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数理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有何异同各自前景如何
哈哈,我不是你的前辈~ 但是为了回报关注之恩,问了几个你们学校的和北大的大牛,来帮你解答一下~ --------------------------------------------------------------------------------------------------------------- 首先,来看看定义吧(From wiki)一、数理经济学:是指运用数学模型来进行经济分析,解释经济学现象的理论。 二、经济学:是一门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基本理论,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与本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学科。 --------------------------------------------------------------------------------------------------------------- 然后,大概描述一下这些学科的特点:1.经济: 是你所提出的这些学科里面来头最大最广泛的,经济学的研究包括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而其他几个均是它的细分学科。所以呢,相对而言,经济学是这几个专业里面最偏理论偏学术研究的,因为当研究对象大到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时候,已经很难靠传统科研的“实验”方法来进行定量分析了。因此经济学的大量理论是依托于一个看似完善的数学模型,通过推演得出。 简而言之:很学术,偏理论,实际操作性不强(勿喷,这专业的大牛自己就是这么黑自己的...) 2.金融: 上面说了经济是关乎“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那么这些交换过程是怎么完成的呢?答案就是货币和硬通货(还有信用这种可硬可软的通货)。而金融,研究的就是社会上资金的流通过程,或者再细说,就是证券、保险、银行、投行、外贸、基金、外汇等等。金融比起经济学来讲相对实用很多,而且研究对象控制在一个公司范围内后,完全可以通过实验以及案例来进行研究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也比经济学要强很多。 3.国际经贸: 顾名思义,就是要能具有从事国际贸易的能力,能够制作处理各种单证,能够进行外贸谈判,接洽。这个实践性又比金融更强,金融是经常进行实实在在的数据报表分析,国际经贸则直接涉及到了商业谈判技能,有了很大销售专业的成分,是一个实践和经验重要过理论学习的专业(当然,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论学习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对于那些经济贸易原理什么的要求不必太高) 4.数理经济学: 国内很提倡的该专业教学模式是【数学--经济--外语】三头并进,培养目标基本是经济金融国际贸易的综合,然后侧重于数学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因为国内开设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不太能确定这个专业一个通用的倾向。但是起码按培养计划来看,这个专业绝对会给你打下最为扎实的经济金融研究基础,如果读研的话会有广泛选择。 --------------------------------------------------------------------------------------------------------------- 总的来看,顶尖学校前景很好,二本以下哀鸿遍野。 2.金融: 前景应当说相当不错,特别是从薪资角度衡量的话,投行现在夸张的工资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国内的个人及公司理财业务也还在飞速发展,里面商机无限。但是工作略辛苦,压力很大。 3.国际经贸: 最近几年有衰退的意思,因为国内这块人才已经处于过盛状态,而且在国内,不得不说国际经贸就业的时候和后台背景的关系很大(毕竟是研究谈判,政策这些方面的)。 但是国际经贸的顶尖人才如果自己创业的话却往往会有很大成就,特别是把握对了时机的情况下,他们的实干能力是最强的。 --------------------------------------------------------------------------------------------------------------- 个人建议: 这个专业本科生容易处于一种【样样知而不精】的状态。o(╯□╰)o所以我推荐你读研,出国最好~
❷ 如何走出学习数理经济学的困境
首先在于学习。
你确定你真的懂得很多经济学数理模型吗?前人的各方面数理模型你了解多内少?往往你认容为无法用数学模型表达的经济现实,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某几篇相关文献而已。经济学从来不乏引用文献。各种生产函数的性质、博弈论的多学科应用、认知科学与经济学的融合,中间有多少文献可以参考,你真的确定自己想到的经济现实没有前人做过贡献吗?这是第一点。
其次在于模仿。
很多大家的建模都是立足于经济现实,他们的相关论文是对数理经济学最好的阐述。所以学习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之后,应该尝试着用数理经济学中的经典模型来解决现实问题,做一些应用。这个应用过程中,你才会理解到前人文章中数理模型与经济现实权衡契合的难度,也才方便以后进一步改进模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于思考。
很多的经济社会现实不是无法转换成模型,而在于这种转化是否有意义。经济学的数理模型需要在解释力与可操作性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这个过程是典型的经济学权衡取舍的过程。所以发现经济现实与数学模型的契合之处,要远比构造一个复杂的数理模型更加重要。在模型中,要尽可能的确保每一步数学过程都有其经济含义。这个程度绝对不容易——至少我暂时达不到,所以慢慢来吧。
❸ 没有数理模型的经济学就是文学吗
首先在于学习。
你确定你真的懂得很多经济学数理模型吗?前人的各方面数理模型你了解内多少?往往你认为容无法用数学模型表达的经济现实,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某几篇相关文献而已。经济学从来不乏引用文献。各种生产函数的性质、博弈论的多学科应用、认知科学与经济学的融合,中间有多少文献可以参考,你真的确定自己想到的经济现实没有前人做过贡献吗?这是第一点。
其次在于模仿。
很多大家的建模都是立足于经济现实,他们的相关论文是对数理经济学最好的阐述。所以学习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之后,应该尝试着用数理经济学中的经典模型来解决现实问题,做一些应用。这个应用过程中,你才会理解到前人文章中数理模型与经济现实权衡契合的难度,也才方便以后进一步改进模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于思考。
很多的经济社会现实不是无法转换成模型,而在于这种转化是否有意义。经济学的数理模型需要在解释力与可操作性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这个过程是典型的经济学权衡取舍的过程。所以发现经济现实与数学模型的契合之处,要远比构造一个复杂的数理模型更加重要。在模型中,要尽可能的确保每一步数学过程都有其经济含义。这个程度绝对不容易——至少我暂时达不到,所以慢慢来吧。
❹ 数理经济学 金融数学 区别
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学习了经济学的学生回答你一下,虽然现在数学在经济学中大行其道专 ,你看看诺贝尔经济学属家的获奖论文,数学不居多,重要得是思想。思想才是最终要的,数学当然对经济学有用,可是要看你怎么用,比如发现一个规律了之类得,基因遗传定律不就是统计学规律来着,可是数学应用到经济学有一个问题,就是好多东西很难量化,比如某个量到底是几,比如需求的弹性系数,这很难量化,比如数学公式在经济学得运用,有时是建立在某些假设上得,这些假设都有多少可以相信得东西,需要考虑与把握。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就是经济学家也意见不一,就连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也说过,计量经济学模型在宏观经济预测方面的地位是尴尬得,至于数学嘛,同学,你学习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思辨。
❺ 有谁详细了解数理经济学专业有关问题
数理经济学是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陈述和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在经济史上把从事这样研究的人叫做数理经济学家,并且归为数理经济学派,简称数理学派。
西方第一个把数学用于经济问题的是意大利的切瓦,他于1711年写了一本关于货币价值的书。但首先比较系统地运用数学的,是1838年法国库尔诺的《财富理论数学原理的研究》,这书常被当做数理经济学的开端。
由于当时的经济理论权威们不熟悉数学推理,而无人问津,直到40年后因受到英国的杰文斯和法国的瓦尔拉斯的高度推崇,才知名于世,并被当做数理经济学和数理学派的正式起源。此后英国的埃奇沃思、马歇尔、美国的费希尔、意大利的帕累托等进一步发展了数理经济学。
库尔诺并没有用过“数理经济学”的名称,他采用的书名用意不仅在于理论研究,而且在研究中要运用数学分析的形式和符号。他认为在财富理论中运用数学分析 ,是为了探索不能用数字表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不能用代数表现的函数之间的关系;即使不需要精确数字,只要能更简明地陈述问题、开辟研究途径、避免脱离主题,数学也有其有用之处,如果仅仅因为不熟悉或怕用错而拒绝数学分析,是荒谬的。
杰文斯1862年发表的论文《略论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数学理论》是数理经济学的最早名称,到1879年他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书再版时,附上1711年以来的“数学的经济的”文献目录,等于公开宣称数理经济学的存在。他认为经济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是一门依赖于数学的科学,简单原因就是研究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必须进行数学推理,即使不用代数符号,也不会减少这门科学的数学性质。
杰文斯的目的是要为价值的最终理论以及建立在这个理论之上的市场规律提供数学解说。他的理论中心是“价值完全由效用决定”。他把商品对所有者的效用分为总效用和最后程度的效用(即后来的边际效用),后者是商品拥有或消费总量增加时,总效用增加量对商品增加量的比率。
他认为随着商品拥有量的增加。最后程度的效用会逐渐降低,并据此用数学方法推出:一种商品所有者和另一种商品所有者互相交换商品可以增加总效用,交换要进行到两种商品的最后程度效用相等、总效用最大达到均衡时才停止,这时两种商品在两个所有者之间的交换比率应该等于交换完成后两种商品的最后程度效用的反比。
瓦尔拉斯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一书中认为,纯粹经济学实质上就是在假设完全自由竞争制度下,关于价格决定的理论;价格存在是因为商品具有数量有限和有用的自然条件,只要有交换就会有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个可计量的数量,正是一般数学的研究对象,所以交换价值的理论应该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数学方法并不是实验方法而是推理方法,经济学的纯粹理论也象“物理-数学的”科学一样,从经验的真实概念中抽象出理想的概念作为基础,可以超出经验范围进行推理,在建成这个科学后再回到实际,也不是为了验证,而是为了应用。
瓦尔拉斯的主要理论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之上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库尔诺虽然也考虑过个别商品的产、销、进出口对其他商品生产者的收入会产生反作用,但仍然限于局部分析,没有同时照顾全局,瓦尔拉斯企图用数学方法加以补救。
埃奇沃思最早研究商品各种议价的经济后果,并且提出无差异曲线的概念以便避免用货币作为计量边际效用的固定单位,后经帕累托改进,用以代替边际效用,作为一般均衡的理论基础。马歇尔的理论核心是认为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就是在其他情况不变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达到一致时的价格,所以又称为局部均衡论。
数学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的理论领域还在扩大;另一方面,对前人研究过的问题还不断运用更深奥的数学方法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20世纪60年代以后,数理经济学和微积分、集合论、线性模型结合在一起,同时数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遍及经济学的每个领域。经济生活的需要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促使与数理经济学有关的经济计量学得到迅速发展,它反过来又推动数理经济学继续前进。
利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有利于发现经济问题的实质,指明经济问题的发展、变化的趋势。现在研究经济问题时,进行数学分析已经是不可或缺的方面,任何脱离了数学的经济问题分析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靠的。随着人们对经济活动认识的深入,数理经济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
其它经济学分支学科及流派
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学、财政学、发展经济学、激进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劳动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计量学、城市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价格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奥地利学派、边际效用学派、供给学派、剑桥学派、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重农学派、货币主义
❻ 数理经济学这个专业的以后考研朝哪个方向发展比较好
你好,数理经济学专业是对于本科来说是很好的专业,属于数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很适合深造,可以往金融方面考研,本专业的统计学也不错(统计学在金融中应用也很大)。往金融方向考得话,除了金融学,还有金融工程和数量经济学可以考。考研的时候,金融专业的导师也比较喜欢工科背景的学生。金融和宏观经济,各个行业的联系都很紧,就业的时候金融行业的单位也比较喜欢本科工科,研究生金融,这种复合专业背景的学生。
我是跨考生,本科计算机,研究生金融,去年硕士毕业,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欢迎交流。
❼ 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个学科的共同交集被称作什么宏观经济学,模型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❽ 设有下列简单经济模型:设有下列简单经济模型: Y=C+I+G C=80+0.75Yd Yd=Y-T T=-20+0.2Y I=50+0.1Y G=200
C=80+0.75Yd
Yd=Y-T
T=-20+0.2Y
I=50+0.1Y
G=200
Y=80+0.75(Y-(-20+0.2Y))+50+0.1Y+200
Y的值为1150
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
(8)数理经济学模型扩展阅读:
经济模型的分类:
1、数理模型:在数理经济学中所使用的经济模型。
特点:把经济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经济学的内容。使用数学公式表述经济学概念,使用数学定理确立分析的假定前提,利用数学方程表述一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得到分析的结论
2、计量模型:在计量经济学中所使用的经济模型。
特点:把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结合在一起,来确定经济关系中的实际数值。主要内容:建立模型、估算参数、检验模型、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
❾ 计量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区别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数理经济学是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陈述和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
❿ 数理经济学如何建模
,找问题;二,确定你要研究的问题有意义;三、不要看文献先自己动手写模型;四、一般化你的模型;五、犯错误然后修改;六、找文献看你的模型有没有撞上别人的(如果你是研究生你的导师可以直接告诉你);七、如果以上都没有障碍,接下来present你的研究。
题主的问题应该停留在第三阶段,前面的答主都做了很好的解答。我算是一个比较失败的例子,可以当做反面教材。
我的毕业论文是搞理论模型,技术进步方向的。我搞模型的大概步骤是一开始有一个好点子,然后形成了自己的故事,读了基本的模型就开始动手写自己的模型,或者说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故事。一般情况下,模型有一个核心的机制,譬如说我用的Acemoglu的task based model,他的模型核心机制是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再譬如,adverse selection model的核心机制是信息不对称。除了核心机制,模型其他的部分都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了,譬如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些基本特征,垄断市场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整个模型的解都是围绕着核心机制展开的。我模型的核心机制直到现在连我自己都没有弄明白,所以构建模型的过程中犯了一些错误(对完全竞争市场理解的错误,导致我引入了一些错误的条件),但好在直觉够强大使模型导向了一个不太错误的结果。当然,最后这些错误被我修正了,修正不了的我加了一些更强的假设。而我的模型也过于复杂,不能得到一个简化的解。
所以,回头来看我的模型构建过程,我唯一成功的地方在于我的模型始终忠于我的故事,因此我认为构建模型时一定要记好自己的故事不要被别人的研究带偏了。失败之处:一是自己基本理论不扎实,对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解偏误使模型差点功亏一篑。二是对于借鉴的基本模型理解不到位(别人引入的假设为什么有助于求解模型),贸然替换了一个全新的假设,导致模型太过复杂。
所以我认为对于别人的模型在弄清楚机制前不要贸然修改假设,可以先按照想好的故事写自己的模型,因为这样能保证你的模型的一致性,不会让你的模型看起来是四不像。然后再去找文献看看自己的模型有没有撞到别人的模型。
感觉搞模型也没什么难的,用武功来打比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性人、利润最大化甚至完全竞争市场)是内功。内功练好了,针对其他门派武功的缺陷,自己创一些招式。但是没有内功,所有的招式都是假的。而且自己的招式也是按照内功的运行方式来施展的,不然与人对招容易被一击致命。要想破别人的招式就要知道别人招式是怎么打的,为什么要这么打,破绽在哪。当然,如果整天研究别人的破绽在哪,没什么前途。有些人会直接研究一套武功,自创内功心法,也有人专门研究内功心法,还有人研究领悟的内功心法是不是正确的。最终就会有不同的门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