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经济学考研是用 金圣才的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还是用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那本好呢
西方经济学
教材:一般都是用人大高鸿业那本《西方经济学》,这本书的难度适中,内容详细,可以算是全国通考教材。
比较好的辅导书有三套:
1、复旦大学尹伯成的《微观/宏观习题指南》,也叫绿宝书,里面有非常经典的习题解答和练习,是学习西经必不可少的辅导材料;
2、高等教育出版社上财陈恳的《西方经济学解析》(宏观微观),也叫红宝书,前面是每章的简洁解释,有疑问的还引经据典,讲得比较深入。有精选的例题和习题,难度接近中级;
3、石化出版社金圣才的《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这本书非常不错,各个高校的历年考题这里都有,而且解答非常详细。
附:
考试介绍
经济学考研是指全国每年在一月份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经济学专业课考试。考试合格后可以进入全日制高校进行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毕业合格可获得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证与经济学硕士学位证。
考试题型
由于各学校经济学专业单独命题,故各学校的考试题型不同,一般包括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考试大纲
由于各学校经济学专业单独命题,一般仅指定参考用书,而无具体的考试大纲。
参考教材: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作者:高鸿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作者:高鸿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辅(圣才学习网,中国石化出版社):
1.201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201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3.2011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北京院校)
4.2011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非北京院校)
5.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详解
6.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详解
❷ 西方经济学考研
西方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4)专业(硕士)介绍: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西方经济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该专业所包含的研究方向有:
01.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02.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03.制度经济学研究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既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同时研究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政策主张,善于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与国际经济前沿接轨,熟悉市场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则,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经济学专门人才。
3、专业特色
专业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对理论基础探索的需要而设立,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研究特色。通过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内在逻辑,对80年代以来的比较成熟前沿的理论动态进行积极的鉴别和吸收,结合我国体制转型的现实进行理论探索和实际应用,有很强的实战性。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统考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注:以上仍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西方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4)专业(硕士)院校排名:
❸ 考研时,西方经济学应该怎么复习
考研成绩刚出来,数学栽了,不过西经120+,故手痒胆大来回答这个问题。 类似的问题之前答过,照着这个具体问题改改放上来。 复习西经之前先保证学过一些高等数学,不要求水平很高,但完全不会的话还是有影响。 然后就是根据报考学校好好复习教材,大部分题目还是书上的,另外如果教材有配套练习册最好做做。 现在说教材。 我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指定书目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后来换了学校,换成了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另外大二的时候看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先谈谈我对前两本的认识吧。 高鸿业是最早将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的学者之一,1946年就去美国读经济学了,《西方经济学》这套教材是1996年印刷的第一版,我看过这套书的第四版和第五版,除了开本变大,排版、字体、页码、附录略有不同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区别。根据我们老师的说法,最新版和第一版也没有大的区别(他甚至觉得还不如第一版好)。罗里吧嗦说了这些,我是想表达这么个意思——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虽然你拿到手的是当年或去年的新版,但其实是一本老书了,因为老,所以它跟不上最新的经济思想变化;因为老,所以没有人敢轻易推翻,不断的修订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老,所以受政治因素影响比较深(官方评价这两本书的两大特点:1.参考广泛,尊重原著;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关于政治因素,翻翻开篇和结尾的章节就会懂得,咱们就心照不宣笑而不语了吧。 这套书的编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教材,长句太长看不懂,短句太短看不懂。过于注重概念性的涵义而非实际应用,下定义太多描述性讲解太少,通篇就像标准答案似的有一说一,不像给人讲知识,倒像说明书。另外举例死板,读起来乏味不堪,宛如酷刑。 另外作为一个数学不咋地的经济学学生,我格外注意教材的数学内容。高鸿业这本书里用到了很多的数学推导,看起来很吓人,因为没有太多讲解直接就是啪啪啪的字母公式,微分积分搞得很热闹,但如果你拿起笔实际划一划就会发现根本不难,只要高数低空飞过(比如我)的水平就能理解。我觉得经济书里的数学要求低有三种可能性:第一,本身这个理论就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第二,作者是高手,深入浅出的用简单的数学把复杂的事儿说明白了;第三,数学模型没有把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这本书里的数学模型(或者公式)我不敢说都不好,很多还是很不错的,但仍然存在不少连我这个数学白痴都能看出的鸡肋,这些内容虽然貌似颇有道理,逻辑也无懈可击,但实际上推了跟没推一样,一点也没帮助理解经济理论。(宏观部分讲消费和储蓄那里有好几个公式推来推去全是废话) 再来看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先从题目上就清清楚楚的能看出来,现代观点,从现代的视角出发来谈微观经济学,与时俱进,多好。另外不知题主有没有看这本书的前言,我的书是第八版,书的前面不仅仅有当版的序,还收录了之前若干版译者的前言,里面仔仔细细的阐述了每一个版本做了怎样的修订,如何考虑了最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并且提到了很多其他经济学家的著作作为参考。虽然译者前言与范里安同志无关,可是稍微想想也知道,只有原书编写的严谨,修订的认真,译者才能从中不断体会到新的东西,像高老先生那本书,别人我不知道,反正要是让我来写修订前言,恐怕只有一句话——“无他,唯脸越来越大耳”。仔细的修订对于书为什么重要?不仅仅是纠错或者加入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修订应该是作者回头重新思考这本书的过程,我记得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老师说,他每个学年都要重新备一次课,其实讲的内容不变,面对一无所知的新学生,根本没有重新备课的必要性,但从头重新做一遍,能够迫使自己对所有问题再做一次分析,也许这一次就能有不同的看法,修正之前的错误,发现新的观点,或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提高的过程。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看范里安的书很顺畅——因为范里安自己已经把这本书梳理了八次了。 再看看范里安这本书的数学内容。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范里安对于数学模型的巧妙处理,首先他摒弃高数讲完了所有的知识点,然后在每章的附录里补充了高等数学的推理和模型,而且配套练习册也是这样安排的,大多数题目用初等数学就可以做出来,但每一章大概还有一两道题需要用高数,旁边也都做了标注。打个比方,同样是算矩形面积,小学生可以用长乘以宽做,大学生可以画个坐标轴用定积分做,但殊途同归,都能得到正确答案。数学只是工具,大家选趁手的就好,不用盲目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但对于作者来说,必然需要水平很高才能给读者提供样式不同但效果都不错的武器。不知题主是否知道有一本书叫《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我觉得范里安这本书可以叫《低起步的中级微观经济学》。 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说,高鸿业的书讲的是初级微观经济学,范里安的书是中级微观经济学(当然还有些书讲高级微观经济学)。我曾经问过老师区别在哪里,他说一般认为数学模型要求较高,分析较为复杂的就等级更高。比如说斯勒茨基方程在范里安的书里用了整一个章节来讲,很明显是重点,但在高鸿业的书里只在页脚附注里提到了而已,并不做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可以认为范里安的书比高鸿业的更难。 首先是要勤动笔勤画图,这一点对两者都一样。数学推理且不谈,反正这事儿我也不擅长,但好好画图真的给我帮助很大,很多图看一遍过去你觉得理解了,其实你没有,耐下心来自己画一遍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精华。比如高鸿业书里的垄断竞争厂商的长短期均衡那两套图,如果你画线的顺序错了最后很难恰好均衡;而要画对顺序,就必须理解长短期内的均衡到底是怎样的过程,究竟是谁决定谁的。还有斯勒茨基方程,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光看书上的几条线似乎不难,但合上书很容易又搅乱了,不如动手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自己推一遍,马上就门儿清。有时候我觉得理解好一幅图,就能很轻松的弄明白整整一章的内容。 第二,看高鸿业的书要背,一定要背。当然背到什么程度请参考你报考学校的历年真题,但我想选择这本书作参考的学校恐怕就是愿意考名词解释这种“死”题的学校,所以相信我,对待这本书切不可看懂了就算,条条框框的东西该记就辛苦一点记吧。而看范里安的书呢,一定要理解,做做配套的练习册你就明白了,光知道书上在讲啥可不行,甚至全背下来也不行,练习册有些题目貌似简单(主角都是小花小熊玛丽杰克之类的,特可爱),但如果没有真正搞懂做出来就一塌糊涂。 既然高老先生的书有那么多缺点,为什么众多学校将它定为考研参考书呢?我个人的感觉就是,容易备考,容易出题。范里安的书噼里啪啦就读过去了,学的是很开心,但要找出考点很难,也就是说虽然你感觉自己学会了,可拿不准会怎么出题;老师也一样,看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考。但高鸿业的书就很好,随便一翻就全是考点:先从附录中英文对照表里搞几个名词解释,再把黑体字一二三四五拖出来搞一道“请问XX有几点意义”的简答题……对于中国的考试,还是中国的教材比较配套。 以上分析仅针对高鸿业的微观部分和范里安微观的对比,宏观不谈,宏观理论分歧太大,你看不同的书有可能讲的完全不一样,要比较起来太困难了。另外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不展开了,通常考研不考这本,但是很适合放到床头随手抓来看一看,浅显易懂,严谨清晰。 经济学备考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关键是找对方法,别走弯路。
❹ 西方经济学考研是不是不好考
1、上海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生难考,毕竟是211重点大学,而且位于上海。
2、其实回考研很难答简单说难考与否,是否难考首先要看和什么学校进行比较,和复旦、上海财大比要好考,和其他非重点大学比则难考。相对来说报考211重点大学都不好考。
3、从个人来说,成绩好的可能觉得不难考,成绩一般的可能也会觉得难考。所以是否好考要看各人基础、学习能力和备考情况。
4、确定报考就一定要自信和努力,二者缺一不可,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加油!
❺ 07 08重庆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题号 1 2 3 4 5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绝对数量很少
D.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
2.农产品市场上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的原因必定是( )
A.人们的收入增加
B.更多的土地被用于修建高速公路
C.开发出了高产的新品种
D.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工作
3.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如果对该商品征税,那么税收( )
A.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B.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C.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平均分摊
D.全部由生产者承担
4.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
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D.离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5.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是指( )
A.一年之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只能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6.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
A.大于零
B.大于零小于一
C.等于零
D.等于一
7.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 )
A.一直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8.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摩擦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9.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D.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10.属于国民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 )
A.国外政府在本国的存款
B.本国在外国发行股票的收入
C.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
D.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投资支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 方向变动,均衡数量 方向变动。
2.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价格变动的比率。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 。
4.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 平行移动。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
6.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 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
成本。
7.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 来表示。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 边际收益。
9.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 。
10.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两个特征是: 和 。
11.GDP-折旧= 。
12.需求管理包括 和 两个内容。
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 、 、 。
14.外在均衡是指 。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 ”,错误的在括号内划“ ×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之一。( )
2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
3.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
4.电力部门对工业用电与民用电实行不同的价格属于二级价格歧视。( )
5.产品有差别就不会有完全竞争。( )
6.生产要素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和联合的需求。( )
7.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
8.周期性失业就是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
9.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
10.开放经济就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一种经济。( )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某企业产品价格弹性系数在0.5-2.0之间,如果明年把价格降低10%,销售量预期会增加多少?
2.根据如下资料,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项目 金额(亿元) 项目 项目金额(亿元)
耐用品支出 318.4 劳务 1165.7
厂房与设备支出 426 进口 429.9
政府购买支出 748 公司利润 284.5
工资和其它补助 2172.7 出口 363.7
所得税 435.1 居民住房支出 154.4
非耐用品支出 858.3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56.8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说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要求作图)
2.用IS-LM模型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要求作图)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C 3.B 4.A 5.C
6.C 7.B 8.C 9.C 1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同,同
2.小于
3.消费者剩余
4.右
5. MR=MC
6. 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7.市场占有额
8. 等于
9.道德危险
10.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11. NDP
12.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13. 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
14. 国际收支平衡
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1. √ 2. √ 3.× 4.× 5. √
6. √ 7. × 8. √ 9. × 10.√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某企业产品价格弹性系数在0.5-2.0之间,如果明年把价格降低10%,销售量预期会增加多少?(5分)
解:根据公式:
当 =-0.5时,
当 =-2.0时,
因此,销售量预期会增加5%-20%之间。
2.根据如下资料,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5分)
项目 金额(亿元) 项目 项目金额(亿元)
耐用品支出 318.4 劳务 1165.7
厂房与设备支出 426 进口 429.9
政府购买支出 748 公司利润 284.5
工资和其它补助 2172.7 出口 363.7
所得税 435.1 居民住房支出 154.4
非耐用品支出 858.3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56.8
解:GDP=C+I+G+(X-M)=(318.4+858.3+1165.7)+(426+154.4+56.8)+748+(363.7-429.9)=3661.4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说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要求作图)
答案要点:
(1)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4分)
(2)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的关系:(6分)
边际产量(MP)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AP)曲线的最高点。
相交前,MP>AP,平均产量(AP)递增;
相交后,MP<AP,平均产量(AP)递减;
相交时,MP=AP,平均产量(AP)最大。
(3)作图(5分)
2.用IS-LM模型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要求作图)
(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3分)
(2)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总需求。(3分)
(3)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从LM0移动到LM1。(2分)
(4)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利率下降,即从i0下降为i1,国民收入(GDP)增加,即从Y0增加到Y1。(2分)
(5)作图。(5分)
❻ 谁有考研(西方经济学)的历年考研真题
这有网络文库链接: http://wenku..com/link?url=__UigfnqdbeiMbCxUVVGt3M_ElQcHmGsiere
你看看需要不 ?每个哪汪学校不一样如缓乎回 不知道你答需要哪个学渣悉校的?
❼ 西方经济学考研答题规范问题
名词解释抄首先得回答出它袭的定义,这是最重要的。然会逐一进行补充,有些关键的词语需要解释的也得解释一下。并不是每个词语都能够相应的配上图形的,例如GDP只需解释即可。此外,你还需要想一想,考试的试卷能给你留下多大的答题空间以及答题时间?所以说图形最好用在问答题中(分析题)。不过有公式的可以加上去。
判断题首先进行判断,然后简单回答原因即可。问答题,分析原因、过程、结果,公式和图形能够用上去的最好都用上去,毕竟这样的题目一般都会在试卷后面,属于分值较大的题。你回答得越详细阅卷老师会给你越多的分。
可以建议你看一下人大版的金融联考复习指导书和金圣才的书,金的书在名词解释上比较详细,不过个人感觉有点过于罗嗦。
❽ 求助.西方经济学考研
西方经济学初试科目的话,一般是各个学校独立命题。考生应该去自己目标学回校的研究生官答网去找初试范围,推荐参考书目。
有的学校考 宏微观,有的考宏微观+政经。还是以学校为主。另外,不同学校指定的参考书目也不同。如果是打基础的,可以用人大高鸿业的版本,或者曼昆的版本。
最后就是以学校真题为主进行复习。不同学校,西经的考试难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