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能提供2006年东南大学研究生入学的西方经济学的大纲
《现代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宋承先,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一编 宏观经济基本概念和计量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三、流量与存量
四、事前(Ex-ante)与事后(Ex-post)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理论的哲学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均衡与非均衡
三、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概述
第二节 产品流量和收入流量的循环流转
一、国民产品与国民收入
二、两部门模型:全部国民产品用于个人消费
三、两部门模型:包括储蓄和投资
四、三部门模型:政府税收和政府开支
五、四部门模型:出口净额
第三节 用增加价值法核算的国民产品和劳务的价值(NNP)
一、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二、投入产出表核算NNP
第四节 用支出法核算的GDP和NNP
一、消费
二、投资
三、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与转移支付
四、出口和进口
第五节 用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NI)
第六节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可支配个人收入
一、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
二、可支配个人收入
第七节 名义的与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
一、实际国民产品—锁链权数(Chain-weighted)
二、锁链权数
三、费雪锁链指数的应用
第八节 生产出的实际GDP与潜在的实际GDP(Potential Real GDP)
复习思考题
附录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方法论问题
一、引言
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与提供(非物质的)劳务的劳动
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与价值
五、使用价值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量指标
第二编 国民收入决定的静态均衡模型
第三章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萨伊法则与“凯恩斯革命”
第二节 萨伊法则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一、萨伊法则及其涵义
二、萨伊法则与利息率理论:资本市场的均衡
三、萨伊法则与货币的职能:“两分法”与货币“中性”
四、古典工资理论与充分就业均衡:劳动市场的均衡
五、货币数量说:价格水平的决定
六、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第三节“凯恩斯革命”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有效需求
一、总供给价格与总供给
二、总需求价格与总需求
三、有效需求与宏观均衡
第二节 消费函数
一、消费函数
二、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
三、储蓄函数
四、消费倾向的基本心理法则
第三节 投资函数
第四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储蓄投资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五节 乘数原理
一、概述
二、简化的乘数
三、消费函数的变化与乘数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政府开支税收,出口及进口
第一节 政府开支与政府开支乘数
第二节 政府开支税收与税收乘数
一、税收净额给定不变
二、平衡预算乘数
三、税收随收入变化
第三节 政府转移支付与转移支付乘数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充分就业
第五节 出口与出口乘数
一、简单的出口乘数
二、进口、税收与出口乘数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消费理论
第一节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第二节 横截面消费函数
第三节 短期(经济周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
一、短期消费函数
二、长期消费函数
第四节 绝对收入假说
第五节 相对收入假说
第六节 恒常收入假说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利润利息与投资量的决定
第一节 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的决定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投资理论
二、资本边际生产力利息率与均衡投资量的决定
三、投资边际效率利息率与投资量的决定
第二节 加速原理与投资量的决定
一、资本产出比率
二、加速原理
第三节 利息率、投资与IS曲线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与利息率的决定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
一、交易动机
二、预防动机
三、投机动机
四、货币的总需求
第二节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与均衡利息率的决定
第三节 均衡利息率的变动
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二、收入水平的变动
三、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扩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
二、IS曲线的推导
三、IS曲线的特点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一、货币市场的均衡
二、LM曲线的推导
三、LM曲线的特点
第三节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IS-LM模型
第四节 两个市场均衡的变动
一、总需求的变动:IS曲线的移动
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LM曲线的移动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总供给总需求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总量需求曲线(AD)
一、总量需求曲线的推导
二、总量需求曲线的移动
三、AD曲线的数学方程
第二节 总量供给曲线(AS)
第三节 凯恩斯总供给函数:货币工资固定不变
第四节 古典学派总供给函数:可变货币工资率
第五节 总供给总需求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一、AD曲线的推导及其变动
二、AS曲线AD曲线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均衡
第六节 简要的总结: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与古典学派宏观经济学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二、古典宏观经济学
三、实际余额效应:凯恩斯效应与庇古效应
复习思考题
第三编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货币的供给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一、货币与资产和财富
二、货币的职能
三、货币的计量
第二节 银行制度与存款创造
一、中央银行
二、存款准备金
三、存款创造与存款乘数
四、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
第三节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一、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二、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
一、“金块论争”
二、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
三、马克思货币流通公式
四、维克塞尔与费雪
五、凯恩斯与货币主义
六、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二章 货币的需求
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
一、费雪的交易方程
二、剑桥方程
第二节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一、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二、鲍莫尔的“平方根公式”
三、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
第三节 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
第四节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收支与公债
二、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自动稳定器与积极的财政政策
四、补偿性财政政策,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拖累
五、财政赤字与公债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三、选择性控制
四、道义上的劝告
第四节 规则与酌情而定的货币政策
一、序言
二、赞同规则的货币学派的观点
三、泰勒规则(The Taylor Rule)
四、规则及央行的可信性
五、货币增长目标及通货膨胀率目标——诸央行的历史回顾
复习思考题
第四编 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第十四章 货币主义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说
二、宏观经济模型
三、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加速度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节 经验数据
一、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二、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第四节 政策主张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五章 理性预期学派:新的古典经济学
第一节 预期与理性预期
一、预期与瓦尔拉一般均衡
二、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与适应性预期
三、理性预期
第二节 理性预期与稳定性政策的无效性
一、菲利浦斯曲线
二、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垂直的菲利浦斯曲线
三、理性预期与稳定性政策的无效性
第三节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与理性预期宏观经济模型
一、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模型
二、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与经济周期
三、小结
第四节 实际的经济周期模型
复习思考题
第十六章 新的凯恩斯主义
第一节 概说
一、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
二、凯恩斯革命与新古典综合
三、凯恩斯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
第二节 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
一、帕廷金对瓦尔拉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
二、帕廷金与非瓦尔拉均衡
第三节 克洛沃的双重决策理论
第四节 莱荣霍夫德与工资价格刚性
第五节 巴罗和格罗斯曼非瓦尔拉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
第六节 新的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工资价格刚性的微观经济学
一、垄断与价格决定
二、劳动合同
三、加成定价与长期价格协议
复习思考题
第五编 动态经济学
第十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
第三节 消费不足与储蓄过度的理论
一、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
二、马尔萨斯的储蓄过度论
三、霍布森的储蓄过度(消费不足)论
四、福斯特和卡靖斯的消费不足论
第四节 比例失调危机理论——投资过多(资本短缺或消费过多)
一、货币的投资过多理论
二、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
第五节 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
第六节 纯货币危机理论
第七节 政治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八节 资本存量调整理论———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第十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一、实际增长率
二、有保证增长率
三、有保证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经济周期
四、自然增长率
五、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六、小结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人均资本可以变动的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收入分配
三、黄金规则
第四节 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国民收入分配份额 可以变动的增长模型
一、两个剑桥的“资本论争”
二、卡尔多的分配理论与稳定状态均衡增长
三、卡列茨基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
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一、技术进步的涵义
二、中性技术进步与非中性技术进步
第六节 经济增长源泉的计量
一、理论基础
二、索洛的增长源泉计量
三、丹尼森的增长源泉计量
第十九章 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结果
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通货膨胀
四、小结
第三节 预期与通货膨胀
一、核心通货膨胀
二、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加速度通货膨胀
第四节 菲利浦斯曲线与预期
第五节 菲利浦斯曲线与失业
一、李普赛的理论诠释
二、费尔普斯的“寻业的失业”
第六节“滞胀”的成因与对策
一、通货膨胀周期的四个阶段
二、“滞胀”阶段的长度——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争论
第六编 国际经济学
第二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重商主义
第二节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一、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二、两个国家三种产品
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一、贸易型式的决定
二、贸易条件的决定
三、李嘉图国际价值理论“违背”劳动价值论?
第四节 约翰·穆勒的国际价值理论——相互需求说
第五节 马歇尔的对外贸易曲线
第六节 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第七节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第二十一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一、关税
二、补贴生产者
第二节 非关税贸易壁垒
一、进口限额
二、其他非关税壁垒
三、出口限额
第三节 当代世界贸易政策
一、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二十二章 国际金融与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二、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
三、平衡或结算项目(Balancing or Settlement Account )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制度
一、外汇与汇率
二、汇率的调整与变动
三、金本位制的固定汇率
四、自由浮动的汇率
五、购买力平价说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制的演变
一、金本位制
二、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制(1944.7-1973.3)
三、布雷顿森林体制的终结与管理浮动汇率制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金本位固定汇率的自动调节
二、布雷顿森林协议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五节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二、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一致与冲突
三、直接控制
四、小结
❷ 会计证好考吗拜托了各位 谢谢
会计对数学的要求并不高,会计证也和数学无关,会计证的考试难度主要还是和考生自己学习的情况有关。
数学不好,你的专业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数学不好,你毕业后的会计工作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等数学、概率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会计学(Accounting),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关于会计的定义,历来学界仁智各见,有信息系统说、管理活动说,还有其他学说。其实各个学说都是对会计的不同角度的考察。会计学由阐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赖以建立的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工作如何组织和进行的会计方法组成。会计学主要分支,可以这样分类:从大的分类来看可分为盈利会计和非盈利会计,在盈利会计中,又可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❸ 在职研究生要如何报考
一 、报考方式
1、十月联考(已经取消)2016年与全日制研究生合并;
2、同等学历申硕(单证);每年5月份考试;
3、一月统招在职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旅游管理硕士MTA、工程管理硕士MEM、金融硕士MF、教育硕士及体育硕士。)。
二、报名条件:
五月同等学历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1、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
2、本科无学位的学生可直接报名研修班进行学习,但想要申硕需满足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的条件。
一月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1、有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科有两年工作经历的人员。
2、专科毕业5年,本科毕业3年,已获硕士及博士学位满2年后可报考(年限以当年考生入学时间为截止点计算)。
十月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2016年与统招研究生合并共同招生):
1、在职,工作3年或以上;
2、有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根据《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十月在职研究生报考形式已经取消并入到一月联考之中)。
(3)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扩展阅读
在职研究生备考:
1、注意考试时间
因为是考试入学,因而对于在职人员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备考时间,所以在职研究生要对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的时间有个充分的了解,根据考试时间提前做好备考准备,有备无患,不至于到了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
2、注意历年真题的练习
对于报考双证在职研究生考生而言,历年真题的作用性不言而喻,根据历年真题的模拟训练,针对自己软肋的科目、题型归纳总结加强训练,能够让自己的备考事半功倍,并且可以总结出很多答题技巧。
3、参加考前辅导班
若对专业知识已经有所生疏的话,不妨报一个考前辅导班,一般情况下,考前辅导的老师都是辅导过好几届的双证在职研究生,有着丰富的备考经验和意识,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的去提升学习效率与成绩。
不同的学员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案不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自己的备考方案,执行到位,一定能够增长通过率,不过双证在职研究生属于择优录取的制度,必须是成绩排名靠前的学员才能入校学习,因而难度较大,不如报考五月同等学力申硕,可免试入学,申硕相对简单。
❹ 辽东学院专升本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有木有人知道啊最好发到邮箱里或者拍
矮油,学弟,我们机电那届丛导说专升本取消了,结果毕业又可以考了,当时好象有六专七十个报名的,三属个没考上,原因是有一个报完没来考,有一个上班漏一科没考,还有一个英语太次了才四十来分儿,辽东学院专升本在我们机电不是不好考是没几个人想考,你那专业算是辽东学院比较好的专业,可能要求会高一些吧,辽东学院的学历出了丹东出去几乎没人认的,所以啊,关键是以后考研考个好点儿的学校就行了。
❺ 市场营销课程有什么
市场营销课程如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商务谈判》、《营销组织与推销管理》、《营销策划》、《国际市场营销学》、《品牌与形象战略》、《营销伦理》、《服务营销》、《网络营销》等。
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2、《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3、《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4、《市场营销学》就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手中移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过程,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5、《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的科学。有关广告的知识,起初只零星地见之于新闻学科和经济学科的部分章节内,且很不成系统。到现在为止,广告知识仍是这些学科的组成内容之一,如新闻学、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商业心理学等都论述到广告的内容。
(5)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扩展阅读:
就业简介
市场毕业生可以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市场营销人员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多数小企业容易混淆销售与营销的概念。
主修课程工商管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商务谈判、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基础、商品学、统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市场营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