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动漫产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怎样
目前来说没有发展前途 看看2100W大片雷锋的故事之后 你就知道了
2. 通过对欧美及日本动画产业发展的了解,谈谈对中国动漫产业的认识和见解及展望
哎哎,楼上太片面了吧~~而且小女子极度怀疑楼上的是不是欧巴桑/欧吉桑?以我的角度来看呢,中国的动漫事业是绝对的有前途滴~
因为近几年呢,中国不但涌现了一批动漫生力军——漫画手,这是新血液哦~!而且随着他们浮上岸,那么好看的漫画就有很多很多啦~好啦,光说没用,我列举一下我比较稀饭的漫画手吧:少年向:于彦舒,爱欧……少女向:客心(我最喜欢的中国漫画手)、chry、Buddy、丁冰、徐璐×比比,田园×田璐、夏达、喵呜……惊悚向:王小洋(暂时只想到他~可……其实他是少年向还是惊悚向的啊?)其他(因为不知道怎样分类):Ling、十九番、姚非拉、猪乐桃(我觉得她是儿童向滴)、韩露、寂地、阿梗、阮筠庭、麦家碧……长老级的:朱德庸、蔡志忠、敖幼祥……除了猪乐桃,其他的漫画家的主角都不是动物哦~!
动画的话呢,是逊色了点,不过苗头还是有的,好像秦时明月啊,虽然我没看过啦~~
如果还有疑问的话可看看《漫友》之类比较多的介绍中国动漫的杂志(我不是在买广告哦~),你就会了解到中国的动漫事业在迅速往上跑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3. 结合经济角度分析动漫行业的发展
1、市场规模
据预测:中国动漫产业拥有 200 亿元的大市场,其中仅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 13 岁至 30 岁青少年动漫消费,每个城市每年就达 13 亿元之多,其水平竟与日常生活用品洗发水的消费水平相当。据有关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每年文具的销售额为人民币600亿元,儿童食品为人民币350亿元,玩具200亿元,儿童服装900亿元以上,儿童音像、图书100亿元,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行销都有赖于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以此类推,中国动漫产业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此外,动漫的爱好者、消费者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着,动漫产业中相关延伸产品的生产、销售存在一个极为广泛的市场,常见的有玩具、文具、服装、饰品、提包、礼品等。在动漫展衍生产品区,挂饰、T恤、笔记本、杯子、电话卡、抱枕、时钟……品种繁多。动漫让这些产品更显别致,从听看说唱、吃喝玩乐到衣食住行,到处都能看到动漫的身影。这个巨大的市场充满了商机。
平均计算,目前国内电视动画片每分钟制作费为1.5万元左右(中央电视台制作费已达每分钟3.36万元,而国际通常平均制作费每分钟为1.2万美元),每年制作市场商机可达37.5亿元。按成本投入1,播出收入、版权、形象出让权及衍生产品的收入为3计算(美国为1比4),则每年还有112.5亿元的市场机会。如果国产电视动画片在创作、制作运行机制上与国际接轨,将有1/3的片子可出口,那么,国外播出国内与国外片价之比为1比4,这一块又将会有6亿多美元的外汇收入。也就是说,我国卡通业存在着每年总计200亿元的庞大市场。
2、竞争的范围
2002 年,全球动漫游戏市场总产值达到 300 亿美元;到 2006 年,全球动漫游戏市场规模就有望达到 860 亿美元。世界各国尤其是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动漫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动漫产业的规模居然超过了汽车、房地产、钢铁等传统产业。专家分析,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
国际动漫游戏产业从动画业开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大体分为四个阶段:萌芽和开创阶段(1907年-1937年)、初步发展阶段(1937年-1949年)、快速发展阶段(1950年-上世纪末)和百花齐放阶段(新世纪开始-至今),形成了动画、漫画和游戏三位一体的新格局;韩国迅速崛起,形成了美日韩三足鼎立的态势。
近年来,在各国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动漫游戏产业迅猛发展,2004年全球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动漫游戏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美国动漫游戏产业已经连续四年超过电影业,成为最大的娱乐产业;英国包括动漫产业在内的创意产业是该国第一大产业;日本动漫产品出口值远远高于钢铁出口值;韩国动漫游戏产业产值与汽车产业不相上下。二是互联网逐渐成为动漫游戏产品的主要生产传播渠道,实现了异地资源最优配置,带来了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三是在高技术作用下,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交融,不断形成新的文化娱乐形式。四是动漫游戏企业实现了跨国发展,提升了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也成为文化输出的一种手段和形式。
3、市场增长速度以及行业在生命周期中目前所处的阶段
上海联交所提供的资料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很快,空间广阔。据中国动漫协会估计,3年前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总产值仅117亿元。目前年总产值为180亿元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外商支付的加工费。大量“洋动漫”占领了中国动漫市场,致使国内动漫市场份额不断丧失。据国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动漫游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精神文化产业,近年来在全球发展迅猛。2005年全球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已成为日本、美国、英国、韩国等的第一大产业或支柱产业。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也正面临机遇。一是政策强力支持。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国内文化体制改革在积极稳妥推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上海“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以网络动漫、影视传媒等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二是市场需求量巨大。国内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迅速上升。据一家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市场的年需求规模至少为600亿元。
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调查统计,2006年网络动漫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万元,增长比重约为25%。随着政府推动下国内动漫大产业的整体好转,各项针对网络出版法律规范的陆续出台,网络动漫行业发展将呈现良好势头,网络动漫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将会越来越快。预计2010年,中国网络动漫市场规模将接近8000万元。
2006年,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58亿元,预计未来仍将高速增长。目前,国产动画片年产量不过8.5万分钟,而中国动画播出市场需求约为每年20多万分钟,缺口巨大。按照国内制作能力与较低收费标准测算,2006年动画制作收入70亿元,衍生产品收入145亿元,国际市场播出收入85亿元,合计达300亿元。国家提出经过5年至10年时间,动漫产业至少要占GDP的1%,这意味着中国动漫产业未来至少具有1000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网络动漫出版一旦搭乘中国动漫产业飞速增长的快车,也将获得极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拥有众多的动漫爱好者,可以说,中国动漫行业市场十分巨大。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在互联网动漫出版中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传统动漫行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动漫生产基地,与传统行业相依托,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将成为北京互联网动漫出版发展的重要机遇。
在我国,数字动画设计成为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数字媒体才刚起步,有一位数字动画设计爱好者表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动画、漫画中潜藏的财富等着我们去发掘,但在这方面,我们跑得有点慢。
总之,我国动漫还处在发展初期阶段,各方面的细节问题还有待于去深入研究、解决,在以后的发展之中,潜力是相当大的。
4. 请问你是怎样看待当今中国动画产业的,并简单分析其优势与劣势。
其实,日本动画来对中国已不再是自单纯的商品输出,而更多是资本输出!像杭州、无锡这些地方,都有上百家动画公司,但是都是日商独资……很多中国动漫人才都不断在给日本人制作动画,但是版权却是日本,像很多著名的动画,如《犬夜叉》、《柯南》等的剧场版,80%的绘图工作都是在中国完成的——可见,中国缺的不是人才、技术、市场,而是政策、民族资本,更重要的是自主创新能力! 自己的动漫专利!哎……看到3D版的《高铁侠》、神马“东方栀子”等等山寨,说中国没有人才技术吗?不可能,但是缺的就是自主创新——哎,政策、教育制度等等…… 哪一天中国足球获得世界杯,哪一天中国动画就有赶美超日的实力了!
5. 如何正确看待国内动漫产业与国外动漫产业的差距
虽然我国的动漫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动漫产业和美国、日本的动漫产业比较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在动画片的社会效应,动画片的影响力,动画片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我国的动漫产业和美国、日本的动漫产业的差异和差距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不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观念上的差异。我国长期以来把动画片(包括动画片电影)和美术片作品(包括美
术电影)定位为少年儿童作品,其作品内容儿童化,动漫形象儿童化,导致我国很多人都认为动漫(包括美术片)作品都是少儿作品,是给少年儿童看的,这些动漫作品是教育少年儿童的,动漫作品不像电影有看头,有经济价值,所以,很多人在观念上视动漫作品是教育少年儿童的,忽视了动漫作品的经济价值,很多动漫企业没有市场观念。
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看到动漫作品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市场观念强,所做的动漫
作品商业化,力求老少皆宜,把动漫作品市场化运作,做到动漫作品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2、 认识上的差异。我国的动漫企业长期以来只重视动漫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和艺术
性,没有把动漫作品当成商品(产品),没有认识到动漫作品是特殊的商品(产品),所以,我国很多的动漫作品没有开发衍生品和相关产品,动漫作品(产品)没有进行市场化运作,我国很多的动漫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有的亏本(最近几年情况好转,我国很多动漫企业认识到动漫作品是商品,出动画片的同时,都开发衍生品和相关系列产品,动漫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动漫企业取得了很大的收益。)。
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多年来把动漫作品当作商品(产品),在注重动漫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同时,把动漫作品(产品)进行市场化运作,每部动漫作品都有衍生品和相关系列产品,所以,美日两国的动漫作品(产品)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3、 创造,培养动漫(卡通)品牌明星上的差距。我国最近几年出品了很多的动画片,
但是,有影响,成功的不是很多,我国很多的动漫企业没有重视创造,培养动漫(卡通)明星,有的动漫企业虽然认识到动漫(卡通)明星的重要性和济经价值,在创造,培养和宣传动漫(卡通)明星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由于很多的动漫企业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大,我国很多的动漫(卡通)明星没有产生动漫名星效应,动漫(卡通)明星的经济价值不高。
美日两国重视创造,培养,动漫(卡通)明星,并把动漫(卡通)明星注册成商标,投入大量资金宣传,推广动漫(卡通)明星,把动漫(卡通)明星当作企业的“摇钱树”,利用动漫(卡通)明星形象挣钱,动漫(卡通)明星给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4、 专业分工的差异。由于历史的原因(分工的原因),我国的少儿出版社出的书和少
儿电视台(包括少儿广播电台)播出的节目是针对少年儿童的,我国的动漫企业要想在少儿频道播放动画片,就得做少年儿童看的动画片,所以,我国有很多动漫企业定位做12岁以下儿童看的动画片(有的动漫企业定位做10岁以下儿童看的动画片),动画片内容比较幼雅,动漫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不大。由于动漫衍生品的销售范围只限12岁以下的小朋友,影响了我国动漫企业的经济销益,也影响了我国动漫企业的发展。
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在做动画片时,考虑动画片的商业化,所做的动漫作品力求老少皆宜,做到老少通吃。以美国的《米老鼠,唐老鸭》,《猫和老鼠》(日本的《机器猫》)为列,老少皆宜,全世界每天都有人在看《米老鼠,唐老鸭》,《猫和老鼠》,看动画片的人不分男女老幼,从末满1岁的儿童,到60多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喜欢看,《米老鼠,唐老鸭》,《猫和老鼠》受到大众的好评。由于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做的动画片老少皆宜,动画片的衍生品和相关系列产品销售面广,两国的动漫企业都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5、 动漫形象上的差异。由于我国的少儿频道(电视台)是针对少年儿童的,所以我国
大多数动漫企业定位做12岁以下少年儿童看的动画片,动漫企业做的动漫人物形象少儿化(有的幼儿化),很多青少年和成年人看到动画片内容幼雅,动漫形象儿童化,就不愿意看国产的动画片了。很多动漫企业定位做12岁以下儿童看的动画片,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1、为了能在少儿频道播出(少儿频道只播放12岁以下儿童看的动画片);2、各省市电视台黄金时段和其它时段不愿意播放动画片,因为动画片不能带广告,电视台播放动画片没有收益;3、动漫企业想做动画片电影,但是对电影票房没有信心,为了动漫企业的生存,大多数动漫企业只能做12岁以下少年儿童看的动画片,为了迎合少年儿童,很多动漫企业做的动画片动漫形象儿童化,内容儿童化(有的是幼儿化——学龄前儿童)。由于动漫企业做的动画片是针对12岁以下少年儿童的,动漫形象儿童化,内容儿童化,动画片难以得到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喜爱。
动漫形象是动漫企业的品牌,企业想树立动漫品牌就得在动漫形象上下功夫,动漫企业创造的动漫形象能否成功,关系到动漫作品能否成功,关系到衍生品的销售,关系到动漫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动漫企业应该重视动漫形象设计。
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创造的动漫形象力求大众化,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唐老鸭”,日本创造的“机器猫”,大众非常喜爱,米老鼠的品牌价值不断升值,其品牌价值达58亿美元,给美国的动漫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6、 我国和美日两国动漫企业在资金,营销理念和营销网络上的差距。我国的动漫企业
和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在资金,营销理念上差距很大,我国的动漫企业大多数是近几年新办的企业,资金不充分,营销理念刚形成,营销网络不完善,所以,大多数动漫企业的经济效益不理想,有的还亏本。
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有雄厚的资金优势,有完善的营销理念和销售网络,两国利用资金和营销方式的优势取得了成功。
7、 文化上的差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和美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很大,我国多年来对
青少年采用说教式的教育,我国产的动画片大多数也是说教式的,故事内容比较传统,缺少新意和创新精神。
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注重创新,推销本国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以美国为列,美国的动画片(包括电影)推销的是美国人的励志模式,创新精神。美日两国的动画片故事内容比较新颖,时尚,受到大众的欢迎。
动画片要有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动画片的灵魂。
8、动画片制作理念上的差异。从我国动画片整体制作技术水平上看,比美国弱,比日本强,美国重视制作技术,日本有的动漫企业做的动画片不注重制作,动画片动感平常,但是,日本的动画片却很成功,关于这个问题,我将在《动感平常的动画片为什么能成功?成功点在哪里?》,《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为什么能做大》中说明其中的原因。
9、创意理念上的差距。我国很多的动漫企业不重视创意,有很多的动漫企业没有设专
职的创意人员,所以,我国的动画片创意新的不多(最近几年情况好转,很多动漫企业有了创意理念,设了专业的创意人员,但是创意人员较少。)。
美国和日本的动漫企业重视创意,动漫企业都设有专业的创意人员搞创意,创意人员占动漫企业总人数的10%以上。由于美日两国的动画片创意新,吸引很多青少年和成年人观看动画片。l
10、目标定位上的差距。我国大多数动漫企业在制做动画片时,把目标定在少年儿
童(12岁以下的儿童)和国内市场,没有做老少皆宜的动画片和进军国际市场的打算,所做的动画片只适合国内的少年儿童看,失去了国内外大市场。
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做动画片时,把目标定在国际市场,在全世界寻找优秀文化素材,
用各国的优秀文化素材做动画片,以美国为列,《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是中国的文化素材,美国的动漫企业用中国的素材做的动画片在中国放映取得了很大的收益。美日两国的动漫企业都重视创新,所做的动画片力求老少皆宜,所以,两国的动画片在中国很有市场。
6. 你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产业有何见解或看法
中国很多漫画不错,可惜没有公司制作这些,它们都是自己乱做,结果很多动漫人才被埋没~~~我觉得还是和政策有关系
7. 谈谈自己对中国动画的看法和认识,分析中国动画的现状,阐述一下如何振兴中国的动漫产业
制度太生硬,不全面,约束了中国动漫的发展,很多优秀的动漫人才都对国产动漫没信心,漫画家和动漫企业难以在国内找到出路。
播放制度导致了画面粗超、制作时间不足等问题。还有中国动漫必须制作完才播放,动漫周边等还没卖出多少就不热了。
由于制作动漫的时间往往需要好几年,使制作人员和动漫企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也间接导致了画面粗糙等问题,也使得中小动漫企业“做一部,亏一部”的局面。
还有就是3楼说的,中国漫画还是有好的作品,但也是由于制度问题得不到好的“待遇”,使得国人丧失自信,很多优秀漫画就这样埋没。
优秀的漫画作品应该TV化让中国人都知道国产原来还是有实力的,从而提高对国产动漫的兴趣,前提是画面精美,改掉中国制作完才播以及日播制度(缺点:导致缺乏制作时间、画面粗糙、周边发行时间短、热度时间短等)。
还有一点就是像关于小说的制度国家放得很松,现在国内小说迷越来越多,小说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还有一些不健康的小说,到处都看得到(网上),对人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我一直觉得哭笑不得的是,国家对漫画的制度管得很严,原因是防止青少年心理受到影响,却对小说的管束非常宽松,让小说成了“罪魁祸首”却毫无察觉。
现在在这个信息时代中国限制国内漫画就已经是落后国外漫画最大的一步了,中国漫画制度打着“保护青少年”的口号就是肯定了国外漫画对青少年有心理影响,在中国,喜欢看日本动漫的青少年占绝大部分,可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中国如果想振兴国产动漫的话应该从“放松”制度和鼓励国人创造漫画(题材限定,也就是约束创造力跟想象力),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某些长处来“扬长避短”。
8.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与未来
我是个日本动漫迷 我看了你的问题 很想说两句
我觉得中国的动漫大部分没有情节 每集和每集都不挨着 为什么日本动漫会火 有的时候很萌的画风还是会吸引很成熟的人去看 就是因为日本动漫把很棒的情节融入到了动漫里 《蜡笔小新》、《机器猫》、《樱桃小丸子》这些都是日本很早以前的动漫了 中国现在在干嘛?模仿?喜洋洋与灰太狼要不是动漫人物可爱 肯定不会火 而且也根本比不了以上我说的三部动漫 虽然我没怎么看过火影 死神什么的 可是那样的动漫 每一集都很扣人心弦 首先有了好的故事 才会有好的动漫 和演电视剧电影一样 演员再好 写的剧本垃圾 也照样没啥发展 期待中国动漫可以有很好的未来 中国的动漫还处于发展萌芽阶段 有卡酷那样的中国制造我很开心 证明我们的国人在努力 不再把动漫当做哄小朋友的一种玩具就很让我欣慰了 总结是动漫就像电视剧 讲爱情也好 讲励志也好 中国特色的我想想 就像《西游记》一样 画的就是中国四大名著 用动画片的方式展现出来 真的很好 只是画风上有点点弱智 (中国的画风是针对少年儿童的 根本没什么吸引力 跟不上时尚的节拍 全是儿童元素,虽然我不会画 可也知道哪些是吸引我的 哪些是我看了就会跳台的)反正我的肺腑之言就是这些了 希望你是个喜欢动漫 爱动漫的人 能把中国的动漫带出国门 嘻嘻
9. 在动漫产业兴起的时代,谈谈中国动漫发展的困境和机遇。
中国人大多认为动漫上不了台面,或者认为动漫有伤风化,更别谈把动漫看做艺术,只把它当作是一种“快餐”产业。所以中国动漫不是不能和世界水平竞争,是被自家人给埋没了。
国内动漫杂志也不是没有,动漫迷和动漫团体也积极给动漫杂志社投稿,来走日本大师的出道之路,但因为这些动漫杂志都不受到重视,甚至是被打压,所以导致一些好作品最后都逃不了无声的结局。而这些作品在学习日本动漫画风的同时,故事情节却没有日本动漫来的精彩,现在有漫友这一有政府扶持的杂志,虽然已挖掘了较多的绘手:shel chry客心等,也创办了金龙奖,但是仍旧敌不过国外的动画。
网络上一些动画播放视频的收视率远远超过传统电视的收视率,不难看出,未来动漫产业前景广阔。但正因为如此,更需要给以理解和引导,过度商业化利用和炒作缺乏对动漫制造和价值的深层理解,往往导致用功利的尺度评价新鲜的文艺,用市场的手段处理青少年的才华,从而过早的窒息了我国动漫发展。或者放大了异国舶来的风味,而促成了一种哈日哈韩哈美哈欧的文艺尾巴倾向,对于动漫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在中国,动漫市场的需求在迅速扩大,然而国内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国内动漫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自主研发和原创能力较低,与国外动漫产业相比,我国动漫业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国内动漫市场以引进、加工、代理运营为主。在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占60%,欧美占29%,相形之下,中国原创的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这种市场格局,显然是不利于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动漫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占据是令人担忧的,在我们至为重要的成长期,动画片对他们的文化熏陶和人生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动漫流行的今天,我们受到欧美、日韩文化影响太大了。而国产动画片的滞后意味着我们传统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不能有效地传递给他们,从文化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所幸的是,政府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为此,中宣部决定大力发展和扶持国内的动漫产业。其中的一个大力举措就是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文件,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促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紧接着国家广电总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增设了少儿动画频道、扩大了少儿节目中动画的播出时间和播出数量,同时要求每个播出动画片的频道中,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每季度播出比例不低于6:4,可见,政府对国产动画业进行了“幼稚产业保护”的倾斜政策,创造了对国产动画片的大量需求,同时也抑制了国外动画片在中国的进一步进入和拓展。与此同时,文化部也表示要从政策法规、财政资金以及对国外的游戏进行审查等多方面来支持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由此国内动漫产业正在迎来迅速发展的契机。有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2000家省市电视台所规定的国产动画片播出时间为6万分钟,而达到播放要求的原创动画片供给量则只有2万分钟,尚有4万分钟的缺口,这几乎是中国动画片年产量的两倍。
中国动漫:一个失去创意的创意产业?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国内动漫产业却一直为创意的缺失所困扰。更有专家称,中国动漫作品到了“抄袭期”、“模仿期”。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主任胡月明认为,作者对文化元素缺少理解是导致国内目前还是没有好作品出现的原因之一。“如果新一代作者不能充分的理解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精髓,没有文化沉淀,是拍不出来好作品的。”
中国动画协会常务副会长欧阳逸冰说,我们喜爱《功夫熊猫》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中国的元素,更重要的是它所要表达的意义:“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因为我们对下一代就是这样的期望:只要你能奋斗,你就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灿烂。这不正是所有的家长的愿望吗?
“国内动漫作品缺乏创新设计思路,所有的故事,如果从‘蓝猫’里面可以看到,那从‘黑猫’里面也能看到,不断地循规蹈矩,没有新颖的东西,这都是我们出不来好作品的关键原因”,胡月明说。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国内的动漫作品到了“抄袭期”,现在许多国内动漫作品,故事可能是自己编的,但故事里的形象是借鉴的国外作品,东拼西凑,这样的东西在国内市场上极多,中国动画片里的动作都是美国武打动作,都是变形金刚、蜘蛛侠的动作,因此也就变成了谁都不认可的“四不像”。
胡月明说:“国内现在的作品缺乏幽默和综合造型创意。国外的动漫明星的造型都有很深的文化因素,比如唐老鸭带着头巾,穿着水兵服;而国内动漫造型过于简单,没有幽默的想法在里面,没有创意,综合造型能力严重的缺乏。”
一位专家说,国内动漫作品偏重儿童而忽略成人,拍的片子似乎是给5岁以下孩子看的。但如果人们看了国外《猫和老鼠》等作品,没人会否认它是老少皆宜的作品,成人看了它一样会开心的笑。
“国内恰恰把动漫节目全部集中在少儿频道,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能看节目的时间段,这从根本上就犯了一个错误,没有想到动漫作品应有一个更好的扩展面”,这位专家说。
就国内外各专家评论来看,国人已看见问题所在,但现实来说光凭这些是不够的,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剧本,一些优秀的热爱动漫的人才,较好的产业链接建立,足够的资金,还需要国人自己的重视及普及 真正制作动画的人。
重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将中国元素融入进去,美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的真三国.最游记.十二国记等等,眼睁睁地看着别国将自家的文化元素“引用”在作品中来赚国人的钱的确心有不甘呐,就从这些动画的狂热程度来看,中国动画需要本土动漫角色,及吸引人的剧本这则是我们这些制作动画的人该想的,中国的历史可比美日韩长,文化沉淀也多,但却不会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