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张五常:经济学需要学吗麻烦告诉我
作者:张五常 好些年前发表过一篇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文章,黄永玉欣赏。该文大意说,今天的艺术家不容易或不可以教数百年前的。科学呢?今天的一个物理博士,大有资格教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等人,虽然天赋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新的科学知识,前人不知道,可教也。但今天的艺术大师,怎可以教三百多年前的仑布兰特或百多年前的塞尚怎样绘画呢?死者复生 ,昔日的艺术大师可与今天的交流、磋商,也可以互相影响,但说到教仑布兰特就会见笑天下。
理由简单不过。艺术论风格,讲感情,重视个人的纯真表达。这些可以互相影响,但不可以教。可教的是技术,但昔日的艺术大师,既为大师,当然掌握了当时所知的技术。就算今天的技术工具不同,又怎样了?不要相信艺术工具今不如昔这种废话。除了一些制法失传的乐器——如提琴——一般的艺术工具皆今胜昔。学书法,今天的文房四宝远胜北宋,但有谁可以教米芾书法呢?说笑罢了。几年前在莫扎特的故居见到他昔日常用的钢琴,样子可怜,购唱碟而听其音,与今天的琴音相去甚远,很奇怪莫老兄作得出那样绝妙的音乐。今天有谁够胆教莫扎特音乐,请都站出来! 转谈经济吧。经济是一门科学,要遵守科学的方法,掌握个中理论可以解释世事。哲理上,经济与自然科学没有两样,不是表达感情的学问,与艺术很不相同。需要学吗?学校在敎,学子甚众。同样,学校也教艺术,学子也众。有趣的问题是,一个今天平庸的物理学家可以教昔日的伽利略而有余,而区区在下那样了不起,可否教二百多年前的史密斯呢?一些雕虫小技——例如边际分析——是可以的,但这些是技术上的小节,与经济学的内容扯不上多大关系。你闭上眼睛,胡乱选一个现代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然后委任五个德高望重的专家投票,排列这诺奖得主与史密斯,以经济学水平论高下,这位诺奖得主不容易获得一票。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幻想一下,幻想史密斯死而复生,今天要拜我为师。新潮经济学我不懂,但二十世纪的经济学主流,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传统,横考直考我还可以拿一百分。这是大教授的资格了。好了,明天早上史密斯要上课,二百多年的经济学发展他一无所知,我可以教他什么呢?我要怎样备课才对? 教自己认为掌握得最称意的需求定律吗?恐怕他回应:“需求定律我没有听过,但我写的《国富论》有哪一处违反了该定律呢?”教今天的学子认为我解释得最高明的成本概念吗?恐怕他回应:“是我发明的,为什么要教我?”真麻烦。好,就教他不可能知道的边际分析与等优曲线吧。殊不知教不到十多分钟,他睡着了! 无可奈何,我转为与史密斯这位学生研讨,告诉他我证明了他的佃农理论是错了的。他点点头,说:“当时手头上的资料误导了我,否则我可以想出正确的分析来。”最后还是交易费用引起他的兴趣,但半个小时后是他教我,不是我教他。 史密斯是二百多年前最伟大的经济学者,如果复生,今天可能还是。他不会看得懂今天方程式多于文字的经济学论著,也可能懒得学数,但对世事的洞察力与经济解释的感受,我要拜他为师。然而,史氏当年没有受过经济学教育,有的是受到休姆等同辈的影响,算不上是学过经济理论。他读书多,观察入微,天赋超凡,日思夜想,就写下了我今天还要跪下来的《国富论》。 跟着而来的李嘉图,是个富有商人,没有学过经济学,是他之幸,读过史密斯的巨著。李氏自己的经济巨著,理论纵横,错的多,对的少,但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分析经济整体的大模型,经过后人多番修改我们今天还在用。经济作为一门有系统的科学,起自李嘉图。再跟着而来的米尔,智商冠于人类,也没有正规地学过经济,据说他只花六个星期就完工的巨著,思想来去纵横,作学生时我读之再三,叹为观止。 不要误会,我不是劝今天的学子不要读经济。我自己的经济学是学回来的。当年是个好学生,考试可以参加世界大赛。然而,当年学得的种种技术与理论,百分之九十以上今天不管用。得到多位高人亲传,我学得而又用得着的,是怎样看世界,怎样掌握理念,怎样判断轻重,与兴趣要向哪方面发展。复杂的理论学过很多,都用不着,用得着的都是简单的。如果天分比我高,你可以像高斯那样,完全不学复杂的理论。换言之,我从多位高人学得的,主要是一套有系统的经济思维。这套系统起自史密斯,要体会,不容易白纸黑字地教,大学的正规课程没有提及。 成都高小勇要出版一本自己的文集,其中不少与经济有关,要求我写这个序。我见他读文学出身,没有学过经济,就想到“经济学需要学吗?”这个怪问题。小勇可能不知道方程式有左右之分,没有考虑过曲线是曲还是直,但奇怪地他显然掌握了那套有系统的经济思维。因此,他懂得怎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 无师自通,小勇编辑《经济学消息报》多年,发掘了不少经济散文写得好的青年。三年来熟读了我书分三卷的《经济解释》,难道等于李嘉图读了史密斯的《国富论》?不会那样厉害吧。 经济学需要学吗?很难说。说过了,我自己的经济学是学回来的。虽然用得着的只是其中一小点,而大有用场的那套有系统的经济思维,是师友在课堂之外有意或无意间提点,或磋商,正规的大学课程找不到。今天不能肯定的,是如果当年没有学过那么多复杂但今天不管用的理论,我可能达不到以简单理念来掌握那套系统的境界。 简单说一句,经济学是一套系统看世界。以正规的大学课程作为学习的准则,经济学可以不学而达,也可以学而不达。学而达之的奇怪地不多见。
❷ 经济学要怎样学才对(一) 张五常
<p>教授在黑现在处女越来越少的现象吧。十一月怀孕,婴儿就是处女座。十一月人人都避孕了,世上就没多少处女了的意思。不过原文是英文笑话吧,中文处女和处女座明显字数都有分别吧。
❸ 张五常是啥东西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1935年生于香港,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学习,其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的经济学者。
张五常出生于香港,曾在香港大学任教,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他一向狂傲不羁,喜出狂言,在经济学圈内有“狂生”之称,经常自称是“华人世界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言必称自己和经济学大师科斯、弗里德曼的交情,并自称是惟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经济学者。 张五常作为经济学家,一向狂傲不羁著称,经常在中国大陆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
据调查,张五常确实是美国通缉犯,在美国被控逃税、诈骗等13项重罪。由于香港和美国之间有引渡协议,只要张五常回到香港,美国政府就可以要求香港逮捕张五常引渡到美国。所以从2003年开始,张五常一直居住在中国大陆,并频繁发表危言耸听的言论。目前中国大陆和美国之间没有引渡协议。
2003年,美国司法部根据调查,认定张五常夫妇投资入股的古董店涉嫌出售假古董。在该古董店出售的一个“唐朝”的瓷茶壶和一片“明朝”的瓦片,在著名的英国牛津鉴证所(Oxford Authentication)及美国的黎明考古实验室(Daybreak Archaeometric Laboratory),采用先进的热释光技术测试,结果发现这两件所谓“文物”均不足100年。华盛顿州政府又将数十件“古董”交专家鉴定,发现全属较现代的产品,却在张五常夫妇投资入股的古董店以古董名义出售。
除了卖假古董,张五常还因逃税及虚报金融资料等罪名遭到美国司法部通缉。2003年1月28日,美国政府控告张五常夫妇13项串谋逃税及虚报资料罪,涉及漏报的资产估计高达7000万港币。张五常被控1项逃税罪、6项虚报收入罪和6项虚报海外银行账户罪,他的妻子苏锦玲则被控串谋逃税。若所有控罪皆成立,数罪并罚,最高可入狱83年及罚款475万美元。但张五常随后立即逃离了美国,拒不出庭受审。美国司法部随即向两人发出拘捕令。
张五常在美国被控逃税、诈骗等13项重罪,被美国司法部通缉。
❹ 张五常最新演讲:经济学为什么搞得这么乱,这么失败
在老师的课堂上,欣赏老师的智慧.在老师的话语里,品读老师的意味.敬畏着老师,远远的,像个生涩的孩子想走近老师,从走进老师的文字开始
❺ 张五常经济解释适合初学经济学的人吗
建议先看<经济学讲义>入门
❻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谈中国没有贫富差距时这样说:
1.基尼系数是怎么算出来的?谁算出来的?这些人念过书没有?他们做我的学生都没有资格。
2.中国农民在近几年改进了很多很多,差距已经是越拉越近了。这是很明显的事,不晓得他们说两极分化根据的是什么资料。
记者:你是说,他们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3.张五常:很多农民(外出打工)赚了钱是不报税的。你无从统计。你要去问他,他当然说自己穷啦!难道他会说自己赚很多钱么?但是你是可以看得到的,看他们家吃什么饭菜,你就能看得到。看他们家有没有电视就知道了。现在有多少农民家里是没有电视的?有电冰箱的你也可以看得到了。
本来上了一天的班,很累了,可是看了这一堆所谓的学者的没有调查的言论,气愤至极,想罗嗦两句,好让他反省一下。
我只就以上三点跟张教授的观点进行一下探讨,当然了以上这三点理论的生命周期是不会很长的,因为他即将进入一个非常不错的陵园(普通百姓的言论当然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普通老百姓买不起墓地,连房子都买不起,只有那些没事干琢磨怎么用一些花哨的语言愚弄我们百姓的人才买的起。)哎,就让我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去世后的安葬分化)开始我的自白吧。我只就以上三点跟所谓的张秀才讨论一下。
1。你说算基尼系数的人不配做你的学生。我倒想替人家说句话,谁想做你的学生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里请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自大的问题,不要觉得谁都想着追捧你,跟随你,以为自己是孔子呀,可笑,知道自大加一点念什么吗,不知道问问马老先生,他若干年前就告诉我们中国人了。第二:资格问题,有没有资格为人师表。中国有句古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知道你的学问够不够为人师,书本上的东西不结合实际恩格斯好象不太同意,你的行能不能为世范也有待于考证,因为你的行为,你的语言只是好象在为一部分人自圆其说。
2。你说差距已经是越拉越近了。这是很明显的事,不晓得他们说两极分化根据的是什么资料。我想说的事,你的这句话根据的是什么资料,难道你的学识是靠资料堆积的吗,那么我劝你还是换份工作吧,那就是去卖报纸,杂志。更另人难解的是,你说“差距已经是越拉越近了”,真是另人厌恶。你了解多少,体会过普通百姓天天跟和尚似的吃素的滋味吗,不要以为没有这样的人,告诉你,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想必你吃过鲍鱼吧,多少钱你知道吗,够戗。因为你到哪个内陆大学忽悠学生估计校长都会安排你到当地比较高级的饭店吃点喝点吧,谁掏钱你知道吗,掏的谁的钱你知道吗,可能你会说学校买单甚至学校签单,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招待单)最终谁来买你知道吗,想必你问纪检委他们也不知道,因为这些单在他们那里简直是太渺小的事了,他们每天忙的不可开交(我很尊重他们,因为他们真正给国家做事),都是一些大的案子,这点小事他们顾不上。这些你了解过吗,你们会剩下很多菜吧,肯定会倒掉,可是有多少人一辈子见都没见过这些菜你又了解过吗。难道这印证了我们的贫富差距在缩小吗,你来内陆住的饭店比较舒适吧,你知道多少钱一天吗,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一个月就几百块的薪水还要拿出1/3来交房租吗,你到机场(很多人根本没见过机场)时,没有坐公交到你的宾馆吧,公交车有多挤你知道吗。我告诉你,你来大陆一天上千元的消费都是这些众多吃炒饼面条,挤公交的人给你赞助的,你是不是还有一些贫富差距小的感觉呀。如果有,那你就没理解我说的话,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体制,也根本不配做老师,干脆整个书报亭卖点杂志吧,那里传播小道消息比较合适(你得城管局有熟人,否则会不让你摆的)。
3。张五常:很多农民(外出打工)赚了钱是不报税的。你无从统计。你要去问他,他当然说自己穷啦!难道他会说自己赚很多钱么?但是你是可以看得到的,看他们家吃什么饭菜,你就能看得到。看他们家有没有电视就知道了。现在有多少农民家里是没有电视的?有电冰箱的你也可以看得到了。 我真的替你感到悲哀,还经济学家呢,去过二手市场吗,几十块的彩电见过吗,很不错的,这就是你所谓的富裕的象征吗,想必液晶壁挂在你家都不希奇了吧,我想请问你在宾馆穿人家一双袜子要多少钱,也得几十块吧,是啊,咱们没有差距,消费的都是几十块的东西。这些奢侈品暂且不说,“但是你是可以看得到的,看他们家吃什么饭菜”这句话我倒要跟你计较一下,他们吃的什么你见过吗,去过工地吗,他们吃的什么?去过任何一个大城市的小巷子吗,那里的人都吃什么饭,我告诉你,很多从写字楼里出来的人也都来这里吃饭,没事出来走走,别整天闷在屋子里,当然了你可以享受空调,知道有多少人夏天热的睡不着觉,宁愿跑到漏天哎蚊子咬去睡。还有你那个什么10:1,11.2:1增长速度什么的,挣的多了还不够房地产投机人折腾的房价长的快呢,还得别得病,要是病了能去医院的人那应该是富豪了,因为一般人根本看不起病,有个什么病只能扛着。行了,不跟你罗嗦了,睡觉了,最后告诉你一句话,站着说话虽然不腰疼,但会被人唾弃的。
❼ 青年讲师挑战张五常 经济学家与良心距离有多远
>>由此进入经济学家与良心的距离讨论储殷声名狼藉的经济学家们总试图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经济学是经济学,良心是良心,两回事情。 在这个逻辑之下,他们坦然地面对一切愤怒的声音,在他们看来那是层次不够、智商不够,不配当他们的学生的人的非理性、不科学的话语。 记得杨帆批判张五常的时候,我还很不以为然,认为杨先生太不规范,有点左倾加愤青的危险与疯狂。但是现在看来,张五常的疯狂似乎更令人发指。 他的几段高论,既不学术也没有良心。 1、张老汉说:中国没有贫富差距,理由:那些农民工都隐藏收入了,经过他和他的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工都是偷税的,所以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挣了多少。所以中国哪里有什么贫富差距? 这个结论是谁调查的,是怎么调查的,张经济学家不说。经济学家的伟大之处就是顶着常识满嘴喷粪?去随便一个工地问问一个农民工究竟能挣多少,再随便去问问你的一个走狗学生可以挣多少,再扪心自问一下自己能挣多少,这不就很清楚了吗? 相关文章:张五常否认中国严重两极分化甚至说对于一个有起码生活经验,有起码良知的人来说,这是个问题吗? 但是这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就是个问题,良心被狗吃了的人是做不好学问的。 张老汉言必称科斯,自认为学问做的还是不错的,科斯和他很熟。 看过围城的人都知道,里面也有一个和西方大师很熟的人。张老汉大概也的确问过科斯一个非科斯不能回答的问题:“coffee or tea”! 2、张老汉说,中国不能对越南“让赛”,规定最低工资是“让赛”。的确是啊,工资升了,劳动成本就增加了,国际竞争力就下降了,血汗工厂的利润就降低了,老汉开工厂的朋友们就嗷嗷叫了。所以不能。所以要怎么样?继续维持低水准的工资,残酷的压榨,最好的制度就是只维持基本生活的当代奴隶制?这样劳动成本最低,张老汉的哥们挣钱最容易,经济最繁荣,张老汉的增长理论最容易得到体现。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是谁的增长?老汉的经济学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出发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老汉是不能有那些农民朋友的,很简单,他们偷税,隐瞒收入,哭穷。老汉这么有良知的人是不能与之为伍的,老汉的朋友是那些雇用打手看厂、贿赂官员免税、积极促进经济繁荣的人的。 这些经济学家的朋友,是黑社会、房地产商、血汗工厂的所有者以及共享经济繁荣的权力寻租者。他们已经很和谐社会了。老汉要做的,就是说明真相,这就是经济学界的良心。 3、老汉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他们几千年来从来没有这么爽过。没错,农民虽然现在比较惨,但是以前更凄惨。因此农民不应有怨言对吧,否则就是刁民。20%的增长,老张又调查了,还大江南北。张老汉锦衣玉食的脾性还能大江南北呢?老东西四处花天酒地之后的确见到形势不是小好,是大好。就算真有20%的增长,看看基数是多少。起点是多少。 老汉又说了,只要增长率高,就总可以追上,因此农民更不应有怨言。增长可以一直这样继续吗?要知道,张老汉这样的经济学家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可是一直嗷嗷喊着不能涨工资呢。现在农民的经济增长在怎么来的,对于大部分靠打工、偷税挣钱的农民来说,他们的收入是在被残酷剥削之余,冒着无劳保、无医疗的高风险搏命搏来的。别说是农民就是大部分的城里人,他们的所谓繁荣生活,何尝不是一个经不起任何意外的泡沫。一次拆迁、一场疾病就可以轻松地毁灭掉一切。 当然,张老汉不管这些的,这些他看不到。 良心有所欠缺的人,是看不见所有的角落的。 问题是大部分的人都只是生活在繁荣盛世的角落里。 我们观察世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都取决于我们的良心,甚至问题的本身都是良心的产物。比如当你觉得这是一个社会是否把农民当人的问题,在张五常看来就是最低工资削弱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大家都是同样真实的,张老汉也是,他不加掩饰地彰显了他的立场,这是一种从切身利益出发,发自内心的贪婪,或是为主子鞠躬尽瘁的狗头师爷的职业道德,这算不上什么学术,无非是良心被狗吃了,还大胆而透明的说出来。 这就是中国经济学界的真相。他们摆出一副为了真理不怕与群氓为敌的悲愤状,你还真以为他们做了什么对国计民生有利的大事?张老汉自己都承认,改革开放是邓公做的,不是他做的,也不是他指导做的。 他们做了些什么?那些让经济繁荣、发展,百姓改善生活的政策往往是那些不怎么懂经济的人靠着常识与良心摸出来的。 他们做了什么? 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拉动内需、股市泡沫。所有祸国殃民的事情中,都有他们疯狂的表演。 在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学是个小学科,因为大家都知道社会的进步来源于自发秩序,来源于那些不懂经济学家设计的人。 而在经济不发达国家,经济学却成为一个显学。所有的事情都是经济学,所有的事情包括是不是挖祖宗的坟的事情,都可以被经济学家说两句。 这是一个过程,骗子在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很好骗的。现在已经越来越难骗了 我的一个朋友老想考经济学的硕士,不客气地说下,你能学到什么呢?那些受过教育的经济人,又究竟在经济生活中体现出哪些优势。 脸皮厚、能撒谎、会忽悠,这个不是靠学的,是靠天赋,就像张五常那样。 那些经济学家无非是想多收你的学费而已。 如果你真有所成,无非也是知道:经济是经济,良心是良心这个经济学的学科真理。 当然,如果你真有所成,你一定会知道:一定要认识科斯,这个经济学的成名法则。 曾经一个人大的海归经济学博士在一阵关于外国食物如何如何的经济学报告之后,终于得意地说,科斯先生我是认识的,科斯先生很慈祥。 这是拿来镇场子的。 你看张五常先生,无论说什么、放什么,总是要有意无意地说下“科斯如何如何”,这就是经济学的大师风范,太有才了!
❽ 张五常是不是经济学大师
是的。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8年后获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授。1982年返港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至2000年退休。 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他曾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1991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