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研究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04:37:24

1. 求中国和美国经济学研究水平差距(最好详细点)

其实我认为在经济学抄的训练袭及学术发表上,国内的顶级高校和核心期刊啥的好比CBA,水平是有的。但是严重控制外援的人数和上场时间。而一些国际上的顶级高校及好的SSCI就像NBA(这里指B类及以上的SSCI,B类算是板凳队员,能发AER这种顶级的就是明星级别)。

其实咱们作为中国学者,客观面对差距,然后努力追赶才是正理。而不是像某些人一样(注意是某些,不是全部),没事儿就来两句“我的中文发表不比他的差!”或者“在美国上哈佛读经济学博士还没有在国内上清北难呢”那人家要是根本不在CBA玩儿呢?如果随便一个CBA球员上来说“我在CBA的记录根本不比某位NBA球员的差!”或者随便某球迷说“在美国能打NBA不算本事,跟国内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能打CBA很有可比性!“大家听到这个会是啥反应?

2. 中国应构建什么样的经济学

世界只有两种经济学,一种对的,一种是错的,科学是客观世界的描述,构建的那是yy

3. 中国都需要普及哪些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家的社会角色与作用主要是:一、研究经济运行情况二、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影响公共政策。中国的经济学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方案;二、指导企业经济运行与决策、普及大众的经济常识;三、“百家争鸣”,并引入国外理论,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四、维护某些阶层的利益,沦为“庸俗经济学家”;在政策层面,成为了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之争。

4. 中国需要怎样的经济学研究

作为一名经济学后进,探讨这样大的题目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我觉得这个题目非常重要,已经超越了纯粹经济学研究的界限,所以斗胆写些个人感受,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从国际比较方面来说。如同其他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也可大致分为两类,思想型和学术型研究。直到50年前,思想型研究一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一些意识形态上的争论。但最近50年来,学术型研究几乎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全部。
学术型研究又可大致分为问题导向型研究和技术导向型研究。问题导向型研究包括以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为推动力的研究,而技术导向型研究包括以数据和方法为推动力的研究。举个例子,最近几年涌现了一批研究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成果,其中大都属于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也有一部分属于技术导向型研究,立足于新方法的开发或新数据的整理。当然,技术型研究最终也必须落实到具体问题。但这类研究之所以得以进行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层面上的优势。
经济学的主体是应用学科。无论就高质量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而言,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都占据主导地位。理论问题导向型研究是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的基础,技术导向型研究则是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的重要补充。这是当前经济学研究在欧美国家的基本架构。
中国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点。20年前,中国经济学以思想型研究为主,针对经济体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成果。近20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全面市场化,伴随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国际化,学术型研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现代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和科学方法已经成为各个年龄段经济学家的共同语言和主要研究手段。
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完成学术语言的转型,这是全体中国经济学家值得自豪的成就,老一辈学者的宽容和支持尤其值得称道。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学者还在强调创建所谓独立于现代经济学的“中国经济学”。事实上,近10年来,中国经济学几乎所有的重要工作都是在认同现代经济学基本框架的前提下运用其具体方法研究中国现实问题。这种认识上的统一极大地促进了学术型研究的发展。

5. 中国经济学是什么

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学,王亚南很早就有清晰的建设思路,指出:“我们已经知道在中国经济研究的创建阶段,有接续的两大任务必须完成:(1)在消极方面,需要对阻碍中国经济认识的诸种理论,特别是同商业资本一样猖獗的那些商人意识,加以无情地批判;(2)在积极方面,需要依据正确的经济理论,就中国经济过渡的转型性质,采用发展的、全面的以及比较的方法,从中发掘中国经济的若干基本运动的倾向与规则。这两个任务显然不是很容易完成的。”
中国经济学,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约定俗成的称谓,实际上就是“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曾经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旧中国政治经济学概貌和主要矛盾、发展方向。以中国全体——历史全体、文化全体——为研究对象,方可打造“中国政治经济学”。刘永佶做了很好的继承研究,写下专著:《中国官文化批判》(2000)、《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2004)、《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主义·主题·主张》(2010)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探究》(2015)。专论也不少,如陈世清《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2009),程恩富《重建中国经济学》(2015)。这些研究无不强调经济学的民族历史本位与现代创新原则,并且都考虑到了最新学术发展态势。 可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视传统,服务现代,走古今、中西结合发展的道路,乃是其基本方向。应着眼这种思路,重建“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的引导中国主流的经济学。

6.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属于什么类型的科目

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

首先,在研究层次上,处理好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的辩证统一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建史上,恩格斯最早提出广义政治经济学及其范式研究的问题,他强调:“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个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用于生产一般和交换一般的、完全普遍的规律。同时,不言而喻,适用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形式的规律,对于具有这种生产方式和交换形式的一切历史时期也是适用的。”恩格斯的阐述实质上是从历时研究的角度限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和运用方式。恩格斯还高度赞扬了马克思处理历时与共时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研究功绩:“要使这种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做到全面,只知道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形式是不够的。对于发生在这些形式之前的或者在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和这些形式同时并存的那些形式,同样必须加以研究和比较,至少是概括地加以研究和比较。到目前为止,总的说来,只有马克思进行过这种研究和比较,所以,到现在为止在资产阶级以前的理论经济学方面所确立的一切,我们也差不多完全应当归功于他的研究。”从恩格斯的理论概括和提炼看,马克思所使用的方法和研究方式,传递了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客观运动过程进行总体研究的信息,而就特定历史研究对象而言,政治经济学也总是关于广义政治经济学和狭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特别的统一。

其次,在研究结构上,进行历时结构与共时结构的总体性构建。按照施密特的概括,“《资本论》不是……开始于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史,而是开始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这一直接给定的日常事实……只是在后来,马克思才论及实际的劳动过程本身,即一个暂时先于在范畴中表述的实际情况的过程。事实上,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马克思才首次处理有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材料,在那里,在‘所谓原始积累’的标题下,而且‘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表现为‘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这一论述凸显了马克思关于“商品—资本”分析的总体性构建。从历时结构的构建角度看,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顺序采用研究的方法,即强调:“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从共时结构的构建角度看,马克思根据资本的社会生理形成顺序采用叙述的方法,从而强调:“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排列是不行的……问题不在于各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社会形式的相继更替的序列中在历史上占有什么地位……而在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马克思围绕资本主义生产进行总体研究,还在于坚信:就其所处的时代发展而言,“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

再次,在理论层次上,辩证区分政治经济学的内在的理论要素。政治经济学首先包含了对于唯物史观的总体规定,这就是作为实践哲学的意识形态。在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域中,唯物史观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结构,也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历史科学。唯物史观方法论在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直接体现是分析方法,这既是唯物史观本身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元素,又是历史分析与科学之间所建立的内在联系。根据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的相互建构,马克思强调经济学就是意识形态和分析方法的统一。进一步,唯物史观的实践运用沿着劳动价值论科学体系的展开线路进行,包括基于劳动和价值的微观分析、宏观分析等等。从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和方法的统一体看待,分析方法和实践运用的统一形成了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具体化形式。

最后,在理论结构上,科学叙述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说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明确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政治经济学对于生产方式的研究是从发展的角度进行的,政治经济学对于交换关系的研究是从运行的角度进行的;前者形成社会生产关系研究的发展基础,后者形成社会生产关系研究的运行基础。根据生产方式的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纵向的历史交互作用形成为政治经济学的历时结构,即具有特定内容和形式的经济本质、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而根据交换关系的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横向的社会交互作用相应形成政治经济学的共时结构,即同样具有特定内容和形式的经济本质、经济运行和经济现象。在这种总体性研究基础上的科学叙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是对历史经济的客观运动过程的详尽说明,又是由认识结果所形成和达到的对客观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运用。

引自

2010年03月23日 星期二_光明日报_第10版:理论周刊_光明网

7. 中国哪个大学是在真正做经济学的研究,而不是为政

经济学专业目前就业方向:

8. 中国最好的经济学研究生院校是哪

国内【经济学】顶尖的八所大学:北大,人大,南开,复旦,厦大,上回海财大,南京,答浙大
北京大学 :西方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的国际金融和保险学水平还是排名全国第一。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王牌专业厦门大学:财政学、统计学研究水平全国排名第一上海财经大学:第一所高等财经学府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浙江大学:国际贸易这些学校的经济研究生出来。,很稳,很靠谱,现在很多公司看你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如果经济类专业,好的学校出来,优先录取的。如果决定考研,就选好学校,然后拼命的准备,1年埋头苦干,跟高考一样,抢呗,

9. 在中国,真正想学经济学,去哪读研究生

真正想学经济啊抄,是爱好还是想考什么东西之类的?如果是爱好,自学比较好吧,当然了自学的效果还是不如名师的点拨,但是你得确保能考得上研究生并且导师也不错。

这么说吧,香港大学应该是很好的。我现在几乎迷上了张五常的博客,还有他博客的管理员,这个管理员貌似就是香港大学的一个教师,你知道香港是个比较自由的地方,所以那地方的学术至少在自主方面有保障的。在读研究生之前先看看这些名家的文章是一大收获啊。

我和你的处境应该差不多,只不过现在不用愁去哪读的问题,因为在国内大学都一个熊样,需要的只是一个安静的环境而已,加油吧,共勉,经济学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学科。

阅读全文

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