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中人与人的关系

经济学中人与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12-19 07:04:40

『壹』 为什么恩格斯说,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理解。

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它把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从一般的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作为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由此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正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从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这也正是经济学所研究的。

『贰』 什么叫管理

1、指一定抄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与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照管并约束。

(2)经济学中人与人的关系扩展阅读

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人的激励问题激励不是操纵,不是牵制,而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是通过满足需要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和对人的积极性的调动。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认识人性的特点,适应人性的特点,是激励有效性的保证。

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共同点只有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赢得员工的真心,人是千差万别又不断的变化的,对张二适用的激励方法,对李四未必有效,因此,必须有区别有借鉴的意义和作用,又因为人的差异性。照搬理论和模仿他人不可有效激励员工。

管理是以工作目标为前提,组织所有的资源,组织所有的人,按计划工作,使用控制和考核的方法,使工作效益最大化。

『叁』 人与人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观点

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首先自然观的定义为:人们把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称为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最初转变:以马克思为代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之前已存在,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一部分。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中心思想为代表:1)物质和运动之不可分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态);2)运动的各种在性质上不同的形态以及研究这些形态的各种不同的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3)从一种运动形式辨证地过渡到另一种运动形式以及相应地从 一种科学辩正地过渡到另一种科学。在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阶段,列宁提出了与恩格斯相近的思想(《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而这些被物理学革命所证实;即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世界具有物质的统一性,物质和运动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运动着的物质的一种形态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同样,自然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类。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只有在与自然互动中才能达到认识自然的目的。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因此,自然观既不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象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肆』 经济学研究().A.人与物的关系 B.人与人

价值的含义如下,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本质维系与发展,为人类一切实践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价值是定义人本身存在的核心概念,其是人这一存在与发展的本质。人类一切自我解放行为,即本质规律(人性)下对于自我的创造及再创造并最终达成对于这一规律的本质以维持及发展,简单的表述就是人类一切实践中具有对于自我的维持及发展所在的本质,一切价值形态都脱离不了此一范畴,不能脱离此一范畴。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范畴性规律性本质存在。同时由于意识上存在一些概念化的维系与发展人类的思想没有形成实际的物理力量,此类价值单独定义为名义价值。价值包涵人的意识与生命的双重发展,包涵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发展。人创造自我世界的一切发展即有价值。价值的核心本质内涵是自由人,人创造自我的存在即为自由人。人本身是价值的根本对象,人即价值本体,人的行为即价值源泉,人的发展既为价值结果。人的发展是人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的统一发展,是人的意识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也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发展。即人内在的自我创造及外在以自然的创造的统一,创造此一自由皆为还有价值行为,那么整体的说价值就是自由的实现。

『伍』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主要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机构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版为主。权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数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5)经济学中人与人的关系扩展阅读

传播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可以首先从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上找到依据和坐标。因为,它的构建,同众多相关学科对它的哺育和催动是分不开的。

传播学与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等众多学科都有交叉,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传播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培养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习具备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强调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的教育。

『陆』 (这是一个多选题) 社会生产力() A.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B.反应着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是对所有自然的一切变化行为和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全部概括和总体规范专。
C 生产力决定属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就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
B 我感觉有问题,可能是说不同的生产力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一样吧。从开始的和谐共处到破坏再到可持续发展吧。

『柒』 学政治经济学,有什么作用

1.思想重视是学好该课程的第一步。要做到思想重视,首先要了解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即要了解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要学习政治经济学,学习政治经济学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与其他课程是什么关系等,了解了这么一点,就可以从思想上重视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习。
2.充分利用该课程的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学习。该课程目前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文字主教材、课程导学、电大在线、课程网页、cai课件、录像教材等,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在辅导教师的指导或建议下,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教学资源、教学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必须注意的是,同学们在使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时,应处理好各种教学资源的关系。
3.通读与精读文字主教材。在各种教学资源中,文字主教材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其他的教学资源属于辅助性资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以文字主教材为主。对于文字主教材最好是通读一遍,然后对照文字主教材各章开头的学习导航和学习提示,精读、领会和掌握其中之重点。另外,各章结尾有一段小结,回顾与概括了各章的要义。通过这段小结,既能从总体上,又能做到有侧重地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4.完成各章的习题。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但学习仍以文字主教材为主,在学习文字主教材的基础上,应完成各章的习题,以消化和巩固已学习的内容,同时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有利于今后对知识的运用和在工作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5.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某些习题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集体完成,效果会更好些,也有利于节省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研究性学习。把某些习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同样也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集体讨论完成,这有利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也有利于开拓学习者的视野,拓展学习的深度,如:“关于政府经济职能”这个问题,作为研究性的课题,在学习小组上联系实际讨论,其学习效果可能要比个人单独完成要好。

『捌』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人与人的差别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什么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人与人的差别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人生起点上的差异 。

『玖』 作品《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和黄世仁是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吗试用政治经济学观点

现在的女大学生65%认为喜儿应嫁给黄世仁。杨白劳欠债,东躲西藏,信用第一呀!穆仁智腊月三十还在清收盘活,精神可嘉啊!

『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句话:“人们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是物质利益关系。”怎么解释

to to 楼上楼上兄,都有见地,俺也继续来发表拙见
其实同样的话题早在亚当斯密的时候就有论及了,只不过马克思把它公式化了,这与他更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很大的关系,“人们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是物质利益关系”这一句话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

1.第一,从内涵入手,确定无疑的,关键词“最根本”,最根本的关系是物质利益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来理解其实很容易的,因为它主要的分析对象是“人类”(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和“社会”,从这两个对象来看,这论点是很正确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社会发展的金定律,比较客观的见解。

2.第二,从外延入手,它在确定“最根本”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其他存在,以感情为基础的家庭存在在这里虽没有突显出来,但也并没有否认。在马克思看来,能维系家庭之存在的必是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否则便不成一家,用其经济学观点来看,“利益”也是始终贯穿其间的,“利益”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有赤裸裸的,有隐藏的,有近在眼前的,有积蕴长久如利息一样的,父子、母子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交易,交易的代价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即便是你,或父母之“温馨”的心理感觉,也是一种获得补偿或付出的价码。这是属于良性的,也是家庭之所以存在并发展的根本原因。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中人与人的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