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2015政府政策和经济学

2015政府政策和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2-19 10:22:59

『壹』 2015年央行降准,经济学家都怎么看

2015年央行降准,经济学家都怎么看

4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18.5%,以提振银行贷款、应对经济增速放缓。这是中国央行两个半月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

据央行网站:“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自4月20日起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

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这跟近期不断恶化的经济数据有关,未来还将有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包括麦格理银行、汇丰银行在内的多家投行都认为中国有必要实施进一步的刺激措施。

民生宏观固收点评:

【降准来了,降息还会远吗?】

【1】为什么这时降?驰援地方债务置换,助力稳增长,对冲存款保费影响,降准势在必行。此前总理密集调研和座谈已作铺垫,赶在25号政治局会议之前提前行动。

【2】降准规模?一般性存款余额110万亿,下调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释放的流动性至少在1万亿以上,考虑额外多降的部分,释放流动性规模约1.5万亿。

【3】还有几次降准?降准还有一次空间,考虑上次降准和mlf规模,在外汇占款全年0增长假设下,全年基础货币缺口约两万亿,本次释放流动性1.5万亿,未来还有一次50bp准备金率下调空间。但具体次数还需看实体经济具体的运行状况。

【4】央行下一步?降准主要针对银行间利率,降息对降低实体利率更有效,预计降准之后,降息将很快出现,而且降息的空间比降准更大。此外,为了支持地方基建托底和落实李总理对保障房建设的要求,预计再贷款也渐行渐近。

【5】后续影响:稳增长跟进则经济企稳概率大,利差空间显著,海外宽松不止,人民币汇率无忧。资产重陪与货币宽松趋势延续,股债双牛继续。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虽然迟到了但毕竟不能缺席,从流动性的角度,自2014年4月开始外汇占款已负增长,而今已持续近一年,趋势已清楚,MLF等期限与贷款严重错配无助信贷松动;从资金成本的角度,目前银行新增存款的资金成本均在5.2%左右,缴纳高额存准率后,成本已接近6%,导致信贷成本超过工业企业5%左右的利润率。

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

降准是中国在面临通货紧缩、局部经济衰退、工业和地产投资下滑的必要举措,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有利于遏制经济下行势头,有利于经济触底回稳。预计年内还有若干次降准,年内应该降低到16%左右。

『申万宏源债券』央行降准点评:

1. 降准力度超预期,至少释放资金是万亿量级;

2. 降准是为了应对经济下滑,当然现在释放的资金已经可以解决大量的利率债供给,不过可能也不能完全说央行降准是QE,无论是地方债的形式还是其他的形式,降准都给经济提供了急需的油料。

3. 资金面的预期和实际资金面状况预计都将明显好转,资金利率中性预期将在3%左右维持,如果配合进一步的对称降息等动作,资金利率还能更低。资金面的改善对于杠杆交易有利,当前收益率水平债券的价值将体现出来。

4. 短端确定收益,但是长端不要急着减仓。困扰长端的最重要因素在于股市资金分流。诚然股市热度会维持,但在监管层更加关注配资等活动的情况下,股市融资规模必然加大的情况下,股市的波动必然会加大,股市从债市的资金分流情况应该是逐步边际下降的。

5. 另一个困扰长端的因素是预期经济企稳,但是在经济表现持续低于预期的情况下,货币政策需要更大的放松力度才能有效保增长。事实上,在地方政府财政被严重束缚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放松和财政发力已经捆绑到了一起。

6. 从策略上维持慢牛的看法。前期我们一直表示在收益率已经明显上调以后,投资者应该拉长久期,使自己的仓位更具进攻性,目前我们依然维持这种看法。虽然短端的机会更为确定,但是配置更倾向于长端才更能在慢牛行情中赚钱。维持年内10年国债到3.1-3.2,10年国开到3.4-3.5的看法。

齐鲁证券策略分析师罗文波、曾岩:

【大趋势不改,调整即买入】

央行决定于4月20日起,下调存款类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时点符合市场预期,力度略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这是央行对一季度宏观经济疲软的政策加码。尽管一季度gdp增长7%,但结构指标显著弱于总量指标,加上3月份银行信贷与社会融资数据一改去年11月份以来向好的态势,数量同比出现大幅少增。经济内生动力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以及外贸疲软的背景下,保增长压力陡增。我们曾预计保增长压力重启背景下,四月份货币政策放松窗口再次来临,降息、降准概率各半。在银行间流动性并不是十分紧张的背景下,央行率先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最早在5月初,货币的价格工具将面临再次调整,我们猜测利率面临25个bp的下调空间。

周末监管层的大棒与胡萝卜已经给多空双方带来极大的博弈筹码。周日货币政策的再次放松,更增加了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

我们坚持认为市场上涨的大逻辑没有发生趋势改变,小趋势的逆向波动都是调仓换股的最佳时机。只要宏观经济没有出现超预期恶化,市场的调整时都是进场的绝佳机会。短期从市场博弈角度来看,截止到目前投资者获利普遍较为丰厚,市场需要波动完成自我调整,市场的调整是为了更好的上涨。
行业配置建议关注一路一带的主题机会、关注央企集团改革带来的机会,关注食品饮料、建筑、银行、医药以及军工等滞涨行业的补涨机会。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顾潇啸:

【流动性观察】降准降息不断,拥抱金融时代:

1)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对农信社等机构额外下调1%,力度之大远超预期,初步计算本次降准释放资金总量在1.2万亿以上;

2)核心原因是贷款利率居高不下,导致经济下行通缩加剧,降准有助于增加银行可用资金,全面降低市场利率;

3)当前经济增速位于历史低点,而存准率仍在历史高点,准备金率下调空间巨大,维持2季度报告预测存准率有望下调至10%甚至以下的观点。

4)当前贷款利率在6.8%,远超5.8%的gdp名义增速,利率非降不可,潜在降息空间至少4次以上,预测未来随时可能再次降息。

5)当前居民财富正从存款,房产转向金融资产,而持续降准降息将强化利率下行趋势,金融大时代已经来临,而股债双牛依然可期。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周霞:

【利率债观察】降准强化宽松,债市慢牛重启:

1)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准备金率100BP至18.5%,并对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实施额外定向降准,大约释放1.2万亿资金。

2)1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下滑至7%,物价仍在低位,地产投资低迷、制造业仍去产能,仍需货币宽松托底经济。3月降息后央行已5次下调逆回购利率,成功引导R007降至
3%以下,本次降准强化央行宽松态度,判断未来3个月R007降至3%左右。

3)4月以来,回购利率大幅下行带动债券短端利率下行,收益率曲线增陡。本次降准有望增加银行配债资金,大幅缓解地方债发行冲击,债市慢牛重启。

4)当前贷款利率在6.8%,远超5.8%的gdp名义增速,利率非降不可,潜在降息空间至少4次以上,降息预期重燃,也有利于打开利率债长端空间。下调未来3月10年国开债波动区间至3.6%-4.0%。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

向实体经济释放更多流动性--降准与监管两融的逻辑:

(1)本周末,人民银行宣布普降金融机构存准1个百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定向降准,总共释放约1.3万亿的流动性。降准的出台并不让我们意外,但幅度超出预期(过去降准的幅度通常在0.5个百分点)。

(2)证监会在也下发了加强对股市两融和伞型基金监管的文件,意在遏制银行资金大举进入股市的态势。

(3)降准和监管两融的目的都是为了打破当下的恶性循环,向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流动性来托底增长。我们之前就说过,“经济恶化倒逼货币政策放松,宽松货币推高股指,股市疯牛分流实体经济资金”的恶性循环已经形成。为了稳定增长,清查银行资金入市势在必行。只有如此,宽松货币释放的流动性才能更多进入实体。

(4)展望未来,宽松货币政策还将持续,股市的监管政策还将趋紧。

(5)周末的政策对债市利好,对股市利空。降准对股债都是好消息。而股市两融监管加强则对股市负面,但能降低股市带给债市的资金分流效应,因而也利好债市。考虑到经济短期内难以明显改观,而短期利率又已经明显走低,未来债市至少有阶段性的机会。股市则会在宽松流动性和更强监管的相互作用下明显震荡。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

本次降准时间窗口符合预期,幅度超出预期。预计本次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2-1.5万亿,将对降低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降低金融机构同业负债成本、降低理财发行利率有明显的推动。对债券市场大部分品种有直接利好,对权益市场有间接利好。

我们预期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将降低至2%-2.5%,这意味着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松程度将超过2014年最宽松的时期,从而推动债券市场再迎牛市,信用债较利率债更加受益。

本次降准是在货币信贷数据显著下滑,经济增速处于政策下限环境下推出的,可以有效降低已经持续紧缩达3个季度的金融条件,对于刺激总需求回升有直接的好处,债券收益率曲线将明显增陡。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已经发生重要变化,在外汇占款负增长的趋势中,央行不主动投放流动性,流动性就会自发开始收紧,同时,4-5月份是季节性财政存款回笼期,对流动性的回收程度可能达到七千亿至一万亿,央行此次大幅降准1个百分点,而不是以往的0.5个百分点,很可能是考虑到这一季节性的流动性冲击。

由于目前中国的金融条件仍处于过度紧缩状态,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仍有宽松趋势,但宽松节奏受到货币信贷能否企稳,美元汇率是否继续走强的影响,如果美元汇率陷入调整,货币信贷企稳回升,则利率上的宽松节奏将会较慢。

『贰』 832经济学基础和2015年900经济学基础的区别

1.长期增长率只和生产力有关,所以B,C,E2.因为diminishingreturntoscale也就是第三题的边际效用递减3.第二题。。。4.存款准备率,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5.这个有的好说的。。。网络下到处都是6.也就是indifferencecurve,特点是不会相交,同一条线上代表的满意度相同7.弹性大的商品应该薄利多销,弹性小的商品应该多利薄销8.这个可以写5000个字的论文,自己找9.因为GDP只是一种对于经济水平的统计数据,网络之10.比完全竞争市场价格高,利润多,商品数量低11.MC=MR边际成本=边际收入12.论文题目测12个问题每个都可以写一篇论文。。。而且网络随便都可以查到答案。。所以跪求你不要懒了亲

『叁』 2015诺贝尔经济学奖迪顿有哪些经济贡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发表声明说,为了设计出能够促进福利和减少贫困的经济政策,需先了解个人的消费选择,迪顿的研究强化了这一认识,他的研究改变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声明说,迪顿的研究横跨了消费的许多不同领域,主要解答了消费者如何对不同物品分配开支、社会收入及其留存比例,以及如何最好地衡量和分析福利与贫困等问题。

迪顿因为与约翰·米尔鲍尔(JohnMuellbauer)共同开发的近理想需求体系而为众人所知,其在收入不平衡、福利国家的贡献以及公共部门经济学等领域有深入研究。2012年,他曾是经济学奖热门候选人。

迪顿的主要著作包括:《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了解消费》(这本书在2003年被翻译成中文)、《家庭调查分析:发展政策的微观经济方法》、《伟大的印度贫困辩论》、《大逃离:健康、财富及不平等的起源》。

『肆』 2015年经济学研究生国家线预估

我今年考的经济,政治英语略难但是阅卷放水了,这个参与阅卷的老师在博客上写了,数专3比去年简单属了,但是去年题也不难,再简单满分也就150,所以这个变动不大。保研人数增多统考名额减少应该说竞争加剧了,但是国家线不一定会涨,因为刚才也说了,阅卷的时候会有意控制的,就是为了不让国家线大幅浮动。但是我感觉今年经济类线不会降,会略涨,应该在335左右,不会超过340

『伍』 2015年国内经济学原理例子

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
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
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举例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例子,钱的数量是肯定的,而目标是要买家里人晚餐所需要的食材。
你不可能不从各个方面考虑,例如价格、家里人的口味、数量(够不够吃)、营养等等,而需要做的,就是在考虑的范围内选取(你所认为的)的食材,尽可能的把自己得益最大化,让家人吃到一顿够吃的、好吃的、荤素全有的大餐。
你不可能只买肉,而不买菜,也不可能只买菜。
人这一辈子都在不停地选择,选择那所大学、那个专业、那个男人(女人)做老公(老婆)、那种工作等等,在这当中,你有得必有失,选择此,失去彼。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例子,我们上学的成本。
成本的付出是为了收益,而我们上学的收益是:我们能有一技之长,然后有很大的可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得到很高的工资,让我们能在社会上生活得很好。
而上学的成本是:我们花费了父母大量的金钱、四年工作所能积累的金钱、经验、人脉以及各种历练。
在收益和成本之间,因为上学的收益大于它所花费的成本,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人选择上学。

3,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例子,如果鸡肉价格上涨,那么人们可能会去买鸭肉,相应的,人们回去养更多的鸡。

『陆』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的主讲内容及题目:

第一讲:新常态下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上)
1.新常态下九大阶段性特征
2.明年中国经济形势
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研究员、王小广
第二讲:新常态下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下)
3.新经济政策
4.五大发展任务
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研究员、王小广
第三讲:深化改革元年:回顾与展望(上)
1.一年来推出的改革举措
2.我们离市场经济目标有多远
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时红秀
第四讲:深化改革元年:回顾与展望(下)
3.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4.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
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时红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要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要抓好改革措施落地,狠抓落实,强化责任,加大协调力度。要强化督促评估,落实督办责任制和评估机制,让群众来评价改革成效。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王小广表示,201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将有更实质推进,一定会啃硬骨头、涉险滩、过深水区。王小广认为,今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良好布局,但还须实质推进。
此前,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11月份下旬国家发改委总结了今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讨论了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重要改革事项。
对此,专家指出,从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情来看,肯定成绩言语不多,相反对于进一步深入改革的态势却非常浓厚。即会议“讨论了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重要改革事项。”这意味着,迎接2015年的关键词仍将是“改革”,而且是“重要”甚至“重大”的改革任务。

阅读全文

与2015政府政策和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