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供给抄—需求部分,讲到袭厂商均衡时,有一个叫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它讲的是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固定不变(记住,这已经说明是在一个短期的研究范畴的)的情况下,其他的可变要素(如劳动)的变动所导致的收益变化的情形。
那我们就可以想到,可变要素的投入增加,会使固定生产要素得过更充分的利用,比如说一亩土地,由一个人种需要一天,十个人种就只需要1.2小时或者更少。这样,必然使其生产可能曲线向外推移。
再看后一种情况,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以上所说的劳动和土地可以充分被谐调利用的时候,成本最低。此时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会是另一种情况。即使如上所言,增加的要素免费,那只代表要素本身不要求报酬,但作为生产要素本身特性所一定要消耗的物品却无法避免。如劳动力的粮食、工具的存放场地、维护费用等,都将是一定要消耗的利益。
那么不难想到,当一种生产要素不能创造价值的时候,它在消耗利益,边际收益一定是向0-生产要素成本的方向变化。
㈡ 西方经济学中,第四章 生产理论中长期生产函数能够调整生产规模吗
可以啊,不然怎么称之为长期
函数中的资本k是非固定的,就是说明它的固定投资、生产规模是可以变化的
㈢ 为什么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超越了西方经济学
一、马克义主义是什么: 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论、基本观点论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及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4、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5、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6、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二: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回答】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三:原因: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所以,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㈣ 西方经济学合理生产区域的名词解释
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 经济学院专业: 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 考试科目: 西方经济学 一、考试基本要求本科目考试着重考核考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的程度,要求考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导言 经济学十大原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2.市场如何运行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弹性及其应用;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3.市场和福利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应用:赋税的代价;应用:国际贸易4.公共部门经济学 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税制的设计5.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生产成本;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垄断;寡头;垄断竞争6.劳动市场经济学 生产要素市场;收入与歧视;收入不平等与贫困7.深入研究的论题 消费者选择理论;微观经济学前沿8.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一国收入的衡量;生活费用的衡量9.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生产与增长;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基本金融工具;失业10.长期中的货币与特价 货币制度;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11.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12.短期经济波动 总需求与总供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13.最后的思考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三、考试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20分)2.是非题(20分)3.简答题(40分)4.论述题(40分)5.计算题(30分) 2011年5月2日 目录虽然和曼昆的一模一样 但是 根据相关专业同学了解到 最好多看高鸿业的(如果您是跨专业的更加需要看一下)
㈤ 结合经济学生产理论分析是什么造就了格兰仕的成功 - 百度
规模经济造就了它的成功:扩大生产规模,使生产达到最小,然后以低价打败回竞争对手,最终答脱颖而出。
规模经济:
大规模生产导致的经济效益简称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㈥ 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课后练习题,求帮助。
由题意可知,C=2L+K,Q=L2/3K1/3
为了实现最大产量:MPL/MPK=W/r=2.当C=3000时内,得.L=K=1000.Q=1000.
(2).同理容可得.800=L2/3K1/3.2K/L=2L=K=800C=2400
㈦ 西方经济学生产和成本理论主要讲了什么
生产论:主要讲的是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时,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内量之间的关系;容两种生产可变要素时,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关系。成本论:主要就是搞清楚总成本TC,不变成本TFC,可变成本TVC,边际成本MC,平均成本A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不变成本AFC之间的关系,然后就是怎么通过短期的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推导出长期的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基本就这些了。
㈧ 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要素所有者是按照要素贡献的大小得到要素的报回酬的。
这就从根本上否答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
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还存在如下一些具体的缺陷:
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建立在边际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在许多情况下,边际生产力却难以成立.例如,资本代表一组形状不同、功能各异的实物,缺乏一个共同的衡量单位,因此,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无法成立。
西方经济学的要素供给理论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因为停止只给出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人群或阶级得到不同收入的理由,而没有说明这一定的社会条件得以形成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有一些地方是值得借鉴的,因为它确实解释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表面现象,如地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需求、劳动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后弯曲等等。
也并不一般地反对从量上计算某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事实上,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可以计算例如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以便更好地评价和加强资本运用的效果。
㈨ 西方经济学,有关边际生产力
边际生产力理论的两要素形式和多要素形式
边际生产力理论有两要素形式和多要素形式来说明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两要素是指总资本和总劳动,在这种形式下,生产函数的形式是Y=F(L,K),L、K分别是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多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可分辨要素的种类,就是在本文开始部分所采用的那种形式。两要素形式可以使边际生产力理论进行简化,但是这个模型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如何将一个厂商投入的不同质的劳动和不同质的资本进行加总,(注:加总问题是边际生产力理论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边际生产力需要一个总量劳动和资本的概念,资本的加总只能通过对其价值(格)进行加总的形式来实现,而资本的价格受到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利息率)的影响,即维克赛尔效应,从而使边际生产力理论成为一个循环论证。)这也是在上个世纪剑桥资本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多要素形式避免了对不同的劳动和资本进行加总,但这种形式却远离现实,因为这种形式会使生产函数连续可微分的性质难以成立:许多厂商的投入要素都是固定比例,不可能单独地增减一种生产要素而不增减其他的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之间不存在替代性,这样没有办法得出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因此边际生产力的理论适用范围非常有限。本文在这里分析的是边际生产力理论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这里采用的是两要素生产模型,将厂商的投入抽象地分为劳动和资本,而如何将异质的资本和劳动加总的问题给抛开,而抽象地认为劳动和资本是同质的。
㈩ 简述西方经济学序数效用理论与长期生产函数的主要内容,并对比分析其研究方法
晕死 我还以为找到答案了呢 原来都是 杨怀安引发的“血案”
看来 除了我们自理版根深 是没人权来帮我们对付 杨怀安了 。。。。。。
兄弟姐妹们加油啊!
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