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方经济学的问题
(1)由c=60+0.8,t=100,i=150,g=100和y=c+i+g得IS曲线为:
Y=c+i+g=60+0.8+150+100=60+0.8(y-t)+150+100=60+0.8(y-100)150+100=230+0.8
化简得IS方程为:y=1150 (1)
由L=0.20y-10r, 和L=得LM曲线为:0.20y-10r=200
即y=1000+50r
(2)由(1)式,(2)式联立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内率r-3,投资为常量容i=150.
(3)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亿美元,则会引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 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c+i+g=60+0.8+150+100=60+0.8(y-100)150+100
化简得,y=1250,与LM线y=1000+50r联立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为r=5,投资不受利率影响仍为常量i=150.
(4)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是国为投资是一个固定常量,不爱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就是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IS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
② 西方经济学问题
第一题 选C 需求为正双曲线说明该商品的价格弹性为单位弹性,也就是说价格回的变化与需求成答同比例变化 因此总花费是不变的 这种商品在现实中一般不存在,是一种理论上的情况
第二题 当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时,从左往右的价格弹性由0增加到无穷大,而对于价格弹性小于1也就是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讲,提高价格能提高收益,对于价格弹性大于1也就是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总收益。 这个问题就可以从价格弹性的变化上来理解
③ 西方经济学问题、 求高人!
不是什么平均值,就是边际值。你的例子举得完全不对,我没法帮你把你的例子修改成一个合理的例子。而且按照最一般的假定,k指的是资本,不是什么技术。最原始的生产模型f(l,k)中,只有劳动力和资本这两个生产要素。但如果你精通多元微积分,你会知道增加更多的要素,本质上没有区别(所以你当然可以加入一个新的技术要素)
这个公式用微积分很容易推导,你在任何一本中级以上的经济学原理上都找得到推到,在此不赘。关键是你要注意定理的假设和内在含义。
这个定理有这样两个个关键性假设:
1、规模报酬不变,或者说,q=f(l,k)这个函数满足其次性,这样那个数学推导才能成立;
2、市场价格唯一,完全竞争性市场。因为是完全竞争性市场,且满足一价律,所以市场价格等于边际产出,也就是说资本报酬(利率)为mpk,劳动力报酬(工资)mpl才能成立。
最后,这个定理又叫做产品分配净尽定理,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经济总产出全部分给了劳动和资本这两个要素。q是总产出,mpk是资本价格(利率),mpk*k就是资本在生产中的所得;类似的mpl*l是劳动力在生产中所得。q=mpl*l+mpk*k,产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完全的分配给了劳动力和资本两个要素,没有剩余。
④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
5、垄断厂商利润极大时(c)
A、P=MR=MC B、P>MR=AC C、P>MR=MC D、P>MC=AC
6、要能有效地实行差别定价,下列哪一条以外都是必须具备的条件。(d)
A、分割市场的能力 B、一个巨大的无弹性的总需求
C、每个分市场上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D、保持市场分割以防止商品在较有弹性时被顾客再售卖
10、假如消费者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效用满足他应该购买(d)
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总效用相等
C、这几种商品并使其边际效用相等 D、以上答案都对
12、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d)
A、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行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1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于某一种用途的土地而言,其地租率的决定因素应为(c)
A、地主的定价 B、土地的供给曲线 C、土地的需求曲线 D、以上均不是
14、下列(a)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的
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
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
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
15、某商品的价格从5美元下降到4美元,需求量增加了100,该商品需求为(d)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16、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c)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17、下列说法(c)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给予说明
A、杀鸡焉用牛刀 B、物以稀为贵 C、买卖不成仁义在 D、薄利多销
18、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是(d)
A、广告促销 B、降价促销 C、涨价盈利 D、降低成本
24、如果完全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中相同的需求曲线,那么垄断厂商(c)
A、可以施行差别价格 B、不能施行差别价格
C、既能也不能施行差别价格 D、上述都不对
33、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一单位Y商品,原因是(d)
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 B、商品X的价格更低
C、商品X紧缺 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38、在下列三种商品中,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a)
A、粮食 B、小汽车 C、药品 D、食盐
39、假设某国家的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c)
A、17% B、34% C、25% D、10%
44、整条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c)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价格提高 D、价格下降
45、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c)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4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d)
A、一直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49、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d)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
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
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51、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a)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
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提
⑤ 西方经济学问题!!
收入减少量=(20-16)*5=20 所以总的收入为2000-20=1980.
当商品下降到16时,由x=M/20P代入M=2000,P=16得X=6.25,此时总效应为6.25
替代效应为当版收入权变为1980时,把M=1980代入式中。x=M/20P,得X=6.1875。故替代效应为6.1875-5=1.1875收入效应为6.25-6.1875=0.0625.
希望能帮到你~~
⑥ 西方经济学问题,
(一)已知商品自的需求方程为q1=14-3p
供给方程为q2=2+6p
需求量为q1,价格为p,供给量为q2
当需求量=供给量时达到均衡
14-3p=2+6p
9p=12
p=4/3,这是平衡价格,此时,均衡产销量为
14-3p=14-4/3=10
(二)
eq1=(dq1/dq2)*(p/q)=-3*(4/3/10)=-2/5
第三题:求供给价格弹性
eq2=(dq2/dq1)*(p/q)=6*(4/3/10)=4/5
需求弹性为-0.4,供给弹性为0.8。
⑦ 西方经济学问题
西方经济学是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专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属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
⑧ 西方经济学问题
通过征税来提高汽油价格,由于价格上升就会减少对石油消费;所得税的办法退还给消费者回
消费者的实际答收入提高就会提高其消费水平,就是自己画一个图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然后会得到一个总效应。才有希克斯分析法来分析,通过收税前后的预算线
校正预算线(补偿预算线)效用线来分析。其实个是能达到节约石油的目的的。
⑨ 西方经济学问题
(一)已知商品的需求方程为q1=14-3p
供给方程为q2=2+6p
需求量为q1,价格为p,供给量内为q2
当需求量=供给量时达到均衡
14-3p=2+6p
9p=12
p=4/3,这是平衡容价格,此时,均衡产销量为
14-3p=14-4/3=10
(二)
eq1=(dq1/dq2)*(p/q)=-3*(4/3/10)=-2/5
第三题:求供给价格弹性
eq2=(dq2/dq1)*(p/q)=6*(4/3/10)=4/5
需求弹性为-0.4,供给弹性为0.8。
⑩ 西方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1、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由于资源有限,用于生产一种产品的资源越多,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资源就越少。人们必须选择生产一种产品需要多少资源,以及生产其他产品需要多少资源。
2、怎样生产,在决定生产什么的前提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有效的生产,以及如何生产手段来生产产品和服务。不同的生产方法和资源组合可以相互替代。同一产品可以有不同的资源组合(劳动密集型方法、资源密集型方法和技术密集型方法)。
3、为谁生产。也就是说,我向谁分发产品。这对于需要它们的消费者来说是很自然的。在经济学中,用于生产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应该通过上述决策来实现。
(10)西方经济学的问题扩展阅读
在这三个问题中,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什么,技术资源和其他制约因素决定如何生产,价格决定谁生产。“谁生产”是指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如何分配给社会上的各个群体和个人。谁将享受经济活动的成果?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分配?如何在人与人之间分配产品,根据什么原则,分配产品的机制,如何把握分配数量的限制等。
把经济学的基础看作是一般意义的生产发展,而不是生产关系的客观发展。 实际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中存在着大量没有明确标明的种种隐含假设,而这些假设几乎全都是远离现实的。这就构成了批判的依据。正是出于对范畴批判和范畴生产工作统一性的坚持,其对物象逻辑形成了内部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