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分享经济经济学

分享经济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2-18 12:33:29

㈠ 共享经济如何回避经济学十大原理的限制

传统经济的共享行为与互联网经济时代下的共享行为主要存在两大区别。
一是共享群体的不同。传统的商品共享行为主要发生在熟人之间,由于熟人间存在信任基础,商品共享的风险可控。信息共享则是由于信息产品的数字性、网络性和低成本性也大大降低了交易风险。
而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共享行为大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且涉及商品类型多为耐用品,价值较高,发生道德风险时会给商品所有人带来额外成本。此时,商品需求方也需要确保自己支付的租金与获取的商品和服务质量相符。
二是共享行为的模式不同。传统经济的共享行为往往是线下、当面交易,对交易双方及交易商品直接可见,交易风险相应降低,而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共享行为多是线上交易,尤其对商品的品质不可鉴别和观测,存在卖家虚假表述商品信息的风险,产品的交付也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线上交易存在更多风险,这就需要构建一种双向信任机制,在交易发生时,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商业活动中,信任从来都不只是感性的心理活动,而是交易双方重复博弈的理性均衡结果,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合作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
在传统经济中,企业投入巨大财力去打广
告,租用黄金地段的高昂铺位,对消费者做出各种售后承诺,诸如此类经济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自身违约的成本,从而在动态博弈中构建信任机制。
在互联网共享平台中,买家和卖家之间构建信任机制主要有三种途径:事前审查(Upfront Inspection)、声誉机制以及事后外部干预( External Enforcement)。
互联网共享平台的出现让每个个体人既可以是买方,也可以是卖方,这一转变对传统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商品价格,灵活卖家进入市场与专业卖家竞争,可能会推动消费者产品价格的降低,改变传统的市场结构;二是市场需求,灵活卖家的出现对专业卖家的商品销售具有一定替代效应,同时也具有刺激拉动效应。
首先,共享平台中出现的大量个人生产者,与传统的专业卖家间存在很多差异。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成本差异,包括事前投资成本、边际成本以及平台费用分雑。针对事前投资成本,专业卖家在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之前,往往需要进行投资。……
二是供给灵活性的差异。随着市场需求趋于差异化,对生产模式的要求逐渐提高,灵活卖家往往可以提供更加差升化、灵活性的商品及服务供给,相比专业卖家提供的标准化商品和服务更具竞争优势。……
腾讯竟争政策办公室首席经济学顾问 吴绪亮的《竞争政策研究》

㈡ 分享经济包括哪些方面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学包括: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外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史
外国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
国民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工业经济
农业经济
商业经济
国际贸易
运输经济
经济
劳动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
会计学
统计学
管理
国防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经济地理
旅游经济
消费经济
信息经济
商品学
城市经济

㈢ 什么是分享经济学+倍增学原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思维

现在有很多公司采用CDM或C2M模式,就是采用老客户介绍新客户的方法。如果有多层分销就会应用到倍增学了!
作为企业主掌握终端大数据运营,并制定调整产品信息,就是采用大数据。而作为终端消费者在移动端购买或分享,就是在移动互联网上进行的!

㈣ 微观经济学要课前3分钟分享,但是不知道分享什么东西。

可以分享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的资料

斯密简介:

  1. 出生: 1723年6月5日(苏格兰 苏格兰伐夫郡可可卡地)

  2. 逝世: 1790年7月17日 (苏格兰 苏格兰爱丁堡)

  3. 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

  4. 主要领域: 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

  5. 著名思想: 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

  6. 受影响于: 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

  7. 施影响于: 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美国开国先驱


亚当·斯密(公元1723~公元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Adam
Smith,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物干扰;有时也因此发生糗事,例如:亚当斯密担任海关专员时,有次因独自出神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亚当斯密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始会因害羞频频口吃,一旦熟悉后便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爱的学问研究起来相当专注、热情,甚至废寝忘食

㈤ 学角度如何理解「分享经济」,可能会涉及到哪些理论

单从一个社会学科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是没有答案的,就像在问儿子的爸爸为什么是爸爸,似乎用哲学才能回答了。如果和宏观经济学比较的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微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可能是因为市场是通过价格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某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某学科的中心理论,我想,那是因为那个理论本来就是学科的一个重点,另外,有一定的延展性,有一定的深度。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呢?求真理

㈥ 分享经济理论的概念

目前所有的经济学理论,主流学校的学习,学习的无非两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经济学理论,前者偏重经济学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从本质上对经济进行了区分。
西方经济学理论,区分为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两块。对市场经济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他研究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不研究其他社会形态的经济问题。
关于经济学理论的学习,首先要搞清上面的区分,在进行学习。关于理论中概念,是研究这些问题的关键前提。概念是界定,是限定,有了概念,就给分析的问题划定了界限。经济学是社会学的部分,社会学中的很多东西都是相互联系的,无法分开的,错综复杂的。概念,是为了明确所研究问题的主体和限定研究的范围所用。所以必须掌握。
关于更多的经济学理论的概念,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

㈦ 分享经济学的分享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19世纪,就有人开始对类似分享经济的比例相应增减制进行了一些论述。1885年,英国学者蒙罗认为这是“自李嘉图地租理论宣告以来财富分配方面的最伟大发现”。威斯·斯马托认为它“可以把工人和雇主双方的利益结合起来”。以后,安德鲁·卡内基声称“这是资本和劳动问题的解决,因为它能使它们两者无论在繁荣还是在逆境中都成为伙伴”。但是,这些论述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按照在西方占据统治地位的凯恩斯经济学的观点,资本主义经济在尚未实现充分就业之前,由于到处存在着尚未利用的生产要素,成本和价格决不可能上涨。但是,1965年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状况,这使西方经济学出现了自50年前大危机以来从未有过的混乱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威茨曼于1984年出版了《分享经济》一书,认为产生“滞胀”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中现存工资结构的不合理,提出了采用分享制度以代替工资制度的主张。威茨曼所说的分享制度,指在资本家和工人就工资问题所进行的谈判中,确定的不是具体工资的数额,而是分享比率,也就是在企业未来的收益中,多少归资本家所有,多少归工人所有。在这种制度下,工人的工资同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而不是像工资制度那样同货币或生活费用指数相关。威茨曼认为,分享制度不仅保存了分散决策所固有的灵活性,而且具有根治“滞胀”的宏观效应,是一种具有自动抵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功能的报酬制度。威茨曼对分享制度作了深入研究和理论阐述,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分享经济学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被称赞为“自凯恩斯之后最卓越的经济思想”。

㈧ 什么是分享经济学

分享经济学是美国经济学家马丁·魏茨曼( MartinWeitzman)提出的一种以提高生产率和战胜停滞膨胀为目的的分配理论,从收入分配角度去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新经济学科。它试图通过改变劳动报酬的性质来触及现代资本主义经分享经济学济的运行方式,改善资本主义经济在微观结构方面的缺陷,以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地高速发展。
魏茨曼认为,资本主义的雇员报酬制度分为两种:工资制度和分享制度;资本主义经济也可分为工资经济和分享经济。由于在工资经济中,工人工资固定,与企业经营无关,经营不佳时,资本家为支付工资成本,必须缩小生产规模以维持高价,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的原因就在于此。

㈨ 共享单车算不算分享经济

宏观经济行为说。
宏观经济行为说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版凯恩斯革命以前的经济权学多是分析微观经济行为,如研究单个消费品、个别市场或个别企业、个别行业的经济行为,多属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而凯恩斯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从微观经济行为分析转向宏观经济行为分析凯恩斯强调的是国民收入、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总量研究,着重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如何使该体系中之全部资源达到最适度就业”。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阅读全文

与分享经济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