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原理垄断性竞争

经济学原理垄断性竞争

发布时间:2020-12-18 03:21:33

『壹』 试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为什么竞争比垄断好

垄断和竞争,在市场经济里,一般情况下,必然是相生相灭,相互循环的。例如,开始几个卖肉的互相竞争,越卖价格越低,最后必然会出现两种情况:1 大家认为这样互相竞争,只能是两败俱伤,所以成立个协会,共同限制住价格;2 大鱼吃小鱼,被一家吞并或挤垮。上面的两种情况都是垄断。1882年美国形成的“美孚石油公司”这个垄断组织就是这么形成的(后来这个垄断组织被美国政府强行解散)。垄断后,由于各方分脏不均,或者还有人想获得更大的利益等等原因,垄断就会被打破,这就要形成竞争。所以,在自由市场经济里,尽管没有政府的干预,垄断和竞争也是相互循环的,你不可能只要竞争,不要垄断,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象大家想象得那么美好。

尽管大家都痛恨垄断,可是垄断也有有利的地方,尽管大家都喜欢竞争,竞争也有不利的地方,它们各有利弊。

市场经济下,产品向市场的供应要么处于垄断状态下,要么处于竞争状态下,这两中状态各有利弊,不能两全齐美。

绝对垄断状态下,一种商品只有一家公司供应,这家公司完全能够控制住这种商品的产量,使这种商品的供应量始终比较短缺,这样就能保住价格始终比较高,能保住自己的丰厚利润。

例如,假设世界只有一个农民,那么粮食的供应就由这个农民垄断了,这时他就可以生产很少的粮食而卖很高的价格。比方说他可以把粮食的价格控制在10000元/斤不动,这个价格下,如果市场缺少粮食了,他就往市场上投进一些,如果还有一些粮食暂时还没卖出去,他就停止向市场供应,什么时候这些粮食卖完了,他再生产一些继续供应。在这个价格下,当然只能有少数富人才能买起,所以粮食就成了只有最富裕的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其他人该吃野菜的吃野菜。普通人对这样高居不下的价格是干生气没有办法。

从上面可以看出,垄断的优点就是产品无相对过剩的浪费,垄断者完全可以控制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量。缺点就是垄断者为了自己丰厚的利润,始终控制住该种垄断产品的供应量,使这种产品不能普及,许多人享受不到这种产品。

垄断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无重复建设的浪费。垄断者对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有统一计划,所以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现象。我们就拿移动通讯公司来说,假设中国就它这一家公司,它当然就是绝对垄断了,它就会计划好在全国建设多少个网点、多少个发射和接收装置,当然会计划得很好,不会有重复的现象。可是如果有一家联通公司和它竞争,情况就不一样了。联通公司也会在全国计划建设多少网点,多少发射和接收装置,那么这时重复建设就出现了。比方说移动公司的信号已经把北京地区全部覆盖了,而联通公司又要建设一些装置再把北京地区覆盖一遍,这就是重复建设,就浪费了。再比方说,某地明明有一个面包厂就够了,可是有一个人偏偏又要建一个面包厂和它竞争,造成两家的总生产能力只能利用一半,这就是重复建设。

竞争的优点就是每个产品供应者都想抢市场,他们都不能控制住产品的总产量和总供应量,结果会使产品的价格下降,会逐步普及到一般老百姓(并不能普及到全体老百姓,最穷的那部分几乎永远没有份)。所以老百姓喜欢这种竞争的状态。

但是竞争也是有缺点的,上面已经说了,它会造成重复建设,而且还会造成产品相对过剩,牛奶会倒进河里,厂房设备会因为企业停产或破产而损坏,这样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也会造成大量的失业。

总起来说,垄断的优点就是某种产品的生产有统一的计划,没有重复建设和相对过剩造成的浪费,这对整个社会有利,但是这种产品的价格往往会被控制得很高,不利于普及,不利于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对人民提高生活水平是不利的;竞争的优点就是利于产品的普及,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它会造成重复建设和相对过剩的浪费,还会造成破产的浪费,还会造成失业的危害,对整个社会不利。

而垄断和竞争,你只能选一种,不可能两种都选,所以不可能达到只有利没有弊的两全齐美的境地。因此说,市场经济下,人民反完垄断,就会反竞争,反完竞争就要反垄断,很热闹的。

『贰』 微软垄断包含哪些经济学原理

(1)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当代国家垄内断资本主义条容件下,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格局仍不会改变。其根本原因:第一,垄断或国家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垄断只是改变市场结构而不能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第二,不存在“据对的垄断”。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不可能形成一家垄断组织独霸天下的局面;同时社会需要多样化,并有多变性。这使垄断企业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的生产和流动。第三,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会突破人为垄断的种种限制。科技创新会缩短产品和行业的生产周期,从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这就使竞争无处不在。
(2)通过微软垄断案,你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哪些经济学原理?
通过微软垄断案至少可以领悟以下经济学原理: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政府反垄断行为表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叁』 微观经济学:请比较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这四种市场类型

1、股票市场是接近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市场明显地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属于理论抽象。现实中的市场都不具备这些特点,因而都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充其量接近完全竞争(比如可以认为股票市场是接近完全竞争的)。

2、完全垄断可分为两种类型:


政府完全垄断。通常在公共事业中居多,如国有铁路、邮电等部门。

私人完全垄断。如根据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或根据专利生产的独家经营以及由于资本雄厚、技术先进而建立的排他性的私人垄断经营。

3、垄断竞争市场
例如,牛肉面、鸡丝面、盒饭、理发行业、修理、糖果零售业等。

4、寡头垄断市场,如美国的钢铁、汽车,日本的家用电器等规模庞大的行业。

供参考。

『肆』 经济学原理作业求解 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1)
Q1=32-0.4P1
P1=80-2.5Q1
Pi1=P1Q1=80Q1-2.5Q1^2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时利润最大
MC=2Q1+10=80-5Q1=MR
Q1=10
代入可回算出价格和利润
同样的答
Q2=18-0.1P2
P2=180-10Q2
Pi2=P2Q2=180Q2-10Q1^2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时利润最大
MC=2Q2+10=180-20Q2=MR
Q2=7.72
代入可算出价格和利润
(2)
当P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80时,Q=Q2=18-0.1P
Pi=180Q-10Q^2
当P小于80时,Q=Q1+Q2=50-0.5P
P=100-2Q
Pi=100Q-2Q^2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时利润最大
MC=2Q+10=100-4Q=MR
Q=15
P=70
利润是15*70-15*15-10*15=
675
符合条件
比较发现
10+7.72>15
(MC=2Q+10=180-20Q=MR
Q=7.72
P=102.72
利润是
7.72*102.72-7.72*7.72-10*7.72=656.2<675)

『伍』 用经济学原理说明竞争比垄断好

过度竞争和过度垄断都不好
有的行业需要垄断,有的行业适合竞争
不能说竞争一定比垄断好,应该鼓励合理竞争,垄断可控

『陆』 微观经济学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已经不太记得了,垄断市场的话是整个市场只有他一家在销售这个东西,所以他可以把价格定专的很高很高,而且属这个行业进入难度比较大,占据垄断的地位就可以自己定价,如果有别的企业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他还可以把价格降得特别低,这样的话其他企业进入难度大他就能一直占有垄断的地位。比如我国的天然气,自来水

完全竞争市场就是这个行业有许多人在卖东西,如果一家价格比其他家价格高了,产品就会卖不出去所以大家就只能努力减少自己的生产成本,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才能卖的更好。比如矿泉水,铅笔,橡皮
总的来说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的市场,各个企业之间保持良性竞争推动产品进步。
垄断市场是另一种理想的市场能够挣大钱,但是会造成剥削。

『柒』 为什么竞争比垄断好,用经济学原理分析

市场经济下竞争可以使市场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如果竞争过程中出现问题,版那么看不见的手会权发挥作用,因为这个时候生产和价格都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如果发展到垄断,那么厂家会自主定价和生产,这样就破坏了市场的某些规律,垄断价格会影响到需求

『捌』 为什么竞争比垄断好,用经济学原理分析

市场经济下竞争可以使市场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如果竞争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专看不见的手会发挥作属用,因为这个时候生产和价格都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如果发展到垄断,那么厂家会自主定价和生产,这样就破坏了市场的某些规律,垄断价格会影响到需求,从而影响到居民消费

『玖』 为什么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微观经济学论述。

垄断会导致资源利用低效率,生产者占有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而且回会形成哈答伯格三角,造成社会福利损失。举个技术创新的例子:如果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先发明了一项可以提高效率的技术,即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其他公司都没有新技术,生产成本不变。这时拥有新技术的公司就可以降低单位产品价格,产量上升,市场份额扩大,收益增加。其他公司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就会竞相进行技术创新,这样整个市场的效率就会提高。而在垄断市场上,由于某个行业的市场由一个或几个垄断厂商控制,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壁垒很高。于是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垄断厂商就没必要担心自己的市场份额及收益会受到外来厂商的影响,就不会进行技术创新,那么整个市场的效率就不会提高,还有可能会下降。而且垄断厂商可能会联合定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拾』 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垄断竞争现象500字

垄断竞争是抄指许多袭厂商生产并出售相近但不同质商品的市场现象。垄断竞争是在旧经济中常见的一个特征,同时这一特征在新经济(又称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
垄断竞争是经济学中比较典型的市场形式之一,并在以下条件下产生:
1. 市场中具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 消费者具有明确的偏好,商品和服务是“非同质的”,
3. 自由进入。
进行垄断性竞争的企业在短期具有垄断性质,而在长期则是零利润和生产能力过剩的。
值得注意的是,垄断性竞争虽然一直是微观经济学中研究市场与竞争的话题,但是越来越被宏观经济学家所运用,特别是在1970年代以后注重微观基础的建模风潮下。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1)企业数量多但规模相对比较小
(2)产品相似又彼此差别----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所在,因而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3)企业进出不受限制 ----与完全垄断市场的差别所在,资源可以在行业间转移
(4)众多小的购买者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原理垄断性竞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