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

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0-12-10 13:18:30

❶ 科斯定理对解决环境污染有何见解(经济学部分 请不要复制粘贴)

科斯定理是一种对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因为外部性往往会引起市场的无效率,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总是需要政府行为。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以采取私人解决方法。根据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地位置资源。
因此,科斯定理对解决环境污染方面,只是从局部私人性质的角度发挥作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不是环境污染,是噪声污染,你可以触类旁通。
甲养了一条狗,夜半的狗吠声影响了乙的正常休息。于是,甲与乙进行协商。将甲从养狗中获得的利益和乙承受狗吠声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利益大于成本,有效率的做法就是甲继续养狗,乙继续忍受;如果利益小于成本,甲应该放弃养狗。
根据科斯定理,私人市场可以自己达到有效率的结果。甲与乙进行价格协商,分两种情况:
1.甲从养狗中获得的利益为500,乙承担狗吠的成本为700。乙可以给甲600,让甲放弃养狗,甲乐意接受。双方的状况都变好。
2.甲利益700,乙成本500。乙不会接受大于500的费用给甲,甲也不会接受金额小于700的协商。甲继续养狗,乙继续承受。在这种成本与利益既定的情况下,该结果仍然有效率。
科斯定理说明,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由于环境问题带来的负外部性的范围比较广,因此个人感觉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比较常用还是公共政策解决,即政府发挥职能。常用的公共政策有两类:管制和矫正性税收与补贴。科斯定理对于解决无法界定权责范围的环境问题没有多大实质性用处。

❷ 罗纳德·科斯的人物经历

1950年移民到美国,先后于布法罗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任教,之后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另一位著名法律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亚伦·戴雷科特共同担任《法学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1982年科斯教授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退休。
早在学生时代读马可·波罗游记的时候,科斯教授就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斯教授极力建议张五常先生去香港大学任教,因为他认为香港大学是当时对中国最新的经济改革进行研究的最好的地方。
1993年,科斯教授邀请盛洪教授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近几年,科斯教授还通过科斯基金会,组织并资助了2008年芝加哥国际会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以及2010年芝加哥研讨会“工业的生产结构”。
在2008年芝加哥国际会议上,学者(来自中国和北美地区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历史学家以及法学家等),中国的政府官员及企业家们共聚一堂,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转型进行了深入探讨。2010年,芝加哥研讨会对中国工业的生产结构进行了讨论。
2013年9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律学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去世,享年102岁。 罗纳德·科斯191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郊外的一个名叫威尔斯登的小镇,他的父母都是当地邮局的普通电报业务员。在幼年时期,科斯由于腿疾而不得不穿戴上帮助支撑的铁制护腿,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年幼的科斯不得不在残疾学校入学。
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科斯顺利进入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在22岁那一年获得了商科学士学位。在该校任教6年后,科斯在1951年获得伦敦大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前往美国,并最终成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并担任《法律与经济日志》的主编。
早在1937年,年仅26岁的科斯便在一篇名为《公司的性质》的论文中,以独特的观点阐述了企业是如何形成的。这篇论文后来被广泛认为对于经济学界具有重要意义。
科斯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给出了他所认为的企业如何产生的原因。科斯认为,市场交易行为存在成本,这些成本包括讨价还价、订立和执行合同的费用以及时间成本等,科斯认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
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直到今天,为经济学界所惊叹。科斯在早年便显露出了一名优秀的经济学家所具备的深刻的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
在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中,科斯对于经济学领域的最大贡献是对产权经济学的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令他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垂青。
在另一篇发表于1960年的名为《社会成本问题》的著名论文中,科斯提出,假定交易成本为零,而且对产权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规范并不影响合约行为的结果,即最优化结果保持不变。换言之,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归谁,都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勒将科斯的这一理论进一步归纳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并最终形成“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之处在于,发现了除价格之外,产权安排与交易费用对于制度安排的影响。
举例来说,钢铁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对外界造成了“负外部性”,如果将生产钢铁的过程中,社会所要承担的成本也考虑进来,生产钢铁或许并不是经济的行为。科斯认为,政府只要界定好产权,并保护好产权,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科斯的这一研究最初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直到30年后,产权理论才引起学界的重视,科斯本人也最终因为这一学术成果在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当时的科斯已经81岁高龄。
“科斯在过去50年中是经济学界最具影响力,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经济学家之一。”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威廉·兰德斯(William M. Landes)说,“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
在获得经济学学术研究领域的最高成就后,科斯并未止步于此,在即将迎来自己百岁生日之际,科斯仍在研究中国和越南经济的崛起。
“科斯成就了大多数学者做梦希望能做到的事,那就是不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院长迈克尔·斯切尔(Michael H. Schill)这样评价,“他的学术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律师对于政府何时如何干预经济、以及私人合约如何管理的方法路径,他的研究和我们今天所作的很多争论都是紧密相关的。”

❸ 科斯定理内容属于什么经济学

科斯定理属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

所谓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正如科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专制度的经济学,属包括一下几个支流: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

❹ 如何理解科斯定理在法经济学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科斯定理认为,损害所代表的外在性有时,或可能常常会自我纠正。我认为,市场机内制失灵的形容式多种多样,无法根据某种相当谨慎的交易成本概念对之加以总结。因此,科斯定理的交易成本论应被看作是谬误或一种同义反复,其实外在性通过扩大交易成本的定义而获得。虽然自发和私下解决种种外在性问题的障碍要比科斯定理所提到的更多,但政府在促进私人达成协议方面的作用(而不是发布命令),符合当代经济学对政府调节作用的理解。
在政府必须采取行动纠正某种损害的情况下,科斯否定了庇方的如下看法:习惯法因果关系概念对确定责任是有用的指南。科斯认为,按习惯法原则判定的某人造成了某种损害,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能有效地使其受罚或指责他。在科斯看来,效率问题是由成本与效益相抵的差额来决定的,在这方面,因果关系的作用并非是决定性的。科斯认为,因果关系与跟无数法庭判决相矛盾的法律责任无关,并且它对法律的现实或理论显然没什么影响。

❺ 被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的是什么

黑板经济学是指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过于抽象,不能解决实际经济(社会)问题。罗纳德·哈里·科斯曾把西方二十世纪初形成的主流经济学称之为“黑板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只注重抽象的演算,忽视现实的经济现象,就如同闭门造车。行为经济学家和科斯一样,从反思和革新“黑板经济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崭新道路。

❻ 什么叫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研究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用科学方法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新常态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

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新常态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

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新常态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❼ 罗纳德科斯什么时候获得诺贝尔奖

罗纳德-科斯(全名:罗纳德·哈里·科斯)1991年获得诺贝尔奖。
按照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公版告,1991年诺贝权尔经济学奖的获得罗纳德·哈里·科斯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了“交易价值”在经济组织结构的产权和功能中的重要性。
他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换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罗纳德·哈里·科斯是产权理论的创始人。
早在1937年,在以他的本科论文为基础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就阐明了该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人们至今仍应为他当时的洞察力深感惊奇。
但该书完在以后,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太多关注。沉默了近三十年,产权理论才受到重视。八十年代后随着自由放任思想潮的高涨,产权理论受到高度评价,科斯也正是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❽ 周其仁:为啥科斯经济学对中国的影响比欧美还广泛

科斯经济学包含着的另外一个方向上的重要内容,不容易引起西方读者的注意,却引起中国经济学家和读者的高度兴趣。科斯问:在价格机制协调配置资源的市场里,为什么存在着靠权威下达的命令组织运行的企业?科斯的答案今天众所周知: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以下是周其仁的解读全文:
当科斯的名字刚刚为中国人所知的时候,中国的实际世界里既没有发达的公司,也缺乏法治传统(第一本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介绍到科斯的书,是享利·勒帕日写的《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就是说,在我们这里尚没有深入理解科斯经济学的经验基础。所以毫不奇怪,科斯开始是作为西方经济学流行的一个学派被介绍到中国来的。但是,科斯很快就有了中国影响力,后来人们甚至可以说,科斯的中国影响力比他在欧美的影响力还要广泛、深刻和持久。这又是为什么?
我的理解是,科斯经济学包含着的另外一个方向上的重要内容,不容易引起西方读者的注意,却引起中国经济学家和读者的高度兴趣。让我们回到科斯论述企业性质的那篇著名论文来理解这一点。在那里,科斯问:在价格机制协调配置资源的市场里,为什么存在着靠权威下达的命令组织运行的企业?科斯的答案今天众所周知: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科斯(1988):《企业、市场与法律》,中译本2009年上海新世纪[3.40% 资金研报]出版集团出版,第40页).
科斯的分析没有到此为止。他接着问:既然企业可以节约市场的运行成本,那么是不是企业越大,节约的交易费用越多,经济就越有效率呢?这个问题有更一般的意义,如果哪一种经济废止了所有市场交易,根本就不存在交易费用,其经济运行是不是就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呢?科斯对此的回答是,节约交易费用的行为同样也要受到经济力量的制约。这是因为,市场运行不免费,价格机制不免费,企业连同企业家下达命令、行使权威的协调方式,也不免费。用企业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无可避免地要支付出另一种成本,那就是科斯本人命名的组织成本。
很明显,科斯的思想和分析框架,矗立在任何一个方向的实际活动都受到成本约束的基础上。难道不是吗?市场受交易费用的约束,以企业来节约交易费用;而企业又受到自己组织成本的约束,限制了其所能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大小和范围。正是通过对交易费用与组织成本的不断权衡,科斯才确立了企业在市场里的理论边界。
仿佛在不经意之间,科斯就划清了他的企业理论与中央计划经济理论的界限。简单地说,中央计划经济的理论也是一种企业理论:随着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内的计划、权威和命令就扩大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权威与命令。由于不受企业组织成本的制约,覆盖全局的权威、计划和命令再也无需为市场交易留下任何空间,交易被消灭了,交易费用自然也就消失了。这样看,中央计划经济理论的确与西方经济学冰炭不相容:前者完全意识不到计划、权威和命令的成本,后者则对交易费用没有清晰的概念。惟有科斯冷静地告诉我们,那对立的理论两级共享的思维方法,是无视真实的成本限制。
中国开始知道科斯的时候,中国面对的经济难题不是市场的交易费用太高,而是笼罩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央计划命令体制的组织成本太高。因此,中国改革的出发点,是如何解决国民经济的决策权力过于集中,计划命令的信息成本过于高昂,以及个人、家庭、单位和地方的工作积极性过低。对于这一点,我在提交给纪念中国改革30年的芝加哥大学讨论会的论文里,有过以下回顾:
科斯在1937年创立的公司理论,出发点是覆盖整个经济的‘完备的市场’,由价格机制配置一切资源这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理论出发点。但是,年轻的科斯早在1937年就发现,价格机制并不免费,因为完成市场交易的成本常常极其昂贵。为了节约由科斯在科学上首先定义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内部似乎不用价格机制、靠企业家的权威和计划来协调的‘公司(firm)’就应运而生了。
邓小平的出发点是另外一极,即囊括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超级国家公司。在这里,国家用‘看得见之手’的权威和计划协调整个国民经济,固然因为消灭了一切市场交易而不再受到狭义‘交易费用’的局限。但是,科斯定义的另一种成本即‘组织成本(organiza-tioncost)’,却每日每时困扰着这个超级国家公司。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出发点就是降低超级国家公司的巨额组织成本。

❾ (经济学)简单的说一下科斯定理。

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科斯本人从未将定理写成文字,而其他人如果试图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则无法避免表达偏差。关于科斯定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❿ 微观经济学的科斯定理问题

因为是一种“可复能存在的一种”制最有效率的情况,
所有权归工厂,渔民可以通过(谈判促使)自己出钱给工厂装过滤器,或者自己建污水处理厂。
只要渔民给工厂装过滤器的钱低于自己建污水处理厂的成本这个范围内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并且可能的。
所以题中500 和250 只是一种情况。

阅读全文

与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