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图的解释没看懂,文中说每一个子表中6个商品组合效用水平相等,是怎么看出来
您好:
1.这张表中包含三个子表:无差异表a,无差异表b,无差异表c。每一个子表都对应一专条无差异曲线。所以这张属表中的全部18种商品组合分布在三条无差异曲线上。
2.例如,在无差异表a下,20个X1和130个X2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与30个X1和60个X2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相同。即这两种商品组合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其它商品组合也是同理。
3.又如,40个X1和80个X2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等于30个X1和120个X2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因为都在同一张无差异表(b)下。
4.而不同无差异表之间的商品组合效用是不相同的,从最后一行的三种组合可以看出,无差异表c下的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最大,无差异表a最小。
·如以上解释能够解决您的疑问,请及时采纳,如仍有不懂,欢迎继续提问,谢谢。
❷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
1.影响商品需求、需求量、供给、供给量的因素(简答题)
1)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2)影响商品的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消费者的偏好。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4.相关商品的价格。 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P21
3)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4)影响商品的供给量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生产要素价格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5.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6.考查时间的长短 P24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简答题)1)商品的可替代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P49
3.计算题(类型:给出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求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点弹性、价格弹性等)
例题:P67 1,2,5,7,9
注:计算题的答案参考发的那份电子版的课后习题答案呀
第三章
1.(名词解析)与边际效用相关的名词
1)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2)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P72,P74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P80
5)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P81
6)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某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P85
7)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P86
8)预算线: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P88
9)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P99
10)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P99
2.(简答题)效用最大化,需求曲线,无差异曲线
1)效用最大化 P75,P92
2)需求曲线 P78
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P84
1,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2,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5,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3.(计算题)(类型:已知效用函数,结合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求商品的价格、数量、总效用)
例题:P119 4
第四章
1.(简答题)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的特点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P131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即先增加后递减)
2)等产量线的特点: P136
1,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2,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3,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4,等产量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5,等产量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3.(计算题)(类型:已知生产函数,求最优要素组合)
例题: P154 8
第五章
(名词解析)对成本的理解(经济成本,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利润) P156
1)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4)经济成本:指显成本与隐成本的总和。
5)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6)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7)边际成本: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第六章
1.(简答题)
1)完全竞争主场的特征(条件)P185,186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3,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
4,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5,信息是完全的。
2)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是没有利润的? P198,199
在长期中,各个厂商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和生产,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这样整个行业供给的变动会影响市场价格,从而影响各个厂商的均衡。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如下:
当P>AC,有盈利时,原有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并有新厂商加入该行业:导致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利润消失。当P<AC,有亏损时,原有厂商缩减生产规模、甚至退出该行业,更不会有新厂商加入该行业:导致产量减少,价格提高,亏损消失。直到P=AC时,即利润为零时,整个行业既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退出时,行业内各个厂商都实现了长期均衡。
综上,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是没有经济利润的。
2.(计算题)(类型:已知成本函数求达到均衡(即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等)
例题: P211 1
第七章
1.(名词解析)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相关)
1.垄断市场: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P213
2.价格歧视: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P221
1)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P221
2)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P222
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P223
3.垄断竞争市场:一个市场中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P226
4.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P234
2.(简答题)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各自的特点
垄断市场: P213
1, 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产品。
2, 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3,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垄断竞争市场:P226
1,市场中存在着较多数目的厂商,彼此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或称“异质商品”。
3,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资源流动性较强。
寡头市场: P234
1,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它们的供给量均占有市场的较大份额。
2,厂商的决策互相影响,因而任何一家厂商在作出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竞争对手对其作出的反应。
3,厂商的竞争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3.(计算题)(类型:已知成本函数,求垄断厂商的均衡(利润最大化))
例题: P257 3
第八章
(简答题)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特点,并解释 P260
生产的要素需求是一种派生或引致需求。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取收益。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因为用它可以生产各种可供消费的物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对消费物品的需求产生的 。
生产的要素需求是一种联合或共同需求。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有许多生产要素共同合作才能生产出来。厂商对某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要素价格,也受其他要素价格的影响
第十章
(名词解析)帕累托标准、改进、最优 P330
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资源配置状态优于B。这就是帕累托状态标准,简称帕累托标准。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按照帕累托标准来衡量”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十一章
1.(名词解析)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败德行为
1.公共物品:一类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 P386
2.公共资源:一类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性的物品 P386
3.信息不对称:市场主体进行交易时,由于商品本身的信息不易获取,获取的方法渠道、搜集成本等原因使得双方拥有的交易信息不完全对等的状况。信息不对称一般性影响可分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P398
4.逆向选择: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P398
5.败德行为:又称道德风险,指在协议达成后,信息多的一方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 P403
2.(简答题)市场失灵的4种情况与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举例说明)P373
1)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在很多条件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2)市场失灵的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3)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P374,375
1,在垄断的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2,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
3,举例:
4)外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P380,381
1,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经济),他就不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该行动是有利的。
2,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即存在外部不济),他就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3,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
4,举例:
5)公共物品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P387,388
1,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是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都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就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0产出。
2,举例:免费乘车者。
6)不完全信息对资源配置的影响:P396,398,403,405
1.不完全信息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
2.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3.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4.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也会导致的效率损失,造成市场失灵。
习题集锦
选择题:
1.线性需求曲线中点的点弹性为单一弹性,中点以下部分任何一点的点弹性为( B )。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2.如果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是( A )。
A.富有弹性 ;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3.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系数( B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位置而定。
4.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A.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5.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 B )。
A.需求曲线将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D.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则该商品极可能是( A )。
A.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7.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B )。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8.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C )。
A.气候异常严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 D.化肥价格上涨。
9.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9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9P后,均衡价格将( A )。
A.大于4; B.小于4; C.等于4; D.无法确定。
10.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采取以下( B )项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能买到票。
A.电影票降价10%;B.电影票提价10%;C.电影票降价15%;D.电影票提价15%。
11.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总效应为负值的商品是( C )。
正常物品; B.低档物品; C.吉芬物品; D.必需品。
12.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 A )来买这支钢笔。
A.12元; B.36元; C.3元; D.108元。
13.若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B )。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D.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14.若商品X的价格发生变化,X的替代效用小于收入效应,则X是( C )。
A.正常品或低档品 B.低档品 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 D.必需品。
15.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将生产选择在( B )。
A.第Ⅰ阶段; B.第Ⅱ阶段; C.第Ⅲ阶段。
16.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B )。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C.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17.下面情形表示生产仍有潜力可挖的是( C )。
A.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意一点;B.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的任意一点;C.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任意一点。
18.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 C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19.AC曲线呈U型特征是( B )作用的结果。
A.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B.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C.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
2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C )。
A.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 B.最低点;
C.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 D.向左下方倾斜的部分。
21.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B )。
A.1元;B.19元;C.88元;D.20元。
22.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C )。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23.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很多,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有差别,厂商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权,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比较容易,以上描述的是( B )市场的特征。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垄断; D.寡头。
24.在短期内,( A )是完全竞争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A.SA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B.MR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C.AV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25.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C )。
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 B.必然得到最小利润;
C.若获利,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D.不可能亏损。
26.在( A )条件下,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是重叠的。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垄断; D.寡头。
27.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B )。
A.提高; B.不变; C.降低; D.先增后降。
28.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 )。
A.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29.在西方经济学中,( A )市场模型通常被用来作为判断其它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高低的标准。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垄断; D.寡头。
30.垄断条件下,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时,厂商的边际收益( C )。
A.大于0; B.大于1; C.小于0; D.小于1。
31.垄断利润属于( C )。
A.经济成本; B.正常利润; C.经济利润; D.隐成本。
32.在一种只有固定成本的生产活动中,四个寡头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P=100-Q,在古诺模型的条件下,每个厂商实现最大利润,那么,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B )。
A.每个厂商生产25单位产品; B.市场价格为P=20;
C.行业供给量为60单位; D.以上均不对。
33.土地的供给的价格弹性( A )。
A.等于零; B.无穷大; C.小于1; D.等于1。
34.生产服务源泉的供求是指( B )。
A.买和卖生产服务本身; B.买和卖生产和服务的载体;
C.买和卖生产服务本身和生服务的载体; D.都不是。
35.某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美元时每周挣80美元,每小时3美元时每周挣105美元,由此可断定( A )。
A.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发生作用; D.无法确定。
36.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 C )之差。
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机会成本;D.平均成本。
二、判断题
1.需求曲线的斜率就是需求弹性。错
2.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对
3.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对
4.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商品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斜率. 错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对
6.收入效用表示消费者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用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对
7. 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对
8.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需求量。对
9.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就把平均产量拉上。对
10.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对
11.当总产量在开始时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时,总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当总产量在以后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时,总产量曲线的斜率为正 错
12.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表现为:两条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此点之前,边际产量曲线高于平均产量曲线,在此点之后,边际产量曲线低于平均产量曲线。对
13.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润。对
14.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上,LAC曲线才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对
15.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超额利润。 对
16.总可变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使产量为,零总可变成本也仍然存在 错
17.LAC曲线和SAC曲线都呈先降后升U型,两者形成U型的原因是相同的 错
18.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 对
19.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厂商实现了MR=MC,厂商就一定能获得利润。错
20.如果企业没有经济利润,就不应当生产。错
21. 任何行业都应该引进竞争机制。错
22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市场的垄断程度越低,经济效率越低错
23.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 对
24.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那么,在长期内他会保持利润的。 对
25.垄断厂商在长期内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一定能获得利润。错
26.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错
27.要素市场上的完全竞争厂商与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厂商没有区别。错
28.在使用一个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是完全重合的。对
29.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它在某种用途上的机会成本等于零,则它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垂直。对
30.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用于一种用途,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是垂直的。 对
31.要素供给曲线总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错
32.对于不同的资本来说,它们的价值或者年收入可能不同,但年收入与资本价值的比率却趋于相等。 对
❸ 从《西方经济学》角度分析企业如何利用产品差别在竞争中获胜
《西方经济学》我没有看过,只能从一个综合的角度来说。首先公司追求竞争优势除了降低成本走价格站之外就是追求产品差异化。这是公司的竞争策略。要分析企业怎么样利用产品差别而取得竞争力,要先分析是采用哪一种差别。产品差别分为纵向和横向差异。横向差异主要在产品的性质特点本身,将产品的还有特点性质多样化,或者是本地化。纵向差异主要是在产品的质量方面,这其实和客户消费者的收入相关。根据是哪一种类型的产品差异再来结合市场分析,例如是niche市场还是什么。再来利用SWOT 模型分析评估企业在产品差异方面的位置和竞争力。
❹ 西方经济学恩格尔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效用程度却是相同的.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无差异曲线符合这样一个要求:如果听任消费者对曲线上的点作选择,那么,所有的点对他都是同样可取的,因为任一点所代表的组合给他所带来的满足都是无差异的。
无差异曲线的概述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在香港译为等优曲线,在台湾译为无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参见右图),其斜率一般为负值(注意坐标轴表示的含义),这在经济学中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条件下,不能同时减少或增多。
定义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程度相同的线。[1]IC={(y1,y2)~(x1,x2)}。
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股市用语
无差异曲线是对一个特定的投资者而言,根据他对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的厌恶程度,按照期望收益率对风险补偿的要求,得到一条曲线。此线上的无差异表现在对不同组合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具有同等吸引力的。高风险高期望,低风险低期望,但是吸引力是相同的。因此曲线上每个投资组合的效用值相等。
曲线描述
所谓无差异曲线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因为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所提供的总效用是相等的,所以无差异曲线也叫做等效用线。
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反映着他们不同的偏好。如果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相对于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比较陡峭,这意味着
若同样减少一单位商品x,要保持原来的满足程度不变,消费者A需要增加的商品y的数量要大于消费者B。从这一点来看,相对于商品x而言
商品y对于消费者A不如对于消费者B重要,或者说,在x与y两种商品之间,消费者A比消费者B更偏爱商品x,消费者B比消费者A更偏爱商品y.
基本性质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性质:
(1)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2)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于a点,这种画法是错误的。其理由在于: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由无差异曲线1,可得a、b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由无差异曲线2,可得a、c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于是,根据偏好可传递性的假定,必定有b和c这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但是,观察和比较图中b和C这两点的商品组合,可以发现C组合中的每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多于b组合,于是,根据偏好的非饱和性假定,必定有 C点效用水平大于b点的效用水平。这样一来,矛盾产生了:该消费者在认为b点和C点无差异的同时,又认为c点要优于b点,这就违背了偏好的完全性假定。由此证明: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的画法是错误的。
(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不仅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而且,无差异曲线是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
(4)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同样的效用程度,不能同时增加或者减少某一种商品的需求。
曲线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因为这条线是往下的。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假定每个商品都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那么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就是说,其斜率一定为负。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即当某种商品为中性物品或令人讨厌的物品时,无差异曲线才表现为水平的或者垂直的,甚至是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
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换句话说,较高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高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
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因为两条无差异曲线如果相交,就会产生矛盾。只要消费者的偏好是可传递的,无差异曲线就不可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类似于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
特殊曲线
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的常数。完全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率的固定不变的情况。在完全替代情况下,两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2、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斜率不存在。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因此,在完全互补情况下,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
3、厌恶品(两种商品中一种)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数,若两种商品都是厌恶品则无差异曲线为负数(与一般的无差异曲线类似)。
4、中性商品的无差异曲线斜率为0或者不存在。
5、柯布-道格拉斯U(X1,X2)=X1X2无差异曲线斜率为-cX2/dX1
[2]
6、厌足偏好:一个消费者对两种产品会产生厌足偏好,指的是在第一象限出现一个合意点,无差异曲线则会围绕这个厌足点,出现封闭曲线。体现“过犹不及”及“欠犹不及”的偏好性特征。(也就是围绕着一个效用最大点,分散开有很多圈,每个圈从里往外效用逐渐递减)
❺ (西方经济学)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什么意思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点表示的是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不同版商品组合的点。整权条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代表的就是在这条曲线上,无论你选择何种商品组合比例,带给你的效用都是一样的。无差异曲线的纵轴通常表示某种商品的数量,横轴表示另一种商品组合的数量,特点是:两无差异曲线不相交,凸性,离原点越远的效用越高,向右下方倾斜。
❻ 简述四类市场的特征(西方经济学)20分
完全竟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
经济学意义的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的模型,由于有数不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个生产商的产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是微不足道的,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都不会影响整个市场。农产品市场和股票市场可以近似的满足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1)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2)厂商进出行业完全自由;
(3)所有厂商生产特征完全相同的产品;
(4)厂商和消费者都具有市场的完全信息。
(一)理想的市场结构.
1._ 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2._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
1)_ 每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都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_ 每一项产品或服务是同质的
3)_ 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效益都是内部化的
4)_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
5)_ 不存在交易成本,任何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无成本的
6)_ 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处在成本递增阶段
(二)完全竞争市场与生产效率
1._ 生产要素的需求者面临同一要素相对价格,在图像中表现为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2._ 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随市场需求而变化,直到供给和需求相等.
3._ 每一个生产者都追求生产成本最小化,其决策是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生产者等产量曲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4._ 在市场均衡情况下必定有每一个生产者的产品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等于要素的相对价格,满足生产效率的要求.
(三)完全竞争市场与交换效率
1._ 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者面临同一要素相对价格,在图像中表现为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2._ 产品或服务的相对价格随市场需求而变化,直到供给和需求相等.
3._ 在给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每一个消费者都追求效用最大化,其决策是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在市场均衡情况下必定有每一个消费者的编辑替代率都等于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满足交换效率的要求.
(四)完全竞争市场与交换效率.
1._ 在给定的产品数量和结构条件下,市场会产生一个均衡的产品相对价格.
2._ 在这个相对价格情况下,生产者为了收入最大化必定满足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对价格.
3._ 如果生产者选择的这个产品组合与消费者形成现有相对价格的产品组合不符,市场会调整相对价格,直到所形成的相对价格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从而满足交换效率的要求.
完全垄断市场的定义
完全垄断市场,是一种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对立的极端形式的市场类型。完全垄断市场也叫做纯粹垄断市场,一般简称垄断市场。垄断一词出自于希腊语,意思是“一个销售者”,也就是指某一个人控制了一个产品的全部市场供给。因而,完全垄断市场,就是指只有唯一一个供给者的市场类型。
完全垄断市场的假设条件有三个方面:第一,整个市场的物品、劳务或资源都由一个供给者提供,消费者众多;第二,没有任何接近的替代品,消费者不可能购买到性能等方面相近的替代品;第三,进入限制使新的企业无法进入市场,从而完全排除了竞争。完全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
1、企业就是行业
2、产品不能替代
3、独自决定价格
4、存在进入障碍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1、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垄断又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和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是同类但不同质的市场。
条件:
(1)产品差别的存在: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和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是最基本条件。
(2)存在较多的厂商。显著的是:轻工业品市场
如:东芝牌彩电与松下牌彩电的差别
一般的,河南小麦与河北小麦没有差别。
2、垄断竞争市场特点
既有垄断,产品存在差别;
某个企业先自行定价。
又有竞争(有差别的 产品之间存在替代性);
企业根据市场再进行调价。
垄断竞争的特征
企业数量较多
进出该行业容易
存在产品差别
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y market)
1、寡头垄断:就是少数企业控制整个市场,他们供应的商品占这个市场最大最主要的份额。
又称为寡头垄断厂商,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结构。该市场的典型特征是厂商之间的行为相互影响,以至于厂商的决策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根据产品特征,寡头市场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两类。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无差别产品;而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有差别产品。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寡头市场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同类型。寡头行业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
寡头垄断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企业为数甚少.以四厂集中率显示:20%以下为竞争性市场,20-39%为弱寡头市场,40-59%为寡头市场,60%以上为强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中的价格不完全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寡头市场中,任何厂商在采取行动前,都必须认真研究对手,并考虑到对手可能做出的反应.
(企业既不是"价格接受者"也不是"价格的制定者"
而是"价格的搜寻者".)
寡头决策时,也要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问题.但是,边际收益情况往往难以确定,原因在于企业间存在具有直接针对性的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不存在确定的,合乎逻辑的均衡态,及不存在一般的寡头价格理论 ,只有许多不同的模型,它们通过特定的行为假定得出不同的结论.
特征:
(1).企业极少
(2).相互依存
(3).产品同质或异质
(4).进出不易
❼ 西方经济学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是否有差别
B 产品无差别 西方经济学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完全无差别
❽ 西方经济学判断题
1、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不同情况下,所得的效用是不相同的。如冬回天吃冰激答凌和夏天吃冰激凌的效用就完全不同,冬天穿羽绒服跟夏天穿羽绒服的效用也完全不同。
2、消费者要获得最大的效用,应该使得花在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块钱所带来的效用相等。就某种商品在各种用途的消费而言,应该使得花在每种用途的最后以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相等,而不是把该商品平均地分配到不同的用途中去。
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使得花在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块钱所带来的效用相等,而不是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只比分别相等。4、无差异曲线是对一个消费者而言的,因此,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会不尽相同。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只是表示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相同的,而不是不同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5、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否则就会违背非饱和性假设。但是,在同一坐标系中,两个不同的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交叉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对于两个消费者来说,其效用不一定相同。
❾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
5、垄断厂商利润极大时(c)
A、P=MR=MC B、P>MR=AC C、P>MR=MC D、P>MC=AC
6、要能有效地实行差别定价,下列哪一条以外都是必须具备的条件。(d)
A、分割市场的能力 B、一个巨大的无弹性的总需求
C、每个分市场上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D、保持市场分割以防止商品在较有弹性时被顾客再售卖
10、假如消费者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效用满足他应该购买(d)
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总效用相等
C、这几种商品并使其边际效用相等 D、以上答案都对
12、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d)
A、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行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1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于某一种用途的土地而言,其地租率的决定因素应为(c)
A、地主的定价 B、土地的供给曲线 C、土地的需求曲线 D、以上均不是
14、下列(a)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的
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
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
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
15、某商品的价格从5美元下降到4美元,需求量增加了100,该商品需求为(d)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16、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c)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17、下列说法(c)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给予说明
A、杀鸡焉用牛刀 B、物以稀为贵 C、买卖不成仁义在 D、薄利多销
18、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是(d)
A、广告促销 B、降价促销 C、涨价盈利 D、降低成本
24、如果完全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中相同的需求曲线,那么垄断厂商(c)
A、可以施行差别价格 B、不能施行差别价格
C、既能也不能施行差别价格 D、上述都不对
33、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一单位Y商品,原因是(d)
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 B、商品X的价格更低
C、商品X紧缺 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38、在下列三种商品中,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a)
A、粮食 B、小汽车 C、药品 D、食盐
39、假设某国家的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c)
A、17% B、34% C、25% D、10%
44、整条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c)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价格提高 D、价格下降
45、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c)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4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d)
A、一直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49、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d)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
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
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51、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a)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
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提