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方经济学主要解决哪两个问题所产生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主要解决(资源稀缺性与需要无限性)问题所产生的矛盾。供参考。
㈡ 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什么
1)关于就业和产出决定的古典理论;(2)古典资本市场,也就是萨伊(SayJ.B.)的市场定律;(3)货币数量论。内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容,古典宏观经济学有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产出、实际工资和就业由劳动力市场和总生产函数决定;第二,利率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力量决定;第三,价格水平由货币数量决定。凯恩斯驳斥上述每一个观点。
参考资料:陈一乐:《“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述评》
㈢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流派
西斯蒙第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的主要经济著作是《政治经济学新原理》(1819年)。他站在法国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指出了资本家的利润是对工人的掠夺,这种掠夺使社会阶级两极分化。资本主义使用机器,导致工资下降,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他批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只研究财富,无视人的享受,从而导致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广大劳动者收入不足以致消费不足,从而使产品不能实现,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他对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必然性的论述,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
在李嘉图同时代或稍后一些,还有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补充,也属于古典政治经济学范畴。这些经济学家是威斯特、巴顿、拉姆赛、琼斯等。威斯特1815年发表《论资本用于土地,对谷物进行严加限制的失策》,阐述了以土地收益递减为基础的地租理论。巴顿1817年发表《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第一次指出,随资本积累增加,转化为工资的那部分资本(他称为流动资本)同转化为机器的那部分资本(他称为固定资本)相比会相对减少。就业工人数量不同国家资本的增长成比例,只同流动资本的增长成比例。拉姆赛的主要经济著作是《论财富的分配》(1836年)。他事实上把固定资本归为不变资本,把流动资本归为可变资本,接近于正确地理解剩余价值的来源。琼斯的主要经济著作有:《论财富的分配和税收的源泉》(1831年)、《政治经济学绪论》(1833年)、《国民政治经济学教程》(1852年)。他批评了土地收益递减论,认为地租的产生与土地肥沃程度无关,而起源于土地的占有。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看作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一个过渡阶段,随生产力变化,经济关系以及社会政治状态、道德状况都会发生变化。在这些方面,他都超过了李嘉图。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时期,正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制度由发生到成长的上升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没落的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还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直接威胁资产阶级生存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因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能够面对现实,以相当科学的态度研究实际经济问题,揭露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㈣ 论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两大矛盾
答案A本小题考查的是政治经济学。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亚当·斯密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经济自由,所以选择A。
㈤ 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其实西方经济学并不流行解决矛盾这种说法,这是马克思的分析法,因为马克思认为阶级社会要用矛盾分析、阶级分析。
㈥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有限的自然资源与人类无限的欲望之间的矛盾
㈦ 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资源是有限的,欲望是无穷的。经济学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㈧ 古典经济学如何解释长期失业
在最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中
是没有长期失业的
他们将失业划分成两种 一种是自愿版性权失业 一种是非自愿性失业
由于经济在长期的角度来看是处于稳态均衡的
故长期并没有非自愿性失业
而自愿性失业则因为经济长期的结构性调整和一部分人自愿选择不工作带来的失业
故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 古典经济学被广泛质疑
随之出现凯恩斯主义
但是古典经济学把这种十年左右周期的失业周期称为生产力(proctivity)长期低迷的结果或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导致的
后来一些新古典主义学家对失业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包括分工网络理论、整数理论和分工结构理论
他们在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下从更微观的角度对失业进行的探讨 不过也突破了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假设
㈨ 宏观经济学对古典经济有哪些继承和批判
凯恩斯学抄派的就业理论是建立在袭对古典学派理论的批判基础上的。凯恩斯主义认为,因为储蓄者和投资者有各自的、矛盾的经济政策,所以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很难达到市场均衡,并且失业状况有潜在的恶化趋势;而这些论点恰恰是古典学派反对的。
㈩ 古典经济学宏观结构的要点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
亚当·斯密的继承者之一是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他以一部被后人称为人口论的著作而闻名。而在亚当·斯密之后,推动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和作出主要贡献的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他在继承斯密理论的同时,也批判了斯密的一些观点,从而形成了一种似乎不同于斯密的体系,甚至有人将此称为“李嘉图革命”。李嘉图的成功曾吸引了一批跟随者,其中有著名的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
古典经济学着重经济总量研究,这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和财政问题等方面。这与1870年以后盛行的研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是有所不同的。古典经济学关心的是国家经济问题,虽然那时候的学者也非常强调个人利益必须尊重,但他们更强调的是如何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协调。斯密在讲到这一点时,总是谆谆地开导人们,国家大事相比个人更重要。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的思想,即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反过来通过提高总产出使得社会可生产更多的资本积累,让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就会形成这种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古典经济学似乎是想告诉人们,顺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保持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但他们又看到劳动分工是受条件约束的,资本的积累会使现有的劳动分工以更大的规模出现,并表现出工资的随之上涨,而劳动分工的发展却不易实现,这将使资本积累受到劳动分工发展跟不上的影响。古典经济学的分析产生了自身的矛盾。李嘉图特别强调过这种矛盾,不过他的解释也不能消除这种核心思想中的矛盾。
关于废除《谷物法》的争论是古典经济学争取自由贸易主张的一部分。一些经济学家由此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其中著名的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该理论指出,一个国家能够从进口甚至那些它以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中获益,只要它在生产其他商品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所以,按照这一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将其生产能力更多地集中在比较起来优势更大的产业上。休谟研究的国际收支问题的成果为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他认为,国际收支逆差将通过黄金的流出来减少货币供给,从而也降低物价水平,使得出口具有竞争力而进口的吸引力减少,这一均衡机制将持续地发生作用,直到黄金外流暂停,收支进入平衡为止。而李嘉图等人的看法是,当黄金外流时,作为货币供应的一部分纸币发行必须收缩,因为黄金外流是物价水平太高的一种征兆。这些思想至今不无启发意义。
后来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卡尔·马克思曾这样概括地评价:“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属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的时期的。它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这样,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不可逾越的界限。”(马克思,1975,P.16)但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理论的批判关系,古典经济学也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来源。(引自《政治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2 P638--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