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中的曲线

经济学中的曲线

发布时间:2020-12-16 01:48:52

1. 经济学中为什么供给曲线要分为线性和非线性

楼上的回答是针对数学概念上的线性与非线性讲的。
在计量经济学中,线性或非线性,不是针对自变量而言的,也就是x,而是针对自变量的系数参数而言的。如:
y=a+bx这是线性,y=a+bx+cx^2这也是线性,因为a
b
c导数都是常数,或者说都是1次的,而y=a+bcx1+dx2,这样的模型就是非线性的,因为bc是2次的。区分其实就这么简单。

2. 经济学中生产边际曲线的含义

等产量曲线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的经济含义?答:a.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其中每一条代表着回一个产量值,并答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这个特征表明,在投入组合可以任意改变的情况下,可以画出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在这些等产量曲线中,离远点越远,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越多,从而他们能生产的产量也越大。b.任意两条不相交。这个特征表明,在生产技术特定的条件下,一个特定的生产要素组合点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只能是一个数值,因而过这一点的等产量曲线也只能有一条。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个特征表明,理性的生产者应把两种投入的组合置于合理的投入区域之中。d.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表明边际技术替代率存在递减规律。

3. 宏观经济学 is曲线 怎么知道曲线的左下方右上方具体含义是什么

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专意味着需求未能消属化当期的产出,产品市场供大于求;

IS曲线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意味着当期的产出未能满足需求,产品市场供小于求。

即凡是在IS曲线右上方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供给,而在IS曲线左下方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需求,只有在IS曲线上的点才满足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要求。

(3)经济学中的曲线扩展阅读:

IS曲线与政策的关系:

IS曲线一般认为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变动会影响其变动,且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其向右移动,紧缩性质的财政政策会使其左移。

财政政策指政府采取变动税收,增减支出等政策改变经济状况的政策,与之相对的是货币政策指央行采取增减货币供应量等方式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4. 微观经济学中MU曲线的问题

它就是想表达MU函数是总效用函数U的导数。但这句话会带来误解,其实你根本不用扣那么深,如果按照它的解释,商品消费量是离散,那么中点上的半个消费品它又如何解释,如此定义一个所谓半个点上的MU曲线上的值又有何意义?
如果是要理解,你可以直接将总效应曲线看作连续函数,边际效用曲线MU曲线则是它的导数曲线,x的MU值对应x的U值。但如果你只是要做那些无聊的题,就是(u2-u1)/(x2-x1),MU值便是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效用u2-u1,这个值被记在了(x2-x1)这段变动的中间值上,参考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5. 经济学中的各种曲线和含义各种字母的含义

A --(1)总的(Aggregate),如总需求AD、总供给AS,(2)生产中的技术水平 B--不确定,有预算(Budget)或债券(Bond)等 C--消费(Consumption) D--需求 如需求冲击(Demand shock) E--均衡(Equilibrium) e--汇率(exchange rate) F--不确定,有外国直接投资(FDI)、净要素支付(NFP)等 G--政府购买支出(Goverment purchases) H I--投资(Investment)。也用于国民收入(NI) 或消费价格指数(CPI)等 J K--资本(captial) k--1、乘数 2、人均资本 L--货币需求(Liquidity) ,也用于劳动(Labor) M--1、货币及货币供给(Money) 2、进口(import) N--就业量。也用于国民生产总值(GNP) O P--价格总水平(Price level) 也用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Q--数量(Quantity) q--参见托宾q理论 R r--利率(intrest rate) S--储蓄(Saving) s--储蓄率 T--税收(taxation) t--税率 U--失业量 u--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V v-- 加速数 W-- 1、财富(Wealth) 2、工资(Wage) w--工资率 X--出口(export) Y--国民收入、国民产出或GDP等 Z又被称为发展型相对剥夺感理论。当一个社会的价值能力和人们的价值期望均在提高,但社会的价值能力由于某种原因而有所跌落,从而导致价值期望和价值能力之间的落差扩大时,就会产生发展型相对剥夺感。它常见于发展中的或处于改革中的社会。戴维斯运用相对剥夺理论解释革命的起源。

6. J曲线的经济学中

本国来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源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这一变化被称为“J曲线效应”。 其原因在于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状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商品逐渐减少,出口商品逐渐增加,使经常项目收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先是抵消原先的不利影响,然后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会维持数月甚至一两年,根据各国不同情况而定。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是具有“时滞”效应的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 解释:J曲线 英语为:J-curve。描述两个相关经济指标的曲线,形状有如英语字母J,表示先下跌然后上升。如为了消灭贸易赤字,某国降低本国汇率。在汇率调整初期,贸易赤字会继续加大,贸易曲线继续向下运行;随着汇率发挥的作用,曲线会掉头向上,逐渐消灭逆差。

7. 经济学中比较重要的曲线图都是哪些

基尼系数,微笑曲线,提供曲线,供给-需求,IS-LM,IS-LM-BP,微观经济学中的那些市场的图,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模型,哈伯格三角形,塔洛克四边形(主要是研究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损失),古诺模型等

8. 经济学中,收入--消费曲线是什么意思

收入消费曲线:
实际上是这样一条曲线,它将向右上方移动的消费可能性线更高位置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这条线因此成了其每一点都代表收入增加、人们的满足程度的相应增加的轨迹。收入消费曲线指消费者均衡点的联系,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点的连线。
简介:
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两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为常数的情况下,每一收入水平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两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为常数意味着消费可能线的斜率一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变动,消费可能线会发生平行移动。每一条消费可能线均会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其切点就是消费者的最佳消费点,也就是两种商品的最佳购买组合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形成商品的收入消费曲线。

9. 经济学上的洛伦兹曲线的具体定义

洛伦兹曲线,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或说奥地利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 Otto Lorenz,1876- 1959)1907年(或说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9)经济学中的曲线扩展阅读:

洛伦兹曲线的特点

1、当洛仑兹曲线为45°角的0A线时,人口比重增加一个单位,相应的收入比重也增加一个单位,这表明每个人的收入相同,即收入分配是绝对平均的,直线0A成为绝对平均线。

2、当洛仑兹曲线为0BA折线时,人口比重在增加到100%前,收入比重保持0不变,当人口比重一达到100%.收入比重马上达到100%,这表明所有收入集中在一个人手中,而其他人的收入都为零,即社会收入分配是绝对不平均的,0BA折线称为绝对不平均线。

3、在现实生活中,资本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分配绝对平均化或绝对不平均这2种极端现象是不存在的;相反,不均等,有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正常的,一般情况是介于二者之间,即洛仑兹曲线是一条介于绝对平均线和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一条曲线。



10. 经济学中曲线sd分别代表什么

经济学中曲线sd分别代表:
supply、demand
即是需求和供给

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供给指特定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且(可)能供应的商品数量。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中的曲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