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北大学经济类研究生 你们考研究生用什么辅导书
《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刘英骥主编回)
《经济学教程》经济日报出版社答(张连城主编)
上述两本教材我部有售,请广大考生到研招办(1号楼227室)购买。
《政治经济学与当代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经济日报出版社(沈越主编)(此书预计6月底出版)
我们一般就用这个...我已经过了?希望你也能过...同学分给我吧?
关于您的回答?我补充一下吧!高教的宏微观经济是专业基础课,有以下的一些课程
初级宏微观经济学:选用萨缪尔森或曼昆的教材,同时作为考研参考中文版的用高鸿业的不错。
中级宏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合著的教材
至于人大的统计?你进下www.cos.name院里的论坛,上面考研专版上有...
做为一名考研的前辈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B. 政治经济学专业考数学吗!
当然考!!!
附参考题:
计算题(每题8分,共40分)
" l) M, J- B3 m! C" Qwww.kaoyanbus.com1、假定社会生产由A,B,C三个部门构成,其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如下
% o+ H8 C( \8 _* P6 S$ |" v: K部门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2009研英语政治数学免费资料,考研历年专业课试题试卷真题免费下载,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视频下载,考验论坛,www.KaoyanBus.com2 u& O( z: \# G" O: i' i
A 8000 2000
, t ^; T+ C& O0 `* K# h! P$ n4 `4 F 2009研英语政治数学免费资料,考研历年专业课试题试卷真题免费下载,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视频下载,考验论坛,www.KaoyanBus.comB 8500 1500 2009考研英语政治数学免费资料 考研历年专业课试题试卷真题免费下载 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视频下载 考验论坛 www.KaoyanBus.com2 }) \: }! K6 q! M0 e) m# ~0 r6 l
C 4500 500
- a4 t( ]3 v/ A( |1 Z. M$ [再假定各部门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试求:
- K) K: K% g+ g8 |' t, V8 r% J, ] 2009考研英语政治数学免费资料 考研历年专业课试题试卷真题免费下载 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视频下载 考验论坛 www.KaoyanBus.com(1)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 2009研英语政治数学免费资料,考研历年专业课试题试卷真题免费下载,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视频下载,考验论坛,www.KaoyanBus.com1 t8 @& n" p. H$ e7 Q7 H
(2)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2009考研英语政治数学免费资料 考研历年专业课试题试卷真题免费下载 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视频下载 考验论坛 www.KaoyanBus.com2 w& D2 x' D5 x+ v( e+ Y4 D5 Q. a! v
(3)各部门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 考研巴士论坛" ^# P6 ?# }+ J/ N# M
2、设某人消费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为Y=80-3X**(1/2),试问: " M8 @( x. C9 l# W
(1)组合(9,71)点的斜率是多少?
& g R/ ?4 U B3 j 2009考研英语政治数学免费资料 考研历年专业课试题试卷真题免费下载 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视频下载 考验论坛 www.KaoyanBus.com(2)组合(16,68)点的斜率是多少?
6 d: u1 ~. E# U4 X 2009考研英语政治数学免费资料 考研历年专业课试题试卷真题免费下载 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视频下载 考验论坛 www.KaoyanBus.com(3)MRSxy是否有递减的性质? 考研巴士论坛5 v8 x' c' |" c" X2 A: {
3、设某君的效用函数为U=f(m)=3m**x(0<x<1),这里m代表货币量.如果他在面临一次抽奖活动的机会中有20%的机会获得200元,有80%的机会获得75元,试问他会不会参加这一活动? 考研巴士论坛! J5 c4 x& g. A; v. r8 `
4、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C=Q*Q-80Q+3000,利润最大时的价格和需求弹性价格分别为70和-1.4,试求厂商利润
# Z: q9 w; O/ u6 o8 C% D; @& V" \! j考研巴士论坛5、已知某经济IS方程为Y=550-1000r,边际储蓄倾向MPS=0.2,利润r=0.05
L" m: r4 K+ `9 \. X Z( o: \% w(1)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5单位,均衡收入如何变化? 考研巴士论坛9 H+ H6 j8 P8 Q! k9 r
(2)IS曲线如何移动?
可以给我加分吗???
C. 京海研修学院自考辅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串讲的时间地点大家谁知道
6月1日 16:12 1.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
〔答案要点〕劳动力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在生产活动进行时,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已定的,它们本身不能生产价值,因为价值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但它们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手段和条件(当然,仅依靠生产资料,也不能生产使用价值),而新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则的新的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整个活动是在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与操纵下进行的。
??? 包含在劳动力中的过去劳动和劳动力所能提供的活劳动,劳动力一天的维持费用和劳动力一天的耗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前者决定它的交换价值,后者构成它的 使用价值。维持一个工人24小时的生活只需要半个工作日,这种情况并不妨碍工人劳动一整天。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劳动力能制造某种使用价值,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劳动必须以有用的形式耗费,才能形成价值。但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即劳动力)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即维持它自身的存在所需的劳动)的源泉。
??? 事实上,劳动力的卖者,和任何别的商品的卖者一样,实现劳动力的交换价值而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本身不归它的卖者所有,正如已经卖出的油的使用价值不归油商所有一样。
??? 货币所有者支付了劳动力的日价值,因此,劳动力一天的使用即一天的劳动就归他所有。劳动力维持一天所需的劳动用不了一天的劳动,而劳动力却能劳动一整天,因此,劳动力使用一天所创造的价值比劳动力维持自身一天所需的价值大。
2.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案要点〕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是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分析〕这道辨析题命题的意图是检验考生是否能掌握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理论,以及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考查的目标是要考生正确分析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该题的解题思路应从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分析入手,正确揭示两者的关系,并指出命题的错误。从个别资本家来看,出于对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他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当所有的资本家都仿效这一做法,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时,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消失了,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但是,这时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即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而不是前提。该命题颠倒了两者的因果关系。
3.股份制形式实现了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形式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大杠杆,把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少数大资本,实现的是资本集中,而不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只改变社会资本的组合,并不增大社会资本总额。与资本集中不同,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积累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
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案要点〕(1)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迫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凭借国家的力量来加以缓解。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主要是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非直接为获取丰厚的利润。
本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的辨析题,考查知识点为剩余价值的产生与实现。这道题是非常好的一道题,首先它立足于本学科的基础内容,考查的是政治经济学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点;其次,作为一道辨析题,它要求考生“辨析”什么内容是十分明确的。根据题干,显然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政治经济学在研究资本总公式(g—w—g)的矛盾时提到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资本经过流通领域后产生了剩余价值,但实际上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价值增殖;第二,“剩余价值的产生离不开流通领域”,剩余价值的产生需要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剩余价值的实现也需要资本家在市场上将商品销售出去。阅卷过程中发现考生回答这个问题的失误主要在于不全面,要么回答一个方面,要么回答时分不清层次,有一种顾此失彼的感觉,说明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稍欠系统、全面。
答案要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
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
5.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答案要点〕对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可以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
从实物形态上看,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家的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资本两部分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资本又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就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资本的价值构成以资本的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不断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结果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则日益减少,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见,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的,个别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就是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6.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答案要点】:
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
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7.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答案要点〕股票是投资者投入股份公司的实际资本的代表,本身没有价值。但由于股票能获得利息收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才有一定的价格。从理论上说,股票的价格不等于股票的票面额,也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股票是股东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借以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由于股票能够带来收入并可以买卖,也有价格,这就造成了股票具有价值的假象,其实股票并不上真正的资本,而是虚拟的资本,股票不过是一种资本所有权的证书或者资本的“纸制的复本”。
由于股票不是劳动产品,因此股票没有价值,股票价格当然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实际上股票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即股票买卖的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资本,将它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所领取的股息相等。因此,股票价格应与股息成正比,而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8.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答案要点〕这是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的“资本主义生产分配公式”。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客观存在的假象的反映,它的错误不在于描述了分配的现象,而在于它混淆了社会经济的现象和本质。它认为资本、土地、劳动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进而否认劳动是价值即这三中种收入的唯一源泉,否认利润、地租是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的劳动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所有者实际上凭借各自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别占有了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三位一体”公式的要害,就在于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否认了资本主义剥削。
9.个别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就越低,两者成反比。
〔答案要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够造成利润率下降的因素是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为只有整个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才有可能因为资本所剥削的雇佣工人的减少而减少剩余价值,从而使利润率降低。
如果同一部门中个别企业因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而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不仅不会使利润率降低,反而使利润率提高。因为随着这些企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品的个别价值会低于社会价值,从而使它得到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
1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土地成了买卖对象,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答案要点〕土地和山脉、河流一样,都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而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因此,它本身并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成为买卖的对象,因而也就有了价格,但由于土地没有价值,因此,土地的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土地私有制条件下,土地占有者可以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地租收入,土地所有者出卖土地,实质上是出卖获得地租收入的权利。因此,土地的价格实际上是土地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也就是说,土地所有者把出卖土地获得的货币存入银行所带的利息,必须和地租收入相等,否则,他就不会出卖土地。所以说,土地价格实质上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
土地价格的决定,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额的大小,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的高低。土地价格同地租额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土地价格=地租额/利息率
11.股份制改变了企业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性质。
〔答案要点〕(1)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企业。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的发展而出现的,从历史的进程看,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
(2)股份公司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它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表明资本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即由社会资本代替了单个私人资本。但是,企业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性质并没有改变,股份公司仍然是资本家所有的建立在对雇佣劳动剥削基础上的资本主义企业。
12.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意味着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改变。
〔答案要点〕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股份公司是一种新的集资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它使企业资本形式由个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使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它顺应了资本主义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但“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性质。实际操纵股份公司的仍然是大资本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公司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企业组织形式。
13.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均以生产价格为中心,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答案要点〕商品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垄断组织控制了大部分的生产与销售,限制了资本的流动,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发生障碍。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垄断价格,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使垄断价格长期、稳定地背离了生产价格以至价值,使价值规律进一步改变了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也存在非垄断价格,竞争依然存在。因此,商品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的表现形式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14.金融资本是“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
〔答案要点〕金融资本是在生产集中和垄断成长过程中,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生长而成的,它不是由银行支配,工业家运作的一种资本,而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互相渗透的资本。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不同于垄断前的银行资本或工业资本。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答案要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在宏观上采取了某些调节经济的政策和手段,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它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部的阶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物质准备,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是错误的。
16.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答案要点〕(1)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迫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凭借国家的力量来加以缓解。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主要是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非直接为获取丰厚的利润。
揪错 ┆
D. 想去报个经济学补习班,朋友们有介绍的吗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5版);2.政治经济学参考用书:《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3.其他参考资料:经济类报刊杂志有关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的文章。这些是在凯程得知的。
E. 请问看罗清和老师的《政治经济学》,用什么辅导教材还有习题教材好
用金圣才系列的吧
F. 考研经济学辅导机构有哪些
关于考研报来不报班,报什么班自,怎么报班这些问题,其实各位也应该考察自己的情况,然后再选择适合的考研培训班。对于自控力,学习能力不强,没有目标和方向这样的考研生在长达一年的考研战争中很难坚持到底,无法静下心来复习和学习,那么针对这类考生,我们就要考虑哪些机构的课程服务能有效的约束学员的行为和思想,并能从头到尾实施监督和定时检测的考研培训课程。
报班启航考研,你不用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力跟不跟得上考研的快进度,你只需要跟着老师的建议和步骤,一步一步认认真真的来,认认真真的测评学习。最后还有提供你成绩的排名和考研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很方便,很便捷,很省心。而且价格很便宜,性价比极高。如果遇到四六级和期末考的时间冲突,你可以与启航的教务老师团队沟通协调,让他们帮你解决这些冲突,合理利用时间和有效资源。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这种问题没什么值得考虑的,你是什么样的情况,就选什么样的考研培训班。其实大多考研培训班都是一样的资料,但是好就好他们提供的考研服务和性价比上。所以在选择考研培训班的时候一定要多方对比服务体系和性价比,只有两者间合的机构才是好的考研培训机构。
G. 请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801经济学原理需要那些教材和辅导材料
中国社来会科学院801经济学原理从基础到源强化考研复习全书(价格310元),该书比较全面,对考研复习有很大帮助。
参考书目: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取消了经济学原理的参考书目。
2008年以前,西方经济学:余永定等主编《经济学原理》,本书不仅包括了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而且还包括了很多中级甚至是高级经济学中的内容,当前学术界仍在热议的话题也不乏其中,不适宜当作考研的专业课辅导教材。但是不能不看,要在看完其他教材后,在过一遍该教材,补充其他教材中缺少的部分。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若有深厚的政经功底,本书不失为是一本好书,但若功底不深的同学,本书过于繁杂,与实际联系过紧,对于马克思的经典理论突出不够。
推荐:
西方经济学:
重点看: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参考书:平迪克《微观经济学》、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作为参考,但不需要研读。
辅导书:曾诗红的习题册。
政治经济学:
重点看:魏埙《政治经济学》
各种经济学杂志与报刊。
H. 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具体是什么呀,零基础一定要报辅导班吗
(1)高鸿抄业《西方经济学》 (2)曼昆《宏观经济学》 (3)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4)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 (5)逢锦聚,洪银兴等《政治经济学》 (6)尼克尔森《中级微观经济学》;舍友考的人大经济学,报了凯程的全程班,顺利考上了。
I. 自考科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哪个出版社的辅导书最新、最好
光明日报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同步配套题解 比较好,全面系统,我就是用这本书考过的(88)
J. 找政治经济学的辅导书或课外读物
JEL分类系统,是美国经济学会《经济文献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所创立的对经济学文献的主题分类系统,并被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广泛采用。该分类方法主要采用开头的一个英文字母与随后的两位阿拉伯数字一起对经济学各部类进行“辞书式”编码分类。
例如,C71为“C:数理和数量方法”类中,“C7博弈论与讨价还价理论”中的有关“C71:合作博弈”的内容。
A: 经济学总论和教学 (General Economics and Teaching)
B: 经济学思想流派和方法论 (Schools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Methodology)
C: 数理和数量方法 (Mathematical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D: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E: 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and Monetary Economics)
F: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 金融经济学 (Financial Economics)
H: 公共经济学 (Public Economics)
I: 卫生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 (Health, Ecation and Welfare)
J: 劳动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 (Labour and Demographic Economics)
K: 法律和经济学 (Law and Economics)
L: 产业组织 (Instrial Organization)
M: 企业管理和商务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 Economics; Marketing; Accounting)
N: 经济史(Economic History)
O: 经济发展,技术变迁和增长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Growth)
P: 经济系统 (Economic Systems)
Q: 农业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 (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R: 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Urban, Rural and Regional Economics)
Z: 其他专题 (Other Special Topics)
以上所列为对开头字母的一级部门分类,具体的细致分类请参照外部链接中有关美国经济学会《经济文献杂志》分类系[1]的连接。
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总体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经济学方法
经济学史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世界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