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魔鬼经经济学讲什么

魔鬼经经济学讲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11 04:29:10

『壹』 《魔鬼经济学》这本书里都说了哪些经济学原理

1. What Do Schoolteachers and Sumo Wrestlers Have in Common?
这一章涉及到的经济学原理就是人们如何应对Incentive(激励),以及就此衍生出的Cheating method (corruption 贿赂作假)。

2. How Is the Ku Klux Klan Like a Group of Real-Estate Agents?
这一章涉及到的经济学原理基本上就是Asymmetric information (不对称信息)。其中的例子就是你找中介卖方子,由于他抽成只是售价的一部分,所以他不会为了给你房子多卖10,000而费很大力气,因为他抽成可能只有不到1,000。但是你自己卖呢,又不了解市场而且没办法reach到那么多客户源。所以这部分损失就相当于是你支付了不对称信息的费用。

3. Why Do Drug Dealers Still Live with Their Moms?
书上评价这一章讲的是Conventional wisdom is often found to be a web of fabrication, self-interest, and convenience. 我觉得这章可能就没有涉及到哪个特定的经济学原理?(不好意思真忘了)中心思想大概是不要试图用常识解释问题。一个例子就是大家都认为作为Foot soldier的毒贩冒着生命危险去贩毒一定赚很多,但事实上并没有。他们参与贩毒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没啥能力,所以只能干门槛最低的工作了。

4. Where Have All the Criminals Gone?
这一章教朋友们对待任何事情要结合多个因素分析,而不要被所谓的直观假象迷惑。

5. What Makes a Perfect Parent?
这一章的中心是不要被常识误导。例子:每年小朋友被枪杀/枪走火伤害的概率远小于在游泳池里淹死的概率,而很多家长过分关注这些看似危险的小概率事件。

6. Perfect Parenting, Part II; or: Would a Roshanda by Any Other Name Smell as Sweet?
如何给孩子取一个霸酷拽/注定人生赢家的名字(适合New parents阅读)。

4-6 我觉得讲的也是人们常识中的犯的错误。例如第四章讲的是很多事件的形成原因可能非常复杂,并不是如数据显示的那样直观。例如某一城市犯罪率突然上升,可能并不是因为警察减少的缘故,而是因为二十年前不允许堕胎的policy开始执行的时候很多teen mom把孩子生下来,但是自己并没有能力管教,从而造成了很多青少年罪犯。

这本书作为一个趣味读物,我觉得目的并不是为了介绍经济学原理,而是让读者们以后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全面分析所有的影响因素,不要被所谓的直观的假象迷惑 (例如上一段的犯罪率的,最直观的就是警察数量减少了)。

这本书好像有第二册叫Superfreakonomics,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找出来看看。

『贰』 超爆魔鬼经济学怎么样

文/落潇 经济学,人群中十个人有九个人都会说,知道,喜欢。那么《超爆魔鬼经济学》中的观点,估计知之甚少。如果不信,可以依照书中的题目,测试一下你的“魔鬼指数”,相信结论就是:我们的思维总是那么的传统,即使90后的朋友已在穿着上标新立异。 在书中,你将会发现,史蒂文带来的观点是那么的匪夷所思,是那么的不近人情,是那么无情的敲打人的直觉。就拿我们高考的必考题,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但史蒂文却从另一个角度,用确凿的证据和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如果将二氧化碳翻倍,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效益。再比如我们常常所说的: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绝对的真理,绝对的正确,绝对的让人意识到:这哥们儿够酷。其实不然,史蒂文通过统计各种真实的数据却道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酒后步行比酒后开车更危险。更为让人吃惊的是,电视、网络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丰功伟绩,却带来了难以置信的犯罪率的升高,原因就是全球化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的渣滓---暴力的传播,而印度女性地位的提高归功于印度电视的普及,而美国罪犯的增加也得力于网络的优势。 当牛顿从树上落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从此牛顿从幕后走到人前,因为我们知道日常的小事都能用物理来解释。恰恰是我们思维的正统,使得我们开始认为物理能够解决几乎所有的东西,从而放弃了自己思想的独立性,当《超爆魔鬼经济学》带来了这么多炫目的不可思议的问题时,我能感到的唯有吃惊。更有甚者,在书的最后,还提到了作者对妓女的探讨。读过之后,我瞠目结舌,一句粗气都不敢喘,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妓女和百货商店圣诞老人何其相似,也想不通皮条客和房地站经纪人的身份又是如出一辙,更别说让别人也来看看此书,这也许恰恰说明我们真的太传统。 看过此书,我不再认为二氧化碳的传统论调,也更加相信全球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经济互利互通有无,自己的心中增加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另类想法。当然这本书的观点,我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正如专家梁小民在推荐所说:这是一本引导思维的书。平铺直叙我们不难排斥,但匪夷所思正是我们读者的软肋,作者的手法极其巧妙,另类的观点渲染着整本书的色彩,勾引了读者的猎奇心。

『叁』 逻辑思维推荐的魔鬼经济学有看的必要吗

可以看
魔鬼经济学虽然介绍经济学
但其中也涉及诸多逻辑关系

『肆』 魔鬼经济学讲的什么

其实就是生活琐事和一些社会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或者发掘,揭露很多不为人知的经济学问题。

『伍』 魔鬼经济学第一章阐述了什么经济学观点

看过后忘记了~ 你有第一章再发来看看不
这本书 我就记得一个观点 比别人知道得更多信息 可能会让你赚钱也可能让你赔钱

『陆』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4000字

读《魔鬼经济学》一书,本人一边读一边做了深入思考,目的只有两个:一、去伪存真,将里面一些虚幻的概念通过思考做主观剥离,吸取其中一些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二、与目前本人所从事的工作相结合,采纳其中一些好的理论内容用于工作实践。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按照其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魔鬼经济学”应该还无法单独作为一个研究方向,根据书中所研究的问题,大都是个案问题,又和微观经济学所主要研究的“供给、需求、产品市场”等关联度不大,所以很难归入哪一个研究方向或者研究门类。据此,本人提出第一个观点:“魔鬼经济学”目前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门类。
继续思考,本书中研究的“学校老师和相扑运动员共同之处”、“3K党和房地产经纪人的共同之处”等问题,我欣喜地发现,10年前所读的《西方经济学》中关于 “经济人假设”的概念,在该书中也是作为研究的前提,我们回顾下他的内容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也找到了“魔鬼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相关联的地方。于是本人提出第二个观点:魔鬼经济学是基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假设前提,所创新发展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
其中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非常适用于人力资源工作者开展工作,人力资源工作的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等职能都是需要研究人性和人的心理的。招聘的时候,面试或其他测试时按照我们的招聘工具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其实就是在探究人性,以最快的方式了解一个人;绩效考核方案的制订,结合书中的“老师”、“相扑运动员”、“房地产经纪人”等案例,他们都是基于“经济人”的前提在做自己的工作或处理问题的路径,如果说中间出现什么问题,职能归咎于我们制订的政策存在漏洞,而我们做深入研究也是为了我们修订更为完善的考核政策;薪酬制度的制订所遵循的原则,也都是探究人性的,比如工资的公平,“公平”不等于“满意”,而是等同于“没有采取不满意的对抗行为”,这个就是人性。该书中的很多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我们实际工作其实是紧密关联的。本人第三个观点:魔鬼经济学作为一种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技术更为贴切,它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
上大学以来,在一些如微观经济等跟经济有关的课堂上,总听到老师们推荐一本经济类的书,说是必读的——它就是《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实在抢手啊,在图书馆是要预约才能借到的,我把它从图书馆拿回来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于是我利用一个星期中午午睡前的空隙把它读完了。
说实话,当初我想要借这本书来看的目的是比较功利的,想着它既是畅销书,又是与我们专业有关的,里面一定会教我们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是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直接告诉我们的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不多,但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发现作者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向读者阐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我感觉书中的一些大多数关于美国背景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很不一样,导致我会对一些章节不太理解,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作者的做法,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然而,我对书中作者关于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持保留态度,可能是因为国情不同吧,我始终认为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有极大的相关关系。书中史蒂芬·列维特有这样一个观点: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对此我不太认同,因为放到中国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拿我最近在《读者》看到的一篇文章来说吧。文章题目是什么已经忘了,但里面的内容让我下定了一个决心,以后教育孩子也要像文章所说的那样去教。那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一个13岁男孩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故事,因为他爸爸有事,所以要把他托给外国一个朋友看管,在机场,爸爸友人这样对小男孩说:“听着,你爸爸不没有欠我人情,我也没有欠他人情,这样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人情利益关系,所以你在我那儿住的时候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指望我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早上要自己做早餐,自己想到哪儿玩可以按照旅游手册上写的路线去游玩,若是我有空我可以陪你去……”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国外生活回来,小男孩的变化让全家人吃惊,他成了具有极高自理能力的13岁小男孩。就我自己而言,父母给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要承担责任、努力前进,因为在家里,我们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当然,青春期的我们就很难说了。
由此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对他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放手去让孩子自理,他就迟迟不能独立生活。当然,小伙伴跟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但我觉得父母的教育才是关键。而前一段日子有位老师在网上发布的帖子也跟这个话题有点关联,他认为如今“寒门难出贵子”,就是说富人家的子弟由于他们的父母肯花钱给他们最好的教学资源,这样他们的孩子在日后的各种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当然,这涉及的有教学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仍是父母。
读完这本书后,尽管我脑海中仍有许多问题,但也学会了分析问题要结合背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你想要的答案。
最后,针对研究思考问题的书籍,还有很多,大前研一先生的《思考的技术》也是其中之一,区别在于:《魔鬼经济学》是基于“经纪人假设”和数字为前提来研究思考技术的;《思考的技术》是基于大前研一几十年的管理学实践经验为前提来研究的。

『柒』 超级魔鬼经济学中文翻译

超爆魔鬼经济学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给你一把改变世界的钥匙:超爆魔鬼经济学作者:斯蒂夫·列维特斯蒂芬·都伯纳导言(1)超爆魔鬼经济学=荒谬怪诞经济学?生活中的许多决定是很难作出的。该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需要将年迈多病的母亲送进养老院?你和妻子已有两个小孩,现在是否该再要一个呢?之所以难以决定,这是有诸多原因的。首先,作决定要冒很大风险。而且,作决定时还涉及大量的不确定性。最为重要的是,你不常面临这类决策的选择,也就是说,你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非常少。你十之*能从容应付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购工作,因为你经常买,但是倘若你要购置首套住房,那么这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不过,话说回来,要作出这类决定真的也很简单。想象一下你去朋友家参加聚会的情景。你们两家仅相距1英里。或许是因为喝了4杯酒的缘故,你异常兴奋、十分尽兴。现在,聚会接近尾声了。你一边喝光最后一杯酒,一边摸索着找到了车钥匙。突然间,你意识到这是一个愚蠢的想法,以你现在的状态,绝不适合自己开车回家。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还要危险!最近几十年来,关于酒后驾车的危害,我们备受极其严厉的教育。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正常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高13倍。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酒后驾车。美国所有致命的撞车事故中,有30%涉及至少一位酗酒的司机。在深夜时分这一饮酒高峰期,上述比例竟高达近60%。大体说来,每行驶140英里,其中就有1英里的路程是醉酒司机驾驶……

『捌』 《魔鬼经济学》怎么样

逻辑性很强 貌似有道理 但中国没有真正的有良知的经济学家 都是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阅读全文

与魔鬼经经济学讲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