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复杂网络
什么是复杂网络?“绝大多数人认识的网络,可能只是日常上网用的万维网,但网络的概念很大,我们实际就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中。”吴晓群解释说,每一个人可以看作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事物的关系都可以用一条线来表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网络。如今,很多数学家试图用数学的方式描述这个网络,研究它的几何性质、形成机制、演化过程、统计规律,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现实需求,而这也恰恰是吴晓群所要攻克的难题。
除了自己的科研梦想,作为博士生导师,吴晓群对学生的培养也有自己的理解。很多人认为女生学不好数学,但吴晓群却称,“女生学不好数学”只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偷懒借口。“科研之路是循序渐进的,年轻科研人要受得了清贫,耐得住寂寞,潜下心来做自己看中的方向,终将会做出成果,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她说。
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有一些勤勤恳恳的工作者吧。
2. 研究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的进来帮个忙!
我是广西的,就是这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我可以给我们的课程表给你看看
高等数学 电视节目制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C语言 多媒体课件CAI作 有线电视 电脑动画(flash) 微机原理 三笔字 常规媒体 逻辑设计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 健康教育 数字电路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计算机维护 教育技术导论专业英语 网络教育应用 教学法 毛泽东思想 应用软件(CAD)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教育学 美 术 网页制作 网络数据库开发
电教美术 马 哲 马 经 计算机硬件 法律基础 心理学 学与教原理远程教育 思想道德 数据库 教育实习 英语 邓小平理论
物理教学论 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Flash动画制作 教育电视系统摄影基础 体育 WTO概论 网站建设 普通话
有点乱,不好意思!这是我五年所学的课程,因为我是专升本直升的,其实就我了解在广西每个开有这一专业的学校所开设的课程都不一样,这个专业的课程比较看上去学的东西很多,但其实可能就因为太多了,所学的并不精,除非你自己对某一方面非常感兴趣,自己肯钻研!这么多,其实只要学好一门,今后就业也不成问题了。但说实话,这个专业现在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完善,存在很多弊端,还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处境。
就说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3. 请问哪个大学或哪位老师复杂网络研究的比较好
史定华 的书很不错
汪小帆被赞誉为泰山级别的人物,
可以看看2013年的中国国际复杂网络研讨会议,出席的都是哪些人,那些人都杠杠的了。
我个人喜欢史定华啊
4. 用网络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现象
盗版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一、引子 盗版现象由来已久。尽管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反盗版措施,以对盗版进行打击,但时至今日,盗版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根除,反而还有日益漫延之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盗版呢?盗版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政府为什么要打击盗版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盗版现象累禁不止呢?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反盗版策略呢?笔者拟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为了分析上的方便,我定义本文讨论的盗版现象为“一切生产、销售和使用包括诸如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书籍等的非法复制品以牟取利益的行为”。[1] 这些非法复制品统称为盗版产品,与之对应则为正版产品。 二、盗版存在的市场基础 任何经济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市场基础,这种市场基础既包括市场需求基础,又包括市场供给基础。盗版现象的存在也具有它深厚的市场基础。 1、盗版存在的需求基础。尽管“盗版”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它绝非一个好东西,应该消灭,但是在一片喊打声的同时,消费者却在行动上给予了实际的支持,这就是盗版现象的市场需求基础。在盗版市场上,存在市场需求是其最根本的基础。 在明知商品真假的条件下,理性或有限理性的消费者之所以更多的选择盗版品而不是正版品,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盗版产品的消费价值高于正版品的消费价值。什么是商品的消费价值呢?我们知道,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价格,一个是质量。如果某个商品的质量太差,即使价格很低,可能也不会有人问津;反之,如果某件商品的价格太高,即使质量很高,恐怕买主也是寥寥无几;但是,如果某件商品的价格很低,而其质量又比较好,购买者肯定会很多。显然,购买者并不是单独地看待价格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而是综合的分析价格与质量的关系,即质量—价格比,它可以作为消费者所考虑的商品价值。因此,可以这样说,消费者购买盗版品的直接原因在于盗版品的质量—价格比远高于正版品的质量—价格比。在消费者看来,虽然盗版品的质量比正版品低,但是相差的程度非常有限,比如说,人们一般使用的Microsoft Office2000办公软件,除去普通老百姓一般很少使用的一些功能外,盗版品与正版品在质量或使用价值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但是,盗版产品的价格远低于正版产品,比如,在成都市场上,正版的Microsoft Office2000办公软件的销售价格超过6000元人民币,而它的盗版品只需要不到10元人民币。盗版品与正版品的价格比是1比600,盗版品的价格优势绝对让人心动。 消费者更多的“投票”盗版品,从根本原因上看在于这种选择能够给他带来最大效用。为了简化分析,我在此对正版品与盗版品的质量差异不作考虑,二者的唯一差别在于价格,即正版品的价格高于盗版品的价格。下图说明了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行为。在图中,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X,正版的X价格为P1,盗版的X价格为P2.(P2低于P1),除了X之外的其他商品为Y,价格为P。如果买主消费正版X,他只能选择B(X’,Y”)才能达到最大效用,最大效用为U*;如果买主选择盗版的X,他可以购买A(X”,Y”)组合实现最大效用U”。显然,X*小于X**, 从而U’也小于U”。[2]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的购买预算不变的条件下,对消费者来说,使用盗版品的总效用比使用正版品的总效用大。 2、、盗版存在的市场供给基础。尽管盗版的存在从根本上在于有市场需求基础,但是盗版品毕竟是有厂商生产出来的。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有市场需要就会有市场供给。就某种产品来说,厂商之所以选择生产盗版品而不是正版品,除了它在生产正版品上的所受的诸多限制之外,可能关键在于盗版品的生产价值大于正版品的生产价值。什么是商品的生产价值呢?对厂商来说,那种商品值得生产,不能只看它的价格高低,也不能只看成本大小,要看产品的价格与成本的差(即利润),或者看价格—成本比。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很高,但是生产成本也很高,从而生产无利可图,价格—成本比小于1,没有哪家企业会主动去生产它;反之,即使一种商品的价格很低,但是它的生产成本也很低,以至于生产利润相当可观,价格—成本比大于1,“挡不住的诱惑”,厂商无需政府动员也会趋之若鹜,甚至政府想堵也堵不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嘛!因此,利润或价格—成本比可以用来反映商品的生产价值。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技术和制度限制使得许多企业不能生产正版品。在盗版或正版中,“版”者版权也!在市场经济中,为了激励人们创新,政府运用专利法或版权法对版权进行保护。政府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版”进行保护,这无疑是非常应该的,但是这种保护会形成市场上的行政垄断和法律垄断,从而限制了许多厂商以合法的身份生产正版品。 补充回答: 其次,生产正版品的价格或收益怪圈导致了盗版品的大量产生。在正版品生产的垄断条件下,源于其垄断价格的巨大垄断利润对其他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种诱惑使资源有向该产品聚集的趋势。然而,在过高的版权费用和制度硬壁的双重阻拦下,这种趋势就转化为生产盗版品。在盗版品的强烈冲击下,生产正版品的成本因加强防伪等原因而大大提高,而价格却在盗版品的竞争中不断下降,从而正版品的价值大大降低,这又进一步强化了盗版品的生产和供给。 再次,盗版品生产价值还集中的体现在它的生产成本优势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项生产活动的成本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和版权费用。与正版品的生产相比,盗版品在直接生产费用上存在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盗版者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使用更加便宜的原材料,采用更加简捷的生产工序,使得产品成本大大降低。比如,用光盘刻录长达30集的电视剧,直接的生产费用(包括刻录机的折旧费、白盘费、刻录软件分摊费、人工费等)不会超过50元。不仅如此,盗版活动的低成本还体现在盗版商免费使用了别人的诸如专利权,著作权等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版权费用在专利保护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最后,盗版产品的供给还与厂商从事盗版所面临的风险的大小和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由于盗版的违法性,因此就有被查处并被惩罚的不确定因素存在。盗版在给厂商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风险。对风险与收益的选择,将影响盗版品供给的多少。假定厂商在投资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安全资产上的投资即从事正版品生产,一是风险资产上的投资即从事盗版产品的供给,前者的预期收益为无风险的收益R1, R1,较为固定但通常也较小,风险或损失可能为0,后者的预期收益R2,R2的变动较大但在数量上也更大,可能损失为R0,盗版品的供给就取决于厂商对不同投资的效用评价。对于风险偏好型的厂商来说,较高预期收益带给它的效用大于损失时的负效用,他倾向于进行盗版产品的供给,当然,可能损失的大小会改变厂商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如此说当被查处的可能性增大,一些本来爱好风险的厂商将变为厌恶风险,从而减少盗版产品的供给。但是,由于现行制度规定的缺陷,市场的人为分割,地方或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以及执法者的寻租和麻木等多种原因,使得从事盗版活动的人非常容易逃避检查或逃避处罚,盗版的实际风险极低。 三、盗版现象的经济福利效应 补充回答: 在经济学上,对一种经济现象的评价,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来说明。同样,对盗版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它的经济效应。 1、从消费者剩余来看,盗版活动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短期,由于盗版品的存在,原来不能购买或没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盗版品,从而增加消费者福利;原来使用正版品的消费者改为使用盗版品,因盗版品的低价格而给买主带来更大的消费者剩余;即使是对使用正版品痴心不改的消费者,也能够在盗版品的冲击下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正版品,并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长期,盗版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依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果政府和正品生产企业对盗版不采取任何防范和打击措施,让盗版品的泛滥成灾,正版品的生产完全无利可图,不仅已有的正版品被完全挤出市场,而且不会有新的正版品产生,那么盗版品将会走到无“版”可盗的地步,此时消费者的福利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如果在长期中,通过市场竞争和各种治理措施的实施,正版品的价格不断下降,逐渐逼近盗版品的价格,从而正版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最终完全挤占盗版品市场,那么消费者也会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2、盗版活动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详细的分析将另文阐述,本文在此只作简单的分析。就盗版品生产企业而言,由于他把更多的资源用在盗版品的生产上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因此他的经济效率会提高,从而在盗版活动中会增加他的生产者剩余。就正版品生产企业而言,如果盗版厂商的剩余的获得仅仅是正版厂商剩余的一种转移,那么正版品企业必然会损失剩余;如果由于盗版竞争的存在,促使正版企业进一步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量,即使其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正版企业的剩余也完全可能增加。 3、社会福利来可以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和来表示,因而盗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就直接取决与买卖双方剩余的综合变化。从上述对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分析,我们知道盗版现象存在有利和不利两反面的影响,因而它可能增加社会福利响,也可能减少社会福利。从人们的内心感情和一般认识上看,通常认为盗版活动对社会是没有好处的。盗者偷也!仅仅一个“盗”字就十分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 补充回答: 四、政府的反盗版策略选择管见 上面的分析已经表明,由于在时期的长短、竞争的最后趋势和反盗版的严厉程度等上的差异,盗版既可能增加经济福利,也可能会损害经济福利。盗版对经济福利的损害为政府的反盗版提供了理由。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应该如何选择反盗版策略呢?在政府的反盗版策略上,理论和实践上的论述都不少,在此主要就其中还存在问题的几个问题作简单的说明。 1、政府不能完全杜绝盗版活动,因而彻底解决盗版不应该成为反盗版的实际目标。一方面,只要盗版现象产生的市场基础存在,盗版是不可能人为取消的,另一方面,盗版活动复杂多样的影响,也决定了完全杜绝盗版行为本身也就同时消除了它可能带来的好处。正如人们不能在倒洗澡水时把娃娃一起倒掉一样,我们也不能消除盗版的负效应时把他的正效应也一起消除。因此,政府的反盗版仅仅是为了抑制盗版活动,减少盗版数量,把盗版的负效应控制在最低水平。 2、政府的反盗版行动应该适度,过度严厉和过分宽容都是不理性的。如上所述,盗版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各种负效应,这种负效应就是盗版的使社会付出的代价,简称盗版成本。不仅如此,政府或社会的反盗版行动也会给社会带来成本。政府的反盗版贯穿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全过程,从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研究,到相关法规的制定、监督机构的设立和人员配置,再到对盗版行为的处罚或判罪。政府在反盗版过程中所必然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全部费用就构成反盗版成本。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预期,当政府实施采取比较严格的反盗版措施时,反盗版成本会上升,而盗版成本则会下降,反之,当政府实施采取比较宽松的反盗版措施时,反盗版成本会下降,而盗版成本则会上升。也就是说,反盗版的成本是随着反盗版程度的增加而上升的,而盗版成则随着即反盗版力度的加强而下降。[3] 显然,反盗版行动就存在一个度,社会究竟应该对盗版行为采取什么程度的反盗版行动,必须进行相关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一项理性的反盗版行动应该使盗版成本和反盗版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可见,政府的反盗版并非愈严格愈好,也不是愈宽松愈好。 3、修改过时规章制度是被政府反盗版行动所遗忘了的重要手段。诚然,执法不力是导致盗版泛滥的重要因素,其实,不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保护版权的规章制度也是罪魁祸首之一。这些过时的制度规定,助长了市场垄断,甚至是过度的垄断,高额的垄断利润衍生出大量的盗版。
5. 想自学复杂网络,求推荐入门书籍。。。。
我也来是刚开始学复杂网自络,毕业论文写复杂网络相关的,用ucinet软件分析数据,你可以看看刘军的《社会网络分析导论》,我入门就是学的这个,感觉挺好的,里面也讲解了图论的基本知识,网络上也有电子版的叫《整体网分析讲义 UCINET软件实用指南》,也是刘军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吧,另外想问问你要做什么网络呀?
6. 复杂网络理论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001文法学院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_01马克思主义比较哲学
_02文化哲学
_03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
_04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010105伦理学
_01伦理学基本理论
_02应用伦理学研究
_03人生观、价值观研究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_01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
_02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_03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_04生态哲学与环境哲学
_05科学学与创新工程管理
020101政治经济学
_01土地资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_02收入分配调节研究
_03资本论与中国经济转型问题研究
_04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_01比较宪法研究
_02中外行政法学比较研究
_03税政法学研究
_04科技行政法研究
_05司法与人权
030109国际法学
_01国际公法研究
_02国际私法研究
_03国际经济法研究
030201政治学理论
_01政治社会学研究
_02国际政治学研究
_03网络政治学研究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_0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_0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_03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_0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_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
_02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_03中国改革理论与实践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_01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_02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_03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
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_01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
_02国共合作历史与当前两岸关系研究
_03东北近现代人物研究
071200科学技术史
_01科学技术通史
_02东北地方科技史
_03技术思想史
_04技术创新史
_05工业设计史
120401行政管理
_01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
_02公共政策研究
_03人事行政研究
_04公共事业管理研究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_01公共教育管理与管理心理研究
_02教育经济与教育行政管理研究
_03教育政策研究
_04比较教育管理研究
_05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120404社会保障
_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_02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_03社会保障管理
002理学院
070101基础数学
_01非线性泛函分析及其应用
_02微分几何及其应用
_03优化理论及其应用
_04信息几何与计算几何
_05信号分析与信息处理
070102计算数学
_01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
_02计算机信息图象处理
_03金融数学的数值方法
_04数学建模与数字仿真
_05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_01组合概率
_02精算数学
_03应用统计学
_04模糊数学在数理统计中的应用
_05随机泛函分析
070104应用数学
_01密码学与信息安全
_02人体生物特征识别与信息安全
_03数字图象处理
_04工业与应用数学问题建模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_01非线性规划
_02网络控制系统
_03广义系统
_04稳定性理论
_05智能优化与控制
070201理论物理
_01凝聚态理论
_02磁性理论
_03量子力学和量子统计理论
_04宇宙学、黑洞、暗能量
_05纳米量子结构及器件的理论研究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
_01原子分子团簇和低维体系
_02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_03分子动力学
070205凝聚态物理
_01固体光学及光电子学
_02磁学与自旋电子学
_03超导电性及其应用
_04凝聚态理论
_05半导体传感材料
070207光学
_01光电技术及应用
_02信息光学及应用
_03X射线成像技术
_04激光物理与激光应用
070208无线电物理
_01电磁场理论
_02核磁共振成像
_03半导体器件
_04无线电电子技术
070301无机化学
_01配合物化学
_02无机合成化学
_03环境无机化学
_04无机复合材料
070302分析化学
_01微流控分析
_02流动分析与联用技术
_03色谱分析
_04光谱与质谱分析
_05纳米分析化学
070303有机化学
_01有机合成与精细化工
_02功能聚合物
_03生物有机化学
_04表面活性剂
_05环境友好有机化学品
070304物理化学
_01应用电化学
_02复合功能材料
_03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_04催化
_05量子计算化学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_01高分子设计与合成
_02液晶高分子、光电磁功能高分子
_03生物大分子
_04改性与共混高分子
_05功能高分子膜
071012生态学
_01植被资源与生态
_02植物生理生态学
_03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
_04土壤生物化学
_05环境生物学
071101系统理论
_01社会经济与生物系统
_02系统复杂性
_03信息编码与安全
_04分岔与混沌
_05复杂网络理论
080101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_01线性振动力学
_02非线性振动力学
_03振动与波
_04振动控制理论
_05转子动力学
080102固体力学
_01计算结构力学
_02断裂与疲劳控制
_03复合材料力学
_04细观力学
_05岩土工程力学
080103流体力学
_01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
_02流固耦合力学
_03减阻降噪技术
_04工业空气动力学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_01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_02先进结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_03现代材料分析方法
_04断裂物理
_05材料计算与模拟
081703生物化工
_01微生物资源与微生物工程
_02食品生物技术
_03生物降解材料
081704应用化学
_01环境工程化学
_02绿色化学
_03复合材料
_04冶金化工
_05磁化学
003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_01磨削与精密加工技术及理论
_02机器人与智能化装备
_03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_04现代测量理论与计算机测控技术
_05高档数控机床与现代制造系统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_01机电系统控制及数控技术
_02机器人科学与技术
_03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
_04液压气动系统的智能化技术
_05振动、波能利用与控制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_0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_02机械动力学及振动利用工程与控制
_03机械可靠性设计与结构疲劳强度
_04机械传动与机构学及设备状态检测
_05工业设计
080204车辆工程
_01车辆动力学及控制技术
_02车辆安全及人机工程技术
_03车辆总线技术
_04车辆现代设计与智能化技术
_05车辆可靠性设计技术
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
_01纳米材料与功能薄膜
_02超常环境流体机械设计理论及应用
_03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及应用
_04流体机械的智能控制与故障诊断
_05真空与表面工程理论与应用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_01传热传质理论与应用
_02过程装备设计理论与优化
_03过程装备智能控制
_04水处理技术原理与应用
_05环境流体控制工程与环境微生物学
004材料与冶金学院
080502材料学
_01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
_02先进金属功能材料
_03材料设计、表征与模拟
_04新型陶瓷与粉末冶金技术
_05材料先进制备与处理技术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_01轧制理论与减量化轧制技术
_02轧制过程自动化
_03成形过程组织性能模拟、预测与控制
_04有色金属先进成形理论与技术
_05近终成形凝固技术
080601冶金物理化学
_01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与电化学
_02材料物理化学
_03电池材料与电池
_04计算物理化学
_05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物理化学
080602钢铁冶金
_01冶金过程模拟仿真与控制
_02现代高炉炼铁学与非高炉炼铁
_03现代炼钢学与特殊钢冶金
_04冶金耐火材料与陶瓷材料及辅助材料
_05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080603有色金属冶金
_01有色金属冶金新理论新技术
_02有色金属资源生态化综合利用
_03冶金过程自动化与冶金反应器
_04特殊冶金(生物冶金、自蔓延技术)等
_05先进材料制备技术
080701工程热物理
_01关键设备与工艺中多相流热物理
_02工业炉窑热过程及燃烧技术
_03流体机械及能量转换中热物理
_04锅炉及电厂热力系统热物理
_05新型制冷技术的热物理理论
080702热能工程
_01工业炉窑热工及其优化控制
_02能源转换与洁净利用
_03工业系统节能与热过程仿真
_04工业生态学
_05磁流体力学及其应用
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
_01制冷技术与装备
_02热泵技术及应用
_03冷藏、干燥技术及装备
_04制冷过程仿真与优化
081701化学工程
_01分离科学与技术
_02纳米材料与超细粉制备技术
_03应用电化学与腐蚀防护
_04微生物化工与绿色化工
_05新能源技术
081702化学工艺
_01化工冶金
_02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
_03无机化工
_04有机化工
_05精细化工
083001环境科学
_01资源生态化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_02环境材料及材料表面防护处理技术
_03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_04环境规划与环境评价
_05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005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_01计算机自动测试技术
_02现代传感器技术与智能仪表
_03基于图像处理的检测技术
_04辐射测温及热物理测试技术
_05信息光学技术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_01电力系统运行与稳定
_02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及经济运行
_03电能质量分析与管理
_04配电系统自动化
_05电力系统故障诊断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_01现代电气传动系统及其仿真研究
_02可再生能源研究及利用
_03电力电子新型电源研究
_04中高压变频器研究及开发
_05新型燃机控制及其电力变换技术研究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_01现代网络理论及应用
_02生物医学电磁技术
_03脉冲功率技术
_04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
_05电磁场理论与电磁兼容技术
080902电路与系统
_01嵌入式系统
_02数控系统
_03基于FPGA的SOPC设计
_04信号与图像处理
_05EDA技术及应用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_01无线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
_02新一代高速信息网络关键技术
_03自适应自组织网络(自组网络、传感器网)
_04光纤通信
_05嵌入式技术与软件无线电技术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_01数字信号处理及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_02图像处理及其应用
_03专用集成电路(ASIC)与SOPC设计与研究
_04嵌入式系统技术
_05生物医学信息处理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_01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
_02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_03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建模
_04过程监测、诊断与安全控制
_05复杂系统综合自动化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_01生产过程参数测量与优化控制系统
_02红外辐射测温理论及技术
_03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与多相流检测控制
_04工程与环境检测技术及智能仪器
_05基于图像处理的检测技术
081103系统工程
_01企业信息集成与管理(ERP/MES/DSS)
_02生产计划与调度的理论与应用
_03智能化建模与优化方法
_04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
_05电子商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_01智能机器人系统
_02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
_03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_04建筑智能化技术
_05医学影像工程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_01控制理论工业及飞行器控制中的应用
_02机器人导航控制研究
_03卫星导航与定位理论及应用
_04惯性导航及组合导航技术
_05远距离测控系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_01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_02分布式并行操作系统
_03普适计算与嵌入式系统
_04传感器网络
_05计算机体系结构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_01分布式数据管理
_02自然语言处理
_03信息安全
_04嵌入式实时系统
_05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_01分布协同计算
_02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技术
_03数据与知识工程
_04网络信息安全
_05服务计算的关键技术及系统
006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080104工程力学
_01计算力学与数值方法
_02岩石力学与工程
_03地基与地下工程
_04土木工程结构
_05岩土渗流理论与应用
081401岩土工程
_01岩土力学及工程应用
_02地下工程结构可靠性及应用
_03岩土信息技术
_04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与加固
_05岩土工程项目管理
081402结构工程
_01混凝土、钢结构及其组合结构
_02结构抗震理论及工程应用
_03工程结构的评估、诊断与加固技术
_04现代桥梁结构力学行为
_05土木工程项目管理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_01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及应用
_02沉陷/变形监测与控制技术
_03“3S”技术集成与应用
_04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_05三维地学建模与应用
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
_01数字摄影测量理论与方法
_02“3S”技术集成与应用
_03遥感技术及应用
_04遥感-岩石力学
_05遥感技术及应用
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_01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算法
_02地理信息系统工程
_03数字矿山关键技术
_04“3S”技术集成与应用
_05空间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
_01应用地球化学
_02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_03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_04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_05地层古生物学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_01地学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
_02地面与深部探测技术
_03地质信息技术
_04资源环境3S技术
_05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
081901采矿工程
_01岩石力学与矿山动力灾害控制
_02采矿工程技术与理论
_03矿业优化与决策
_04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
_05爆破技术及微震监测
081902矿物加工工程
_01矿物高效分离技术
_02矿物材料制备与应用
_03资源微生物选矿技术
_04尾矿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_05矿物分选设备研制与应用
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
_01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安全工程与技术
_02职业卫生工程与除尘、除毒技术
_03矿山通风理论与通风、除尘技术
_04工业爆炸机理与技术
083002环境工程
_01大气污染控制
_02水污染控制
_03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_04环境评价与环境监测
_05城市环境规划
007工商管理学院
020204金融学
_01金融工程
_02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_03投资银行业务与证券市场
_04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_05公司金融
020205产业经济学
_01产业组织理论与应用
_02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
_03产业集群与企业竞争行为
_04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
_05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020206国际贸易学
_0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_02跨国公司发展战略
_03国际产业转移
_04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
020209数量经济学
_01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
_02区域经济与资源配置管理
_03经济评价与预测
_04循环经济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_01决策理论与应用
_02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
_03知识管理
_04工作研究与人因工程
_05生产运作管理
120201会计学
_01公司财务管理
_02会计管理
_03成本控制与内部控制
_04会计信息系统管理
_05审计与监管
120202企业管理
_01企业战略与营销管理
_02企业运营管理(含生产和服务方向)
_03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_0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_05企业创新与发展管理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_01技术经济评价理论及应用
_02技术创新管理
_03项目管理
_04区域创新与发展
_05企业绩效评价与薪酬设计
120280工商管理硕士
_01战略管理
_02市场营销
_03财务管理(含金融方向)
_04生产管理(含服务管理)
_05信息管理(含电子商务)
_06组织管理
_07人力资源管理
_08项目管理
_09产业组织
_10创新管理
008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_01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
_02图像分析和智能辅助
_03生物医学电子学
_04生物信息学
_05医学信息学
009软件学院
081280软件工程
_01信息整合技术
_02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_03嵌入式技术及应用
_04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_05服务科学与软件架构技术
010体育部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_01体育社会学
_02社会体育理论
_03体育管理理论与方法
_04体育产业与开发
_05学校体育
011外国语学院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_01美国社会与文化研究
_02美国文学
_03英国文学
050202俄语语言文学
_ 01俄语语言学
_ 02俄语语言文化
_ 03俄罗斯文学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
_01日本文化
_02日本文学
_03日本语学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英语方向:
_01应用语言学(英语)
_02语料库语言学(英语)
_03口译理论与实践(英语)
_04笔译理论与实践(英语)
_05对比语言学(英语)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日语方向:
_06应用语言学(日语)
_07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
_08对比语言学(日语)
012艺术学院
050402音乐学
_01小提琴演奏
_02钢琴演奏
_03声乐演唱
_04民族声乐演唱
_05视唱练耳教学法研究
_06中国音乐史
050404设计艺术学
_01环境艺术设计
_02平面设计
_03装饰绘画艺术
7. 什么是网络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有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功底,同时还要具有系统的网络技术知识技能。这个专业培养的是实践能力强,适应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复合性、实用性人才。作为“网络经济”的专业人才,他们要具备借助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收集、整理以及模拟与预测,在技术手段的辅助下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网络经济学专业是近几年的一门新兴的研究网络环境下经济活动的交叉学科,其原意是把网络与经济学结合起来,用网络来反映经济问题,通过网络来构架经济模型。它的研究内容跨越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是典型的交叉性学科。
作为一个经济学与网络计算技术兼容的交叉学科,网络经济学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很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其中,网络经济学、网络金融学、信息经济学、软件项目管理等课程都是既渗透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又涉及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内容。同时,由于该专业是立足于经济学基础理论,同时兼顾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又具有文理结合的交叉学科性质。
8. 常见的复杂网络模型都有哪些他们都具有哪些特征
目前主流的有三个:上世纪5年代末提出的随机网络模型ER图,二十世纪末提出的WS小世界网络模型和BA无标度网络模型。特征的话建议看汪小帆老师的《网络科学道理》,很适合入门。
9. 复杂网络理论有哪些
小世界网络理论
规则和不规则网络理论
无标度网络理论
10. 互联网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它怎样推演互联网经济学
什么是网络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指以与因特网密切相关的网络经济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网络经济学认为,网络是成长迅速的智慧财产世界,使用者可以无限地复制与下载这些智慧财产,网络世界的资源会持续超越人类对这些资源的需求量。网络经济学将目光集中于因特网上面,分析因特网的使用及与此相关的市场动向,研究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1998年10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麦克奈特及贝利两人合编《网络经济学》一书,开创了网络经济学的先端。
网络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在国外,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者是把网络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的t ,而且偏重微观经济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是遵循西方经济学的思维范式和研究框架,所有分析并没有脱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网络产业经济学研究尤为典型。
在国内,众多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理论基础纷纷对网络经济学进行了探索,阐发不同的观点,得出具有差异性的结论。
我国著名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权威专家乌家培教授则认为, 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就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互联网经济(Intemet Economy)或互联网经济学(Intemet Economics),这也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口]同时指出, 网络经济可以从经济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定位。随着企业网络研究的兴起,有经济学者认为,网络经济学是企业经济学的一种延伸;也是交易费用理论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如“目前,交易费用理论还进一步扩展到多企业之间关系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 —‘网络经济学”’(杨瑞龙,2008)。有学者认为网络经济学是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还有学者认为,网络经济学就是网络产业经济学;计算机方面研究网络经济的一些专家则认为网络经济学就是电子商务经济学。除上述观点之外,对网络经济的研究还有着另一种研究视角,即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视角,大尺度、大跨度、前瞻性地看待网络经济的兴起和网络社会的崛起。
网络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兴起,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色何在?面对当代的新经济现象,是否需要一门新的学科体系的构建?从理论发展角度看,网络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经济形态的诸多特点和规律,这些新现象、新规律的出现要求从网络经济理论方面做出合理的解释。而网络经济学的构建也并非与传统经济学绝缘,恰恰相反,它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实践与变化,从基本假设和分析前提方面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修正和拓展,并对其重新分析和论证,从本质上与传统经济学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从经济发展的实践层面看,网络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这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用网络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回答。目前,网络经济并没有渗透到整个社会经济中,而仅仅存在于带有网络经济特征的部分产业中,如信息产业、传统的自然垄断网络产业以及互联网产业等,网络经济活动带有不成熟性,是未完成形态。在这种背景下,网络经济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同样也呼唤着网络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和政策性指导。鉴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需要,构建网络经济学的任务也势在必行。
在他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认为,网络经济既非企业所能承载的复杂系统,也非产业所能阐明的经济形态,它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代表着新的经济形态,是架构从当代经济走向未来经济的桥梁。而以网络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网络经济学是承载了各种复杂经济现象与复杂系统的复杂性科学。网络经济学作为当代市场经济的新形态,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内容。……
社会经济变迁到网络经济形态,“网络”的出现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背景发生了变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经济活动必须面对和依赖的外部环境;二是网络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和经济关系的链接方式,即“网络”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质生产方式;三是说明了在网络经济形态中出现了新的规律和内容,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四是说明了对当代经济的研究视角发生了改变。……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