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西方经济学中经济现象

西方经济学中经济现象

发布时间:2020-12-11 16:16:57

1. 经济学中有哪些重要的效应

1、生活现象的折射——破窗效应
2、天价胶囊——蝴蝶效应
3、新颖效应——专近因效应
4、水煮青蛙属——青蛙效应
5、靓女促销——美人效应
6、沙丁鱼的天敌鲶鱼——鲶鱼效应
7、童年卖报纸,少年卖保险——满意效应
8、窥一斑而见全豹——晕轮效应
9、短板效应——木桶效应
10、国王的赏罚——马太效应

2. 求 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分析生活中的一个现象或政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理性的人是考虑边际量的。同时也是要考虑机会成本的。版
楼主要1000字左右的权文章,要写出这样的文字,照理说要至少打打字也要半个小时吧。那么半个小时的时间的机会成本,应该照理说是要大于5个悬赏币+回答该问题所获得的满足感所获得的收益的。
因此,估计楼主应该需要增加悬赏金。
楼主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生产者的生产动机。收益与成本。

3. 生活中的西方经济学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
一、以前我常常打车,就是1.2元/公里的时候。回但是涨价后就很答少打了。
上次南京出差,每次司机多收我一块钱的“燃油涨价费”,我恍然大悟,这才是聪明的办法。
为啥南京市政府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而北京市政府的官员想不到呢?
双败的结局,是我这样的稍微懂一点经济学的普通人都能想到的,
而且,还有很多能人在报刊网络上有指出,
为啥我们的政府官员想不到呢?

二、为什么尺码不同的服装有一样的售价?尺码不同,原材料成本自然不同,为什么没有在价格上体现出来?解释:
a.原材料成本相对设计、加工、流通等其他费用比起来,只占较小的部分,不同尺码造成的成本差异不大。
b.没有正规的包装袋,价格不同,不易于销售、存储时的管理。
c.涉嫌对大身材顾客的歧视。
三、背双肩包时,我们都知道同时背两边要舒服,为什么很多时候还是只背一边。解释:
两边轮流换着背,流换着休息。

4. 西方经济学问题

由Ed/Es=Cs/Cd(Ed代表需求价格弹性,Es代表供给价格弹性,Cd代表消费者承担成,Cs代表生产者承担,),消费者与生产者各自承担税负的大小和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成反比例关系。即需求弹性较大的时候,生产者承担的多;供求弹性较大的时候,消费者承担更多。

由题:

5. 西方经济学中的税收效应

怕他透露魔都

6. 西方经济学中范围经济的例子有什么

1、IT产业。比如,市话服务、长话服务、电讯产品就是关联产品;ISP、ICP、IDC也是关联产品;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浏览器等也是关联产品。IT产业之所以能产生经济效应,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合成效应:同一个厂商进行多品种生产,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成本比分别生产要低;
内部市场:多产品企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利用企业内部市场合理配置、整合资金和人力资源,以代替市场机制;
减少经营风险:对关联的多元化生产而言,企业生存的产业生态环境多了一条食物链,企业可以从中受益,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但是无关联的多元化对企业也可能构成发展陷阱;
扩大发展空间:在单一产品上企业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面临着来自市场和法律的限制,因此多产品经营可以满足企业扩大经营空间的要求。
2、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银行业也存在范围经济,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允许银行适度混业经营,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率和绝对收益水平。范围经济形成的优势,是银行扩的规模难以办到的。研究也证明,混业经营的银行比分业经营的银行更不容易倒闭。尤其对我国来说,范围经济的存在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动因之一。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努力扩大中间业务和增加投资业务,寻求银证、银保合作可以形成范围经济的优势,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3、高校扩招。扩招导致范围经济的原因在于:
扩招前,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严重割裂,对师资、图书信息、教室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够充分;
扩招后,高校培养层次更为健全,能够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活动中更有效地对学校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和匹配;
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使资源的共享更为充分,主要体现在电子图书信息(如学校购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网上教育的发展,一旦学校购买了某项资源,增加一位教师或学生使用的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也促使范围经济现象的产生。

7. 怎样理解在西方经济学中的稀缺问题

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版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权,
因此不能生产人们所希望拥有的所有
商品和劳务。正如一个家庭不能给每个成员想要的
每一件东西一样,一个社会也不能给每个人以他们向往的
最高生活水平!

8.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土豆效应”

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

无论经济处于什么状态,人总得吃饭,有钱吃好的、贵的,缺钱可以吃差些、便宜些的食品。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用于食品消费的钱会压缩,但食品总消费量不可能减少。

土豆在食品中属于低档、便宜的食品,当人们收入减少后,就会去购买价格便宜的土豆,进而在整体上导致对土豆需求的旺盛,从而推进土豆价格的上涨。

(8)西方经济学中经济现象扩展阅读:

源起

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最早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也称“土豆效应”。

发生灾荒的爱尔兰,土豆是一种非常强的低档商品。当土豆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变穷了。收入效应使消费者想少买肉并多买土豆。同时,由于土豆相对于肉变得更为昂贵,替代效应使消费者想购买更多的肉和更少的土豆。

但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收入效应如此之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结果消费者对土豆的反应是少买肉,多买土豆。根据需求法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购买数量一般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需求将减少。

吉芬商品指的是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最早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名的《经济学原理》(1980)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在分析中提及罗伯特·吉芬的看法,从而使得“吉芬商品” 这一名词流传下来。发生灾荒的爱尔兰,土豆是一种非常强的低档商品。

当土豆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变穷了。收入效应使消费者想少买肉并多买土豆。同时,由于土豆相对于肉变得更为昂贵,替代效应使消费者想购买更多的肉和更少的土豆。

但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收入效应如此之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结果消费者对土豆的反应是少买肉,多买土豆。这样就可以解释 “吉芬难题”了,也称“土豆效应”。

9. 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者均衡问题

乘过来就是商品一抄的改变量乘以商品一的价格
等于商品二的改变量乘以商品二的价格啊
这就是说消费者可以用购买商品一的变化量的总价钱去购买商品二的变化量。这就是一种均衡。这意味着消费者不想再通过改变商品一或商品二的销售量改变这种均衡了,也就是说这时候消费者的效用最大了。如果消费者用购买商品一的变化量的总价钱可以购买比商品二的变化量多的商品二的话。消费者会认为只要减小一单位商品一的购买就能购买到大于一单位的商品二。这样消费者为了满足效用最大就会不停的减少商品一的购买而去购买商品二。这样慢慢的消费者所拥有的就全部都是商品二。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我的导师左大培的经典解释就是:谁会因为少买一点猪肉就能多买很多大米而只吃大米不吃猪肉呢?所以均衡状态是存在的。

10. 有关于西方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的问题

不对,是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并出售相近但不同质商品的回市场现象。垄断竞争是在旧经济答中常见的一个特征,同时这一特征在新经济(又称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
垄断竞争是经济学中比较典型的市场形式之一,并在以下条件下产生:
1. 市场中具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 消费者具有明确的偏好,商品和服务是“非同质的”,
3. 自由进入。

阅读全文

与西方经济学中经济现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