话,加下l俺。
《民族学通论》
作者:林耀华主编 页数:584 出版社: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
ISBN:7-81001-180-4
『贰』 中国56个民族最原始是怎么分出来的
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不能确定。
新中国建立以后,为改变旧中国民族成份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
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第一阶段
是从1950年到1954年,经过识别,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
其间,除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朝鲜、满、瑶、黎、高山等民族早已被确认外,其他被确认的少数民族有壮、布依、侗、白、哈萨克、哈尼、傣、傈僳、侗、
东乡、纳西、拉古、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27个民族 。
民族学家黄现璠对壮族的确认,方国瑜对纳西族的确认,都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第二阶段
是从1954年到1978年年底,确认了土家、畲、达斡尔、么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为德昂)、京、独龙、赫哲、门巴、毛难(后改为毛南)、珞巴等16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
是从1978年到1987年。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 。
民族识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工作。
它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标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构成,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在民族识别三个阶段的工作里,费孝通、黄现璠、夏康农、秋浦、翁独健、李有义、李安宅、吴泽霖、方国瑜、杨成志、杨堃、吴文藻、江应梁、刘咸、林耀华等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界和民族学界的名家,及大批学者、民族工作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林耀华民族经济学扩展阅读:
民族区别的特征
1、民族语言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不同民族各自使用的语言,是民族内部相互联系的主要工具,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稳定的、最显著的特征。它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民族语言的发展变化受民族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凝聚着人们长期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各民族共同语言因受不同民族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民族语言的发展状况对民族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没有民族共同语言,人们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因此,具有单独的共同语言,自然应该看作形成为单一民族的重要依据。
2、民族地域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一个民族居住和生活的地域,在地理上联成一片,没有被巨大的自然界线(如高山、海洋等)所分割,在政治上基本统一,没有长期被国家或者其它政治区划所分割,它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都依此而形成和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个自己共同的地域,长时期地被分割,已经具备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等民族特征,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彼此之间的严重差别,最终导致统一民族的解体。
当然,一个民族的成员并不是永远固定在一个共同的地域,因谋生、经商、迁移和战争等原因,会出现民族杂居或散居的现象。
可以说,某个民族共同体一旦形成以后,其民族特征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尔后即便这个共同体的人们各居异处,失去了原先的共同地域,他们在当初共同地域上形成的民族特征却未必就随之消失。
3、民族生活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一个民族内部随着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换日益频繁,商品流通逐渐增长,各个不大的地方市场集中成为全民族市场,从而使各地区相互依存,把人们结合成一个整体的经济联系。
民族内部的这种经济联系在各个民族中,由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齐,必然会有差异。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经济联系和共同的经济生活,民族的形成和存在是不可能的。
反之,如果一个民族的各个部分在经济联系上长期地割断联系,它们就会被同化于其他民族,或者与其他民族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这是斯大林考察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欧美许多民族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4、民族素质
指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它是一个民族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
通过语言、文化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对乡土的眷恋等形式,表现本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和自豪感。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其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一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属于一个民族。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大的稳定性。
有些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甚至民族共同语言等特征都已发生了变化,但他们的民族自我意识仍明显存在,成为个别特征中最不易变化的一个特征,因而成为民族识别中必须加倍重视的标准。
『叁』 民族学好的民族志有哪些
江村经济 费孝通
金翼 林耀华
萨摩亚人的成年 米德
努尔人 埃文思-普里查德
西太平洋上的航回海者 马林诺夫斯基
尼加拉答: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 格尔兹
忧郁的热带 列维-斯特劳斯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 埃德蒙·R. 利奇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杨懋春
『肆』 经济文化类型
经济文化类型的定义
苏联学者列文、切博克萨罗夫等将经济文化类型专定义为“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属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之下的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文化相互联系的特点的综合体”。③林耀华等学者将经济文化类型的定义发展为: “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有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④此修订主要表现在两个概念上: 一是用“生态环境”概念取代“自然地理条件”,二是用“生计方式”概念来取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认为“生计方式”不仅能明确地标示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也能容纳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层含义。
『伍』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当然是买2003年版本的。因为它是改订的版本。
『陆』 经济文化类型和文化生态学的区别联系
1、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20 世纪50 年代两位苏联学者———列文、切博克萨罗夫为了对世界民族进行语言谱系以外的分类而提出的一个分类体系概念。
苏联学者列文、切博克萨罗夫等将经济文化类型定义为“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之下的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文化相互联系的特点的综合体”。林耀华等学者将经济文化类型的定义发展为: “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有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2、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二十世纪以来新型的一门跨学科的交叉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生态学也从研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研究与工程学、信息传播学、经济学、教育学、媒体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但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任务。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破坏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生态学对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美国的斯图尔德先在《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中,从文化生态学所研究问题的不同出发,将文化生态学同“环境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加以区分。
3、二者有一定联系,都以文化为对象研究。前者是经济下的文化,重视文化类型。后者是文化下的生态,重视环境生态类型。
『柒』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的课程表
根据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下权利是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的,不应受到任何组织、个人任何形式的侵害和剥夺:
1、接受义务教育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2、就近入学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就近入学的权利。
3、免缴学费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享有免缴学费的权利。
4、获得助学金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少年就学享有获得国家和政府给予助学金的权利。
5、酌情减免杂费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少年就学享有酌情减免杂费的权利。
6、借读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
7、特殊教育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为盲、聋哑和弱智或残疾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8、平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其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容歧视,不容差别对待。
以上是适龄儿童、少年享有法定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什么人也不能剥夺。如果你是在高中阶段,因高中非义务教育,学校有校规校纪,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捌』 中央民族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一、民族学专业
民族学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三、宗教学专业
宗教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宗教现象及其历史演变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人类宗教的起源、宗教与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关系、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宗教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宗教学的基本理论,较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我国的宗教法规和政策,受到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社会调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四、舞蹈学专业
舞蹈学专业培养具备能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的研究、舞蹈教学以及编辑等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能在学校、艺术团体、艺术(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单位从事朝鲜民族舞蹈、中国民间舞、芭蕾舞的教学、创作、辅导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朝鲜民族舞蹈艺术人才和“复合型”专门应用人才。
五、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玖』 《西方文选论》(上,下),伍蠡甫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上淘宝吧:
http://search1.taobao.com/browse/0/t-g,z3u7ho5yuy----------------40-list-commend-0-all-0.htm
其他好象好难找..
LZ是想考中大的吧?呵呵..或者你 上中大的论坛问问版有没人卖啊权..
再或者找个在中大读书的朋友 帮你在中大购书处购买也行..
如果实在找不到就找我吧,我这离中大比较近..
『拾』 中央民族大学有哪些好的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好的专业
历史学(基地班): 专业是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专业之一,基地班的学生是通过重重筛选后,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组成的,基地班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不仅可以享受“基地”的有关优惠待遇,而且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读研。历史学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历史学与旅游管理双学位班,这个专业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三年级暑假期间就开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及民族地区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 另外,中央民族大学还有几个专业也非常有特色,如对外汉语专业,只限招英语、日语两个语种的文史类考生,而且要求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该门总成绩的60%,语文成绩不低于该门总成绩的70%;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主要特色是与国内著名大学同类专业基础同构,同时具有多民族文化教育背景,教学培养方案实施多层拓展培养的方式;民族经济学专业文理兼招;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实行全院按数学类、计算机与自动化类进行通识培养,每大类前三学期都实行统一课程授课,不分专业。
少数民族语言学: 亦是中央民族大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下属5个系,分别是朝鲜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哈萨克语言文学系。具有学院特色的优惠政策是各系传统专业学费全免,如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班、维吾尔语言文学班、哈萨克语言文学班、朝鲜语言文学班、蒙古语言文学班,而且每个月国家还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自2005年起,学院试行每年从全院各系各班本科2年级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组成基地班,基地班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可获得保送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民族与社会: 学院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特色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和研究队伍,综合实力一直处于国内民族学和人类学的首席地位,在国际民族学、人类学界也有广泛的联系和影响。目前开设民族学、社会学、博物馆学3个本科专业和民族学与生态学、民族学与经济学、民族学与新闻学、民族学与英语4个本科双学位专业,其中民族学(又称文化人类学),是本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它通过研究文化认识、理解人性,认识民族特点,促进不同民族相互理解交流,共同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