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一微观经济学特别简单的计算题 急急急!悬赏50分!救救我吧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 Q=L^(2/3)*K^(1/3),成本C=wL+tK=2L+K
当C=3000时,2L+K=3000,K=3000-2L,代入生产函数,得到:Q=L^(2/3)*(3000-2L)^(1/3),企业达到最大产量则dQ/dL=0,对前面式子进行求导,得到:2/3L^(-1/3)*(3000-2L)^(1/3)=L (2/3)*(2/3)*(3000-2L)^(-2/3),化简得到:3000=3L,得到L=1000,则K=1000,Q=1000
第二问,首先需要对公式进行变换,另dQ=0,则dQ=∂Q/∂L*dL+∂Q/∂K*dK=0,所以dK/dL=-(∂Q/∂L)/(∂Q/∂K),成本最小的时候,dC/dQ=0,因为dC/dQ=w(∂Q/∂L)+t(∂Q/∂K),所以(∂Q/∂L)/(∂Q/∂K)=w/t,将粗体公式联立,则dK/dL=-w/t=-2。将Q=800代入生产公式,则:800=L^(2/3)*K^(1/3),此时K=512000000/L^2,因为dK/dL=-2,解方程即可,得到L=800,K=800,C=2400
B. 大一微观经济学简答题
微观经济学的简答题还是不错的,可以查询一下。
C. 有几道大一微观经济学的题,求解
1、不会,不懂。。。生产函数都没有。。直接给了成本函数,怎么倒推出LK?
2、回MR=MC为均衡
33Q^2-12Q+140=150-6.5Q
可求出Q和P
3、(答1)SAC=STC/Q=0.04Q^2-0.8Q+10+5/Q
AUC?没听说过,只听说过AVC=0.04Q^2-0.8Q+10
AFC=5/Q
(2)SMC=0.12Q^2-1.6Q+10
(3)P=SMC=0.12Q^2-1.6Q+10
D. 大一的微观经济学怎么复习
通常有集中复习、分散复习、穿插复习三种形式。课后复习宜于分散、经常进行。以记专忆为主的学习内属容,如英语的单词、语文的背诵课文,要今年多次重复以强化记忆,应分散复习。阶段复习最好集中用整块时间,一次复习深透为好。当然集中复习又可将性质不同的课程(如史地、数理)交替安排,穿插复习,使大脑各神经区得到轮换休息,脑的工作效率高。
E. 明天下午有人帮我解考试题吗是大一的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
微观经济学要学好才能考好!!我就讲些方法吧:最后祝你学习进步,有个好成绩2:西方经济学属于纯理论性的学科,它所包括的知识也基本上是比较模式化的,也就是说,相对于政治经济学它联系实际的东西比较少,能与实际联系起来的地方主要是宏观部分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部分等章节。另外,西方经济学中理论模型很多,要引起注意。下面具体谈几点: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图形。可以发现,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的图形贯穿起来的,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图形,而且,要想阐述一个原理,没有图形配合是做不到的。因此,在复习时,我把每一个图形都画在一个本子上,图形旁边还加注上有关图形的解释和说明,以及图形所代表的政策含义。总结在一起以后,就可以常常拿出来看一看了,仔仔细细地看懂每一个图,并且牢记。许多题目即使没有要求画出图形也可以利用图形帮助解答的。其次,重要的概念要进行理解记忆。一般的专业课考试中都有名词解释,按常理说这属于基础题,是给你分得的,所以不能丢分。对这些重要概念,不需要一字不差地背出来,还是要首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可以用自己的话说的。最后,知识的掌握要系统化。这一点也尤其重要。因为西方经济学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派,不同学派的理论模型、观点、政策主张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很可能会出题让你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所以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去联想记忆,看到一个学派的因素分析时,要回想一下其他哪个学派也在这一领域有分析,异同点在哪里。比如,消费理论就包括凯恩斯、弗里德曼、莫迪利亚尼等,货币需求理论包括货币数量说、货币交易说、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等,厂商理论中包括四种厂商类型,它们之间的需求供给曲线、均衡状态、均衡条件以及效率的比较等。从而我们能够看出,这些理论之间的相关性是很大的,因此,在复习的时候,你也要体现出这一方面的偏向。你可以把这些相关联的知识点也都总结在一个本子上,总结的过程也就是你去理解、系统掌握它的过程。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复习和考试一般应该注意:(1)准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一些基本概念不是死记硬背能解决的,必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并且不能求大概。在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基本概念来串联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比如说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需求的弹性和需求曲线的斜率也不相同,但很多人可能会混淆,因而理解概念背后的经济学涵义是必要的。再如,从需求量变动就应该能想到需求曲线背后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从需求弹性就要能分析不同需求弹性对厂商受益的影响。不仅是这样,还要能将这个专业所要考的课程能联系起来,如由需求曲线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变动能分析利率决定理论,等等。因而只有通过比较和联想,才能真正地学好西方经济学并能在其他课程中灵活运用,以减轻学习的负担。(2)要对整个知识框架进行掌握。对于这一点来说,就是要在脑海中随时可以浮现出这门课程的全貌,而不是支零破碎的,或者很多知识只有当别人提醒时才能回忆起来。把握好整个知识的逻辑结构就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和盲点。以微观经济学为例,对于微观经济学,应该知道整个内容就是论证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这就是一般均衡理论的直接目的,而一般均衡就需要各个市场的均衡。从而微观经济学就花大力气论证了产品市场的均衡和要素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的均衡就是均衡价格理论,而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则从两个方面分别推导了均衡价格理论中涉及到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这样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框架就可以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我们具体的工作就是补充“肉”了。同时对整个知识框架的把握还有利于比较分析不同的内容。只要我们知道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在整个结构中的作用,我们就能比较对应来掌握这两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从理性人假说出发(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运用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来推导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而生产者行为理论也是从理性人假说出发(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运用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来推导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这样我们还可以比较等产量线和无差异曲线的性质,比较理解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等。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其逻辑结构相对比较容易,整个内容就是论证国民收入的决定。因而从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只涉及一个市场即产品市场来扩张到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来决定国民收入,而AD—AS模型则是在IS—LM模型中加入第三个市场劳动力市场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则是将经济从封闭扩展为开放经济。经济增长理论则是从动态来考察均衡国民收入的实现。(3)掌握经济学(包括其他课程)中的一个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以及由此得到的最大化原则和实现最大化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一条件。这对于任何处于完全市场中的经济行为主体都是适用的。和掌握知识。因为这样可以比较清晰的理解概念和理论,同时有助于加深印象,也有助于思维的表达。这一点在经济类学科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同时在考试中也应该尽量采用图表来分析问题。(5)在考试中应该尽量使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因为语言表达往往能给人一种能反映其思想和知识的印象。使用规范的语言可以体现你的经济学功底。
F. 大一的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有哪些
1.供求的影响因素及供求定理,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及弹性的计算
2.无差异曲线、等产量线的特专征及原因
3如何实属现消费者均衡
4.试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委托代理理论
5.各种成本曲线的形状、成因及关系,各种成本的计算
6.各种收益的关系及图形
7.如何实现生产者均衡;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原因及计算
8.四种市场的区别及效率比较
9.博弈及博弈的解
10.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1.公平的衡量
12.如何实现生产的最优
13.如何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4微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G. 大一微观经济学习题求解
已知U=X1/3Y2/3,Px*X+Py*Y=M
设L=X1/3Y2/3-t(Px*X+Py*Y-M)
对X、Y、t分别求一阶导,令其等于0:
dL/dX=0
dL/dY=0
dL/dt=0,即Px*X+Py*Y-M=0
前两式约去t可得到2Px*X=Py*Y
将M看作参数,Px*X和版Py*Y看作整体,三未知数三方程权可以解得:Px*X=M/3,Py*Y=2M/3
得到需求函数:X=M/3Px,Y=2M/3Py
亲,
H. 大一的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有哪些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难点:经济稀缺性、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重点讲:
资源的稀缺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掌握:
稀缺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含义。
理解: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重点讲:
“经济人”模式,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理解:
“经纪人”模式,能正确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本章难点:均衡价格理论、弹理论的应用尤其是蛛网理论
第一节
需求理论
重点讲:
需求,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掌握:
需求的概念和需求定理,理解需求函数,能够分析需求曲线及移动
第二节
供给理论
重点讲:
供给,供给曲线,供给定理
掌握:
供给的概念和供给定理,理解供给函数,能够分析供给曲线及移动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重点讲:
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动,供求定理
掌握:
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动,熟悉供求定理,了解固定价格的经济学
第四节
弹性理论
重点讲:
需求弹性,弹性理论的应用
掌握: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难点:基数效用论及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及效用最大化原则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重点讲: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
掌握: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了解效用,基数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
重点讲: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预算线,效用最大化原则
掌握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预算线,效用最大化原则
第三节
收入和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重点讲:
预算线的移动
掌握:
预算线的移动,了解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曲线
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
本章难点:机会成本、三条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生产要素最大组合、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一节
生产函数
重点讲:
生产函数
理解:
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二节
成本函数
重点讲:
机会成本争取
理解:
机会成本、利润的含义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重点讲: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收益递减规律
理解:
短期、长期,正确掌握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理解收益递减规律
第四节
短期成本函数
重点讲: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理解: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第五节
长期生产函数
重点讲:
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扩展线,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适度规模
掌握:
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理解生产扩展线,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适度规模
第六节
长期成本函数
重点讲:
长期中的各种成本
理解:
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第七节
厂商的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重点讲:
利润最大化原则
理解:
收益,熟练掌握利润最大化原则
I. 急求大一微观经济学答案 呜呜呜
(1)Q=10-2P,则收益R=PQ=(5-Q/2)Q,边际收益MR=5-Q。
(2)由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有5-Q=1,得Q=4,将内其代入需求容曲线则P=3。
(3)消费者剩余为消费者愿意支付和实际支付的差额,即一个三角形面积,1/2×(5-3)×4=4,生产者剩余为生产者实际得到与愿意得到的差额,为长方形面积,(3-1)×4=8。
(4)如果市场是竞争的,那么P=MC=1,Q=8。消费者剩余=1/2×(5-1)×8=16,由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生产者剩余=0。
J. 2015届大一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
1.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 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
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0.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网络:http://wenku..com/link?url=ij8E_TDzYkgScgQYD-Ftw_BenvutC_7hTnq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