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连理工大学 产业经济学 哪些导师比较好
在这里介绍一下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的一些研究生导师
1 张兴国 教授
很好的导师,原材料学院院长。项目多,对学生比较好,在找工作的问题上能帮助学生,科研功底深厚,组里福利也比较不错。
2 雷明凯 教授 材料学院院长
不建议大家选择,雷老师的故事有很多,大家可以向他的学生询问,基本属实,组会经常开到晚上11点,有时候到12点。
很多结了婚的学生,晚10点前都不能离开实验室,基本上家里是完全顾不上了。
在他组里读博士一般很难发文章,工作也不好找,组里很多学生都读的十分郁闷,一点都不开心,建议选这个导师的学生一定要慎重。
而且这个导师的学术基础很一般,材料热力学这门课,他自己都不是很懂。如果大家不信的话,可以在上课的时候问他问题,你就知道他的水平了。
但是雷明凯教授讲话很有水平,很有个性,所以很多学生都被他吸引了,其实这和搞科研,完全是两回事。雷老师可以说,没有不懂的东西,其实他什么都是一知半解,不了解深入的内容。
再次声明选这个老师的学生,一定要有超人的忍耐力。
组里福利不好
3 董闯老师
我最佩服的导师,对于晶体学理论完全精通,学术理论特别深厚。
真正的教授,对于本学科的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国际一流的,
很适合搞科研,他自己也读了很多书,建议大家选择。
学生多能出国
4 姚山 教授
很有特长的老师,尤其在计算机编程方面。对计算机领域非常精通,
对于凝固数值模拟理论,非常擅长。在CAD,CAE等方面均有很多建树。组里的学生 画图和编程能力都很强。
这个组的学生找工作特别好找,都是高薪。
建议喜欢计算机,或者喜欢 编程 软件,硬件的,数值模拟,procast 或者计算机图形设计的学生,选择这位老师。
组里的福利好,每人配笔记本。
5 刘黎明 教授
争议教授,要求严格,经常晚9点去实验室,看谁不在。
要求一定的文章才可以毕业。学生平时压力很大。
组里福利很不好,连请学生吃饭都不愿意花钱,其实他钱很多,
就是不给学生。
组里学生毕业较为容易,文章多,但是多不喜欢这位导师。
其实就是没见过世面,特别小气。
经常性的逼劝学生读博,人为的让博士延期毕业!
与毕业的学生形同陌路!
6 李廷举教授
很好的导师,适合搞科研,组里环境较为轻松。是国家学术评议委员。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在李老师这里适合读博士。
7 王同敏教授
年轻的副教授,留学多年,很有想法,在模拟方面有特长,建议选择。
8 赵杰教授
很有原则性的老师,讲话有水平,替学生着想,课讲的好,建议选择。
Ⅱ 货币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2006)
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凭借在“消费理论分析、货币史和货币理论研究领域中的成就”和“对经济稳定政策的错综复杂性的论证”)
出生
1912年7月31日出生于纽约市,父母是俄罗斯犹太移民 1932年罗格斯大学(RutgersUniversity)学士
1933年芝加哥大学硕士
1946年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1937年—1940年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讲师
1940年—1941年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
1945年—1946年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Minnesota)经济学与企管副教授
1946年—1948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
1948年—1963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3年—1982年芝加哥大学罗素杰出服务经济学教授()
1953年—1954年剑侨大学傅尔布莱特客座学者(VisitingFulbrightLecturer)
1964年—1965年哥伦比亚米契尔客座研究教授()
1967年冬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
1972年冬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 《实证经济学论文集》(EssaysinPositiveEconomics)
《消费函数理范》()
《资本王义与自由》(CapitalismandFreedom)
《价格理论:初稿》(PriceTheory:AProvisionalText)
《美国货币史·1867年~1960年》(,1867一1960)与施瓦兹(AnnaJ.Schwartz)合著 历史终于向他低头
1.弗里德曼从50年代开始鼓吹“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在当时一个笃信政府几乎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时代,他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宣扬自己的独特经济见解。由于坚信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他随时随地与人展开辩论,遭到当时世人的嘲弄,受尽白眼。
2.时代不同了,数十年后,历史终于向这位经济学伟人低头,承认他与凯恩斯齐名,为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弗里德曼一贯遵循芝加哥学派的传统,极力鼓吹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反对凯恩斯主义。在他看来,理想中的经济制度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但弗里德曼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他所提倡的是从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道路上转变方向,政府只应扮演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只应在反对技术垄断和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经济学方法论上,弗里德曼赞同并宣扬实证经济学。他认为实证经济学在原则上不依从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性的判断,它是类似于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的客观的科学,它的最终目的是创立一种能对现象提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预测的理论或假说。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弗里德曼明确地提出“恒久性收入假说”,指出,消费者不是根据他们的现期收入,而是根据长期的或已成为惯例的恒久性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支出。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弗里德曼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和货币政策依据。在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名义收入货币理论”,用于考察货币数量变动与名义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此外,弗里德曼还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试图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问题。
由于在“消费的分析和在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976年,弗里德曼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Ⅲ 想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嗬,先赞一个,牛!
1. 首先根据你要去的国家及准备读的学科决定要考的语言证书。无非是GRE/GMAT、托福/雅思两类4种。如果准备去美读经济类的话应当是GRE和托福,商科才需要考GMAT和托福。最后考什么还要看你的具体方向和学校要求。
如果打算去美国,那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GRE考试了(GRE的有效期是4年),争取研二上考完,然后集中精力准备托福(有效期2年)。
2.研一除了准备英语考试以外,还要应付大量的课程,你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去做别的(其实你也做不了什么了~~~)
3.研二开始准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借此机会你可以了解一下你的学科发展情况,对于留学方向甚至导师选择会很有帮助。可以有意识地借请教问题为由与相关教授建立联系,开始“套瓷”的第一步……请注意,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将来的方向是出去读博士,不是本科/硕士那样靠成绩就可以,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国外教授的欣赏和首肯几乎很难达成愿望。
a)怎么找到导师?直接和你认识的导师或你所在领域有名气的导师联系。很多导师有基金但并没有决定是否找博士干活,很有可能看了你的材料决定招收你。 事实上,大部分OFFER都是这样找来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通过正式渠道申请的现在还在冗长的官僚审察过程当中(这也说明了直接和导师联系是最快捷的方式,而且没有期限限制,可以随时联系,随时走人--要告诉你现在的导师哦)。 不要害怕和大导师联系,这至少也是向本专业牛人介绍自己工作的一个机会, 即使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白费力气。 不过最好先搞清楚对方是导师还是学生(有些学生也很牛的),免得人家回信说"You are excellent, and I would be very glad to offer you a position,if I can get my PhD degree and become a professor in a few months." 然后是申请前最好浏览一下这个导师的主页(当然可能之前你已经很了解他的工作了)。
b)第一次联系导师说些什么? 记住用EMAIL(永远):
1) 告诉对方你在找研究生职位(一个句子)。
2) 简单介绍你的主要工作兴趣和经验(最好只有一个句子)。
3) 拍他一句不太肉麻的马屁(其实没有必要)。
4) 告诉对方附件的文件格式(例如PDF)并表示有问题你可以寄打印件或其他格式 。
5) 你的联系方式 。
6) 一定在附件里寄上你的简历,关键的东西要在里面反映,所以要精心准备简历。
Example of your first email:
Dear Prof. G. W. Bush,
Here I write you this email to apply for a postdoctroal position in your group.
I was working in antitai and I plan to study how to use WhiteHouse to antitai.
Attached please find my CV with the statement of my research interest. The attachment is in Acrobat PDF format, so if you have any problem in opening it, please let me know and I can send you a hard . I am more than willing to answer any of your questions concerning my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sponse.
Sincerely,
Antitai
4、材料的准备。无非是个人陈述、简历、成绩单、paper这些东西。所有申请材料中两样东西最重要,成绩单和PS。成绩单是死的,PS是活的。如果你是研一研二,那你的成绩单也是活的,趁着在校多修修与攻读方向有关的课程。以下着重阐述PS写作。先做一个角色对换会有点帮助。你把自己想象成审阅PS的教受,你要录取的学生他的PS应该怎样?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你跳出PS的写作误区。我个人认为PS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教授都是专家,从PS中就可以看出你到底有几两。就像我们看小学生的作文一样,孰优孰劣,写在纸上。
申请时发EMAIL 还是寄信?最好是寄EMAIL如果对方没有特别要求寄一般信件。最好将你的简历做成PDF文件作为附件发送。(PDF 是ACROBAT PortableDocumentFormat的缩写,做出来的文件比WORD要好看,文件要小得多,而且不会带病毒,兼容性好-UNIX下也可以看,国外导师可能会反感WORD因为病毒的问题以及他可能不用WINDOWS, PDF格式转化文件可以用ACROBAT DISTILLER, ACROBAT 5.0的包里就有,网上也有SHAREWARE),另外HTML也是不错的选择。有的导师和机构可能还会要求是PLAIN TEXT的ASCII码文件,或者在网上递交申请。
申请材料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推荐信。据我所知,象哈佛、MIT、Princeton这样的牛校,就读博士的中国人几乎清一色全是清华北大交大人大的牛教授的徒子徒孙,外人没有关系很难打进去:( 他们或者是国内的导师推荐、或者是师兄引荐,或者是老外教授力保......所以你要想进入这个圈子,必须要想方设法和这些中国“牛”校扯上点关系。至少到时找他们写个推荐信,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关于去哈佛读博的条件,抱歉得很我没有在哈佛就读的同学,本人虽然也是在国外读博士但那么高的位置连想都没敢想过--惭愧--所以只能泛泛而论,谈些我了解到、体验到的一些不算经验的“经验”啦~~~
首先是专业要对口。如果你是想要申top100的master或PhD的话,首先你申请的Professor和你的专业要match,否则那么即使你再优秀他们也不会发offer给你。
其次就是研究论文。至少在硕士期间应该有论文在本专业的国际性刊物上发表,而且是多多益善。如能被四大检索系统收录的则更好。
再就是GPA。据我研究,牛校录取平均GPA几乎都在3.8,这是其一,TOEFL考到90~95以上这是其二,GRE V500+,Q750+,W4+这是其三。做到以上三点,再加上“套磁”(这很重要哦~~),如果你是清华、北大、复旦、人大的学生,那么哈佛应该在向你招手了,即便不是以上学校的学生,那么top30~50应该也不会太难。
PS:不用担心钱的问题,美国的博士只要录取了90%以上都有奖学金,特别是拿着哈佛这样的名校的Offer,即便对方不给你奖学金,国家也很乐意资助你。经常去http://www.csc.e.cn看一下,那里有很多机会。还有,如果你在申请时声明不要奖学金可以争取国家资助,那会增加录取机会哦~~~
=====================
至于硕士导师的选择,我的建议是:能够把握学科发展动向、最好是至今仍与国外有联系的“海归”派是首选,年龄、造诣深浅都不是主要的,等你读到了博士就会知道他们的真正“深浅”。所以我认为能够帮你出去的才是最合适的。硕士阶段只是为了帮你确定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跟他学。否则你成不了名家更去不了哈佛……
Ⅳ 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最年轻的28岁华人终身教授
1983年,亚投行掌门人——金立群(下面会有关于金立群的全面介绍,更是不同寻常!)的女儿出版生了。他给女儿起名权金刻羽。宋玉在《对楚王问》写到:“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金先生的学术梦最终还是在金郡主的身上实现了。得益于父亲浓厚的文艺情结和家中良好的英语教育,金刻羽还在人大附中念初中时就通读莎士比亚原著,随后又到了纽约的哈瑞斯曼高中继续学业。她的同班的14位小伙伴有12位拿到了哈佛的录取,剩下两位分别接到了斯坦福和普林斯顿的通知,金刻羽当年以哈瑞斯曼高中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赴哈佛求学。
按照哈佛学院路易斯院长的说法:“哈佛总共只有过30位学生选择在第三学年结束后提前毕业,还有25位学生在用三年时间修完本科课程后继续留在哈佛,并在第四个年头修完硕士课程。”因此按这个标准,在很多同学和老师的心中,80后姑娘金刻羽可谓是一名“天才学生”,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学霸”。
作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最年轻的终身宏观经济学教授的金刻羽,因为所从事的研究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她于去年入选了“2014年全球青年领袖”。
Ⅳ 请问有谁知道南京大学数量经济学导师有哪些 十分感激……
1、导师抄姓名 宋颂兴 专业名称 数量经济学
职 称 教授 博导/硕导 硕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1、数量经济;2、金融投资;3、企业理财。
2、导师姓名 邢西治 专业名称 数量经济学
职 称 副教授 博导/硕导 硕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应用统计、经济统计分析
3、导师姓名 徐志坚 专业名称 数量经济学
职 称 副教授 博导/硕导 硕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资本经营,电子商务,基金管理,证券投资
Ⅵ 在职研究生,经济学专业,北京人大和对外经贸哪个好
1.人大是211,985工程综合性大学,对外经贸是211工程财经类专业性大学。
2.从财经类专业来看,国际经济贸易等专业对外经贸好于人大;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人大远好于对外经贸。除财经类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对外经贸与人大没得比。
3.从高考录取分数来说,人大和复旦、上海交大一个档次,比对外经贸高30-40分。
4.从本科教育来说,人大注重宽口径和通识性教育,对外经贸侧重于应用性培养。
综上,在财经类专业方面,对外经贸有其长处,但和人大比仍然有不小差距。
从院校历史来看: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人文类的综合高校,理论感更为厚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属于财经管理类院校,金融贸易都是外经贸的优势学科,课程实操性会更强;
其次,从开设研究方向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方向是一些传统型的研究方向,金融投资、金融工程方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方向会前沿多样化,除了一些传统的研究方向,会根据经济经济形势的发展,增开一些新的研究方向,比如:互联网金融、证券实务、资产管理量化投资、融资租赁、信用管理等方向,尤其还开设了一些与证书培训结合的课程,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理财师AFP等方向,给学员提供更多的选择。
再次,从授课老师来讲,中国人民大学的师资一般年纪比较偏长,以老学究居多,理论更为突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师资更为年轻化,均为副教授以上的硕导博导参与授课,与实际结合更为密切,学员认可度高;
最后,从申硕角度来讲,中国人民大学http://www.yane.com/c/78024.html除了校内结业考试和国家申硕考试以外,有单独的题库考试,为全闭卷考试,外经贸大学http://www.yane.com/c/78014.html目前没有题库考试,增加了考试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校内考试也会收取一定的考试费用,外经贸目前不收费,为学员申硕减轻经济压力。
当然,不管学员报读,哪一家学校,都需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寻求性价比最高的一家。
Ⅶ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副教授 李健GG的微博 被封了吗
【纪念李健GG】我在八月末中午,才知道五毛厌恶的李健微博要出事消息;下午便得噩耗,说大批微博执行死刑,而李健即在遇害之列。但我对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然而我不料,也不信竟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战斗着的李健君,更何至于无端在腾讯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作证的便是他转世的尸骸。
Ⅷ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曾经执教或者毕业的大学(有的人没有就算了)
1980年
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R. Klein)美国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IT第一位经济学博士,芝加哥大学考尔斯委员会,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1981年
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美国人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任教于耶鲁
1982年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美国人 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学学士。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任教于芝加哥大学,衣阿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1983年
罗拉尔·德布鲁(Gerard Debreu)美国人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 芝加哥大学期间,考尔斯委员 任教耶鲁大学
1984年
理查德·约翰·斯通(Richard Stone)英国人 剑桥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 并任教于此
1985年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意大利(1918- ) 罗马大学(法律)学士、新社会研究学院(社会科学)硕士,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博士,任教于新泽西妇女学院,伊利诺斯大学,卡内基技术学院经济学和工业管理系
1986年
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美国人 田纳西州师范学院理学学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田纳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英国剑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等校任教。现任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
1987年
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美国人 哥伦比亚大学执教
1988年
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 Allais)法国人 毕业于巴黎工学院 巴黎大学任教
1989年
特里夫·哈维默(Trygve Haavelmo)挪威人 奥斯陆大学 任教于奥斯陆大学,阿胡斯大学,芝加哥
Ⅸ 哪个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最好
中国人民大学
Ⅹ 哪个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最好
1 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
3 南开大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5 厦门大学
6 上海财经大学
7 西南财经大学
8 武汉大学
9 苏州大学
10 暨南大学
11 东北财经大学
12 中央财经大学
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4 南京大学
15 湖南大学
16 天津财经学院
17 中山大学
1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9 辽宁大学1.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金融学科系之一。该系现有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8名,另有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从事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保险的教学和科研。 全系学科齐全, 教师梯队整齐。该系教师正在积极进行"国际金融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改革,并已取得显著成效,于1998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该系拥有博士点和硕士点,为本科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条件。
2.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金融系的前身是1990年设立的国际金融专业,具有硕士和博士点。近十几年来,它一直是北京大学最受学生青睐的专业之一,历年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招生都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专业,本科招生实行理科招生(03年以后实行全经济学院混合招生),其中历年都有省高考状元。 目前金融学系共有教师9名,技术职称分布为:教授(博士生导师)3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教员研究领域包括:数理金融、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商业银行管理、投资学与资本市场、投资银行学、行为金融学等。另外,持续开放式地吸收国外名校优秀博士的加盟。
3.南开大学 4.中国人民大学 5.厦门大学 6.上海财经大学 7.西南财经大学 8.武汉大学
根据武书连2008年《挑专业 选大学》的研究成果总结整理而得1.北京大学2.复旦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厦门大学5.上海财经大学6.南开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中央财经大学9.武汉大学10.中山大学11.对外经贸大学 1 复旦大学 2 北京大学 3 南开大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5 厦门大学 6 上海财经大学 7 西南财经大学 8 武汉大学 9 苏州大学 10 既南大学 11 东北财经大学 12 中央财经大学 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4 南京大学 15 湖南大学 16 天津商学院 17 中山大学 1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9 辽宁大学 清华经管(精品打造) 道口(特殊资源,校友圈子) 北大光华(人气,就业)人大(老专家多,还有校友资源绝对丰富,就业还可以,缺点人数过多,微观不足,因为我就读在这里,所以认识多点,虽然是教育部将高校中金融排名列为第一,个人认为这个位置更客观)复旦(全国仅次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在各方面都比较强,尤其是国际金融,货币银行。接受西方知识比较新,学校氛围也好) 外经贸(英语,就业) 中财 上财 厦大 南开西财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