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国际经济法价格术语案例

国际经济法价格术语案例

发布时间:2020-12-11 15:24:23

Ⅰ 国际经济法那么多贸易术语怎么记啊司法考试也太难了

多看吧,E组一个,最简单,买方义务最大,卖方义务最小
F组的,C组的,D组的,卖方义务从小到大,买方义务从大到小
画个图,或者列个表,都可以很容易记住。
其实考的也就那两三个术语,比如CIF、FOB等等
如果把司法考试和期末考试来对比,司法考试的国经还是很简单的,拿不到分很可惜的。

Ⅱ 国际经济法之贸易术语

E组(EXW) 启运
F组(FCA FAS FOB) 主要运费未付
C组(CFR CIF CPT CIP)主要运费已付
D组(DAF DES DEQ DDU DDP) 到达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而形成和发展的。早在中世纪末期,欧洲主要商业城市就有一些关于国际商业交易的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大量出现 ,并具有了国家之间条约的形式。作为一门学科,国际经济法学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

Ⅲ 国际经济法中13个贸易术语运输合同都是买方订立么

当然不是。
买方负责安排主运输的术语:EXW/FCA/FAS/FOB
卖方负责安排主运输的术语:CFR/CIF/CPT/CIP/DAF/DES/DEQ/DDU/DDP
谁安排运输,谁回订立运输合答同。
简单来说,就是E组/F组是买方负责安排主运输,C组/D组是卖方负责主运输。

Ⅳ 我想学习有关国际经济法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请问,有什么好的资料,能否和我分享分享呢

国际经济法的教材会有比较系统的介绍,建议直接看书好了。如果想深入学习,可以去图书馆找找相关的专著或者论文。也可以直接找来《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学习条文,更直观。

Ⅳ 国际经济法概论 案例分析题目

1、根据Incoterms 2000有关CIF术语的规定,交货地点为装运港船上。本案中即为纽约港。
2、题目是否打错了?我感觉应该是问“买方”可以采取哪些救济措施。下面分题目打错和没打错两种情况讨论吧:
(一)如果题目打错了,问的应该是“买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
本小题假设卖方交货不合格,即假设了卖方违约导致了货物的不合格,因此即考虑卖方违约下买方的救济措施,结合本案请实际买方具体有以下几种救济措施:
①如果卖方尚未达到根本违约,可以要求卖方对于不合格部分交付替代物。理由参见CISG第46条第2款规定。
②如果卖方尚未到达根本违约,也可以要求卖方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补。理由参见CISG第46条第3款规定。
③可以要求卖方减低货价,减价应按照实际交货时的价值与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在当时的价值两者之间的比例计算。理由参见CISG第50条的规定。
④买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根据CISG74条,损害赔偿应坚持全陪原则,包括买方本可以获得的利润,卖方都要赔偿。
⑤如果卖方交付不合格的货物已构成根本违约,则买方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可以与损害赔偿的救济措施同时使用。
(二)如果题目没有打错,问的就是“卖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
根据CISG第48条的规定,卖方即使在交货之后,仍可以自负费用,对任何不履行义务作出补救,但这种补救不得给买方造成不合理的不便。因此,只要本案中的卖方不给买方造成不合理的不便,他就可以自负费用,对已交付的不合格的货物进行补救,将不合格的货物换成合格的货物。
3、不应接受。
因为CIF术语下,卖方在约定日期将货物装船即算完成了交货义务,风险自装运港船舷转移。货物由于离港时合格(卖方提供了质量合格证书),出现瑕疵是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造成的,卖方对此概不负责,买方必须履行自己的付款义务。
此时,买方只能向保险公司索赔。因为CIF术语中,卖方负责办理保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浸水事故,保险公司应负责赔偿。

啊……打了这么多字,好辛苦呀……

Ⅵ 怎么用国际经济法术语对国际货物进口合同评价

进口合同
是指中国境内的中方与中国境外的外方之间就我方接受进口货物并支付货款而达成的协议。在进口合同中,大多数是使用F.O.B.价格条件成交,只有少数零星进口商品使用C.I.F.条件,支付条件绝大多数是使用信用证方式。进口合同格式一般由我方备制,一式二份,经我方签章后,递交对方签回一份,留档备查。一般进口合同多使用“购货确认书”,数量较大或交易条件复杂的合同,则多使用正式的进口合同。 进口合同的履行程序包括:开立信用证、催装、催交、租船订舱、通知船期、投保、审单付款、报关卸货、检验收货、拨交和索赔等。其中最基本的环节是:
1.开立信用证:我方应按合同约定期限,填写开立信用证申请书向中国银行办理开证手续。

2.租船订舱:F.O.B.条件下,由我方负责。

3.进口保险:F.O.B.条件下,由我方办理。

4.审单付款:中国银行收到单据后,对照信用证规定审查单据后接我方公司通知付款。

5.报关卸货:进口货物到岸后,进出口公司填具“进口货物报关单”,经海关查验无误后放行。

6.进口索赔:包括“损失赔偿”与“权利要求”两项。

你可以从核心条款作出解释,并且从代表买方利益予以分析,要指出国际货物买卖风险的规避策略.

Ⅶ 如何记住国际经济法中的贸易术语

首先,你要清楚贸易术语的排列标准。13个贸易术语共分为E、F、C、D四组,以卖方的义务递增、买方的义务递减的顺序标准排列。
然后,你按这个顺序标准好好理解下贸易术语,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记忆。
再次,找些贸易案例强化理解。贸易术语主要是和运输尤其是海运结合紧密。
最后,重点记忆常用的贸易术语。FOB、CIF、FCR。

Ⅷ 司考国际经济法:几种主要贸易术语

  1. FCA(货交承运人)。该术语是适用最广泛的一个贸易术语,可以适用于一切运输方式。此外其交货分两种情况,卖方承担不同的责任。

  2. FOB(装运港船上交货)。FOB术语后标出的是装运港的名称。如FOB上海,表明该批货物的装运港是上海。

  3. CIF和CFR.CIF是常用的一个贸易术语,与FOB不同,CIF术语后标明的是卸货港的名称,如CIF大连,表明该批货物的卸货港是大连。

  4. CPT和CIP.CPT指卖方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但卖方还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货物的风险自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时转移。在法律特征上CPT与CFR对应,不同的是CFR只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航运,而CPT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Ⅸ 急 国际经济法案例

(1)A国不负责上述损失理由如下:
FOB: Free On Board (named port of shipment) 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装运港船上交货,风险划分界限是装运港船舷,运费保险费都由买方支付,许可证及海关手续为各自办理.
(2)CIF由B国承担,CFR由B国承担.
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其原文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的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 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就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交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应以合同货币投保。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按CIF术语成交,虽然由卖方安排货物运输和办理货运保险,但卖方并不承担保证把货送到约定目的港的义务,因为CIF是属于装运交货的术语,而不是目的港交货的术语,也就是说CIF不是“到岸价” 。
CFR
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抵达目的港的正常运费。按照《1990年通则》

Ⅹ 请国际经济法大神帮忙求解啊

第一题:1.合同法律关系和信用证法律关系 2.银行有权拒付。票据无因性。回银行不受CIF合同约束。
3.不能,答原因同上。4。绕开信用证重新支付。
第二题:
1,适用CISG,CIF术语未调整的事项适用CISG
2. 2月20日,降价反要约,承诺的到达主义(cisg).
3.卖方办理保险,卖方承担保险费。
4.CIF与FOB都是货物从越过船舷时风险转移。
5.不能。货物风险已经转移。
6.信用证的受益人自然是卖方。

阅读全文

与国际经济法价格术语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