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报考在职研究生一般都需要什么条件
目前,在职攻读研究生主要有四种途径: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硕士联考、高级研修班、中外合作办学。选择就读的途径不同,其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也不相同。各位考生要注意甄别哦。
一.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报考条件:
1、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有特殊贡献以及成绩者;
2、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者;
3、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的在职工作人员。
二.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
专业硕士联考部分专业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高级研修在职研究生
高级研修班不同招生单位所开设的专业有区别,所以高级研修班的报考条件也是各招生单位根据所招生的专业自定。
以下为各招生单位常用的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对相关专业有浓厚兴趣,具有丰富的相关专业经验、致力于将相关专业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中高层人才;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
4、有足够时间,可全程参加课程学习。
四.中外合办在职研究生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工作的计划、报名和入学考试日期全国未作统一规定,由各招生单位自定。不同招生单位所开设的专业也有区别,所以中外合作办学的报考条件也是各招生单位根据所招生的专业自定。
以下为各招生单位常用的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学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已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并有3年工作经验;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
4、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如英语四、六级,或者托福、雅思成绩。
⑵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是什么必须要有工作年限吗
在职研究生有多种形式,分别是同等学力申硕和十二月联考,由于他们的学习形式的差异性,对考生的工作年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详情如下:
同等学力申硕,需要在职人员先到主考单位研修学习,等学生符合申硕考试报考条件之后再报名五月全国统一的的申硕考试。现在国内高校在职研修班的人员录取是没有工作经验方面的限制的,在职人员只要学历达到专科或以上就能入学,入学之后学士学位满三年的条件即可报考在职研究生申硕考试。
十二月联考,则是要求学生先报考后入学,考试和统招生一同参加。此类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为:本科应往届生可以报考;大部分专业要求学生专科毕业,工作经验满5年;本科毕业,工作经验满三年,已取得硕博学位的人员,工作经验满2年;个别招生院校及专业的报考条件不同。
(2)上海财经大数据经济学扩展阅读:
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半脱产,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在报名、考试要求及录取办法方面不同种类有所不同。
2014年6月18日公布的《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对在职研究生做出改革,国家相关部门对在职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的报考形式并入到了一月联考,五月同等学历申硕在职研究生和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不作调整,在职研究生并未取消。
学位申请
1 报名参加同等学历申硕在职研修班;
2 核对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审核通过办理考试资格卡;
3 通过所报学校的校内考试以及全国外语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4 通过考试后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申请答辩;
5 在提交论文半年内需进行论文答辩;
6 通过答辩后经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通过流程后可获得由国家学位委员会统一颁发,加盖学位授予单位钢印的硕士学位证书,证书上体现·在职研究生专业名称及硕士学位,证书编号可在国家学位网站上查询到。
在职研究生培养包括课程学习、课程考试、学位申请、全国统一水平考试、论文撰写、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具体环节如下:
1、在1年半内完成课程学习,可以提交延期申请,部分课程延至下一期学习。
2、入学后班主任组织全班学员提交申硕资料,经国际商学院及研究生院资格审核通过后,按照固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办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资格证》。
凡申请硕士学位者,在申请学位前必须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三年以上,已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者不受该限制。
3、《资格证》有效期为6年,申硕学员必须在此有效期内通过所有学校规定的课程考试,共11门,由北外研究生院和国际商学院组织。
4、在《资格证》有效期内,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共2门,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
外语:英、日、俄、德、法任选一个语种,每年5月考试。
管理综合:涉及所学4个科目知识(应用统计学、经济学、高级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每年5月考试。
5、为学生安排一定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讲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