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怎么理解
不同消费者对同一件商品的评价不同,各自的评价可以作为对该商品的专支付上限,如果卖属家叫价高于买家评价,则交易不能发生。由于买家评价不同,卖家以同一价格将商品卖给不同消费者时,消费者的实际支付与评价之间存在差值,该差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额外的剩余(通俗一点,消费者认为自己赚到了,本来这件商品认为值5元,现在只卖3元,则差值2元为消费者剩余)
Ⅱ 微观经济学中有关消费者剩余的一个问题
就是来说,如果政府征税,那么源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有什么影响。
途中,由于征税,使得成本上升,进而供给减少,形成新的均衡点。
a部分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b部分是生产者剩余的减少,这两部分也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承担的税负;中间的三角形是社会福利净损失。
社会福利净损失,在一般市场供求均衡理论中,是指税收带来的无畏损失,由于税收会扭曲资源的配置(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都进行了次优选择),从而产生了税收的社会成本。这种无畏损失的大小取决于税率(T)的高低,当T给定,就取决于供求弹性,显然越缺乏弹性,无畏损失越小。在垄断市场,社会福利净损失是由于对竞争性市场的偏离而造成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损失之和,反映因垄断者限制产量而引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福利损失,同样,这部分福利既没有被生产者得到,也没有被消费者得到,因此,它反映了未能有效运转的市场给社会所带来的成本,从而被称之为福利净损失。
Ⅲ 微观经济学,求消费者剩余损失
需求曲线已经给你了,只要画个图就行:
我画得有点丑,将就着看看。
如果内P=5,那么此时Q=20,消费者剩余是容红色三角区域,面积可以轻松算出来为100
如果P=7,那么此时Q=16,消费者剩余是蓝色三角区域,面积可以轻松算出来为64
第四问:如果收费7美元,那么只有16人会通过,这样总收入是7*16=112,要比5*20=100大,也就是收益提高,在那一点上,需求弹性可以套公式:E=-dQ/dP*P/Q=2*(7/16)=0.875。弹性小于1说明需求缺乏弹性。
第五问:消费者剩余的差就是100-64=36
Ⅳ 微观经济学关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的计算
就是说,如果抄政府征税,那么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有什么影响。
途中,由于征税,使得成本上升,进而供给减少,形成新的均衡点。
a部分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b部分是生产者剩余的减少,这两部分也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承担的税负;中间的三角形是社会福利净损失。
社会福利净损失,在一般市场供求均衡理论中,是指税收带来的无畏损失,由于税收会扭曲资源的配置(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都进行了次优选择),从而产生了税收的社会成本。这种无畏损失的大小取决于税率(T)的高低,当T给定,就取决于供求弹性,显然越缺乏弹性,无畏损失越小。在垄断市场,社会福利净损失是由于对竞争性市场的偏离而造成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损失之和,反映因垄断者限制产量而引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福利损失,同样,这部分福利既没有被生产者得到,也没有被消费者得到,因此,它反映了未能有效运转的市场给社会所带来的成本,从而被称之为福利净损失。
Ⅳ 微观经济学 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
6.C,再增加1单位,边际效用为负
7.3,就是上面的小三角形面积
Ⅵ 请问微观经济学的毛消费者剩余和净消费者剩余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毛消费者剩余=净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支出
Ⅶ 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工式中dQ的意思
上楼说得不对吧,F(Q)是关于Q的表达式:P=F(Q)。dQ是对Q微分,就是把Q分成无穷多份,取其一份内。容F(Q)*dQ就是其中一份的面积,即其中一份的价钱总和。积分就是把这无穷多份加起来,就是你愿意支付的最高价钱。楼上关于消费者剩余的解释正确。支持原创,抵制盗版。记得采纳啊。
Ⅷ 怎样避免消费者剩余越来越少(微观经济学)
要想避免消费者的剩余越来越少的话,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一个价值性,然后再提高购买平台的这。渠道就可以减少这种肿胀。
Ⅸ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剩余理论
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代表了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所能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数量比那个点少,说明MU大于货币的效用,那么消费者会继续购买直到MU等于购买该商品所花的最后一元钱的货币的效用。那个时候打到均衡。此时的Q就是最有购买量。反过来MU小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就会减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