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宏观经济学——工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会影响单位工人生产函数吗
你用的人大版教材么。是单位工人生产函数整体的移动把。
② 经济学 一大批技能低的工人进入市场 雇佣数量和工资会怎么变啊
雇佣当然会增多,薪水当然会被他们平分掉,也就是平均获薪减少
这么说吧,本来版1个工人可权以做的事情变成2个工人做,这不是增加劳力了么,然后1个人的工资不是2个人分了么,薪水不就烧了么。经济学基础很简单的,别想太复杂
③ 经济学问题
要素复市场的内容啊,竞争制型市场条件下,要求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是W=P*MPL,MPL是产量对劳动的导数,P是产品价价格,W是名义工资,把P除过去,就是W/P=MPL,W/P是工人的实际工资,MPL是劳动的边际产量。这样你就理解这句话了。我相信这是最专业的解释,你可以参考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如果觉得不好懂,建议你参考平迪克微观经济学要素市场那一章节。不明白可以追问。
④ 政治经济学工人雇佣数量计算题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总资本中用于机器等生产设备的资本量与用于劳动力的回资本量答的比例.当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我们可知企业有900万元用于机器等生产设备,有100万用于雇佣劳动力,工人平均工资为500元,所以雇佣的工人数量为2000人;
2、当追加资本400万时,总资本为1400万元,此时资本有机构成为19:1,即1400万元中有70万用于雇佣劳动力,工人工资仍是500元,此时雇佣的工人为1400人;
3、由1、2知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为2000-1400=600人.
⑤ 最低工资为什么增加了年轻人,不熟工人的失业(经济学原理)
企业可以用这个钱找到更加熟练的工人,当然会辞退不熟练的工人版了。
举个例子,权假如一个企业有三个熟练工人,每个熟练工人每月工资2000,每月一共生产1200个产品,一个企业有四个不熟练的工人,每个工人的工资是每月1400,每月一共生产1200个产品。现在要求每人最低工资1600,那肯定是辞退四个不熟练工人,聘请三个熟练工人啊!
⑥ 宏观经济学,气馁的工人,算劳动力还是什么
在我们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大国,失业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短期的宏观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长期发展问题 失业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有以下两点,即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首先,是受宏观经济的周期现象影响。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时候,宏观经济不景气,内需不足,劳动力大量下岗、失业,这是和宏观经济周期相关的。其次,市场发育还不够。另外,发展中国家,资源不足,市场功能也不太健全,财源相对是有限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特点中国也有。进一步得看,中国的失业问题特征是强烈经济增长下的高失业状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失业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存在失业,但我国已迈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然存在失业。如果计划不起作用了,市场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会造成失业。劳动力的配置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转变,作为失业前提条件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公开化,于是失业也就成为必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现代化。更多资本被用于先进设备配置和机器引进上,同时也用于介绍现代技术和治理,因此很少的工人在生产活动中被需要。另外,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带来工业结构的变化,因此大部分工人下岗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劳动力资源的快速增长。虽然中国经济以高增长率迅速发展,但是强烈的就业需求来源于众多劳动力人口问题没被解决。因此,中国的失业及就业问题状况严重,尚待解决。 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劳动力资源的快速增长。虽然中国经济以高增长率迅速发展,
⑦ 请教几个经济学问题,帮忙说下为什么
24,A
“对工人的抄工资率缺乏弹性”说明工人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或下降对劳动力需求量影响不大,即工资即使下降比较多工厂也不会因为工资成本的下降而雇佣更多的工人,因为对工人需求变化不会很大。所以,工资下降了,而又没有招收更多的工人,工资总额下降~
25,C
通俗的说就是需求的变动幅度没有价格变动幅度大,价格的大幅下降只是使销量小幅增加,即需求量对价格缺乏弹性
希望本人通俗易懂的解答能帮助你,正确率99%
⑧ 是哪个经济学家说的让工人下岗来推动经济改革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推进转变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出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围,在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
二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科技、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廉政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开展省直接管理县(市)试点。
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推进国有农场、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⑨ 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属于微观还是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范畴
宏观经济学是总量趋势性分析研究,而行业用工分析,是微观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